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花蓟马化学感受蛋白FintCSP2与聚集信息素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结合特性
《昆虫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 CSP) FintCSP2与聚集信息素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neryl(S)-2-methylbutanoate]的结合能力。【方法】利用RT-PCR法扩增花蓟马FintCSP2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检测FintCSP2在花蓟马雌成虫不同组织(触角、去除触角的头、胸、腹和足)中的表达量;利用RNAi通过向花蓟马雌成虫注射dsRNA沉默FintCSP2, 24 h时通过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 EAG)实验检测花蓟马对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反应,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花蓟马雌成虫对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的选择性;原核表达FintCSP2重组蛋白,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检测FintCSP2重组蛋白与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结合力;采用分子对接模拟技术和蛋白定点突变技术分析FintCSP2与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结果】花蓟马FintCSP2(GenBank登录号:MT211602.1)开放阅读框长390 bp,编码129个氨基酸,N端有一个包含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含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FintCSP2氨基酸与花蓟马CSP1(GenBank登录号:WBW64307.1)、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 CSPs (GenBank登录号:WBW64306.1, AJL33750.1)和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 CSP2 (GenBank登录号:WBU77202.1)的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22%, 99.22%, 86.05%和65.85%。RT-qPCR结果表明,FintCSP2在雌成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注射dsEGFP)比,沉默FintCSP2显著降低花蓟马对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EAG反应绝对值和选择率。分子对接预测Tyr24, Phe29, Leu38, Val71, Cys76, Cys79和Gln83这7个氨基酸残基最可能参与FintCSP2结合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定点突变和荧光竞争结合实验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蛋白相比,FintCSP2-Tyr24Ala和FintCSP2-Gln83Ala突变蛋白与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结合能力显著下降,FintCSP2-Phe29Ala突变体蛋白失去与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结合能力。【结论】花蓟马FintCSP2蛋白在识别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Tyr24, Phe29和Gln83是FintCSP2结合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3个关键氨基酸残基。
关键词: 花蓟马 聚集信息素 化学感受蛋白 RNA干扰 定点突变 荧光竞争结合实验


广叶绣球菌保鲜及干制后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广叶绣球菌采后聚丙烯膜包装在 4℃贮藏期间、热风干燥、冷冻干燥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的广叶绣球菌中共检测出 3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的成分为 1-辛烯-3-醇、3-辛醇和反式-2-辛烯-1-醇.与鲜菇相比,聚丙烯膜包装贮藏期间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有所增加.鲜菇到贮藏第 21d其整体风味成分较为接近,以醇类化合物为主;而第 28~49 d风味成分则以酮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热风干燥后检出 6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 5-甲基-2-乙酰基呋喃的相对含量最高(58.693%);冷冻干燥后检出 4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以 3-辛醇为主的醇类物质和以 3-辛酮为主的酮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 41.567%和 45.723%.鲜菇经热风干燥后整体风味成分差异较大,经冷冻干燥后其整体风味较为接近.由此可知,广叶绣球菌聚丙烯膜包装贮藏 28d内能较好保持原有风味;相对于热风干燥,冷冻干燥能较好保持广叶绣球菌原有风味.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广叶绣球菌风味特征,并根据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可有效区分不同贮藏时期,为后续保鲜方法的改进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贮藏保鲜 干燥方式 挥发性风味成分


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利用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种质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和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截止到2023年,我国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有超过54万份,其中有8万多份是水稻种质资源,如何对这么庞大的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精确评价与利用,这将对今后水稻种质创新与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精确鉴定、水稻新品系创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水稻种质创制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水稻优异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等方面的进展,并归纳形成了水稻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的新模式.最后,本文就当前水稻核心种质构建、种质资源鉴定与挖掘以及种质资源共享共赢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加强专用型核心种资的构建、种质资源的精确鉴定、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种质资源的共享机制以及种质资源的合作交流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水稻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石仙桃中4种转录因子鉴定及其组织表达的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为珍稀濒危的附生兰,附生较地生而言进化出了许多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而转录因子对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作用,旨在探讨和发掘石仙桃中调控其生长发育的转录因子。【方法】利用PacBio和Illumina测序技术获得石仙桃的全长转录组数据以及在根、根状茎、假鳞茎和叶片中的基因表达量,通过进一步生信分析,探讨石仙桃4种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理化特性及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并用氯化钠(NaCl)和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逆境胁迫,用RT-qPCR分析了C2H2家族和bHLH家族的表达量。【结果】石仙桃中鉴定的4种转录因子及其家族成员转录本为:C2H2家族21个、bHLH家族27个、WRKY家族30个、bZIP家族19个,这4个家族及其成员主要为亲水的不稳定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主要位于细胞核内,bHLH家族的部分成员位于细胞质、叶绿体等细胞器中,各基因家族均具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特征,在石仙桃的根、根状茎、假鳞茎和叶片呈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21个C2H2家族和27个bHLH家族中所有基因表达均受NaCl和MeJA影响,但家族成员受到促进或抑制表达及其表达量存在差异。【结论】鉴定了石仙桃中4个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数量,各家族成员主要是位于细胞核内的亲水不稳定性蛋白,并具有保守结构域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异性。
关键词: 石仙桃 C2H2 bHLH WRKY bZIP 理化特性 组织表达


乳化植物甾醇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与代谢物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乳化植物甾醇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与代谢物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40日龄福建白兔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公母各占/1/2),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A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的普通植物甾醇,试验组B、C、D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20和40 mg/kg的乳化植物甾醇,试验期为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采样,测定各组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盲肠菌群组成与代谢物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和试验组A相比,试验组B、C、D福建白兔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等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试验组C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与其他各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与试验组B、C的空肠绒毛长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A、B、C、D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与试验组B、C、D空肠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A、B、C、D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值)与试验组B、C、D回肠的V/C值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A空肠、回肠的V/C值显著低于试验组B、C、D(P<0.05);试验组C十二指肠的绒毛长度、试验组C、D十二指肠的V/C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试验组B、C、D盲肠菌群组成与对照组和试验组A相差较大,试验组B、C、D在门水平上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为主,厚壁菌门/拟杆菌门随着乳化植物甾醇添加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在属水平上,Muribaculaceae、瘤胃球菌科NK4A214组(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梭菌纲UCG014(Clostridia_UCG-014)、梭菌纲vadinBB60组(Clostridia_vadinBB60_group)为各组优势菌属。4)添加植物甾醇的各试验组盲肠中糖和醇、有机酸、氨基酸等代谢物的相对含量比对照组增加,部分脂类和类脂类的相对含量下降,类激素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些代谢物与产粪甾醇真杆菌属(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和瘤胃球菌科V9D2013组(Ruminococcaceae_V9D2013_group)密切相关。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乳化植物甾醇可降低福建白兔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提高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有利于改善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组成,增加盲肠中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特别是短链脂肪酸;乳化植物甾醇添加剂量为20 mg/kg时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形态完整性的改善效果最好,此剂量为福建白兔饲粮中的乳化植物甾醇的最佳添加剂量。
关键词: 乳化植物甾醇 福建白兔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菌群组成 代谢物


不同海拔区间白茶化学元素特征分析及产地判别
《核农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矿质元素和稀土元素在小尺度区域内白茶产地鉴别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政和县内不同海拔区间生产的白茶为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矿质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工具,筛选出指标元素,构建不同海拔白茶判别模型.结果表明,政和县相对较低海拔区间福安大白茶(LWT)中K、Ca、Mg、Mn的含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相对较高海拔区间福安大白茶(HWT),LWT中的Na、As、Cd、Sn、Se含量极显著低于HWT(P<0.01);LWT中的Ce、Y、La、Lu、Pr、Sm、Tb、Tm、Nd含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低于HWT.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出Ca、K、Cd、Pb和Sn 5种特征矿质元素,其整体初始和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1.7%和88.3%;筛选出Eu和Tb 2种特征稀土元素,其整体初始和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均为91.7%;7种特征化学元素整体初始和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8.3%和96.7%.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预测指数顺序为16种矿质元素(0.619)<5种特征矿质元素(0.678)<15种稀土元素(0.682)<2种特征稀土元素(0.734)<7种特征化学元素(0.807),以7种特征化学元素为指标时最佳.联合特征矿质元素和特征稀土元素,可以对小尺度区域内不同海拔区间生产的白茶进行有效的产地判别,可作为产地溯源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为福建省名特茶叶中化学元素数据库建立及产地判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辣椒种质资源观赏性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优异的观赏辣椒种质资源及优良育种亲本,提高观赏辣椒育种效率,以94份国内外收集观赏番辣椒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对辣椒种质资源进行观赏性评价,筛选出观赏价值高的优良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供试观赏辣椒种质资源的果实特征约束层在约束层中所占权重最大,果型指标层在指标层中所占权重最大,最终筛选出观赏价值最高的种质材料GS54、GS74、GS83 3个品种的综合评价等级达到Ⅰ级。本研究结果为应用观赏辣椒优异基因资源及改良育种亲本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年生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及株高和分蘖的QTLs鉴定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野生稻优良基因改良水稻(Oryza sativa),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一年生尼瓦拉野生稻(Oryza nivara)为供体亲本,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676'('FH676')为受体亲本,构建了一套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两亲本经过1次杂交、3次回交和多代自交后,对中选的502个BC3F7个体用全基因组SNP芯片进行检测,最终确定了474个含有供亲本基因组片段的株系作为建系群体。检测结果表明,遗传图谱中的SNP标记数多达1 429个,每条染色体的SNP标记数平均有119个。利用72个导入系(导入片段数≤4个)就可以基本覆盖全基因组,72个导入系中,野生稻片段总长度为581.84 Mb;其中代换片段总长度为306.56 Mb,覆盖基因组的82.75%。在海南三亚和福建尤溪两地考察了整套系的株高和有效分蘖穗,结合基因型,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株高和有效分蘖穗进行QTL分析,2个环境中共检测到9个影响株高的QTL,分布在2、3、7、8、11号染色体上,其中3号染色体上的q PH-3在2个环境中均检测到;最终定位到1个与株高显著相关的QTL qPH-8-1,LOD值16.79,表型贡献率9.16%。同时,检测到14个有效分蘖穗的QTLs,分布在2、3、4、5、6、7号染色体上,qETN-7-3、q ETN-7-4、qETN-7-8在2个环境中均检测到;并最终定位到1个与有效分蘖数显著相关的QTL qETN-7-6,LOD值58.28,表型贡献率为32.86%。本研究为进一步对株高和分蘖的QTL精细定位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一年生野生稻 '福恢676'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株高 有效分蘖数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国土空间修复分区
《农业工程学报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有助于针对生态服务、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功能分类施策,具有提高生境质量、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该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研究区,采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全域识别生态源地,构建生态源地扩展阻力评价体系,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判别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提取生态断裂点,从而构建三明市生态安全格局。根据生态安全等级划分和“三生空间”范围界定,进行生态修复分区,并提出针对性生态修复和保护建议。研究结果:1)三明市生态源地共有34处,面积2 185.44 km~2,约占三明市国土面积9.5%,围绕中部盆地分布于周边丘陵山地,北部为密集区。2)判别重要生态廊道和一般生态廊道分别为12和70条,提取重要生态节点和一般生态节点分别为30和47个,提取生态断裂点66个。三明市生态安全格局完整,生态安全水平总体较高,但南部地区廊道稀疏却断裂点密集,网络连通性较低。3)划分生态安全等级、叠加“三生空间”范围,将三明市划分成核心重点区(16.13%)、监测预警区(25.04%)、缓冲过渡区(35.53%)、保育防护区(23.30%)四大类12类生态修复小区。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修复分区提出生态防护建议,以期达到南方丘陵地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生态 保护红线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修复分区 三明市


鲤疱疹病毒二型(CyHV-Ⅱ)疫苗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Ⅱ,CyHV-Ⅱ)对任何发育时期的金鱼、鲫鱼及其杂交品种均具有感染能力,能够引起金鱼疱疹病(goldfish haematopoietic necrosis,GFHN),是一种传染性强且死亡率极高的疫病,给我国金鱼和鲫鱼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鱼用疫苗的研发是预防和治疗该疫病最有效的办法.综述了CyHV-Ⅱ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疫苗和纳米递送疫苗的研究进展,并对鱼用疫苗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金鱼疱疹病害防治和鱼用疫苗研究提供新技术方法和新思路策略.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二型(CyHV-Ⅱ) 免疫途径 纳米材料 疫苗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