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甘薯叶提取物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甘薯叶提取物的喷雾干燥制备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90℃、进料流量300mL/h、总固形物含量25%,其中进料流量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最大。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出粉率为53.78%、含水量5.29%、活性损失率11.13%。

关键词: 甘薯叶提取物 喷雾干燥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和少免耕对麦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氮肥运筹和少免耕措施对稻麦两熟农田麦季氮素径流流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降雨后麦田耕层土壤平均水分质量分数26.34%为径流事件发生的临界土壤水分质量分数。常规施肥(T0)条件下,麦季径流水量达2185.05 m3·hm-2,径流侵蚀泥沙量达716.08 kg.hm-2,少免耕(T2)处理增加麦田径流水量达29.67%,减少径流侵蚀泥沙量达13.96%,而肥料运筹(T1)与T0处理差异不显著;就整个麦季而言,T0处理条件下,径流水全氮(TN)平均质量浓度和径流侵蚀泥沙TN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0.51 mg·L-1和1.19 g·kg-1,T1处理显著降低径流水TN质量浓度和侵蚀泥沙TN质量分数分别达11.63%和5.93%,T2处理显著降低径流侵蚀泥沙TN质量分数达7.95%;麦季氮素径流流失主要集中在小麦生育前期,包括径流水氮素流失量和径流侵蚀过程中由泥沙流失的氮素量。T0处理条件下,氮素流失总量达31.76 kg·hm-2,其中,径流水氮素流失量占麦季氮素总流失量95%以上,T1处理减少麦季氮素总流失量达9.25%,而T2处理则增加麦季氮素总流失量达16.75%。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少免耕 养分流失 径流侵蚀泥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在油菜抗非生物逆境中的作用,采用RT-PCR技术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宁油16号中克隆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BnGPX2的cDNA全长序列644 bp,包括510 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169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18 960,等电点为5.60。序列比对结果显示BnGPX2蛋白序列与拟南芥AtGPX2有较高的同源性(92.3%),具有植物GPX特有的3个典型结构域及Cys残基。通过常规PCR方法克隆到BnGPX2基因组序列1 782 bp,该基因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且所有内含子的剪切位点符合真核生物GT-AG规则。半定量RT-PCR法检测BnGPX2在油菜不同器官及非生物逆境下的表达,结果发现BnGPX2在根、茎、叶和花中表达量较高,角果中较低。在湿害和干旱胁迫下,BnGPX2表达量有所升高,但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而盐、高温和低温胁迫对BnGPX2表达量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油菜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表达 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农田流失养分的循环利用,2009、2010年以粳稻品种运2645为供试材料,设计农田施用水葫芦(将晒干水葫芦按4 500 kg hm-2农田施用)、不施用水葫芦处理和施氮(N)量为120 kg hm-2(LN)、240 kg hm-2(NN)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磷(P)素含量、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田施用水葫芦后,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含P率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P素吸收量显著提高;2)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P素在茎鞘、叶片和穗中分配比例均无显著影响;3)农田施用水葫芦后,除够苗期外,水稻不同生育时期P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极显著降低,P素籽粒效率显著降低,但P素收获指数无显著变化;4)农田施用水葫芦后,水稻产量显著提高;5)增施N肥后,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P素含量和吸收量多得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增加,P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P素籽粒生产效率多明显下降;6)水葫芦×N处理对稻株P素吸收利用多无显著互作效应;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植株含P率、P素吸收量显著提高,使P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P素籽粒生产效率多显著降低.

关键词: 农田施用水葫芦 水稻 磷素吸收 磷素分配 磷素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热时间对鸭血豆腐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加热时间对鸭血豆腐品质的影响,选择90℃水浴加热,冷却后对鸭血豆腐进行色差、质构、杀菌效果分析,结合感官评定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加热10 min内鸭血豆腐的各项指标变化明显,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蒸煮损失明显增加,L*、b*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硬度增加,蒸煮杀菌效果也明显加强,结合感官评定,在加热20 min时各项指标都得到最高分,故选择90℃加热20 min作为最佳加热条件。

关键词: 鸭血豆腐 加热时间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SF-193菌株的复壮对其产孢量和致病性的影响

生物安全学报 2011

摘要:【背景】莲子草假隔链格孢是空心莲子草的重要生防菌,但长时间保存或继代培养会导致该菌株产孢量和致病性显著下降。【方法】通过对初始菌株回接、分离、纯化和鉴定相继获得复壮一代和二代菌株,分别在3、6、9d后对初始菌株、复壮一代和二代菌株进行产孢培养,比较其产孢量;同时比较分析了这3代菌株的液体发酵原液和1:10稀释液对空心莲子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获得了10株复壮一代和10株复壮二代菌株,20株菌对空心莲子草均有致病作用,且产生的分生孢子形态特征与初始菌株一致。与初始菌株相比,复壮菌株的产孢量显著提高且达到最大产孢量的时间显著短于初始菌株。其中,复壮二代菌株的孢子量是初始菌株的4.8倍,其次为复壮一代菌株,产孢量是初始菌株的4.1倍;复壮菌株达到最大产孢量的时间为3d,初始菌株为6d。复壮菌株一代和二代的原液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性分别比初始菌株提高了4.65%和9.82%,1:10稀释液的致病性分别提高了25.79%和16.55%。【结论与意义】对长期保存或继代培养的空心莲子草生防菌复壮可显著提高其产孢量和致病性,对维持生防菌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和提高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 复壮 产孢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窄叶桃叶片秋季光合特性研究

果树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窄叶桃叶片秋季的光合作用规律,以油蟠桃品种金霞油蟠和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为对照,在果实采收后(8月下旬和9月下旬)研究了窄叶桃品系BYDOP7029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BYDOP7029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相对较高,表观CO2利用效率(CUE)日均值显著高于金霞油蟠、湖景蜜露(P<0.05),蒸腾速率日积分值(DIV of Tr)较金霞油蟠低而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较湖景蜜露高(P<0.05),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DIV of Pn)介于金霞油蟠和湖景蜜露且与2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补偿点(LCP)较低而光饱和点(LSP)较高,表明BY-DOP7029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能和光合效能,生态适应范围较宽。BYDOP7029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在8月下旬和9月下旬分别表现"双峰型"和"单峰型",但午间Pn降低的原因均为非气孔限制。BYDOP7029的Pn与环境因子日变化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8月下旬和9月下旬影响其Pn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为大气CO2浓度(Ca)和光量子通量密度(PFD)。

关键词: 窄叶桃 叶片 秋季 光合特性 灰色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生猪区域发展优势与战略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江苏省生猪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适宜性和经济适宜性的角度对江苏省生猪产业发展进行了区域优势分析和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省生猪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和保障条件。

关键词: 江苏省 生猪 区域发展 适宜性分析 战略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宽噬菌谱肠炎沙门氏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肠炎沙门氏菌为宿主菌,对从鸡场粪尿污水中分离到的肠炎沙门氏菌噬菌体PSA-6a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利用双层平板法分离裂解性噬菌体,并采用噬菌斑形态观察、透射电镜分析、噬菌谱测定、最佳感染复数和一步生长曲线等试验对分离到的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该噬菌体在宿主菌ATCC 13076平板上形成的噬菌斑为透亮的空斑,直径为0.5~1.0 mm,边缘清晰,无晕环;它具有宽噬菌谱的特性,不仅可强裂解宿主菌ATCC 13076,还可裂解其他4株沙门氏菌和1株大肠杆菌K88;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此噬菌体头部呈圆形,直径约81 nm,有一长尾,尾长约200 nm;一步生长曲线显示PSA-6a潜伏期为60 min,爆发期为50 min,裂解量为22;最佳感染复数为1。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噬菌体 噬菌谱 一步生长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梨试管苗组培快繁影响因素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豆梨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16(54)正交设计方案,研究6-BA、NAA、蔗糖、琼脂、活性炭对豆梨组培快繁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对豆梨增殖系数起主导作用,同时对试管苗玻璃化起促进作用。活性炭对增殖系数、玻璃化率及苗高均起抑制作用,NAA则对试管苗苗高起一定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豆梨 组培快繁 增殖 玻璃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