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498条记录
脱叶剂对机采棉不同种植模式脱叶效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脱叶剂对新疆南疆机采棉不同种植模式脱叶效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设4种机采棉种植模式,1 膜 6 行 K1[(12 cm+64 cm+12 cm+64 cm+12 cm)+64 cm]× 11 cm;1 膜 3 行 K2[(76 cm+76 cm)+76 cm]×5.6 cm;1 膜3 行 K3[(76 cm+76 cm)+76 cm]×9.5 cm;1 膜4 行 K4[(12 cm+64 cm+12 cm)+64 cm]×11 cm.在棉花吐絮期喷施脱叶催熟剂,分析对棉花不同种植模式脱叶效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种植模式喷施脱叶催熟剂后25 d脱叶率无显著差异、吐絮率无显著差异.K1种植模式产量最高,籽棉产量分别较K2、K3、K4种植模式高5.15%、8.7%、4.5%.喷施脱叶催熟剂后,不同种植模式间棉纤维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断裂伸长率、短纤维指数、成熟度间无显著差异.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K1、K2、K3间无显著差异,K2与K3较K4高,有显著差异.[结论]喷施脱叶催熟剂后不同种植模式间脱叶率、吐絮率均无显著差异.喷施脱叶催熟剂对棉纤维品质影响较小.1膜6行模式棉花产量最高.

关键词: 棉花 脱叶剂 种植模式 脱叶效果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甲戊灵和丙炔氟草胺对棉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二甲戊灵乳油(EC)与内炔氟旱胺可湿性粉剂(WP)单剂及其混配后对棉田一年生杂草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为棉田杂草的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棉田一年生杂草药后30 d株防效,45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析各处理药剂对棉花出苗的安全性.[结果]供试药剂对棉花出苗无影响,各处理出苗率与空白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30 g/L二甲戊灵EC(742.5 g/hm2)+50%丙炔氟草胺 WP(45 g/hm2)和 330 g/L 二甲戊灵 EC(866.25 g/hm2)+50%丙炔氟草胺 WP(60 g/hm2)对棉田一年生杂草30 d株防效分别为96.52%和97.91%,45 d株防效分别为95.86%和96.48%,45 d鲜重防效分别为92.89%和94.44%,2种药剂混配后对棉田一年生禾本科、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30 g/L二甲戊灵EC 866.25~990 g/hm2对棉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83.58%~90.23%,50%丙炔氟草胺WP60~75 g/hm2的处理为84.58%~90.98%,二者差异不显著,该剂量下二甲戊灵对棉田一年生阔叶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82.62%~88.90%,丙炔氟草胺的处理防效为85.06%~92.21%.[结论]丙炔氟草胺对棉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优于二甲戊灵,可根据棉田优势杂草群落结构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药剂施用,合理防治棉田杂草.

关键词: 棉花 一年生杂草 二甲戊灵 丙炔氟草胺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Fluent分析的棉田废地膜秸秆分离装置设计

江苏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棉田机械化回收的废地膜与棉秆、土壤等杂质混合难以分离,无法资源化再利用,且随意掩埋或焚烧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拟开展膜杂混合物分离技术研究,提出筛筒式膜杂分离原理,为膜杂分离机的设计提供参考.以残膜回收机回收的膜杂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物理特性研究,测出废膜、秸秆、土壤颗粒的悬浮速度,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物料悬浮速度与受风面积的相关性,通过搭建膜杂混合物料风选试验台,分析膜杂混合物各组分在风选试验台气流场中的运动轨迹和沉降规律,确定了筛筒式膜杂分离装置关键部件最佳尺寸和工作参数,并采用Fluent进行流体域数值模拟,确定地膜和杂质分离效果的最佳进风速度为 8.0 m/s,最优入风角度为 6.00°.通过验证试验可知当筛筒转速为 40 r/min,进风速度 8.0 m/s,入风角度 6.00°时,试验所得的膜中含杂率为 9.73%、杂中含膜率为 0.261%,验证了理论分析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流体域数值模拟分析的正确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废地膜杂质分离及废地膜资源化再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废地膜 棉秸秆 分离 资源再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滴灌量对甘草叶片光合特性和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3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甘草叶片光合特性和主要药用成分含量对不同滴灌量响应的机理。方法:以天山北麓昌吉州荒漠地区栽培甘草为材料,在新疆昌吉州三坪农场设置X0(0 m~3/hm~2)、X1(2 500 m~3/hm~2)、X2(4 000 m~3/hm~2)、X3(5 500 m~3/hm~2)和X4(7 000 m~3/hm~2)等5种滴灌量水平,研究滴灌量对甘草关键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叶片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甘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叶片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表现为X2>X3>X1>X4>X0,总黄酮含量表现为X2>X1>X3>X0>X4,多糖含量表现为X1>X2>X3>X4>X0,粗蛋白含量表现为X2>X3>X1>X4>X0,X0和X4处理的所有品质指标含量均最低。结论:在天山北麓滴灌甘草的滴灌量宜控制在2 500~5 500 m~3/hm~2范围内。

关键词: 甘草 滴灌量 叶片 光合 主要药用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3个鲜食枣品种的抗寒性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3 个鲜食枣品种的抗寒能力,为新疆鲜食枣品种的区域栽培布局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 月,采集伏脆蜜、京沧1 号、冬枣的一年生枝条,利用超低温冰箱人工模拟低温环境(-10℃~-35℃)处理枝条,测定萌芽率、相对电导率、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含量,3 个品种半致死温度(LT50)由各自的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得到,再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3 个鲜食枣品种的抗寒性.[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3 个枣品种枝条的萌芽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均在-25℃降至0;相对电导率值、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同;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则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伏脆蜜、京沧1 号、冬枣的半致死温度从高到低分别为-20.44、-19.91 和-19.53℃.2 个主成分能表示三个品种各个指标71.189%的信息,主成分1 主要包含可溶性糖、萌芽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相对电导率的信息,主成分2 包含脯氨酸的信息.而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的得分均为伏脆蜜最高,其次是冬枣,京沧1号最低.[结论]3 个品种枝条的抗寒能力强弱依次为伏脆蜜、冬枣、京沧1 号.在新疆南疆种植冬枣的区域,可选择抗寒能力强的伏脆蜜,而京沧1 号抗寒性相对较弱,需在冬季及时做好防冻保护措施.

关键词: 抗寒性 LT50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北疆灌区春小麦光合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北疆灌区春小麦光合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对照(不施氮,CK)、常规施氮(300 kg·hm-2、N1)、单施生物炭(20 t·hm-2、B)、常规施氮+生物炭(N1B)、减氮15%(255 kg·hm-2、N2)、减氮15%+生物炭(N2B)、减氮30%(210 kg·hm-2、N3)、减氮30%+生物炭(N3B)8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间春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N2、N3)对春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均无显著影响,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配施生物炭后上述各指标均显著提升。综合表现以减氮15%配施生物炭处理(N2B)效果最优。该处理下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处于较高水平,成熟期单茎干重、籽粒占单茎重比例、花前同化物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01 g、51.31%和18.03%;籽粒产量为8 301.35 kg·hm-2,较CK及N1处理分别增产38.09%和18.11%;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最高,为12.40kg·kg-1。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减量15%配施20 t·hm-2生物炭最有利于春小麦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及产量提升。

关键词: 春小麦 氮肥 生物炭 光合特性 物质积累和转运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素内酯对甜瓜农药残留的降解作用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 BR)处理对甜瓜中啶虫脒、多菌灵、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的降解作用及其机理。【方法】以甜瓜为材料,喷施油菜素内酯和清水2种处理后,喷施农药,在2 h(0 d),1、3、5、7、9、15和24 d分别取样,测定甜瓜果实中农药残留含量、解毒酶活性、活性氧含量、解毒基因表达量以及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与清水对照组相比,油菜素内酯处理组显著(P<0.05)降低了甜瓜果实中啶虫脒、多菌灵、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的含量,减少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生成量,显著降低了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保持较高解毒酶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ammonia-lyase, PAL)、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reductase, GR)活性,且使可溶性蛋白、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过氧化氢(Hydrogenperoxide, H2O2)含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acid, APX)无显著影响。6种解毒基因的表达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结论】喷施油菜素内酯能提高甜瓜果实中解毒物质的含量、解毒酶的活性、解毒基因的表达量以及缓解活性氧代谢所产生的危害,使甜瓜果实中的农药残留含量降低。

关键词: 甜瓜 农药残留 油菜素内酯 解毒酶及基因 解毒物质 活性氧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份大豆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

大豆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大豆种质资源中的耐盐种质资源,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种质资源,为大豆耐盐性品种的选育提供优异亲本,本研究选用来源于黑龙江、吉林、日本等地的大豆种质资源60份,采用1.500%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环境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测定叶长、叶宽、叶柄长度、株高、茎秆直径、茎节数、分枝数、植株鲜重、植株干重等9个性状指标,应用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大豆苗期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各指标测量值与对照相比较均明显下降,且各指标之间呈现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发现不同大豆品种间的耐盐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60份大豆中包括耐盐品种12份,中等耐盐品种24份,盐敏感品种16份,不耐盐品种8份。9个性状可综合为3个主成分,可解释67.430%的表型变异,分别代表叶片因子、伸长因子和生物量因子;60份材料按耐盐性强弱可分为4类,第一类为耐盐品种(12份),第二类为中等耐盐品种(24份),第三类为敏感品种(16份),第四类为不耐盐品种(8份)。东农56、佳试D、黑农63耐盐性较强,叶长、分枝数、地上部分干重均可作为大豆耐盐筛选与评价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大豆 苗期 耐盐性 隶属函数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量下氮磷钾肥施用时期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氮磷肥减施20%条件下,氮磷钾肥施用时期对加工番茄生长与营养状况的影响,以期为加工番茄化肥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撑.试验设5个处理,即:(1)NPK对照(CK):PK肥全部基施,全生育期追施N肥;(2)T1:NP肥减量20%,PK肥全部基施,全生育期追施N肥;(3)T2:NP肥减量20%,花期前追施NP肥,花期后追施NK肥;(4)T3:NP肥减量20%,花期前追施NK肥,花期后追施NP肥;(5)T4:NP减量20%,全生育期追施NPK肥.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加工番茄的品质没有显著差异.与对照处理相比,T2、T4处理在加工番茄的生物量、产量以及NPK的吸收量均没有达到显著差异,T2处理更优于T4处理.与CK处理相比,T1、T3处理产量分别下降11、19t/hm2;生物量下降1.6、2.13t/hm2;N素吸收量减少 49.43、60.0 kg/hm2,P 素吸收量减少 8.47、12.37 kg/hm2,K 素吸收量减少 40.93、50.01 kg/hm2,均达到显著差异,T1处理略优于T3处理.因此,在NP肥减量20%条件下,采取花期前追施NP肥,花期后追施NK肥的施肥处理对加工番茄的品质、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减肥增效效果最佳.

关键词: 加工番茄 氮磷钾肥 养分吸收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红霉素菌渣有机肥对大豆土壤中耐药菌及相关抗性基因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硫红霉素菌渣有机肥施用后对大豆农田土壤中耐药菌及相关抗性基因丰度的影响,为硫红霉素菌渣有机肥施用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测不同菌渣有机肥施用量下,大豆不同生长时期土壤中耐药细菌的数量和种类,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相关抗性基因(ARGs)污染水平,分析菌渣有机肥施用对耐药菌及相关抗性基因的影响。【结果】大豆苗期土壤中各类细菌数量大于结果期,苗期样品中土壤细菌总数、硫红霉素抗性菌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青霉素、头孢拉定抗性菌株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在结果期样品中,施加了硫红霉素药渣有机肥的土壤中各类菌落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所获得14株硫红霉素耐药菌菌株分布于11个菌属,其中假节杆菌属、芽胞杆菌属、类谷氨酸杆菌属菌株数占总菌株数的比例最高,25株青霉素耐药菌菌株分布于7个菌属,其中链霉菌属菌株数最高。12株头孢拉定耐药菌分布于5个菌属,其中假单胞菌属菌株数占比例达到50.00%。施用硫红霉素菌渣有机肥对土壤中常见ARGs的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显著。【结论】硫红霉素菌渣有机肥施用后对作物土壤中ARGs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硫红霉素菌渣 大豆土壤 耐药菌 ARGs q-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