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南北种群稻螟赤眼蜂的寄生力、飞行能力和耐药性评价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合适的赤眼蜂种群是其成功利用的基础。本研究评价稻螟赤眼蜂南北种群的寄生力(每头雌蜂寄生寄主的卵数)、飞行能力和对稻田非鳞翅目害虫靶标农药的耐药性。结果显示高温(32℃、36℃)下,南方种群的稻螟赤眼蜂对米蛾卵的寄生力为26.6粒和9.5粒,显著高于北方种群的11.7粒和4.0粒。而2个种群对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无显著差异。稻螟赤眼蜂的起飞比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在高温(34℃)下,南方种群稻螟赤眼蜂的起飞比例为57.0%,显著高于北方种群的20.4%。2个种群的稻螟赤眼蜂对井冈霉素、三唑酮和吡蚜酮的耐药性无显著性差异,但毒死蜱对南方种群LC50为0.382 mg/L,显著高于北方种群的0.046 mg/L。因此,在南方稻区应选择南方种群用于稻田鳞翅目害虫的防治。

关键词: 稻螟赤眼蜂 稻纵卷叶螟 生物防治 地理种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态工程控害技术提高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的种群数量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生态工程控制害虫技术已取得较大进展。本研究对实施生态工程控害技术稻田中的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的种群数量及时空动态进行了连续5年的跟踪调查,分别于2009、2011和2013年用扫网法进行系统采样调查分析,以探明生态工程技术对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年份之间以及不同水稻生育期的天敌功能团数量有差异,但实施生态工程防控技术稻田中的蜻蜓目天敌功能团、肖蛸科天敌功能团和幼虫寄生蜂天敌功能团的种群数量均显著高于农民自防田,分别提高了1.63~8.94、0~3.69和1.20~2.47倍,且数量逐年递增或维持较高水平。本研究结果说明通过实施水稻生态工程控害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稻田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的种群数量,这对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和提高水稻生长中后期的天敌控害作用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稻田 生态工程 稻纵卷叶螟 天敌功能团 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果实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瓜(Cucumis melo L.)是世界上主要的水果之一,通过育种手段培育高品质的甜瓜品种,是现阶段甜瓜育种工作者的主要目标。为提高甜瓜优势组合的选配效率,试验采用8份亲本,按照Griffing双列杂交配成28份杂交组合,对果实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果实横径外,供试亲本的果实质量、果实种腔直径、果实纵径、果肉厚度和果肉中心、边缘糖度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亲本A1、A3和A4的果实质量、种腔直径、果实纵径和果肉厚度的一般配合力较高;亲本A2、B1、B2、B3和B4果肉中心和边缘糖度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在选育优良品质性状综合表现中,组合A1×A2、A1×B3、A3×B2、A3×B3各个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较高,是较好的选育品种。本结果可为甜瓜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和选配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甜瓜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核桃氧化过程中品质指标变化的电子鼻快速检测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山核桃氧化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试验采用电子鼻获取不同氧化阶段的山核桃的挥发性氧化产物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及理化指标分析区分不同氧化阶段的山核桃样品品质变化,并通过主成分回归法(principle component regression,PCR)建立过氧化值、酸价、茴香胺值、总过氧化值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过氧化值、酸价、茴香胺值、总过氧化值等指标显著(P<0.05)增加,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强度逐渐增大。通过PCA、CA、LDA及理化指标分析均能较好地区分不同氧化阶段的山核桃的氧化程度。采用主成分回归法(PCR)建立过氧化值、酸价、茴香胺值、总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的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8、0.975、0.985、0.980。结果证明不同氧化阶段的山核桃的过氧化值,酸价,茴香胺值和总过氧化值的PCR模型验证的相对误差小于16%,预测效果较好。研究结果为山核桃氧化过程中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传感器 主成分分析 品质控制 电子鼻 山核桃 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硝化作用和氮挥发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棚茄子—水稻轮作(GER)和大棚茄子—揭膜休闲(GEF)2种栽培模式在大棚茄子栽培期间土壤硝化作用强度、氨挥发速率和土壤水热条件指标动态变化的比较,研究了轮作水稻对大棚土壤硝化作用和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GER模式在大棚茄子各生育期土壤硝化作用强度都显著高于GEF土壤,苗期最高峰时表土和根际土硝化作用强度分别为56.6,101.4mg/(kg·h),比GEF模式增加了34.8%和42.4%;(2)GER模式在大棚茄子基肥和追肥施用后土壤氨挥发速率都显著低于GEF土壤,累积氨挥发量为1.21kg/hm~2,比GEF模式减少了76.7%;(3)GER模式在大棚茄子各生育期表土和根际土NH4+—N含量都低于GEF土壤,NO3-—N含量高于GEF模式;(4)GER和GEF模式在大棚茄子收获后表土NH4+—N含量分别为30.4,45.9mg/kg,NO3-—N含量分别为265.4,255.5mg/kg,存在明显的氮素累积。夏季轮作水稻缓解了大棚土壤酸化、提高了大棚茄子生长期间土壤pH、温度和含水量,对大棚土壤硝化作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减少土壤氨挥发损失。但硝化作用强度的增加促进了土壤中硝酸根的累积,存在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氮损失的风险,应加强轮作周期氮肥合理施用技术研究。

关键词: 水稻 大棚土壤 硝化作用 氨挥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秀珍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组学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秀珍菇生长发育各阶段蛋白质组的差异,对秀珍菇菌丝生长期、原基期、珊瑚期及子实体成熟期4个不同阶段的表达蛋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与最初的菌丝生长期相比,其余3个不同发育时期共筛选得到885个差异表达蛋白,原基期、珊瑚期和子实体成熟期分别有差异表达蛋白376、642及692个;这4个阶段特异表达的蛋白分别为11、23、136和181个。基因本体注释结果显示,分别有26%、20%、15%和11%的差异蛋白参与糖类合成、生殖结构发育、器官合成和蛋白大分子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显著富集在三羧酸循环和糖酵解/糖异生途径2条代谢通路上,这些通路的改变很有可能在秀珍菇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参与胞内应激修复过程的HSP70蛋白在不同阶段发生显著差异表达变化,提示分子伴侣类热激蛋白对调控秀珍菇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秀珍菇 生长期 蛋白质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品种杨梅果实综合品质评价

中国食品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不同地区35个品种的杨梅果实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杨梅品种的综合品质,从而筛选出品质较佳的杨梅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杨梅的果实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在主成分分析时提取了7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3.51%。以7个主成分及单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构建了杨梅综合品质评价模型。综合得分排名前3名的品种分别为"晚稻"、"硬丝安海变"和"荸荠"。

关键词: 杨梅 品种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型钝化剂对水稻土镉钝化效果研究

核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降低水稻土镉(Cd)生物有效性,确保水稻安全生产,采用纯土培和盆栽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改性方法、配比条件及施用量下山核桃壳及矾浆对土壤Cd钝化效果的影响,研发了一种有机-无机型Cd钝化剂及其施用方法。结果表明,山核桃壳对Cd的吸附能力显著高于矾浆。山核桃壳和矾浆经0.5 M草酸和1 M NaOH加热改性后,Cd最大吸附量分别提高了30%和233%。淹水条件下,改性后的山核桃壳和矾浆按照85%和15%的比例制备的有机-无机型钝化剂可使水稻土醋酸提取态Cd含量降低49.8%。此外,山核桃壳与矾浆按此比例混合后,山核桃壳的分解速率降低,120 d内固定土壤Cd的效果持续稳定。水稻种植前,将该钝化剂按1.0%的添加量(v/v)与Cd污染土壤(Cd<2 mg·kg~(-1))充分混匀,收获的稻米中Cd含量降低了52.1%。本研究结果为山核桃壳、矾浆复配运用于稻田土壤Cd污染的钝化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山核桃壳 矾浆 钝化剂 有机物分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施用和作物种植对土壤团聚体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秸秆施用、作物种植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秸秆施用对小麦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秸秆施用或作物种植均显著增加了>0.25 mm粒径团聚体数量以及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秸秆施用处理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多糖含量;秸秆施用配合作物种植处理较秸秆施用和作物种植处理进一步增加了>2 mm和1~0.5 mm粒径团聚体数量、团聚体MWD和GMD以及多糖含量;秸秆施用处理与对照处理具有相似的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组成,作物种植处理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丛枝真菌含量,对照和秸秆施用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不同于作物种植和秸秆施用配合作物种植处理。增加土壤水分显著增加了小麦生物量、土壤团聚体MWD和GMD以及PLFA含量。相关分析表明多糖和丛枝真菌含量均与>0.25 mm粒径团聚体数量以及团聚体MWD和GMD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秸秆施用 作物种植 土壤团聚体 微生物群落组成 土壤水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软籽石榴种子硬度发育与种皮细胞壁显微结构的关系研究

园艺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软籽石榴种子硬度发育特性,以软籽品种‘突尼斯软籽’、半软籽品种‘以色列酸’和硬籽品种‘青皮’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的种子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籽粒质量,并对其成熟种子种皮细胞进行石蜡切片,间苯三酚和番红固绿染色观察,比较种皮细胞显微结构和木质化程度,同时对不同产地的‘突尼斯软籽’石榴进行种子硬度比较。结果表明,种子最大硬度出现在果实发育后期,而非果实成熟时期,不同品种种子硬度变化趋势一致。‘突尼斯软籽’种子硬度在花后97 d达到最高,为(2.939±0.895)kg;半软籽‘以色列酸’和硬籽‘青皮’在花后106 d到达最高,硬度分别为(5.571±2.106)和(9.203±3.006)kg。在花后124 d(成熟时期),‘突尼斯软籽’、‘以色列酸’和‘青皮’的种子硬度分别为(2.887±0.735)、(4.242±1.036)和(8.192±2.561)kg。5个产地的‘突尼斯软籽’成熟石榴种子硬度没有显著差异,软籽性状不受种植地理环境变化而改变。显微结构观察发现成熟时期石榴种皮外层细胞高度木质化,‘突尼斯软籽’石榴的种皮外层细胞壁厚度显著低于‘以色列酸’和‘青皮’。

关键词: 石榴 软籽 种子硬度 种皮 木质化 种皮细胞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