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萝卜雄性不育系

中国蔬菜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Ogura CMS不育基因orf138特异标记及细胞核育性恢复基因Rfo的KASP标记,在苗期对6个可育的中国水果萝卜育性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个水果萝卜的细胞质均为正常可育胞质.细胞核育性恢复基因Rfo的基因型在不同单株间存在差异,所鉴定的60个单株中,基因型rfrf、Rfrf、Rf Rf分别占40.0%、33.3%和26.7%.以日本白萝卜品种献夏37为不育源,选择具有rfrf基因型的单株与不育源进行杂交与回交,经过5代的回交及父本自交,获得4个不育率100%、遗传稳定、整齐度高的绿皮绿肉水果萝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利用这些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组合,获得7个优良的杂交组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萝卜雄性不育系,避免配制大量杂交组合及田间育性鉴定,提高了选择效率与精准度.

关键词: 水果萝卜 雄性不育 分子标记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不同生育阶段气候资源的变化规律,基于东北地区4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点的物候期观测记录及相应的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1981—1999年、2000—2016年春玉米营养生长期、并进期、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生长度日、降水量、高温度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①1981—2016年,东北地区春玉米全生育期及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温度、生长度日和高温度日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相同的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的趋势,降雨量呈现自西北向东南增加的趋势。②相比1981—1999年,2000—2016年春玉米全生育期及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温度和生长度日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局部趋势不明显。降雨量在各生育期变化不明显,吉林省和辽宁省在并进期略有下降,黑龙江省在生殖生长期的降雨量减少。在营养生长期高温度日在空间上有增加趋势,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温风险频率有较大增加。

关键词: 春玉米 生育期 平均温度 生长度日 降雨量 高温度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土地整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视域中的农村土地整治》评介

中国土地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口持续外流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社会结构退化、地方市场萎缩、小微企业倒闭等现象,引发日益严重的"乡村病"问题,更是造成了城乡发展不平衡[1].中共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中央农村工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宿根花卉花期调控的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宿根花卉是园林应用中非常重要的花卉之一,但有关宿根花卉花期调控的总结较少。该研究阐述了宿根花卉花期调控相关的光照、温度、生长调节剂、栽培措施的研究进展,对宿根花卉花期调控的光周期、温度、春化作用和生长调节剂途径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并针对宿根花卉花期调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改进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宿根花卉 花期调控 分子机制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75份小麦品种SNP和SSR指纹图谱构建与比较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联合利用Illumina 90K SNP芯片和毛细管高通量SSR检测技术,构建75份育成品种384个SNP和42个SSR位点的指纹图谱,比较两种标记在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系数和鉴别能力等方面的特征.结果显示,SNP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SSR标记,但能较好地反映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SNP标记揭示的遗传相似系数明显高于SSR标记,但两者呈极显著线性相关;384个SNP位点鉴定近等基因系的能力低于42个SSR位点,但去除近等基因系后,仅需8个SNP或4个SSR位点组合即可区分剩余的74份品种,表明最优位点组合具有较高的鉴定效率,在品种鉴定时可先采用少量标记进行初鉴,对于极近似品种可加大标记密度.首次结合SSR和SNP标记构建指纹图谱,证实了两者之间的一致性,提出了分子身份鉴定技术标记数量的选择思路,为小麦品种DNA身份鉴定技术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SNP SSR 小麦品种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支持转速现场标定的玉米精密排种器电驱控制系统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现有玉米精密电驱排种控制系统无法快速适应多类型排种器排种控制的问题,在玉米CAN总线电动排种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对玉米排种器排种驱动进行现场标定的电驱控制系统。系统在排种驱动电动机控制信号与排种盘转速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采用分段线性插值的方法现场获取排种器驱动曲线,实现排种盘转速标定与控制。以国产气吸式玉米精密排种器和指夹式玉米精密排种器为试验对象,在模拟车速下,对系统排种盘转速现场标定的控制准确性进行试验。电驱气吸式排种器排种盘转速控制性能试验中,株距设定为25 cm,车速设定为3~12 km/h(间隔3 km/h),结果表明,系统调节时间最长为0. 80 s,稳态误差最大为0. 81 r/min,控制精度最低为97. 42%。电驱指夹式排种器排种盘转速控制性能试验中,株距分别设定为20、25、32 cm,车速设定为4~9 km/h(间隔1 km/h),结果表明,总体排种盘转速平均调节时间为1. 09 s,标准差为0. 26 s;总体平均稳态误差为0. 38 r/min,标准差为0. 23 r/min;总体平均控制精度为98. 30%,标准差为1. 01%。与分段PID排种转速控制系统控制性能进行对比得出,支持转速现场标定的系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平均调节时间减少0. 51 s,平均稳态误差增大0. 16 r/min,平均控制精度降低0. 63个百分点。选用指夹式排种器,进行了播种均匀性田间试验,株距为20 cm,车速范围为4~7 km/h(间隔1 km/h),结果表明,播种合格指数大于等于84. 26%,变异系数小于等于18. 29%,说明系统能够完成对玉米精密排种器排种转速控制曲线的高控制精度现场标定,能够精准控制电驱排种转速。

关键词: 玉米 精密排种器 现场标定 播种均匀性 CAN总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比主成分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测量及其在水果农药残留识别中的应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红外光谱(NIR)分析具有测试方便、不破坏样本、响应快速等优势,但是,由于在谱带分布和结构分析中存在着许多复杂因素,使得在提取特征光谱信息时存在许多困难。现阶段,虽然已经有多种光谱数据降维方式被广泛使用,但是这些传统的数据降维方式都有一个局限性,就是数据的降维仅仅针对于一个数据集,当数据集中有多个关键因素形成干扰时,数据降维和分类的结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得不到想要分析的信息。这一问题造成了在分析近红外光谱时建立的数据降维模型极差,无法正确的对样品进行预测分类。对比主成分分析(contrastiv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cPCA)是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改进算法,起源于对比学习,并应用于基因组信息解析。cPCA算法的优势就是能够将一个数据集中的降维推广到两个相关联数据集之间的降维,从而能够得到数据集中的关键信息。将cPCA算法应用于近红外光谱处理中,建立了准确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降维模型。在实验验证中,使用cPCA算法对不同类型水果(苹果和梨)表面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对不同类型的水果进行农药残留分析时,使用PCA算法进行数据降维只能区分出不同的水果类型,而水果表面是否喷洒农药这一关键的特征信息并不能分析出来;而使用cPCA算法进行数据降维分析时,由于对背景光谱的约束作用,能够清晰的将有无喷洒农药的样本分类。这说明了, cPCA在近红外光谱数据降维中有着明显的优势,解决了近红外光谱数据降维模型中数据集受限和特征信息的提取问题,进而建立准确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降维模型。

关键词: 近红外 cPCA 数据降维 模型建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MAPK级联途径应答的非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MAPK级联途径是一种重要的高度保守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主要包括MAPKKK、MAPKK和MAPK三种蛋白激酶,通过磷酸化顺序被激活。MAPK级联途径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激素调节、生物胁迫以及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响应。从植物MAPK级联途径成员的分类、结构特征及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将为系统的理解植物MAPK级联途径及其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调控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 MAPK级联途径 非生物胁迫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酪乳杆菌对北京黑猪育肥阶段肠道消化物菌群组成及乳酸、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探讨了在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对北京黑猪育肥阶段肠道消化物菌群组成及乳酸、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择体重为(62.77±0.59) kg的北京黑猪120头,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酪乳杆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阉公猪与母猪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抗生素和干酪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冻干制剂(每千克饲粮中有效活菌数为2.0*109CFU).在试验猪平均体重为92 kg时,选择20头猪进行屠宰,采集空肠和结肠中的消化物,用于分析菌群组成及乳酸、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显著提高了空肠中厚壁菌门和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Terrisporobacter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提高了结肠中拟杆菌门、乳杆菌属和未标记拟杆菌目_S24-7_群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2)与对照组相比,干酪乳杆菌组结肠中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显著降低了空肠中山嵛酸和顺-15-二十四碳一烯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二十二碳六烯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结肠中棕榈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北京黑猪育肥阶段饲粮中添加干酪乳杆菌,减少了空肠中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了结肠中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结肠中乳酸的含量,提高了丁酸的含量;提高了空肠中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降低了结肠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肠道内的这些变化有利于猪群健康和生长性能的提高.

关键词: 北京黑猪 干酪乳杆菌 肠道消化物 菌群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先验终端像元库支持下的GF-4多光谱影像自动云检测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分四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以其高频、宽幅的特点,可为我国农业、林业、减灾、气象、环保和水利等应用提供快速、稳定的光学遥感影像,高效的影像自动云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高分四号影像的利用效率。CDAG(Cloud Detection Algorithm-Generating)是一种基于像元组分光谱分析的自动云检测算法,能有效降低混合像元、复杂表面结构和大气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索CDAG算法对于高分4号多光谱影像(GF4-PMS)的云检测应用能力,首先,从高光谱影像(AVIRIS)上选取不同的云类型和各种地表覆盖类型,建立云像元库和地物像元库;其次,基于高光谱像元库和GF4-PMS传感器光谱响应函数模拟出多光谱影像像元库;然后,根据碎云、薄云、厚云及非云像元的光谱差异性分析,将GF4-PMS影像的待检测像元与终端像元进行相似概率分析,实现基于最佳阈值自动迭代的GF4-PMS影像云检测;最后,从云像元正确率、晴空像元正确率、误判率、漏判率等多个指标进行云检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AVIRIS影像可以有效提取适用于GF4-PMS影像云检测的终端像元库,基于CDAG算法能较好地识别GF4-PMS影像上各种类型的云,对于不同时相、不同下垫面的碎云、薄云、厚云的检测精度可达90%以上。因此,基于先验终端像元库的云检测法对于提升GF4-PMS影像的利用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CDAG算法 GF4-PMS 云检测 像元库 数据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