科研产出
人工饲养对黄喉拟水龟繁殖力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自然温度、人工环境及人工饲养条件下 ,黄喉拟水龟可以自然产卵 ,产卵高峰期在 5~ 6月份。产卵时间有逐年集中并前移的趋势。饲养 2年半中 ,产卵次数、产卵量及受精率逐年提高 ,产卵量增长了134 % ,受精率提高了 7.8% ,产卵次数增加了 99%。产卵高峰期、受精率高峰期与日粮需求高峰期时间一致。环境的适应及饲料的质和量是决定繁殖力高低的主要因子。


鳜鱼病毒传播途径的初步研究
《水产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方法,追踪养殖鳜的亲鱼、子代、饵料鱼及与鳜养殖环境相关的水体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中鳜鱼病毒的存在状况,并探讨鳜鱼病毒的传播途径。本研究中,鳜鱼塘水体中采集的除鳜以外的其他生物、底泥及水样的核酸抽提样本PCR扩增病毒结果呈阴性;感染病毒的亲鱼,其性腺中可检测出病毒,其子代组织病毒检测亦呈阳性。研究获得病毒可以在鳜体内呈潜伏状态存在和病毒可以垂直传播的一些证据。


应用RAPD标记对东方鲀属进行种类鉴别及其聚类分析
《海洋水产研究 》 2001 CSCD
摘要:利用 RAPD技术对红鳍东方、假睛东方、暗纹东方和从日本引进的红鳍东方 4个种进行了遗传标记鉴别研究。在事先优化的条件下 ,2 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 134条谱带清晰、重复性高的 DNA片段 ,其中多态性片段 77条。结果证实每一种均有其特异性扩增图谱 ,可作为种鉴定的依据 ;用 UPGMA和 NJ等方法进行聚类 ,构建的系统树与借助形态学和生化特征进行的传统分类结果一致。研究表明 ,RAPD作为一种新的分子标记 ,在海洋动物遗传鉴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饵料胆碱含量对真鲷仔稚鱼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海洋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胆碱强化活饵料的方法研究活饵料量中胆碱含量对真鲷仔稚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活饵料中胆碱含量对仔稚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均有一定影响 ,说明胆碱是仔稚鱼生长、存活所必需的营养要素。


黄海黄杆菌YS-9412-130低温碱性蛋白酶发酵过程动力学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 2001 CSCD
摘要:应用自动控制发酵设备 ,对黄海黄杆菌 YS- 94 12 - 130碱性蛋白酶发酵动力学和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从基本的动力学概念和方程出发 ,通过分批发酵试验摸索了黄海黄杆菌 YS- 94 12 - 130生长与代谢的基本规律 ,证明了发酵过程中低温碱性蛋白酶的形成为生长部分关联型。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方法限制生长基质浓度 ,确定其一系列参数值 ,从而推导出细胞生长与产物合成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关键词: 黄海黄杆菌YS-9412-130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 发酵动力学 补料分批培养


8种随机引物扩增鳜鱼病毒核酸的初步研究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感染鳜鱼病毒 (Sinipercachuatsivirus)的鳜鱼中分离病毒 ,提纯核酸作模板 ,用 8种带酶切位点的引物 ,进行病毒核酸随机扩增。探讨了在多聚酶链反应 (PCR)过程中 ,引物长度、Mg2 +浓度和复性温度对获得扩增带谱的影响


鳌山湾氮、磷营养盐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中国水产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6年 11月~ 1998年 5月在鳌山湾进行了 6个航次的调查 ,根据所获资料分析了氮、磷的含量变化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鳌山湾氮磷营养盐的分布以北高南低为主 ,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溶解无机氮在冬、春季由湾底东北向湾外呈减小趋势 ,在夏、秋季由北向南呈增加趋势 ;无机磷 (IP)基本上由北向南呈减小趋势 ;溶解无机氮的组成在大部分时间主要以NO- 3 N形态存在。鳌山湾水体的营养水平较低 ,NO- 3 N浓度范围为 0 .4~ 5 9.6 2 μmol/L ,IP为 0 .0 3~ 14 .6 8μmol/L ,特别是氮浓度较低 ,故该湾为氮元素限制海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