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米根霉菌纤维素酶活性及其对农田废弃物的降解效果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米根霉菌的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其对农田废弃物降解效果进行探究和测定,以期促进农业废弃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方法】把从霉烂的玉米棒芯中分离纯化到的米根霉菌C1,通过液态试验。测定发酵过程中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滤纸酶(FPase)和微晶纤维素酶(Avicelase)的活性;将菌液接入到菜叶中,测定该菌株的降解力和酶活变化,分析其降解效果。【结果】在发酵液中,米根霉菌的CMCase酶活>Avicelase酶活>FPase酶活,其中CMCase活性达到35.33 U·mL-1,具有较强的活性。在固体发酵中,米根霉菌对农田废弃菜叶有很强的降解效果,在第6天时生成大量腐烂液,降解率为47%,而未接菌对照基本无降解,二者有明显差异。【结论】本试验所用的米根霉C1菌株属于纤维降解菌,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对农田废弃菜叶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可明显缩短降解时间,研究结果可为农田废弃物的降解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思路。

关键词: 米根霉 农业废弃物 纤维素酶 酶活力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日龄阉割对河田鸡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龄阉割对河田鸡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40日龄河田鸡公鸡40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羽。对照组公鸡不阉割,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公鸡分别于40、60及80日龄实施手术阉割。对照组、试验组全程饲喂相同的饲粮,饲养至170日龄。分别于140及170日龄,每个重复随机取3只河田鸡测定其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1)试验组140及170日龄屠宰率、胸肌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腿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70日龄全净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40及170日龄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度及肌间脂肪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140及170日龄胸肌pH、剪切力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胸肌肌内脂肪(IM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40及170日龄胸肌肉色值、滴水损失、蛋白质及肌苷酸(IMP)含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3)试验组140及170日龄胸肌中C16∶0、C18∶1n9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20∶4n6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70日龄胸肌中C18∶3n3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但C18∶0、C20∶0、C20∶3n6c及C20∶5n3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40及170日龄胸肌中C16∶1n7c、C18∶2n6c、C20∶1n9c、C20∶2n6c及C22∶6n3c含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4)3个试验组之间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脂肪酸组成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阉割对河田鸡全净膛率、腿比率、腹脂率以及胸肌pH、剪切力、肌内脂肪和主要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不同日龄(40、60及80日龄)阉割对河田鸡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阉割后170日龄胸肌IMF、IMP含量均高于140日龄,建议河田鸡阉公鸡上市日龄为170日龄。

关键词: 河田鸡 阉割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山梨醇影响桃叶片和果实糖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桃树(Prunus persica)外源喷施山梨醇(1 mmol·L-1)对其糖代谢的影响,整合代谢组与转录组数据,分析叶片和果肉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的含量和特定糖代谢、糖转运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期明确受影响的代谢通路。测定结果表明,山梨醇处理叶片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提升,山梨醇含量变化不明显;处理果肉山梨醇含量下降,其他糖含量变化不明显;处理叶片和果肉蔗糖/果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果糖、山梨醇/葡萄糖和山梨醇/蔗糖比值均显著下降。山梨醇处理后,叶片和果肉糖代谢、糖转运基因表达谱变化不相同,糖代谢酶(Pp SDHb、Pp PFKa/b/e、Pp HXKa、Pp SUSb/c、Pp INVe)和糖转运子(Pp SOTa/i、Pp SWEET10/13)基因参与调控叶片和果肉中的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山梨醇积累。转录组分析证实山梨醇处理造成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糖代谢相关途径(叶片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和果肉碳代谢途径)及其他次级代谢途径。这些结果说明外源山梨醇对桃叶片和果实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和糖组分平衡的影响不同。山梨醇处理造成桃叶片、果实糖代谢酶和糖转运子基因表达变化,影响了糖代谢。

关键词: 叶片 果实 外源山梨醇 糖代谢 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粪沼液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

中国沼气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猪粪沼液施用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规模化养殖场的猪粪沼液进行秋玉米种植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12个小区,每个小区66.66 m2.对照组(CK组)施用100%化肥(50%基施+50%追施),试验组分别施用50%化肥基施+50%沼液追施(T1组),100%沼液基施(T2组),100%沼液追施(T3组).试验结果表明:1)T1组玉米产量最高,达1159.34 kg·666.67 m-2、亩产值2782.42元,经济效益明显,产量利润分别比对照高16.06%、385.08元;2)T1、T3与对照(CK)、T2相比,单果重、产量明显增加;3)施用沼液的玉米中均不含抗生素,不会影响玉米的食用品质安全;4)水旱轮作种植中,施用沼液土壤中的理化性状不会明显改变,也不会集累重量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施用50%化肥基施+50%沼液追施可以明显提高玉米产量产值和利润,而且不会对玉米抗生素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 猪粪沼液 玉米 土壤理化性状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和盐胁迫对冰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冰菜生长和光合特性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响应和适应能力,以3叶1心的冰菜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60%土壤持水量,CK)、中度干旱胁迫(40%土壤持水量,D)、盐胁迫(60%土壤持水量,0.6%土壤含盐量,S)、旱盐胁迫(40%土壤持水量,0.6%土壤含盐量,DS)4个处理,测定35 d后的冰菜生长、生理特性、光合特性指标,分析干旱、盐胁迫和旱盐胁迫对冰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S处理的冰菜生长最佳,D处理冰菜生长最差;D处理极显著增加冰菜叶片MDA含量,DS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冰菜叶片POD、CAT、APX活性和Pro含量;S处理显著提高了冰菜叶片的Pn、Tr、Gs、Ci、Fv/Fm、Fv/Fo、Fm/Fo,提高了冰菜的光合效率,DS处理的Pn、Fv/Fm、Fv/Fo、Fm/Fo与CK无显著差异.单一中度干旱胁迫抑制冰菜植株的生长,单一适量盐胁迫更有利于冰菜植株的生长,旱盐互作对冰菜在NaCl作用下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光合效能来适应干旱逆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试验结果为冰菜种植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冰菜 干旱胁迫 盐胁迫 旱盐胁迫 生长 生理特性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荧光SSR标记鉴定茶树自然杂交后代遗传背景

西北植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茶树自然杂交后代遗传背景,分析不同茶树自然杂交后代遗传差异,利用24对EST-SSR标记对82个茶树自然杂交后代和34个福建主要栽培品种进行分子标记,研究茶树自然杂交后代的亲缘关系、群体遗传多样性并进行亲本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24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57个多态性位点,平均等位位点数为6.542个,Nei’s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588,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为1.182,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77和0.591;(2)遗传距离聚类将各供试样品划分为4类,群体1主要为‘丹桂’及其自然杂交后代;群体2主要为‘丹桂’、‘黄观音’自然杂交后代与福建省乌龙茶品种;群体3主要为‘白鸡冠’及其自然杂交后代;群体4主要为福建省绿茶品种;(3)‘丹桂’、‘白鸡冠’和‘黄观音’自然杂交后代群体与福建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79、0.117、0.107;(4)群体1亚群b内‘丹桂’自然杂交后代模拟亲本准确率为77.8%,模拟父本主要为福建乌龙茶品种,与群体2(亚群a)的遗传相似度、遗传分化系数、基因流分别为0.899、0.043、5.480;(5)AMOVA分析结果显示,有88.52%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部的个体间,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

关键词: 茶树 亲缘关系 亲本模拟 自然杂交 遗传背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丘陵区施肥量与2种决明生长性能关系分析

草地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氮、磷和钾对决明(Chamaecrista)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分别设置氮、磷和钾肥的5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施肥量下2种决明生物量、农艺性状的变化,以及生物量、结荚数和结瘤数与施肥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施肥量与2种决明生物量、结荚数和结瘤数可用不同的回归模型拟合,低量N,P,K处理2种决明的综合性状表现佳,随着施肥量增加,生物量和农艺性状指标降低,羽叶决明(Chamaecrasta nictitans)综合性状优于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生物量与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农艺性状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61.16+0.121X1+0.209X2-1.669X4+6.351X5和Y=110.38+0.151X1-2.02X4,决策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结瘤数>根干重>结荚数>根长”和“结荚数>根长”。圆叶决明施肥以N1(36 kg·hm-2),P1(96 kg·hm-2)和K1(60 kg·hm-2)较为理想;羽叶决明施肥以N0(0 kg·hm-2),P1(96 kg·hm-2)和K1(60 kg·hm-2)较为理想。

关键词: 施肥量 豆科绿肥 生长性能 回归方程 通径分析 决策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美洲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的病原,本研究采集福建省某养殖场的美洲鳗鲡病料组织样品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织病变,结果显示,病鳗的鳃、肝脏和肾脏呈现广泛性红细胞渗出和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将病料样品接种鳗鲡肾脏细胞系(EK)进行病毒的分离,对分离病毒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接种病料样品匀浆液的EK细胞出现合胞体病变,可见细胞核内有大量直径约120 nm的病毒.提取病毒基因后作为模板,采用PCR鉴定,结果证实其为鳗鲡疱疹病毒(AngHV),将其命名为AngHV-20713.进一步扩增分离病毒的ORF71基因并分析其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AngHV-20713与其它AngHV的同源性为93.6%~99.0%,且与分离自美洲鳗鲡的AngHV亲缘关系最近.将分离病毒以106 pfu/尾腹腔注射健康的美洲鳗鲡和欧洲鳗鲡,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AngHV-20713对鳗鲡具有致病性,感染鳗鲡可见体表黏液脱落、胸鳍出血等"脱黏败血综合征"症状,并导致美洲鳗鲡60%的发病率和20%的死亡率,而感染的欧洲鳗鲡死亡率高达56.7%.利用qPCR从感染病毒的美洲鳗鲡各组织内均可检测到AngHV,从内脏可再次分离培养到AngHV-20713,表明AngHV是美洲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的病原.本研究为深入开展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的防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美洲鳗鲡 脱黏败血综合征 鳗鲡疱疹病毒 病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营养品质变异特征及优异品系发掘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育营养品质优良的马铃薯品种有利于加工行业的发展和人们日常膳食营养的丰富,也有利于供给侧种植结构的调整。蛋白质、维生素C和钾是马铃薯的重要营养品质性状。本研究以118份马铃薯后代品系为材料,研究了马铃薯蛋白质、维生素C和钾含量的遗传变异特征,以及3个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并综合应用聚类分析和二维象限法进行优质品系发掘。分析表明,蛋白质、维生素C和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6.34%、26.01%和14.19%,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744、1.9952和2.0411,显示这3个品质性状具有较广泛的遗传基础。相关性分析发现,马铃薯块茎蛋白质含量和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经聚类分析,可将118份品系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为低蛋白低维生素C低钾群体,第Ⅱ类为高维生素C低蛋白低钾群体,第Ⅲ类为高蛋白高钾群体,第Ⅳ类为高维生素C群体。在此基础上,应用二维象限分析筛选出20份兼具多个较高营养品质的马铃薯品系。本研究筛选出营养品质性状优良且适宜在福建省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为马铃薯高营养品质品种选育和品质形成基础研究提供有用材料。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系 营养品质 遗传变异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洋臀纹粉蚧生物学特性及LAMP检测

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nus生物学特性及实现对该虫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室内观察记录南洋臀纹粉蚧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历期及雌成虫的繁殖能力;以南洋臀纹粉蚧28S rDNA序列为靶标,设计其特异性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组用于建立相应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及稳定性验证.[结果]南洋臀纹粉蚧雌雄虫具有不同的世代生活史,卵初产时即可见虫体轮廓,并具1对暗红色单眼;1龄若虫行动活泼,雌雄难辨;2龄若虫体缘出现白色细蜡棒,雌雄体型出现分化;3龄若虫仅存在雌虫,形似雌成虫;蛹仅存在雄虫,分为预蛹期和蛹期;雌成虫体表覆盖厚实的白色蜡粉,体缘18对粗蜡棒突出明显;雄成虫有一对透明发达的前翅,腹部末端具1对白色长蜡丝.该虫卵历期(1.37±0.26)h,雌成虫历期(32.67±4.82)d,各龄若虫、蛹和雄成虫历期均不超过(7.65± 0.82)d;两性生殖的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为(531.92±69.98)粒和96.02%±1.35%,孤雌生殖的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为(403.50±71.11)粒和88.41%±3.03%.建立的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能有效扩增南洋臀纹粉蚧DNA,最佳反应温度和时间及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66 ℃、55 min和100 fg/μL,反应产物呈绿色阳性,检出率达91.67%~100.00%,但无法扩增其他7种近缘种属粉蚧DNA,反应产物呈橙黄色阴性.[结论]南洋臀纹粉蚧雌雄二型,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急需作好其检测与监测工作;该虫的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便捷高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稳定性好,有望用于非专业鉴定人员对该虫的现场快速、准确识别.

关键词: 南洋臀纹粉蚧 形态特征 发育繁殖 LAMP 可视化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