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化学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天敌昆虫的影响

中国植保导刊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天敌昆虫在害虫的自然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化学农药在防治靶标害虫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天敌昆虫的生存,并对其中部分个体存在亚致死效应。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介绍了亚致死剂量化学农药对天敌昆虫行为、生理、生物学等方面的影响,论证了该研究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化学农药 天敌昆虫 亚致死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RAP标记预测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4份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系)做亲本,配置12×2组合,利用SRAP标记估算亲本间遗传距离,并于成熟期考查F1代杂种优势表现,将两者做相关性分析,探讨SRAP标记预测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的效率。结果发现,在考查的11个性状中,仅单株生产力超亲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为-0.426 2,但决定系数较低,为0.181 6,其他性状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SRAP标记难以预测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间的杂种优势。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SRAP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甘蓝抽薹的生理与相关基因转录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1 CSCD

摘要:本研究以高代自交获得的4份具有不同抽薹时间且遗传稳定的春甘蓝品系为材料,在观察其园艺学性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抽薹性状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耐抽薹春甘蓝品系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不耐抽薹的,抽薹前春甘蓝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也均低于抽薹后的。进一步的转录分析结果表明,5个与植物抽薹开花相关的FLC、FT、SOC1、AP1和VRN2等基因在抽薹前后春甘蓝株系的不同器官中,其转录水平均有显著差异,其中,FLC和AP1基因有两个转录本,且上述基因不但在调控植物的抽薹开花等生殖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还参与了其他营养生长的生理生化过程。

关键词: 甘蓝 抽薹 转录 可溶性蛋白 可溶性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LA对低温胁迫下辣椒植株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辣椒品种超越5号为试材,利用加温玻璃温室模拟大棚的生产方法,探讨低温胁迫期间及常温恢复过程中叶面喷施25 mg/L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辣椒花期植株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5mg/L ALA提高了低温胁迫下植株的株高、茎粗、干鲜重、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降低了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率(WUE);常温恢复后,低温+ALA处理的植株生长量和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仍明显高于低温处理;低温处理的叶片Pn、Gs和Tr显著低于常温对照,而低温+ALA处理的较低温度处理有明显提高,但仍低于常温对照。表明叶面喷施ALA能提高植株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缓解低温胁迫对辣椒叶片气孔的限制,从而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

关键词: 辣椒 5-氨基乙酰丙酸 低温胁迫 生长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粳稻南粳45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南粳45的品种特性,在江苏省利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机插稻和人工移栽稻2种种植方式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6.7 hm2高产示范方上2009年江宁机插稻产量达到了10 968.15 kg/hm2、镇江新区姚桥镇农服中心机插攻关方实收产量11 955.00 kg/hm2,2010年江宁移栽稻获得实收11 990.10 kg/hm2的产量水平。

关键词: 南粳45 精确定量栽培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清洁型日粮降低规模猪场中氮、磷污染物排泄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在肥育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复合酶及微生态制剂3种清洁型日粮对规模猪场氮、磷排泄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无病的60 kg左右的苏钟猪15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正常磷水平)、负对照组(不加CaHPO4)、负对照+植酸酶组、对照+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对照+微生态制剂组。结果表明,3种清洁型日粮均可降低粪、尿中氮的排泄量,其中植酸酶组粪中氮的排泄量较对照组降低了0.55%(P>0.05),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降低了10%(P<0.05),微生态制剂组降低了6.11%(P>0.05),其中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减排效果更佳,尿氮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磷的排泄量植酸酶组较对照组降低了19.19%(P>0.05),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降低了36.63%(P<0.05),微生态制剂组降低了16.28%(P>0.05),其中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减排效果最佳,尿磷的排泄量植酸酶组降低了12%(P>0.05),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降低了16%(P<0.05),微生态制剂组降低了12%(P>0.05),以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减排效果最好。由此表明,在肥育猪日粮中添加清洁饲料可有效降低规模猪场中氮、磷排泄造成的环境污染,且以植酸酶、复合酶及和美酵素联合应用效果最佳。

关键词: 规模猪场 清洁型日粮 氮、磷排泄 环境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水面放养水葫芦对太湖竺山湖水环境净化效果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水葫芦等生长快、生物量高的漂浮植物来净化污染水体,已成为目前水体生态修复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在太湖竺山湖放养水葫芦后对水体营养盐吸收和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风浪扰动等影响,水体交换强烈,水葫芦放养区内溶解氧含量变化幅度在3.50~11.20 mg/L之间,未出现厌氧现象.水葫芦须根具有较强的吸附悬浮物和拦截蓝藻细胞的能力,使得水葫芦放养区内TN、TP含量较高,其变化幅度分别为3.37~8.02 mg/L、0.15~0.36 mg/L,高于放养区外围水体中TN、TP含量(其变化幅度分别为3.03~7.45 mg/L和0.15~0.38 mg/L);较高含量的TN、TP浓度也表明水体处于重度污染.放养区内叶绿素最高值出现在8月,其含量为177.01 mg/m3,同期边缘和外围处含量分别为101.53 mg/m3和76.96mg/m3,随后因藻细胞代谢衰亡,其含量开始下降;较高含量叶绿素表明水葫芦根须对蓝藻细胞具有较强的吸附和拦截作用,表明水葫芦对水体具有较强的净化功能,为利用水葫芦对较大面积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水葫芦放养 水环境 氮磷营养盐 吸附 净化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沛县现代肉鸭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1

摘要:近年,沛县肉鸭产业发展迅速。在调研基础上,本文对肉鸭产业在产品结构、良种繁育、质量安全、疫病控制、利益联结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保障肉鸭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肉鸭产业 食品质量安全 沛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南地区高标准周年利用大棚设计安装及使用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1

摘要:青菜、苋菜、茼蒿、小葱、生菜等速生叶菜类不仅是人们夏季喜食的大众化蔬菜,而且也是江苏省沿江苏南地区主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例如,台太兴业(常熟)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出口蔬菜500多万美元,叶菜占85%以上。近几年,夏季速生叶菜以生长期短、价格高等特点,深受菜农喜爱。沿江苏南地区的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常遇台风、暴雨、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叶菜类蔬菜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LC和HPLC法相结合分析盐水鸭中的生物胺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两种方法分析盐水鸭中生物胺的组成及含量。薄层层析结果显示,盐水鸭样品中存在着腐胺、尸胺、亚精胺、精胺、酪胺和2-苯乙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检测到了以上6种生物胺,且各生物胺的含量均在204μg/g以下。两种方法结果相吻合,TLC法可以作为肉制品中生物胺定性分析的一种经济便捷的方法。

关键词: 盐水鸭 生物胺 薄层层析(TLC)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