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灌溉方式对芝麻冠层结构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芝麻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2018年在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设置2个灌水模式(漫灌和滴灌)、选取2个基因型品种(郑太芝1号和郑黑芝1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与漫灌相比,滴灌条件下两品种的产量分别增加了13.58%和8.40%,经济系数增加了4.25%和4.29%;(2)与漫灌相比,滴灌显著改善了芝麻的冠层结构,在盛花中期影响最大,两品种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分别增加了2.61%和5.50%,冠层透光率(LTRC)降低了13.43%和23.22%;(3)与漫灌相比,滴灌条件下两品种净光合速率、SPAD值和叶绿素密度平均分别增加了3.60%和4.15%、2.99%和3.78%、8.24%和10.09%.
关键词: 芝麻 灌溉方式 冠层结构 群体质量 产量 光合特性


番茄嫁接苗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中国瓜菜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由于设施中特殊的生态环境及种植条件的限制,连作障碍问题日益突出,导致设施中出现土壤板结、养分失衡、有机质减少、耕作层变薄、微生物种群受损及病虫害加重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土传病害的传播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嫁接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连作障碍问题,减少土传病害的传播。番茄嫁接苗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于2019年2月13日由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标准号为DB 41/T1772—2019)的建立,一方面给工厂化育苗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规范了番茄嫁接苗工厂化生产。建立与河南省气候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番茄嫁接苗工厂化生产技术,对河南省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利用SNP芯片解析油菜杂交种丰油10号的遗传基础
《作物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高产稳产油菜品种丰油10号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利用油菜60K SNP芯片对丰油10号及包括其2个亲本在内的20份骨干亲本系进行了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20份骨干亲本系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123~0.463,平均为0.348.丰油10号母本22A和父本P087-2间遗传距离为0.375,高于平均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将20份骨干亲本系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母本22A归在类群Ⅰ,父本P087-2归在类群Ⅳ.基因组比较发现杂交种丰油10号与母本22A的相似性比例为64.77%,与父本P087-2的相似性比例为62.89%,其中有30.78%的基因组杂合区段来源于双亲不同基因型间的组合.同时发现丰油10号与父母本在19条染色体上的多态性比例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该研究为后续油菜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不同种植方式密植对花生开花结实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珍珠豆型花生远杂6号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调查了夏直播花生在不同密度和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开花物候、群体开花规律、群体成针、成果特性及产量性状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了合理密植对花生群体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25×10~5穴/hm~2密度种植比1.80×10~5穴/hm~2始花时间晚1~2 d;第一对侧枝基部10 cm内节数减少了10.29%;有效分枝比率提高8.5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81%、2.25%。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始花时间提前2~3 d,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03%、1.58%。双粒播种比单粒播种有效分枝比率提高10.6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70%、1.43%。2.25×~穴/hm~2宽窄行双粒种植的群体开花总量最高(1 873.31万朵/hm~2),群体果针数和结果数也最多,分别达1 365万个/hm~2和488万个/hm~2。远杂6号为耐密品种,夏直播种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提高产量,改善荚果商品性。


谷子氮高效基因型筛选及相关特性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低氮(0.5 mmol/L)和高氮(5.0 mmol/L)2个氮素水平下,研究不同氮效率谷子基因型的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氮含量、吸氮量、氮利用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相关性,以期为氮高效谷子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结果表明,低氮和高氮水平下,不同谷子基因型光合特性、主要农艺性状、氮含量及吸收利用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16.2% ~34.4%和15.2% ~22.5%、15.2% ~55.4%和17.9% ~49.3%、13.7% ~28.4%和15.8% ~23.7%.2个氮素水平下,谷子产量与光合速率、穗长、单穗质量、地上部生物量、吸氮量和氮利用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茎秆和根氮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根据2个氮素水平下的谷子产量差异将其分为双高效型、高氮高效型、低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4种类型.豫谷17、豫谷23、冀谷33等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产量、吸氮量、氮利用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均表现突出,受氮肥影响较小,为典型双高效型基因型,适宜贫瘠地区种植;冀谷41、七叶黄、郑11-2等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均表现出氮低效利用特性,受氮肥影响较大,为典型双低效型基因型.


芝麻开花时间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芝麻光周期敏感性的遗传规律,进而合理利用外来芝麻种质资源,以豫芝11号和M368为亲本构建了包括P1、P2、F1、B1、B2和F2的6个世代群体,通过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芝麻开花时间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芝麻开花时间遗传符合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大小相似且方向一致,来自豫芝11号的等位基因有利于缩短开花时间.第1对主基因具有部分负向显性作用,第2对主基因具有正向超显性作用.2对主基因间互作效应对开花时间具有一定影响,且在第2对主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对开花时间影响较大.在B1、B2、F2世代,2对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69.39%、88.25%、73.26%.
关键词: 芝麻 外来种质 开花时间 光周期敏感性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辣椒Whirly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辣椒Whirly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和进化关系,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了其基因结构、保守基序、进化关系及表达模式,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其在脱落酸、高温、低温、疫病等胁迫下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从辣椒CM334中鉴定了2个Whirly基因家族成员,CaWHY1和CaWHY2。辣椒CaWHY1和CaWHY2同其他物种Whirly基因理化性质相比,差别不大,结构相似性高,CaWHY2基因和番茄的SlWHY2基因结构完全一样,在系统进化树中聚在一起。CaWHY1与SlWHY1聚在一起,但它们的基因结构不同,说明Whirly蛋白在进化过程中,结构保守。表达模式分析发现,CaWHY1和CaWHY2在辣椒CM334中均能表达,但在不同组织和果实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CaWHY1和CaWHY2在不同胁迫处理下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其中CaWHY1明显受疫病的诱导,CaWHY2在低温处理和脱落酸胁迫下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相反。由此可知,Whirly基因家族在辣椒的生长发育中起调控作用,在各种逆境胁迫中也发挥一定作用。
关键词: 辣椒 Whirly基因家族 全基因组鉴定 胁迫 表达分析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定位和Meta-QTL整合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自交系PHB47为轮回亲本,美国GEM种质YUCATAN TOL389 ICA为供体,构建包含115个株系的BC3F4群体为材料,利用玉米56K SNP芯片鉴定基因型,采用基于似然比测验的逐步回归分析法,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共获得7个稳粒数、穗长、粒宽、株高和穗位高加性QTL,解释3.72%~21.90%的表型变异;5个控制单稳重、百粒重、穗长和株高的显性QTL,表型变异解释率为8.40%~21.90%.同时,利用Meta-QTL分析方法,对2005-2018年已发表的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相关性状QTL的定位结果进行了整合分析.在正常田间管理条件和营养胁迫条件分别获得37个和16个MQTL.本研究中稳位高加性位点AX-116871591位于MQTL16区段内,并且与MQTLNP7位置相近,该区段内包含生长素/脱落酸转录因子IAA5.穗粒数加性位点AX-86281411,粒宽加性位点AX-86267702和株高显性位点AX-116875920均位于MQTLNP9区段内,该区段内包含NAC转录因子NACTF36.NAC转录因子、MYB转录因子和SOD基因均存在于两个环境条件MQTL区段内.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56K SNP芯片 Meta-QTL分析


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的方法研究
《中国油脂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优化大豆水溶性蛋白的提取条件,采用杜马斯燃烧定氮法,建立了一种大豆水溶性蛋白的测定方法,并探讨了杜马斯燃烧定氮仪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试验条件为:20℃恒温振荡提取,提取时固液比1∶30,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液蒸发、干燥时吸取量3~4 m L,电热板温度150℃;杜马斯燃烧定氮仪氧气流速300 m L/min,氧气因子1. 4 m L/mg。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本方法的试验精密度符合GB/T 27404—2008"检测方法确认过程中实验室变异系数(CV)"的技术要求,与现行凯氏定氮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 89)。本方法属于环境友好型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满足大豆水溶性蛋白的无污染、快速、准确检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