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一个大豆ERF转录因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方法从聚乙二醇(PEG)处理的大豆根部组织中克隆了1个大豆乙烯响应因子(ERF)基因,由于其位于大豆基因组第7染色体上,故命名为GmERF7,基因座为Glyma07g02930。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含有1个237 bp长的内含子,开放阅读框(ORF)长585 bp,编码194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2.199×104,理论等电点为7.06;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序列与其他物种ERF类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有很高的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GmERF7与苜蓿和蓖麻遗传距离最近,与拟南芥和葡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主要在大豆叶和豆荚中表达,而且在外源20%PEG处理不同时间后,该基因的表达在根部组织和叶片组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暗示该基因可能对提高植物耐旱性具有一定作用;利用洋葱表皮细胞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质位于细胞核内,当去除N端信号肽之后,该蛋白质分布于细胞膜部位,这表明该蛋白质在植物体内通过充当转录因子的作用来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适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证实,该基因在外源ABA处理后呈现先下调后上调又下降的趋势,表明该基因受ABA的诱导,可能参与了ABA依赖的植物抗逆信号转导途径。

关键词: 大豆 乙烯响应因子(ERF) 表达分析 适时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敏核不育系1023S的特征特性其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1023S是以N95076S为母本、C418为父本杂交选择育成的水稻粳型光敏核不育系。为了充分了解其特征特性,采取分期播种试验和相关指标测试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株率与不育度均为100%;开花习性较好,柱头外露率高,繁殖制种产量高,配合力强,对条纹叶枯病抗性好。

关键词: 1023S 光敏核不育系 水稻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信息化在当今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论述了在农业推广过程中农业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现代农业推广过程中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农业信息 网络资源 信息化建设 农业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叶加工技术的创新发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茶作为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茶叶加工的视角对茶的非食品用途、提高茶叶的品质、各种制茶工艺的交叉应用、生物技术的应用、低碳节能和清洁化生产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茶叶 加工技术 创新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水条件下施硫对冬小麦碳、氮、硫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2010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以2个中筋小麦品种多穗型豫农949和大穗型兰考矮早8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灌水次数(W0、W1和W2)和施硫(S0和S60)试验,研究不同灌水条件下施硫对冬小麦碳、氮、硫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水次数的增加,两品种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升高,且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S60显著高于S0;施硫结合灌水1~2次可提高小麦干物质在各器官的积累量,以子粒干物质积累量最多,茎+叶、穗轴+颖壳次之,而各器官分配无显著差异;补施硫肥提高了子粒中氮和硫的含量,但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子粒和营养器官中氮含量呈下降趋势,以W 0处理含量最高。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两品种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呈升高趋势,且以S60W 2处理达到最大值,较S0W 0处理增幅达34.29%,品种间达显著差异,豫农949表现优于兰考矮早8。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施用硫肥60 kg/hm2结合灌水1~2次有利于冬小麦干物质和碳、氮、硫积累分配及产量的提高,品种间对硫的响应有差异。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水 物质积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磷量对超级稻南粳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级稻南粳44为材料,研究施磷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基施磷肥(P2O5)0.0~225.0kg/hm2,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结实率、千粒重则先升后降。各品质指标值与施磷量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施磷能提高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面积、垩白度,降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冷胶黏度和回复值,而精米率、垩白米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起始糊化温度、消减值和到达峰值黏度时间对磷素的反应不明显。施磷主要是增加垩白面积从而增加垩白度,对垩白面积、垩白度、消减值影响较大,而糙米率、到达峰值黏度时间和起始糊化温度基本不受影响。综合产量和品质性状,水稻生产中应适量施磷(在土壤营养中等或偏上土壤上施85.7kg/hm2为宜),过量施用不仅低产低效,还会加重生态污染。

关键词: 水稻 施磷量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产条件下留茬高度对水稻秸秆可收集量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水稻不同留茬高度下秸秆资源可收集量与还田量是开展水稻秸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境内推广的主栽水稻品种进行调查研究,将秸秆从基部向上依次截成长度为5 cm、10 cm、5 cm、5 cm和剩余部分5段,对穗部单独脱粒处理,分别进行烘干称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品种类型、种植方式和产量水平对水稻秸秆资源产生量及不同留茬高度下的秸秆可收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量多少表现为粳型稻>籼型稻,机插秧>人工栽插>直播>抛秧,高产水平>低产水平的特征;相同留茬高度下,水稻秸秆可收集量占秸秆总量的比例在不同产量水平之间和不同品种类型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种植方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以抛秧稻的秸秆可收集比例最低。不同生产条件下,水稻秸秆可收集比例随留茬高度改变而改变,在低留茬条件下,其变化幅度较小,高留茬条件下,变化幅度相应增大。在留茬5 cm时,其变幅为0.815~0.868;在留茬15 cm时,变幅为0.668~0.732;在留茬20 cm时,变幅为0.600~0.669;在留茬25 cm时,变幅为0.533~0.618。水稻秸秆产生量分别受品种类型、种植方式及产量水平的影响,在留茬高度一致的条件下,水稻秸秆可收集比例受种植方式的影响最大,而产量水平与品种类型对其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资源 留茬高度 品种类型 种植方式 产量水平 可收集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淀粉组成及分子结构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个感官食味品质差异较大的粳稻和籼稻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其淀粉组成、分子结构及RVA谱特征与感官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品质呈极显著负相关;用色谱法分离稻米淀粉的3种组分(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中间成分)并测定链长分布,稻米淀粉3种组分的长链含量(FrI+FrII)均与食味品质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时,RVA特征参数与食味品质及淀粉各组分的链长结构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回复值小,崩解值大的稻米品种往往具有较少的长链含量,食味品质较好。

关键词: 食味品质 直链淀粉含量 淀粉精细结构 RV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几何参数模型和OpenGL的油菜角果可视化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油菜角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品种和氮肥盆栽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拟合得到油菜角果的几何参数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油菜角果的三维建模技术,构建了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角果几何模型。用圆柱体模拟果柄;采用组合多个几何图元的方式构建角果果身模型;用圆台体模拟果喙。然后,基于OpenGL图形平台,绘制了角果的三维形态,并进行了颜色渲染和光照处理。最后,通过耦合角果个体形态结构模型以及角果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了角果个体-群体2个层次的形态可视化,为构建可视化油菜生长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角果 几何参数模型 可视化 OpenG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钾肥用量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米质性状及淀粉黏滞谱特征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晚粳稻常优1号为材料,研究氮钾肥用量对稻米品质性状及淀粉黏滞谱(RVA谱)特征的影响,为杂交粳稻品质调优及肥料合理施用提供参考。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N,0kg/hm2、90 kg/hm2、180 kg/hm2、270 kg/hm2、360 kg/hm2)和施钾量(K2O,0 kg/hm2、45 kg/hm2、90 kg/hm2、135kg/hm2、180 kg/hm2)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及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常优1号的稻米加工、外观、营养、蒸煮食味品质及RVA谱的各项特征值均有极显著影响,钾肥用量对各项米质性状及RVA谱曲线峰值(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和回复值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氮钾交互效应对精米蛋白质含量、食味值和RVA谱的峰值黏度和回复值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提高,而外观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下降;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稻米食味值下降;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氮肥或钾肥总体上有使稻米淀粉黏滞性变劣的趋势。

关键词: 施氮量 施钾量 稻米品质 淀粉黏滞谱 杂交粳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