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疣梭子蟹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与群体遗传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富集文库–菌落原位杂交法分离了30个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微卫星标记。三疣梭子蟹基因组DNA经HaeⅢ酶切连接后,用固定了(AC)15和(AG)15探针的尼龙膜(Hybond N+)捕捉含有微卫星的片段,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中,构建三疣梭子蟹微卫星富集文库。菌落原位杂交后,任意选取150个克隆进行测序,阳性克隆率为85.48%。利用软件设计了105对微卫星引物,筛选到稳定扩增标记56对,采用30个三疣梭子蟹个体进行多样性评价,30个位点均表现出多态性。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及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范围分别为0.222 2~1.000 0、0.436 7~0.909 9和0.350~0.892。本研究筛选的微卫星位点将为下一步三疣梭子蟹遗传多样性分析、家系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等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富集文库 菌落原位杂交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26个微卫星标记的三江水系草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26个微卫星标记对来自长江(监利、邗江)、黑龙江、珠江3个水系的4个野生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6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草鱼4个地理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581 3~0.638 6;共检测出141个等位基因,其中有102个为共有等位基因;每个位点有等位基因2~11个,平均等位基因5.4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3.455 6。4个地理群体野生草鱼的平均杂合度在0.711 4~0.804 5之间。群体间遗传固定指数(FST)及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并不显著(FST=0.031 73)。基于DA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聚类树表明,监利群体与邗江群体这两个长江水系野生地理群体聚为一支,然后与珠江群体聚为一支,黑龙江群体单独聚为一支。长江群体是原始群体。综上所述,三江水系野生草鱼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4个群体之间遗传分化并不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淡水养殖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技术(三)
《科学养鱼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六、池塘养殖场的水系设计1.进排水设施(1)池塘进水闸门、管道:池塘进水一般是通过分水闸门控制水流,通过输水管道进入池塘,分水闸门一般为凹槽插板的方式(如图9所示)。目前很多地方采用预埋PVC弯头拔管方式控制池塘进水(如图10所示),这种方式防渗漏性能好,操作简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果胶酶促交联对蛋白质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 》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漆酶(Laccase)催化甜菜果胶间交联的反应条件及其对蛋白质乳化液稳定特性的影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均表明,HRP和Laccase在水相中可催化甜菜果胶间形成共价交联。HRP的反应体系为:5 mL反应体系中含6 mg甜菜果胶,20 U HRP,0.5%(质量分数)H2O2,35℃下反应2 h;Laccase的反应体系为:5 mL反应体系中含6 mg甜菜果胶,15 U Laccase,40℃下反应24 h。激光衍射粒度仪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酶反应体系下,蛋白质乳液特性不同。Laccase交联体系引起牛血清白蛋白(BSA)、乳清分离蛋白(WPI)乳状液发生分层现象,随反应时间延长,分层更加明显;而在HRP反应体系下,BSA乳状液的稳定性能明显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强化对灰海马幼体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及品质的评价
《海洋渔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复合营养型强化剂对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幼体氨基酸组成模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用0.045 mL/L(A)、0.090 mL/L(B)和0.180 mL/L(C)3个浓度的50DE-微囊强化的卤虫投喂灰海马幼体。结果显示,灰海马氨基酸总量(TAA)的平均值为51.10%(质量分数,干样);灰海马含有17种氨基酸(AA),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占TAA比例的平均值为31.00%,4种呈味氨基酸总量(TDAA)占TAA的比例超过45.00%(质量分数,干样)。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Ile)和亮氨酸(Leu)。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的平均值为36.97。随着强化剂浓度升高,卤虫和灰海马体内部分AA、TAA、TDAA和非必需氨基酸(TNEAA)的含量及大多数单个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必需氨基酸总量比值(A/E)均与强化剂浓度呈反比(P<0.05)。但是,卤虫和灰海马的TEAA/TAA和TEAA/TNEAA的值却随强化剂浓度升高而上升(P<0.05)。同时,从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EAAI的评分模式可以看出,B、C两组灰海马的评分总体显著高于A组(P<0.05),但B、C两组间大部分氨基酸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过高浓度的强化剂无法显著提高氨基酸的相对含量,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氨基酸的组成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如东滩涂环境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海洋环境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按照《海洋监测规范》相关方法要求,分别于2010年3月、5月对江苏如东滩涂文蛤产地环境中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以及各环境因子进行调查检测,分析研究该环境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分布特征、污染程度以及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其受大肠菌群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表层海水细菌总数范围10~4.8×104/mL,平均值为6.63×103/mL,大肠菌群范围0~3 200/L;沉积物中细菌总数为0.1×103~3×104/g,平均值为5.64×103/g,大肠菌群范围0~3.80/g。对各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知:该环境中,细菌总数与CODMn、硫化物以及无机氮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994、0.992和0.983;大肠菌群与CODMn、硫化物、无机氮以及磷酸盐含量也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5、0.985、0.974和0.931。表层海水中大肠菌群有2个站位超标,其余站位均符合质量要求,沉积物中大肠菌群均符合质量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鳞鱼气单胞茵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患病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体内分离出两种菌株(记为BAS和BAH),均属于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芽孢,无荚膜,多数呈单个排列,极端有单鞭毛。对两种菌株的菌落形态鉴定结果表明:BAS的菌落呈圆形,为浅黄色,半透明,无水溶性色素;BAH的菌落也呈圆形,中央微高,为灰白色。经API20NE细菌生化鉴定,BAS和BAH菌株分别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和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其鉴定率分别为98.1%和99.3%。注射剂量为1×10~7CFU/mL时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感染12 d时,细鳞鱼的死亡率为100%。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菌株对妥布霉素(TOB)、四环素(TET)、庆大霉素(GEN)、卡那霉素(KAN)、氟哌酸(NOR)、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VX)高度敏感;对呋喃唑酮(FUR)、呋喃那斯、氯霉素(CHL)、复方新诺明(TST)中度敏感;对阿奇霉素(AZI)、红霉素(ERY)不敏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