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红砖茶辅助降血糖功效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红砖茶辅助降血糖功效,参照《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方法》中动物实验方法,以正常大鼠和高热能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致高血糖大鼠为对象,灌胃红砖茶水提物[低、中、高剂量分别为85.50、171.00、342.00 mg/(kg·d)],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红砖茶水提物对于正常大鼠空腹血糖值无影响;与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相比,3个红砖茶水提物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p<0.05)空腹血糖、0.5、2 h血糖、血糖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浓度,改善胰岛素抵抗,且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不显著升高。根据判定规则,提示红砖茶水提物辅助降血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关键词: 红砖茶 糖尿病 链脲佐菌素 降血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幼苗茎叶响应盐胁迫的双向电泳比较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紫花苜蓿是全球栽培最为广泛的豆科牧草,土壤盐碱化是导致苜蓿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蛋白质组学角度对紫花苜蓿苗期响应盐胁迫的地上部蛋白质组进行研究,以揭示紫花苜蓿耐盐调节机制,发掘耐盐应答相关蛋白。6日龄紫花苜蓿中苜一号幼苗在0、200 mmol/L NaCl处理9 d后,采用双向电泳分别分离了其茎叶部蛋白组,在对照和处理间20个蛋白质点丰度发生2倍以上变化,采用MALDI-TOF-TOF/MS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最终有14个蛋白鉴定成功。功能分析表明,这些蛋白主要参与光合作用、胁迫防御应答、碳水化合物代谢、转录调控和信号传导、细胞分化和次生代谢。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盐胁迫 蛋白质 耐盐调节机制 双向电泳 光合作用 胁迫防御应答 碳水化合物代谢 转录调控 信号传导 细胞分化 次生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农”数据云平台设计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大数据面临许多挑战:农业信息标准化程度低、"三农"数据采集困难以及缺少针对农业全产业链的应用平台。本研究以农业全产业链和"三农"领域内所有用户需求为研究对象,对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应用技术进行基础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三农"数据相关标准与规范、"三农"数据云平台架构等,旨在推动农业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提升"三农"服务能力和运作效率,为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三农 云平台 标准与规范 农业大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酱卤鸭脖储藏期风味变化

中国调味品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对气调包装酱卤鸭脖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合相对香气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探讨不同储藏期关键风味物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酱卤鸭脖样品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关键风味物质有10种,分别为桉叶油醇、茴香脑、丁香酚、芳樟醇、D-柠檬烯、可巴烯、罗勒烯、柠檬醛、月桂烯和姜烯。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酱卤鸭脖中有效风味物质含量呈间隔1天半数递减趋势;储藏前期(1~3天)产品总体风味以醇类物质为主,其次为醚类、烃类和酚类物质;储藏后期(5~7天)逐渐转变为以烃类物质为主,其次为醇类、醚类和酚类物质。

关键词: 酱卤鸭脖 HS-SPME-GC/MS法 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达aiiA基因多黏芽胞杆菌工程菌构建与功能分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iiA蛋白能够专一性地水解革兰氏阴性菌分泌的信号分子,从而抑制其致病基因的表达,减弱致病性。根据NCBI上公布的蜡状芽胞杆菌ATCC14579的aiiA序列设计引物,从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NBIN-861中扩增得到aiiA基因(GenBank登录号:MG704113),全长基因约750 bp。将aiiA基因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和芽胞杆菌表达载体pBMB1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aiiA和pBMaiiA,pETaii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BMaiiA转化多黏类芽胞杆菌NR1,获得重组工程菌BLaiiA和BPaiiA。SDS-PAGE和蛋白质谱鉴定表明AiiA蛋白均成功表达,利用指示菌紫色杆菌CV026检测发现目的蛋白具有水解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活性。其中纯化的AiiA蛋白(1.13 mg/mL)和重组菌BPaiiA浓缩的发酵上清液中的AiiA蛋白活性较高(透明圈直径分别为16和18 mm),马铃薯致病性试验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蛋白对胡萝卜欧文氏菌具有一定的抗病活性,但不具有抑菌活性。多黏芽胞杆菌NR1和重组菌BPaiiA发酵产生的抑菌物质含量均为1.2%~1.3%,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本研究为构建更有效的生物防治菌株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多黏芽胞杆菌 AiiA蛋白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独头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独头蒜是指大蒜未经过低温春化阶段而形成的未分瓣的蒜头,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研究对国内独头蒜的形成机理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对独头蒜的研究现状和方向进行了探讨,期望为进一步开展独头蒜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蒜 独头蒜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替代氮化肥对叶菜产量品质和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机氮替代化肥氮是化肥减施的措施之一。2015和2016年2 a连续种植5季叶菜类蔬菜,研究有机氮替代化肥氮对叶菜产量、品质和土壤氮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和生菜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比例达到25%,而大白菜秧替代比例达到25%~50%时能够获得与常规施肥相当的叶菜产量。有机氮替代比例达到50%以上可以显著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仅100%施用有机肥氮才能显著降低生菜和大白菜秧硝酸盐含量,而在第5季有机氮替代化肥氮处理均提高了小白菜Vc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对生菜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糖酸比的影响较小,高量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50%~100%)对小青菜可溶性糖和糖酸比的影响主要在第一季,100%施用有机肥氮才能增加大白菜秧可溶性糖和总酸的含量。随着有机氮替代比例的增加,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氮替代化肥处理0~20cm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减少了10.67%~16.11%和23.13%~69.03%,而>20~40cm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减少了21.15%~60.77%和2.04%~10.20%。因此,对于叶菜类蔬菜而言,有机肥氮替代25%~50%化肥氮能够获得较好的产质量并减少硝态氮环境风险。

关键词: 土壤 化肥 淋失 有机肥 叶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黄泥田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机质的数量和性质决定了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和功能。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是低产黄泥田的主要培肥措施,为研究这2种不同性质有机质对低产黄泥田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该文比较了等碳量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原生动物和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并以线虫区系分析为工具,比较这2种有机质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试验设对照(不施肥,CK)、化肥(NPK)、化肥+有机肥(NPKM)、化肥+秸秆还田(NPKS)4个处理。2 a短期试验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NPKM处理提高了细菌通道(细菌、原生动物、食细菌线虫)、真菌通道(真菌、食真菌线虫)、植物通道(植物寄生线虫)生物类群丰度,NPKS处理也促进了大部分生物类群丰度,但提升效果低于NPKM处理。施肥(NPK、NPKM、NPKS)降低了线虫群落成熟度指数、结构指数,提高了基础指数,但彼此差异不显著,且各施肥处理均在线虫区系剖面第二象限,表明各施肥处理对土壤微食物网的干扰程度较低。各施肥处理中细菌足迹、植物足迹远高于真菌足迹,表明施肥带来的碳主要通过细菌通道和植物通道进入土壤微食物网。总之,与秸秆还田相比,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食物网群落结构的影响更大,但两者对土壤微食物网功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该结果可为黄泥田土壤微食物网结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壤 秸秆 秸秆还田 有机肥 磷脂脂肪酸 原生动物 线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处理非平衡数据集的优化随机森林分类方法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传统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进行分类时存在分类精度受不平衡样本集的影响,以及投票平局现象会导致算法停滞等问题.本文对RF模型进行了优化改进,首先随机抽取等量的少数类与多数类样本构建训练样本集进行RF建模,然后根据投票熵与基于样本特征参数的广义欧几里得距离逐步添加具有最大投票熵的样本到训练样本集,解决传统RF模型随机抽取样本时训练样本集中包含不同类别样本数不平衡问题.对于分类过程中可能出现投票结果的平局现象,利用测试样本与邻近训练样本的广义欧几里得距离决定其分类结果,以消除投票平局现象造成的停滞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优化RF模型对于非平衡数据集的分类可以取得较好的分类结果.

关键词: 随机森林 最大投票熵 广义欧几里得距离 不平衡数据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鲢鱼体内腥味物质的脱除方法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气质联用仪、电子鼻和质构仪等仪器比较茶多酚、姜汁料酒及二者组合脱除白鲢鱼腥味物质的同时对鱼糜风味、鱼肉营养成分和口感的影响,以期建立一种保持鱼肉原始风味和口感的新型脱腥方法。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过3种方法处理后的腥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明显减少,其中茶多酚姜汁料酒组合时脱腥效果最好,3种评价结果基本吻合,脱腥后的鱼糜无鱼腥味,而且营养和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关键词: 白鲢鱼 脱腥 感官评价 气质联用 电子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