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马铃薯抗寒材料的筛选及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抗寒品种选育提供基因资源,采用测定叶片渗透率、SOD酶活性以及离体叶片低温胁迫方法对地方品种普安紫洋芋和费乌瑞它自然及辐射变异株系的抗寒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从处理组间渗透率与SOD来看,普安紫洋芋和费乌瑞它变异株系不同温度处理组的渗透率与SOD检测结果一致,均是常温对照组(CK)>0℃(或-3℃)处理组>4℃处理组;各处理单株之间渗透率与SOD差异较大。从离体叶片低温胁迫鉴定来看,当最低处理温度为-6℃时,费乌瑞它自然变异抗寒株系Ⅲ-25-5的存活率为85.7%,其CK的存活率为57.1%;当最低处理温度为-7℃时,费乌瑞它辐射变异株系3-23X的叶片存活率为42.9%,其CK的存活率为7.1%。普安紫洋芋和费乌瑞它变异株系不同单株间抗寒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其中进行单株抗寒性的选择有效果。

关键词: 马铃薯 抗寒性 渗透率 SOD 低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化学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效果迅速,然而其长期使用所带来的"3R"问题直接影响茶叶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日受关注,生物防治作为病虫害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茶树病虫害防治体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概述生物防治的定义、演变及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如害虫天敌、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制剂、信息素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在茶树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存在的不足,并对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提出展望:充分利用生防微生物来拮抗茶树病原菌、构建载体植物系统防治茶树虫害、充分发挥天敌对茶园害虫的调节作用、加强茶树生物农药的研究及其产品的开发推广应用。

关键词: 茶树 生物防治 应用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不同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杂交的生物适合度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小菜蛾不同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杂交的生物适合度变化,通过构建小菜蛾抗阿维菌素(A)、抗高效氯氰菊酯(B)和抗杀虫双(D)3个抗性品系及其6个杂交F1代(敏感品系分别与抗性品系杂交)和敏感品系(S)的种群生命表,研究了小菜蛾3个抗性品系分别与敏感品系杂交后的生物适合度。结果表明:3个抗性品系(A,B,D)的相对生物适合度均比敏感品系(S)的生物适合度(1.00)低,分别为0.72、0.79和0.59;6个杂交F1代A♀+S♂、A♂+S♀、B♀+S♂、B♂+S♀、D♀+S♂和D♂+S♀的生物适合度分别为0.82、0.79、0.87、0.90、0.71和0.74,比敏感品系低,但与抗性品系相比,其生物适合度均有所提高,有利于小菜蛾抗性品系种群的发展。

关键词: 小菜蛾 抗性品系 敏感品系 杂交 适合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条件对两优585米质的影响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弄清不同生态条件对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585稻米品质的影响,将两优585分别安排在湖南、海南和贵州(7个)共9个不同生态条件的地方进行种植,成熟后分别取样进行稻米品质的理化分析。结果显示:从贵州省内9个不同生态点中,除湄潭这一生态点特殊外(糙米率77.7%,精米率67.8%,粒长6.8 mm,长宽比3.0),其余省内外不同生态条件对该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粒长和长宽比4个性状影响较小;胶稠度虽然变化较大(60~86 mm),但都能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透明度除湖南点外,基本上在部颁一级和二级优质米标准之间;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一般由品种本身决定,其变化有随着海拔增高而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生态条件 两优585 米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田间玉米温度测定方法初探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2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利用冠层平行、冠层45°、穗位平行、穗位45°4种方法分别测定其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温度。结果表明:冠层45°测定方法测定不同材料时温度最敏感,重复测定材料温度最稳定;大喇叭口期测定材料温度最佳。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植株温度 测定方法 测定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冠突散囊菌野生型与△veA突变菌株的差异蛋白研究

菌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离和鉴定冠突散囊菌野生型与veA基因缺失菌株的差异表达蛋白,寻找并比较与veA基因相关的产孢蛋白,为进一步研究丝状真菌产孢机理打下基础。经veA基因缺失,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差异表达蛋白,经凝胶银染显色后,Bio‐Rad凝胶扫描仪扫描,Imagemaster图像软件分析,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所获肽序列与生物信息数据库匹配,在NCBI及Uniprot数据库中查找蛋白质信息,并归纳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型菌株中出现表达上调的蛋白点77个,veA缺失型菌株中出现表达上调的蛋白点有116个,得到鉴定的30个功能各异的蛋白点,其中大多数蛋白与代谢相关。

关键词: veA基因 产孢 双向电泳 质谱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认识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以贵州石漠化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降水法,通过对石漠化地区土壤水分的临界饱和持水量、水分渗漏速率及水分蒸散速率等参量的分析,研究其水分运动规律。结果表明:模拟降水量130~140 mm为渗漏临界点,此时达到饱和田间持水量;145~165 mm时,10 min内达到最大下渗速率;超过165 mm后,在前5 min就可达到最大值;而小于临界点时,水分均以蒸散方式损失,以平均0.00001122 g/s的速度减少。此研究发现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规律,并提供了相关的基础数据,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喀斯特 水分 运动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稻瘟病不育系安丰A在贵州的特征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籼型水稻不育系安丰A在贵州的特征特性表现,结合多年的繁殖实践结果,总结了安丰A在贵州生态条件下的高产繁殖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安丰A 特征特性 繁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早熟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 3361 AB的选育及应用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野生芥菜型油菜为母本,与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自育的黄籽双低1536 R父本杂交,F5出现不育株与本所自育早熟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2723 B杂交,采用杂交、回交、套袋自交等方法,结合室内品质分析选测,选育出稳定的甘蓝型油菜早熟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3361 AB。该不育系优点是早熟、黄籽、双低、含油量较高、结实性好,丰产性较好,分枝多,主花序长,抗倒性好,籽粒大。用该不育系作母本配制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早12通过了贵州油菜区域早熟组试验并获审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早熟 隐性核不育 YD3361 AB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烟草主要病毒种类检测及复合侵染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贵州省36个县市的1 547份疑似病毒病症状的烟叶样品进行检测,明确我省烟区主要病毒种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法。【结果】检测出1 107个阳性样品,包括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obacco vein banding mosaic virus,TVBMV)等5种病毒,其中TMV和PVY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1.63%和11.70%;并以单一病毒侵染为主,另有4种类型的复合侵染。【结论】通过研究可知TMV和PVY为贵州烟草病毒病的优势毒原种类。

关键词: 烟草病毒病 复合侵染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