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雷蒙德氏棉叶绿体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
《棉花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盐、低pH值法提取雷蒙德氏棉叶绿体DNA;通过物理剪切法获得随机断裂的DNA片段;剪切片段末端、补平修饰后与pCC1FOS载体连接;用噬菌体包装蛋白包装重组DNA,侵染大肠杆菌EPI300,构建了雷蒙德氏棉叶绿体基因组文库。对于叶绿体DNA剪切,以1 mL注射器中等速度吸打18次为最佳参数。叶绿体基因组Fosmid文库滴度为1×104 cfu.mL-1,插入片段大小平均为38 kb,最终筛选出39个克隆用于后续研究,覆盖叶绿体基因组9.2倍。以叶绿体特异标记筛选出能够覆盖雷蒙德氏棉叶绿体全基因组的6个克隆:F66,F46,F28,F8,F55和F3,为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基因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搜索法集成耕地分等与环境评估成果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耕地分等和地化评估成果应该集成"的前提下,针对集成过程中的权重确定问题,该文提出权重搜索法,以最小二乘法计算集成结果的误差,并通过分析误差的变化趋势,确定耕地利用等和耕地环境健康等的权重取值范围。其中,考虑到等级数量对误差变化的影响,在数据基础不变的前提下,改变等间距,设计了3种等级划分方案,进行集成和误差分析。最后,该文以吉林西部某县为研究区,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地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耕地质量综合等级评价中,耕地利用等权重的合理取值范围为[0.7,0.9],采用不同的等级划分方案进行集成,集成成果能够反映区域耕地质量的分布状况。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环境质量评价 农用地分等 地球化学评估 搜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诱导的CTL杀伤活性检测
《动物医学进展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猪圆环病毒2型(PCV-2)二联重组鸡痘活载体疫苗vUTAL-P1-ORF2ORF1和核酸疫苗pVAX1IL-18ORF2ORF1。将采取不同的免疫方案接种本体动物猪,在二免后15 d分别采猪抗凝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处理,得到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构建重组质粒p Display-ORF2,并转染PK-15传代细胞,用G418多次筛选得到靶细胞。借助CytoTox 96 Non-Radioactive Cytotoxicity Assay试剂盒从细胞免疫水平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评价该重组鸡痘活载体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采用"Pri me pVAX1-ORF2ORF1,boost vPUTAL-P1-ORF2ORF1"的免疫方案所获得的杀伤活性最高达66.005%±2.671%(效靶比50∶1)和38.870%±2.883%(效靶比25∶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vUTA-P1-ORF2ORF1可以诱导猪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且以核酸疫苗首免,重组鸡痘活载体疫苗追加免疫的接种方案最优,为PCV-2基因工程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特异性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猪圆环病毒2型 重组鸡痘活疫苗 细胞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苦荞GAP生产管理技术研究——以寿阳县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首次采用良好农业规范(GoodAgricultural Practices,简称GAP)方法,对山西省寿阳县优质苦荞生产条件、主栽品种及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调查总结了中国苦荞北方产区生态条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规范化栽培管理方法。结果表明:(1)寿阳县的土壤肥力中等,少数土壤肥力贫瘠,经过有机肥的合理配施后,土壤中的养分基本可以满足优质苦荞生产的养分供给。(2)在寿阳试验区3个苦荞品种的综合表现排序为:'黑丰1号'>'黔威2号'>'寿阳灰苦荞'。(3)苦荞播种宜条播,行距35~40cm,深度4~6cm,播种量控制在25kg/hm2,留苗密度为90万株/hm2。播后及时镇压,及时浅耙或耱,破除土壤板结层等。(4)通过对收获后的苦荞籽粒进行营养品质和污染物分析,表明寿阳苦荞试验示范基地环境质量符合农产品生产条件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粉介导法将TaPHR1∷GFP融合蛋白基因导入玉米
《西北植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超声波辅助花粉介导基因转化法,将小麦耐低磷调控基因TaPHR1和GFP构建成的融合蛋白基因(TaPHR1∷GFP)导入3个玉米自交系郑58、昌7-2和PH6WC中.结果表明:3个自交系的转化效果存在基因型差异,郑58是很好的转化受体材料,平均结籽穗率、每穗平均结籽数、BASTA除草剂抗性和转基因植株PCR阳性率均优于昌7-2和PH6W;对T1代植株进行Southern杂交表明,TaPHR1∷GFP融合蛋白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RT-PCR结果显示,TaPHR1∷GFP融合蛋白基因得到有效转录;通过对发芽籽粒进行GFP荧光观察表明,TaPHR1∷GFP融合蛋白基因得到了表达.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花粉介导转基因法 TaPHR1∷GFP融合蛋白基因 GFP(绿色荧光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黍稷蛋白含量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快速测定完整黍稷籽粒蛋白含量的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比较原始透射光谱经导数处理结合不同回归算法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经一阶和二阶导数处理后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和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4种方法的分析效果相近,最优的是一阶导数结合改进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法,黍稷蛋白定标模型的定标相关系数(RSQ)为0.8806,定标标准误差(SEC)为0.3424,交互验证相关系数(1-VR)为0.8570,交互验证标准误差(SECV)为0.3751,外部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454。最终以完整黍稷籽粒为样品所建立的蛋白NITS模型,可以用于黍稷蛋白含量的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金属镉和铬在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体内的组织分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重金属在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自然种群体内的累积分布,以山西省代县水稻田中华稻蝗为研究对象,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中华稻蝗不同组织部位的镉和铬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镉和铬在中华稻蝗自然种群不同组织部位的富集量不同,且雌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镉在雌虫体内的富集顺序为中肠>后肠>前肠>翅>头>卵巢>足>体壁;在雄虫体内为中肠>前肠>后肠>足>头>体壁。镉在雌雄中华稻蝗消化道内均有较高的富集并以中肠的累积量最高,雌虫为6.7984mg·kg-1,雄虫为3.3477mg·kg-1,且与其他组织部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中华稻蝗雌虫各组织部位对铬的累积浓度依次为中肠>足>体壁>头>卵巢>前肠>翅>后肠,中华稻蝗雄虫体内铬浓度的分布依次为足>体壁>中肠>头>前肠>精巢>后肠。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雌雄中华稻蝗对重金属镉和铬的累积具有组织特异性,两种重金属在中华稻蝗体内的累积规律有所不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