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稻麦轮作不同施磷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009 CSCD

摘要: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肥模式对小麦、水稻生长期间,不同层次土壤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后土壤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脲酶、蛋白酶的活性均高于磷肥空白处理20%以上。土壤化肥与有机肥混施处理与其他各普通磷肥处理土样相比,土壤的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至少也提高了10%以上。表明当前传统施磷模式存在一定的过量问题,化肥与有机肥混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关键词: 施磷模式 土壤酶 稻麦轮作

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观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离体接种和室外孢子喷雾接种方法,对3株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各菌株在PSA培养基上培养,平均日生长速率、产孢量、菌落颜色及菌落厚度差异显著;各病原菌菌株在光照、黑暗和12 h光暗交替培养时,日生长速率和产孢量有明显差异;黑斑病病原菌最适生长和产孢培养基为PSA;孢子萌发最适pH值8~10;菌株A和菌株H的致病力显著强于菌株C,但这2个菌株间的致病性无显著差异;A、C、H 3种菌株混合接种时,可使梨叶片表现自然发病时的典型病斑。

关键词: 梨黑斑病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病情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棉对朱砂叶螨适合度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利用培养皿叶碟饲养法研究了朱砂叶螨在转Bt基因棉叶和常规棉叶上连续饲喂时各代种群增长的情况。结果表明,经过12代的饲养后,与常规棉相比,转Bt基因棉对朱砂叶螨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平均寿命、种群加倍时间等生命参数无显著影响,显示出在短期内转Bt棉的种植均不会明显地表现出对朱砂叶螨种群的增长呈有利或有害的迹象。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朱砂叶螨 生命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量对棉田地表径流中氮形态及流失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原位监测方法,研究了优化施肥与习惯施肥方式下棉田地表径流中氮的形态特征及TN流失量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优化施肥与习惯施肥相比较,棉花产量有所增加,增长幅度为10.6%;TN流失总量减少2.125 kg.hm-2,减幅为6.76%。优化施肥与习惯施肥的流失系数分别为4.12%、3.34%;地表径流氮流失的所有形态中,NO3--N所占比重最大,占TN的(54.02±9.28)%,其次为ON占(23.81±12.71)%,PN占(20.80±6.32)%,NH4+-N只占(1.37±0.18)%;施N后,增加的TN流失量(平均10.96 kg.hm-2),主要是可溶态部分(占97.92%)中ON(70.37%)和NO3--N(26.71%),颗粒态部分(占2.08%)比例很小。

关键词: 地表径流 TN流失量 流失系数 优化施肥 棉田 氮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加工制品中香气物质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气成分是构成柑橘加工制品特有风味,影响其整体品质的重要因子,研究其香气化合物对于保持橙汁的特征香气,防止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损失,提高橙汁的整体香气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概述了国内外柑橘加工制品中香气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对香气化合物的提取方法,香气活性物质的鉴定,香气活性物质阈值的研究及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柑橘加工制品香气物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柑橘 加工制品 香气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穗雀麦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草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发芽试验探讨温度、发芽床及光照等因素对扁穗雀麦Bromus cartharticus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设7种恒温(10、15、20、25、30、35和40℃)和2种变温(15/25℃,20/30℃)共9个处理;光照设黑暗(0)和光照(2 000 lx)2个处理;发芽床设纸上(TP)、纸间(BP)、砂上(TS)和砂间(BS)4个处理。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后确定扁穗雀麦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发芽床选纸上发芽为好,对光照不敏感。

关键词: 扁穗雀麦 温度 发芽床 光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改良剂对棕红壤酸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初报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白云石粉和生物有机肥对旱地棕红壤酸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白云石粉及生物有机肥+白云石粉能降低棕红壤的酸性,提高棕红壤的肥力养分,白云石粉对棕红壤的降酸作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施肥处理与不施肥相比,小麦和花生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但它们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白云石粉 生物有机肥 棕红壤 酸性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细菌病防治新药的研制(初报)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收集7种试验药物A1~A7,分别进行家蚕黑胸败血菌(Bacillus sp.)及灵菌败血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抑菌圈试验和生测试验,将筛选出的对这2种病防治效果最好的2种药物进行复配,新配方的药效均达到了95%以上,超过了对照药物,预防效果也显著高于不施药对照。

关键词: 家蚕 细菌病 防治新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病虫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初步探讨了浅水晒田(A)、浅水不晒田(B)、深水晒田(C)和深水不晒田(D)4种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水晒田(C)耗工时耗电最多,管理成本最高;深水不晒田(D)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最低;浅水晒田(A)水分管理方式病虫害发生较轻,产量最高。

关键词: 水稻 水分管理 病虫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人工授粉方式对棉花杂交成铃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目前生产上杂交棉制种中人工授粉所采用的直接授粉、毛笔授粉、授粉瓶授粉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授粉法成铃率最高,单铃种子数最多,不孕子率最低。

关键词: 棉花 杂交制种 人工授粉 成铃率 不孕子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