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大白猪SⅡ_1系主要生长和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DFREML方法,估计了中国大白猪SⅡ1系生长和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显示,生长性状中的平均日增重(ADG)、100kg体重日龄(AGE)、达100kg体重的背膘厚(BF)、饲料转化率(FCR)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26、0.21、0.45、0.39,各性状均存在明显的窝效应,变化范围为0.09~0.35。胴体性状中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肋膘厚、腿臀比、胴体直长、肋皮厚的遗传力分别为0.23、0.36、0.43、0.25、0.50、0.66、0.42、0.68、0.14。生长性状ADG/AGE、ADG/BF、ADG/FCR、AGE/BF、AGE/FCR、BF/FCR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73、0.24、-0.51、-0.11、0.62、-0.05。胴体性状的屠宰率和瘦肉率与胴体重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0.43和0.17;屠宰率与瘦肉率的遗传相关为0.65,腿臀比与瘦肉率的遗传相关为0.61。说明在选育猪的肉用性状时,应考虑后腿的丰满程度。
关键词: 中国大白猪SⅡ1系 多性状动物模型 方差组分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硬雀麦(Bromus rigidus Roth)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种子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发实试验探讨温度、发芽床及光照等因素对硬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设8种恒温(5、10、15、20、25、30、35℃和40℃)和2种(15/25℃,20/30℃)变温共10个处理;光照设0(黑暗)和光照(2000lx)两个处理;发芽床设纸上(TP)、纸间(BP)、砂上(TS)和砂间(BS)4个处理。结果表明:硬雀麦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发芽床选纸上发芽为好,对光不敏感,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4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8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用量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进行了主区为小麦品种、副区为氮用量水平,设置不施肥对照、5个氮素用量水平的6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氮水平条件下,小麦籽粒的产量、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以及加工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个小麦品种的土壤基础肥力产量、最高产量及其施氮量的差异显著,但氮肥能提高的最高绝对产量都相当。同时,依据施氮水平与产量试验数据,用二次多项式模拟得到小麦氮肥产量效应方程和复相关系数,鄂麦18:y=-0.059x2+30.209x+3 165.7,R2=0.965 8**;鄂麦23:y=-0.069x2+32.856x+2 321.7,R2=0.996 3**和郑麦9023:y=-0.070x2+31.912x+3 947.4,R2=0.965 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香菇下脚料提取多糖的工艺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湖北省特色资源,利用香菇生产中的下脚料进行再加工。采用香菇下脚料为试材,应用水提醇沉法对下脚料进行粗多糖提取。结果表明,温度90℃,粒度大小为40目,提取时间为5h,不添加活性炭进行脱色,采用乙醇进行沉淀,其粗多糖得率为3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翠冠梨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相关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定期测量六年生翠冠梨新梢的长度和果实纵径、横径,观察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的动态。结果表明,新梢自4月2日开始生长,到6月5日停止生长,生长发育期为64d,生长期间出现两次生长高峰,分别在4月26日和5月6日。果实发育从4月2日坐果到7月20日果实成熟,生育期为109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S型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3次生长高峰,即4月16日、5月6日和6月5日。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4月26日前,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养分激烈;4月26日到5月6日期间,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减弱;6月5日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膨大迅速并达到生长高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菌菌株sf1760农用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LC/MS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液体发酵,冷冻干燥,萃取,HPLC半制备,生物测定,HPLC纯化,活性物质的LC/MS/MS分析研究真菌菌株sf1760发酵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结果从真菌菌株sf1760中提取得到两个组分具有抑制作物病原真菌的作用,经LC/MS/MS分析组分1的紫外吸收峰为264nm,其母离子ESI+316.6,ESI-314.8;其子离子ESI+263.6,ESI-261.7,与Gliotoxin的紫外和质谱信息相同。组分2的紫外吸收峰为210nm,其质谱ESI+444.8,子离子为ESI+228.6,ESI+199.6;ESI-442.9,子离子为ESI-240.6,与Fumiquinazo-line C的紫外和质谱信息相同。
关键词: 真菌sf1760 农用活性物质提取 HPLC制备 LC/MS/MS分析 Gliotoxin Fumiquinazoline 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