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白酒糟生物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及其在猪和鸡生产中的应用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酒糟是白酒加工产生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粗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可作为优良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但由于新鲜白酒糟易腐烂难以保存,加之粗纤维等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限制了其在猪、鸡等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采用微生物发酵可有效降低白酒糟的粗纤维含量,提高粗蛋白质等含量和磷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动物对白酒糟的利用效率。因此,将白酒糟经过微生物发酵做成优质的生物饲料,不仅有利于推进其饲料化利用,还可节约玉米、豆粕等常规饲料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本文就白酒糟资源概况、营养特点及组成成分、白酒糟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工艺以及白酒糟生物发酵饲料在猪和鸡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发酵白酒糟作为饲料原料资源在猪和鸡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酒糟 发酵白酒糟 营养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应激对畜禽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摘要:热应激导致畜禽肠道健康损伤,降低畜禽生产性能,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热应激导致的畜禽肠道健康损伤与肠道微生物的变化息息相关,但是由于研究手段、采样部位、物种等的不同,造成现有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本文以畜禽肠道微生物研究手段的发展为出发点,主要综述热应激对畜禽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功能的影响,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开展热应激损伤畜禽肠道健康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热应激 肠道微生物 畜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摘要:现代畜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收益的产业,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现代畜牧业逐渐成为一种智慧型产业,因此,智慧型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该文通过介绍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应用的情况,给出发展建议,并对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推波助澜.

关键词: 物联网 畜牧业 个体识别 环境监测 产品追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探究

农业工程技术 2024

摘要: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生态种养循环农业的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种新的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稻鸭共作不仅可以提升种植经济效益,实现一种一养,一田两收;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提升有机稻米和肉鸭的质量,兼具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模式主要是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利用肉鸭杂食性的天性,清除田间福寿螺、杂草和田间害虫,科学减少农药的使用.通过全天候的鸭稻共育,借助肉鸭在田间的持续活动,强化水稻栽培的效果,提升稻田的通风透光能力,加快水稻养分的正常输送;稻田也为肉鸭提供广阔的栖息、活动和觅食场所,两者互利共生提高农田利用效率.在水稻收割以后,肉鸭可以回田清理落田谷,减少落田谷对下茬作物的影响,同时实现肉鸭育肥.基于此,该文以广东揭阳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揭阳分院展示的新技术为例,分析稻鸭共作生态种植方法,以便为今后的农业生态作业提供合理的借鉴.

关键词: 生态种植 有机稻米 肉鸭 稻鸭共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去红衣与超声处理对花生油体提取及其乳化特性、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中国油脂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花生油体的工业化提取和基于油体乳化体系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探究了去红衣与超声处理对花生油体提取及其乳化特性、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同预处理的花生经水相提取,得到油体、清液和沉淀三相,测定了三相中固形物、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分布,并分析了油体的乳化特性、总酚与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去红衣将脂肪在油体中的分布由63.36%提高至65.30%,与超声联合处理时进一步将其提高至68.13%;去红衣处理不利于花生油体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去红衣组油体乳液平均粒径由2 510.00 nm上升至2 953.67 nm,动力学稳定性降低;去红衣组油体总酚、总黄酮含量最低,分别为71.01μg/g与47.14μg/g;超声处理促进了花生油体的溶出,且提取的油体乳化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最高,其乳液平均粒径为1 742.00 nm,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指数分别为114.48 m~2/g与1 848.40 min,动力学稳定性最佳,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01.24μg/g与59.97μg/g。综上,去红衣处理有利于花生油体的提取,但会降低其稳定性与抗氧化活性,而超声处理不仅有利于花生油体的提取,还增强了其乳化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花生 去红衣 超声 油体 乳液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遥感技术对广东“百千万工程”的赋能应用及政策建议

广东科技 2024

摘要:0引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百千万工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一体化技术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茶园茶叶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南方农业 2024

摘要:为探讨茶园中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茶叶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有水肥一体化设施的茶园,以不施肥、习惯施肥为对照,以有机水溶肥滴灌、化肥滴灌、有机肥+化肥滴灌等为处理,除不施肥外,其他处理每667 m2纯氮量均为15 kg,测评不同施肥技术对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叶生长性状(1芽2叶长度、百芽重、产量)整体评价最优的是化肥滴灌处理,而产量最高的是习惯施肥处理。2)茶叶品质成分中,咖啡碱含量最高的是有机水溶肥处理,茶多酚含量最高的是有机肥+化肥滴灌,但各处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3)茶叶香气主要成分β-芳樟醇含量相对高的是化肥滴灌处理。4)茶叶感官评审中,不施肥、习惯施肥、化肥滴灌处理的成茶样品综合得分最高。5)综合茶叶产量和品质评价得出结论,在每667 m~2纯氮量15 kg的条件下,茶园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与习惯施肥取得的经济效益相当,可以采用习惯施肥。6)在水肥一体化茶园中,建议采用化肥滴灌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关键词: 茶园 水肥一体化 滴灌 肥料种类 茶叶品质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评估茶枝柑黄龙病病情的3种定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生物灾害科学 2024

摘要:[目的]为比较3种不同黄龙病病情定量评估方法的优劣之处.[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定量分析了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在茶枝柑的叶脉、叶肉、果皮、囊壁、果实中柱、树皮、根系等多个部位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使用"橘园黄龙病病情指数分析、病树中CLas 含量分析及黄龙病发病率检测"3 种方法定量评估了新会区两个茶枝柑果园中黄龙病的发病情况.[结果]CLas在茶枝柑各部位含量的大小:叶脉>橘络>果实中柱>根>叶肉>绿树皮>果皮白瓤>囊壁>外果皮.茶枝柑叶脉中CLas 16S rDNA基因平均含量为107.89 CN/g FW,茶枝柑外果皮中CLas 16S rDNA基因平均含量为104.54 CN/g FW.三江镇联合村果园 20棵茶枝柑的平均病情指数为 52.75;随机采集叶片样品,可在其中18 棵茶枝柑的叶脉样品中检出CLas,其 16S rDNA平均含量为 105.57 CN/g FW;选择性采集显症叶片样品,可检测出 20 棵茶枝柑树的黄龙病发病率为 100%.双水镇大树村果园 20 棵茶枝柑的平均病情指数为 30.75;随机采集叶片样品,可在其中 3 棵茶枝柑的叶脉样品中检出CLas,其 16S rDNA基因的平均含量为 104.99 CN/g FW;选择性采集显症叶片样品,可检测出 20 棵茶枝树的黄龙病发病率为 100%.[结论]明确CLas在茶枝柑不同部位的定量分布情况,为茶枝柑的黄龙病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3 种定量评估茶枝柑黄龙病病情的方法各有优劣,综合运用才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出黄龙病在果园的发病情况.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茶枝柑 病情指数 发病率 柑橘黄龙病菌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杂交稻主要不育系品质性状特点及基因分析

中国稻米 2024

摘要:将广东、广西选育推广的三系不育系分成3种类型:早期高产类型、中期优质类型和后期优质高产类型。早期高产类型不育系包括博A、Y华农A、天丰A和五丰A等;中期优质类型不育系包括粤丰A、野香A、泰丰A和广8A等;后期优质高产类型不育系包括贵A、香禾A、耕香A等。归纳分析3种类型不育系的品质性状,并对各不育系的品质基因进行检测,以期提高这些不育系的育种应用。结果表明,高产不育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22.4%~26.9%之间,多数不育系籽粒长宽比≤3.0,透明度≥2级,多携带不利品质的基因ALK、Chalk5、Wx-a、GS3等。优质不育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2.0%~18.0%之间,长宽比绝大多数在3.6~4.3之间,胶稠度≥62 mm,透明度≤2级,具有优质品质基因Wx-b、fgr、GW5、GL7、GW8等。优质高产不育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3.0%~16.0%之间,长宽比在3.3~3.6之间,胶稠度≥60 mm,垩白度在0~1.5%间,具有优质基因Wx-b和GW5,且产量较高。

关键词: 杂交稻 三系不育系 品质性状 品质基因 华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销区县域粮食生产托管发展调研与思考

中国稻米 2024

摘要:广东临近港澳,经济发达,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也是传统的双季稻产区.托管是当下广东县域粮食生产的热词,它通过引领农户与托管服务组织对接,破解"无人种稻"难题,使"小农户"接轨"大生产".农业生产托管没有捷径可走,需要从省内基层实践中提炼经验,总结做法,用工匠精神去打磨产品和服务.东源县作为广东农业生产托管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其模式、做法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专题调研,发现其依然存在成本高、风险高、门槛高、突破难"三高一难"等发展瓶颈,这也是广东农业生产托管的共性问题.为推动农业生产托管进一步发展,建议从创新组织方式、优化补助门槛、创新金融保险服务、培育服务联合体、强化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 粮食 主销区 水稻 托管 东源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