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苎麻替代不同比例苜蓿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苎麻替代不同比例苜蓿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17.51±1.79) kg]相近的3月龄左右波尔山羊羔羊75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4个试验组分别饲喂以苎麻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25%(试验Ⅰ组)、50%(试验Ⅱ组)、75%(试验Ⅲ组)和100%(试验Ⅳ组)苜蓿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75 d。于正试期第60天开始对试验羔羊进行为期4 d的消化代谢试验,收集羔羊粪便,在试验结束当天采集血液样品。结果显示:1)苎麻的粗蛋白质、粗脂肪、钙、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的含量均高于苜蓿。2)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山羊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1.93%、6.16%和20.74%,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Ⅳ组山羊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7.38%和25.96%,差异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苎麻替代不同比例苜蓿后山羊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肌酐和游离甲状腺素含量均没有产生显著变化(P>0.05);各个试验组山羊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试验Ⅳ组山羊血清中检出了尿酸,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山羊血清中均未检出尿酸。4)各个试验组山羊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总磷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Ⅳ组钙的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1.69%(P<0.05)、11.57%(P<0.05)、11.71%(P<0.05)和7.79%(P>0.05)。综上,苎麻营养价值较高,可以作为优质饲草部分代替苜蓿在波尔山羊饲粮中高效利用。

关键词: 苎麻 苜蓿 波尔山羊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养分表观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红曲菌中红曲色素与橘霉素的比较分析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曲菌可产生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等多种有益的次级代谢产物,但部分红曲菌产生的橘霉素(citrinin,CIT)引起了人们对红曲产品安全性的关注。本研究以22株红曲菌(含14株模式菌株)为研究材料,通过复合萃取剂前处理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发酵红曲米中Mps和CIT含量,结果表明13株菌可同时产生Mps和CIT,4株菌只产生CIT不产生Mps,5株菌既不产Mps也不产CIT,Mps产量最高的菌株是紫色红曲菌3.4443,CIT产量最高的菌株是橙色红曲菌3.4384。利用主成分分析发现在产Mps和CIT的红曲菌株中,黄、橙色素与橘霉素呈正相关,而红色素与橘霉素呈负相关。该结果可为系统分析红曲菌株代谢产物差异,高产Mps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曲菌 红曲米 红曲色素 橘霉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荸荠枯萎病发生动态及防治技术

植物保护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荸荠枯萎病在我国各个荸荠Eleocharis dulcis产区普遍发生,是影响荸荠产量的重要病害。为有效防治该病害,于2010—2012年调查了湖北省荸荠枯萎病的田间发生动态,并进行了荸荠品种抗病性评价、室内药剂筛选及药剂处理球茎盆栽和田间试验。3年田间病情调查结果表明,荸荠枯萎病于8月中旬开始发生,8下旬—9月上旬温度适宜,病害开始缓慢增长;9月下旬—10月中旬为该病发生的高峰期;病情指数均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但各年份的病情指数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均无显著相关性。沙洋荠、肇庆荠、韶关马坝荠、桂林荠-1品种对荸荠枯萎病有较强的抗性。10%苯醚甲环唑、25%多菌灵、40%氟硅唑和25%嘧菌酯4种药剂处理球茎均有利于荸荠出苗。经多菌灵和氟硅唑处理的球茎假植到大田2个月后对荸荠枯萎病仍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分别为22.3%和27.0%,而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该病基本无防治效果。

关键词: 荸荠枯萎病 发生动态 球茎 抗病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荧光标记的MCID快速鉴定13个湖北茶树品种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人工绘制品种鉴别图(Manual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diagram,MCID)快速区分鉴别湖北茶树品种,为湖北茶树种质资源评价、品种保护及苗木纯度早期鉴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湖北省13个优良茶树品种为材料,利用30对均匀分布于遗传连锁图谱上的SSR荧光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扩增产物以筛选出核心引物,利用MCID法构建CID图谱。【结果】3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45个等位基因,各引物等位基因数为3~9个,平均每对引物为4.83个;共检测到194个基因型,各引物检测出的基因型为3~12个,平均每对引物6.47个;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29~0.85,平均为0.58。13个茶树品种的Nei’s遗传距离为0.19~0.44。基于Nei’s遗传距离,采用Neighbor-Joining(NJ)法可将13个品种分为三大类(Nei’s遗传距离为0.16),结果表明地理来源相同的品种可能因为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而聚在一起,也可能因为亲本来源不同而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利用筛选出的3对核心引物(TM547、TM552和TM107)可快速鉴别所有参试品种,通过MCID法构建的CID图谱可直观看出各参试茶树品种鉴定所需要的引物及其对应的基因型。【结论】基于SSR荧光标记的茶树品种MCID鉴定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的特点,可用于湖北茶树良种知识产权保护、苗期鉴定及品种区分。

关键词: 茶树 品种鉴定 SSR荧光标记 人工绘制品种鉴别图(MCID) 湖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精蛋白结合壳聚糖对草鱼片的冷藏保鲜效果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鱼精蛋白-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对草鱼贮藏保鲜的可行性,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复合比例处理草鱼,4℃冷藏期间定期测定其菌落总数、TVB-N、汁液流失率、pH、鲜度指标K值并进行感官评价,反应鱼肉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复合处理组(CP1、CP2、CP3)贮藏期间感官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K),但处理组对pH变化影响较小。各组感官评分值与菌落总数、TVB-N、汁液流失率、K值变化趋势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r在-0.887~-0.991之间。其中CP2处理组(1%壳聚糖+0.5%鱼精蛋白溶液)保鲜效果最佳,贮藏10 d各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相比对照组至少延长保鲜期4 d以上。这表明壳聚糖-鱼精蛋白复合保鲜剂能在贮藏期间较好的保持草鱼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关键词: 草鱼 壳聚糖 鱼精蛋白 复合保鲜剂 保鲜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水稻蛀秆螟虫越冬情况调查

环境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蛀秆螟虫是生产上的一类重要害虫。为了明确湖北省水稻蛀秆螟虫的种群发生现状和幼虫越冬情况,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2013年至2016年连续调查研究了武穴、崇阳、广水、曾都、公安和远安等地螟虫的越冬生物学。对蛀秆螟虫越冬生物学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田间蛀秆螟虫发生种类为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未见有褐边螟和台湾稻螟等。其中,二化螟为田间发生优势种群;三化螟仅在部分地区零星发生;大螟亦有一定程度地发生,并有加重趋势,应当引起重视和关注。这几种螟虫均以高龄老熟幼虫在稻茬中越冬,且在虫龄分布、越冬部位和头部朝向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趋性,可能与其耐寒性、地区气候和栽培制度等有关。并对螟虫发生现状与栽培制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蛀秆螟虫 越冬 生物学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抗溃疡病猕猴桃优系“JS67”选育初报

中国南方果树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早熟抗溃疡病猕猴桃优系"JS67"的选育过程,阐述了"JS67"的植物学特征、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该优系平均单果质量78.6g,果实卵形,果肉黄色,肉质细腻,风味甜,香气浓郁;后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总糖13.2%,总酸1.2%,维生素C含量792mg/kg。在湖北省建始县,果实8月下旬成熟,丰产稳产,抗溃疡病。

关键词: 猕猴桃 实生 黄肉 早熟 抗溃疡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再生稻种植技术比较与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再生稻种植作为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湖北省再生稻的几种种植模式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械种植再生稻有较高的产出投入比,高于抛秧和人工插秧34.3%和28.6%,是一种较优的再生稻种植模式.并简述了机械种植再生稻的种植要点.

关键词: 再生稻 机械化 种植技术 成本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hFat-Ⅰ基因猪的繁殖性能及生长发育测定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富含ω-3的转脂肪酸去饱和酶(Fat-Ⅰ)基因猪育种价值,试验选取转人源化Fat-Ⅰ(hFat-Ⅰ)基因阳性公猪和非转基因公猪各3头作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精方式分别与18头非转基因母猪配种测定其繁殖性能,并对转hFat-Ⅰ基因阳性猪和非转基因猪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转hFat-Ⅰ基因猪和非转基因猪繁殖性能差异不显著(P>0. 05);转hFat-Ⅰ基因猪和非转基因猪0,25,32,64,110日龄的体重以及各生长阶段(0~25日龄、26~32日龄、33~64日龄)的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 05)。说明外源hFat-Ⅰ基因对转基因猪的繁殖性能及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hFat-Ⅰ基因 转基因猪 生长发育 繁殖性能 脂肪酸去饱和酶(Fat-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辐照食用菌菌糕货架期预测及贮藏特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延长不添加防腐剂的黑木耳红枣糕(BR)和杏鲍菇鲜橙糕(PO)货架期,确定其储藏期内品质变化规律,对2种食用菌菌糕进行2 k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杀菌,应用加速货架期实验法(ALST)确定2种菌糕货架期,以0.8的安全系数,监测储存期内微生物、水分、色差值ΔE及质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25℃、湿度~(60)%条件下BR和PO的货架期分别为571和504 d。在15和13个月的监测周期内,随储存时间延长,水分不断下降,色差值ΔE不断增加,质构指标中硬度、咀嚼性不断增加,弹性逐渐减小;微生物指标和感官评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本实验货架期预测结果是可靠的。

关键词: 食用菌菌糕 ~(60)Co-γ辐照 货架期预测 贮藏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