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砂梨品种资源有机酸含量及发育期变化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70份砂梨品种资源成熟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特点(包括47个地方品种和23个选育品种)及其在果实发育期的动态变化(4个品种)进行研究,比较砂梨品种资源间的差异和特点。【方法】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糖组分的测定。【结果】(1)砂梨果实中有机酸主要由苹果酸、柠檬酸组成,可明显分为苹果酸优势型和柠檬酸优势型两类。(2)苹果酸含量变化范围在1.30~4.16mg·ml-1,平均值为2.32mg·ml-1,选育品种的苹果酸含量与比率变化幅度较地方品种小,且含量显著高于地方品种;柠檬酸含量变化范围在0.43~6.20mg·ml-1,平均值为2.03mg.ml-1,选育品种的含量与比率都显著低于地方品种。成熟砂梨果实中奎宁酸含量较少,平均0.74mg·ml-1,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无明显差异。(3)总有机酸含量随果实增长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奎宁酸下降幅度很大;苹果酸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所测的两类含酸优势型品种中,初期柠檬酸含量低且没有差异,柠檬酸优势型品种从花后8周开始迅速积累并维持在较高的含量,苹果酸型品种则升幅极少,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两类品种在果实发育中后期差异明显。【结论】砂梨果实存在苹果酸型和柠檬酸型两类品种;选育品种基本上是苹果酸型的,柠檬酸型的基本是地方品种;柠檬酸在苹果酸开始下降时上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28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60头,随机分为饲喂发酵饲料的试验组和不含发酵料的对照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结束前连续收集3天粪便,测定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时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料肉比和腹泻指数(P<0.05),日增重提高,但显著不差异(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提高(P<0.05),而血清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CTTAD)试验组日粮磷的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粗脂肪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粗蛋白和钙的消化率提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发酵饲料有利于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对降低仔猪断奶应激性腹泻有较好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麦种子在不同盐分胁迫下萌发特性的研究
《种子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NaC、lNa2CO3和KNO3盐分的不同浓度处理,研究了黑麦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NaC l胁迫可延缓种子发芽时间,但发芽率和对照无显著差异;Na2CO3浓度达100 mmol/L时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NaC l和Na2CO3都抑制了黑麦根系的生长,且Na+相同时抑制作用Na2CO3强于NaC l;同时,低浓度NaC l(20 mmol/L)和Na2CO3(15 mmol/L)均可提高种子活力,促进芽的生长,高浓度则产生抑制作用。KNO3处理促进了黑麦种子萌发和芽的生长,对根系产生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噁英、多溴联苯醚和多氯联苯同时测定方法的研究
《分析科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以美国环保署1613B1、614和1668A等标准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同一样品中二噁英、多溴联苯醚和多氯联苯的同位素稀释-多层色谱柱净化-高分辨气质联用-高通量同时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弗罗里土对二噁英组分吸附能力强的特点,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淋洗,先实现二噁英组分和其它两个组分的分离,再利用多溴联苯醚更易保留在硝酸银硅胶(10%)柱上的特点,实现了多溴联苯醚和多氯联苯两类化合物的分离。实验优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纯化过程中去除了大量干扰物质,同时将三类化合物在前处理中进行分离,消除了相互干扰,实现了准确定量。纯化效果和检测限均符合美国环保署相关标准的要求。通过标准参考物的比对和实际样品的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二噁英 多溴联苯醚 多氯联苯 同时测定 同位素稀释 高分辨气质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黄液辐照杀菌技术研究
《激光生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通过测定液蛋黄的酸价、过氧化值和TBA值,研究辐照剂量对蛋黄液氧化和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黄液经辐照后,蛋黄液中脂肪氧化程度随着剂量增大而增加。0.4 kGy能够完全杀灭微生物,且感官指标不发生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疫病防控创新策略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畜禽集约化养殖的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数量不断增多,导致畜禽疫病日趋复杂。在分析探讨中国当前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及防疫现状的基础上,应用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当前动物疾病防控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健全兽医管理制度、优化畜禽饲养模式、制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范以及如何深入开展动物疫病研究、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新思路,以促进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全面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产玛咖的挥发油成分研究
《食品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检测新疆玛咖(Maca,Lepidium meyenii Walp.)挥发油成分及探讨提取过程中挥发油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质联用技术对新疆引种玛咖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研究提取时间、缓冲液浓度对玛咖挥发油主成分的影响。结果:分离鉴定了新疆玛咖挥发油成分32种,用外标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其总挥发油含量为1.72%,其中异硫氰酸苄酯、苯乙腈为其主要成分。通过对提取过程中挥发油成分的转化分析,发现提取时间和缓冲液浓度对所得的挥发油主成分有显著影响。结论:气质联用技术可用于引种玛咖的快速鉴别及品质分析,而提取过程中要对提取时间和盐浓度严格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橘和土壤中残留的多菌灵
《色谱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柑橘和土壤中多菌灵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柑橘果肉、果皮、全果和土壤样品中残留的多菌灵用碱性乙腈溶液提取,经NH2固相萃取(SPE)柱净化,HPLC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2~5.0mg/L范围内,多菌灵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柑橘果肉、果皮、全果和土壤中添加0.05~0.5mg/kg多菌灵标准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9.2%~102%,相对标准偏差为1.8%~9.1%;柑橘果肉和土壤中多菌灵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5mg/kg,柑橘果皮和全果中多菌灵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1mg/kg。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