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鳗源迟缓爱德华氏菌菌蜕的构建及制备条件优化

水产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菌蜕具有完整细菌表面抗原结构,可诱导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成为疫苗制备的候选之一,为了探讨鳗鲡迟缓爱德华氏菌菌蜕疫苗的可行性,实验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噬菌体PhiX174裂解酶基因(Lysis E)的温控表达载体,转化迟缓爱德华氏菌,成功制备其菌蜕,并对菌蜕形态、溶菌动力学、裂解效率以及制备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菌菌蜕表面形成溶菌孔道,细胞因内容物流失而发生明显的皱缩;构建的迟缓爱德华氏菌诱导后1 h开始裂解,5 h后裂解基本完成,裂解效率为99.99%,冷冻干燥后重悬涂布平板,未检出活菌,电镜观察表明冻干前后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构建的迟缓爱德华氏菌分别在OD600值为0.4和0.6进行诱导,其裂解过程和裂解效率没有明显区别;分别用LB、BHI、NB 3种培养基进行比较研究,其中LB培养基制备的菌蜕细胞较完整、裂解完全,是制备迟缓爱德华氏菌菌蜕最优培养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鳗源迟缓爱德华氏菌菌蜕,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为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疫苗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鳗鲡 迟缓爱德华氏菌 菌蜕 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琼胶寡糖对冻虾仁和罗非鱼片品质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2

摘要:以干耗率、解冻流失率、蒸煮流失率、质构特性、盐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钙激活三磷酸腺苷(Ca2+-ATP)酶活力为指标,研究了琼胶寡糖对虾仁和罗非鱼片在冻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同时对以海藻糖、水溶液浸泡处理的样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经琼胶寡糖和海藻糖处理后的虾仁和罗非鱼片在冻藏过程中的干耗率、解冻流失率和蒸煮流失率均显著低于蒸馏水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质构特性(硬度、胶黏性、凝聚性、弹性、咀嚼性和破断力)均优于蒸馏水和空白对照组;盐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Ca2+-ATP酶活力均高于蒸馏水和空白对照组;经琼胶寡糖处理后的样品指标略优于海藻糖组。这表明琼胶寡糖能显著提高冷冻虾仁和罗非鱼片的品质,在冷冻水产品的保水、抗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琼胶寡糖 罗非鱼片 虾仁 冷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鳔鳅鮀年龄结构、生长特性与生活史类型

动物学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江段采集405尾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boulengeri)样本。以耳石作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研究了异鳔鳅鮀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推断了异鳔鳅鮀的生活史类型。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异鳔鳅鮀由4个年龄组组成,其中优势年龄组为1~2龄(占83.70%);体长(L)与体重(W)关系为W=5×10-6L3.294 3(r2=0.941 3,n=405,F=6 040.22,P<0.01),体长与耳石半径(R)的关系为L=0.000 8R2-0.168 4R+42.504(r2=0.836 5,n=399,F=399.20,P<0.01);von Bertalanffy方程描述的生长方程为Lt=179.49(1-e-0.249 8(t+0.289 8))、Wt=133.18(1-e-0.249 8(t+0.289 8))3.294 3,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4.48龄;异鳔鳅鮀属于r-选择类型鱼类。当前长江上游异鳔鳅鮀群体生长特征较2001~2002年已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

关键词: 异鳔鳅鮀 年龄 生长 生活史 长江上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鳕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功能特性及抗氧化活性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鳕鱼皮胶原蛋白肽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吸水性、保水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并且进行了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具有较好的吸水性、保水性、吸油性和起泡性,具有一定的乳化性和较弱的泡沫稳定性。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且清除率与样品溶液的浓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浓度为30mg/mL时,胶原蛋白肽对DPPH·、·OH和O2-·的抑制率分别可达到73.84%、85.76%、64.09%。分级后,分子量1ku以下的胶原蛋白肽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最强,30mg/mL时清除率达到84%和90.97%;分子量5ku以上的胶原蛋白肽对O2-·清除能力最强,30mg/mL时清除率达到74.02%。

关键词: 鳕鱼皮 胶原蛋白肽 功能特性 抗氧化 自由基清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泰国国际对虾圆桌会议见闻

海洋与渔业(上半月) 2012

摘要:2012年8月15-16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在泰国普吉岛举行的关于"亚洲对虾养殖价值链的塑造"的对虾养殖会议,该会议是"TheAQUACULTUREROUNDTABLESERIES-一AsharedvisionforaquacultureinAsia"的一个部分,今年为第二届(第一届于2011年在新加坡进行),关注的主题就是对虾养殖.会议的组织者是《亚太水产养殖》(Aquaculture Ariapacific)杂志,他们主要报道关注商品化水产养殖,提供技术、最新研究、产品信息以及水产市场及贸易.

关键词: 对虾养殖 泰国 国际 水产养殖 水产市场 产品信息 价值链 新加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方剂对哲罗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哲罗鱼试验组每组60尾,每天按照表3分别投喂添加不同中草药(四种复方及5种单方)的饲料,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连续投喂28 d,停食1 d后采集血液(分离血清及红细胞)及肝脏等样品,进行NO含量、NOS活性、SOD活性、MD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血清中NO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除当归组外NOS含量均有显著升高趋势;肝脏与血清相反,除当归组外NO含量均有上升,除黄芪高剂量组外NOS的活性均下降。血清中SOD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肝脏中,只有茯苓可以显著升高SOD活性,而红细胞中,黄芪、贯众和方二组可以使SOD活性有明显的升高;除方二、茯苓组,其余实验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除方五组外其他实验组均能显著降低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中草药对哲罗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因药物种类、检测组织和指标而有所不同,但所选中草药均有一定程度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 哲罗鱼 中药方剂 NO NOS SOD MD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态制剂对东北淡水养殖池塘内浮游植物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人们对抗生素危害的日渐关注,绿色无残留的微生态制剂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水产动物养殖中。选用2种常用微生物制剂(制剂Ⅰ和Ⅱ),分别对黑龙江省、吉林省及辽宁省淡水鱼养殖场进行投喂、泼洒及混用实验,并以池塘内浮游植物作为水质改良的标志物,对2种微生态制剂在东北三省淡水养殖池塘内水质改良的作用进行评价。通过对东北三省淡水鱼类主要养殖季节7—9月浮游植物的监测调查发现,分离鉴定的浮游植物分属7个门类,分别为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隐藻门、黄藻门和甲藻门;各省淡水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门类丰富度为:辽宁省(7门)>吉林省(6门)>黑龙江省(5门),均属于中-富营养型(β-α-ms)水体。2种微生态制剂在调节水质、改善水环境方面均有一定程度作用,且Ⅰ制剂在调节水体富营养化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东北三省 养殖池塘 浮游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中外企业家 2012

摘要:2010年1月开始实行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使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在解读绩效工资的涵义及构成的基础上,指出在规范津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对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分析绩效工资改革中遇到的在资金、绩效考核指标的建立以及编外人员的绩效工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绩效工资 改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商品氯氰菊酯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效应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商品氯氰菊酯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了解除虫菊酯农药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在氯氰菊酯暴露下,藻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氯氰菊酯对斜生栅藻生长的72h半效应浓度(EC50)为2.37mg/L.藻细胞所有生理生化指标对氯氰菊酯响应迅速,12h到达最大促进或者抑制效果,48h后趋于平稳.其中12h处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中等浓度组的促进作用最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应.氯氰菊酯能促进藻细胞膜脂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产生,且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MDA含量可以作为监测氯氰菊酯污染的生物标记指标之一.研究结果表明,SOD活性抑制以及膜脂氧化是氯氰菊酯对斜生栅藻的重要致毒机理,但自然环境中的氯氰菊酯水平不会对淡水水体浮游藻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关键词: 氯氰菊酯 毒性 斜生栅藻 生长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氧乙酸对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杀灭效果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过氧乙酸对4种主要养殖鱼类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测试了过氧乙酸对小瓜虫幼虫和不同发育阶段包囊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过氧乙酸对斑点叉尾鲴、草鱼、奥尼罗非鱼,鲫鱼的安全浓度依次为1.73、3.00、3.57、5.20 mg/L。过氧乙酸在浓度为6.250 mg/L时,0.5 h即能杀死全部小瓜虫幼虫;在1.562 mg/L时,1 h即能杀死全部幼虫。过氧乙酸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包囊都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当过氧乙酸的浓度为6.250、3.125、1.562 mg/L时,刚脱落的包囊的死亡率依次为75.63%、45.60%、25.60%,脱落2h的包囊的死亡率分别为64.23%、46.32%、20.20%,脱落10 h的包囊的死亡率分别为65.86%、35.07%、10.20%。因此,过氧乙酸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对小瓜虫的幼虫和包囊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

关键词: 过氧乙酸 小瓜虫 杀灭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