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北太平洋柔鱼渔获量与海洋环境关系的遥感学研究
《海洋技术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2009年北太平洋我国鱿钓船的生产统计资料,结合遥感技术获取的海表面水温(SST)、叶绿素a、海流等数据进行分析,对北太平洋柔鱼产量大幅下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SST比往年偏低,使得柔鱼资源补充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北太平洋柔鱼产量大幅下滑;叶绿素a浓度分布波动较大,这一反常现象很可能导致了在传统作业海域渔汛后期,特别是9、10月份无法形成像往年那样正常的大规模渔场;由于海流的波动较大,导致饵料生物分布不稳定,没有大规模的集中分布,以致柔鱼在其索饵、性成熟的洄游过程中受到影响;如水温因子、黑潮的变动和恶劣的天气等不利海况也可能是造成2009年北太平洋柔鱼产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节对虾金属硫蛋白基因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CE-PCR方法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总RNA反转录产物中获得了502 bp的金属硫蛋白(Pm-MT)基因cDNA序列。该序列包含69 bp的5′非编码区(UTR)和256 bp的3′非编码区(UTR)以及177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可编码58个氨基酸。在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半胱氨酸含量丰富,不含芳香族氨基酸,存在有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特征序列CKCXXXCXCX,预测的分子量约为6.05 kD,理论等电点7.75。序列比对分析表明Pm-MT与北美淡水蟹(Pacifastacus leniusculus)的相似性高达91.4%,与美国龙虾(Homarus americanus)的同源性最高为84.5%。实时定量PCR显示在所检测组织中,Pm-MT的mRNA在卵巢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胃、肠、心脏、脑和肝胰腺;Pm-MT的mRNA在斑节对虾6个不同发育期的卵巢中的表达量都很高,其中在Ⅱ期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实验所得结果以期为Pm-MT进一步在卵巢发育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苏里江唇(魚骨)(Hemibarbus labeo Pallas)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方法,制备乌苏里江唇(魚骨)的染色体.对其肾细胞染色体数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乌苏里江唇(魚骨)的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有50条染色体,8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8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9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t),其染色体臂数(NF)为82.乌苏里江唇(魚骨)组型公式为2n=16m+16sm+18st+t.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了乌苏里江唇(魚骨)的DNA含量,与鸡血细胞标准对照相比为1.02±0.10,以鸡红细胞DNA含量2.3pg·N-1计,则乌苏里江唇(魚骨)的体细胞DNA含量为2.34pg·N-1.与鲤形目其他科的二倍体鱼类比较,乌苏里江唇(魚骨)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相互对应,共同体现出二倍体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脊尾白虾3个野生群体线粒体COI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扩增技术对脊尾白虾的莱州湾、海洲湾、象山湾的3个野生群体共计62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获得长度为658bp核苷酸序列。62条序列T、C、A、G和A+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53%、22.63%、27.30%、18.53%和58.83%,A+T含量显著高于G+C含量,这一结果与甲壳类、双壳贝类等的COI线粒体基因片段中的观察结果相似。通过统计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进行基因序列变异分析。AMOVA分析表明,3群体间总遗传分化系数Fst=0.3611(P<0.01),群体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其中象山湾群体与莱州湾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莱州湾群体与海洲湾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低。另外用MEGA4.0软件中的NJ法构建分子进化树,同时由NCBI下载同源序列,探讨了长臂虾亚科几个种的系统进化关系,用NJ法构建的系统树显示,脊尾白虾不同单倍型先与长臂虾属和小长臂虾属聚为一支,然后与沼虾属聚为一支。
关键词: 脊尾白虾 野生群体 COI基因 遗传多样性 系统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鱼礁构建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深圳杨梅坑人工鱼礁区为例
《应用生态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深圳杨梅坑人工鱼礁区2008年的研究和统计数据,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法,系统分析了杨梅坑人工鱼礁建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深圳附近海域相比,杨梅坑人工鱼礁构建后旅游娱乐服务价值所占比例由87%降至42%,食品供给服务价值所占比例由7%升至27%,原材料供给、气候调节、空气质量调节、水质净化调节、有害生物和疾病的生物调节与控制、知识扩展服务价值所占比例少许提高;2008年,深圳杨梅坑人工鱼礁区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为1714.7万元.km-2,远高于深圳市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平均值和全球近海生态系统的平均值.人工鱼礁生态系统影响并改变了区域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构,提高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合理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有着重要意义.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法对人工鱼礁构建区进行评价,可以更好地反映人工鱼礁构建效益,能有效促进我国人工鱼礁建设的发展、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管理水平.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人工鱼礁 食品供给 文化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绒螯蟹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的初步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采用3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同池养殖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群体,以筛选生长性状(体重、体长和体宽)相关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位点ESIN33、ESC29和ESC57与体重、体宽和体高呈极显著相关(P<0.01);位点ESC65与体高、体宽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不同基因型间的多重比较表明,ESIN33位点的AC基因型、ESC29位点的DD基因型、ESC65位点的BB基因型的平均体重、体宽和体高均高于其他基因型,且差异显著,是生长性状的优势基因型。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体中铜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检测中华鲟在不同铜离子浓度的水体中暴露60d后血液生化指标,研究Cu2+对幼鱼血浆生化成分和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及致毒效应。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血浆中血糖(Glu)、碱性磷酸酶(ALP)、尿素(Urea)、胆固醇(TC)、肌酐(CREA)含量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低浓度组(0.40μg.L-1)ALP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Glu、Urea、TC、CRE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中浓度组(0.89μg.L-1)和高浓度组(2.00μg.L-1)含量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TG)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总蛋白(T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L)不受Cu2+的影响。Na+、Cl-、P含量和pH值随Cu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Ca2+、Mg2+显著上升,其变化与Cu2+浓度存在相关性,K+含量不受Cu2+的影响。实验表明,Cu2+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和最高无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0.89和0.4μg.L-1。血浆中ALP受Cu2+影响最明显,其含量除受Cu2+浓度影响外,随着时间的延长也显著升高,是Cu2+污染的敏感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事业单位管理干部绩效考核的探讨
《科技管理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在介绍了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管理干部的绩效考核进行了研究探讨,为事业单位管理干部的绩效考核提供一些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池养梭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广东池养梭鱼肌肉中一般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氨基酸、脂肪酸、营养元素进行测定,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其肌肉鲜样中水分含量为76.9%,粗蛋白含量为20.2%,粗脂肪含量为1.2%,灰分含量为1.13%。肌肉中18种氨基酸的总量为湿重的19.43%。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的总量占湿重的8.77%,占氨基酸总量的45.1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为97.23%,符合FAO/WHO的标准。梭鱼的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缬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1.56。梭鱼肌肉中含有22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约为3∶1;EPA+DHA的含量占干重的5.92%,高于其他一些经济鱼类;梭鱼微量元素的比例合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8种青霉素残留
《分析测试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8种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G、青霉素V、苯唑西林、氯唑西林、萘夫西林、双氯西林)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以青霉素G-D7为内标,样品经80%乙腈水溶液提取,C18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滤管过滤后进行分析。采用HyPURITY C18色谱柱,以乙腈(含0.1%甲酸)-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后,目标分析物在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氨苄西林、青霉素G、萘夫西林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6μg/kg;青霉素V、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在2.5~1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1.5μg/kg;阿莫西林在5.0~2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3.0μg/kg。8种青霉素的加标回收率为74%~98%,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该方法准确、灵敏、高效、环保,适用于水产品中多种青霉素抗生素的同时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