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我国糜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河北农业科学 2020

摘要:糜子主要种植在我国山西、陕西、河北干旱少雨地区,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2019年11月对陕西府谷、山西大同、河北蔚县3个主产区10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对糜子生产现状、投入产出、销售渠道、种植风险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糜子种植仍然以小农户为主,耕地呈细碎化特点,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老龄化严重,后备力量不足;兼业程度较低,糜子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比较小.糜子的规模化与市场化效应尚未显现.(2)糜子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种植的种子主要来源于自留种,种植糜子主要是满足自家消费需求,商品化率较低.(3)糜子多种植在土地贫瘠的丘陵地区,自然条件恶劣,60.39%的受访者认为自然灾害是造成种植风险的主要因素.今后应注重产业劳动力升级改造、新品种培育以及自然灾害监测与防控方面的研究,以促进糜子产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

关键词: 糜子 糜子主产区 投入产出比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二季作春播马铃薯养分吸收规律及肥料适宜用量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氮磷钾3414大田试验,研究了河北二季作春播马铃薯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及肥料适宜用量.结果表明:优化施肥情况下生产1 000kg马铃薯所需N、P、K量分别为4.78、0.47、4.64kg;马铃薯苗期N、P和K吸收速率分别为583.0、43.7和500.4g/(hm2·d),苗期至开花期分别为686.6、116.2、1 105.8g/(hm2·d),开花期至收获期分别为3 900.2、373.9和3 426.4g/(hm2·d),马铃薯开花后是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优化施肥情况下,马铃薯养分吸收量和吸收速率是不施肥处理的2倍以上.本试验条件下,N、P2O5和K2O适宜用量分别为186、86和212kg/hm2.

关键词: 马铃薯 养分吸收 养分用量 河北二季作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下枣裂果的全长转录组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转录本水平阐明水分胁迫下的枣裂果的分子机制,以5 a生金丝新4号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50 h的喷淋,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结束后对喷淋前后的样品在ONT平台进行3代全长转录组测序.6个样品共获得13368条转录本序列,APA事件中鉴定到9178个PolyA位点,并找到78个显著富集的PolyA信号(PAS)motif,预测到7321个SSR和114个lncRNA;对照组和处理组分别鉴定到239,189个可变剪接事件;差异分析共得到248个差异转录本,参与的主要转录本包括钙网蛋白、钙联蛋白、热激蛋白、微管蛋白、果糖激酶等.GO富集显示,差异转录本主要参与了翻译、有丝分裂、冷适应等生物学过程,相应地细胞组分为细胞质和核糖体,富集的分子功能为核糖体成分、木葡糖基转移酶活性等;通过KEGG富集分析发现,上调表达的转录本主要参与了内质网蛋白加工、吞噬体、氨基糖与核糖代谢以及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下调转录本主要参与了内质网蛋白加工、氮代谢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等过程.差异转录本编码的蛋白之间存在复杂的互作网络.水分胁迫下的裂果机制可能包括可变剪接事件的减少、钙网蛋白和钙调蛋白对钙离子的调节、持续喷淋后冷应激造成热激蛋白上调及细胞壁组分合成相关基因的上调等.

关键词: 裂果 水分胁迫 全长转录组 钙网蛋白 热激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月兰种带真菌致病性研究

草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二月兰是重要的地被、景观和绿肥作物.通过种子、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对分离自二月兰种子的链格孢菌,芸薹生链格孢,细极链格孢,黑附球菌,变红镰刀菌,顶孢哈氏霉,细基格孢属等5属7种可培养真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7种真菌可致二月兰种子萌发后烂种烂芽率16.50%~68.50%,其中芸薹生链格孢、顶孢哈氏霉可引致种子发芽率降低18.18%~27.27%.7种种带真菌分别引致二月兰离体叶片出现褪绿和坏死腐烂等症状,发病率100%,病斑面积8.84%~99.38%,病情指数22.50~95.00.盆栽条件下,种带真菌均可致植物出现萎蔫褪绿和坏死叶斑等症状,病株率100%,叶片发病率41.56%~79.88%,病情指数16.22~56.93.与对照(不接种带真菌)相比,种带真菌侵染二月兰植株后第9天植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30.40%~204.1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幅为-1.81%~82.8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18.78%~86.14%,叶绿素含量(SPAD值)降低13.24%~37.85%.致病性试验表明,芸薹生链格孢致病性最强,顶孢哈氏霉致病性最弱.

关键词: 二月兰 绿肥 种带真菌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方法对萱草花蕾食用品质的影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萱草花蕾食用品质的影响.方法 采集4种不同品种的萱草花蕾,分别用汽蒸、焯水和去花药+汽蒸3种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后测定其维生素C含量、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秋水仙碱含量及彩度.结果 未处理条件下,与食用品种黄花菜相比较,大花萱草和金娃娃花蕾中秋水仙碱含量显著高于黄花菜(P<0.05,下同),科萱一号与黄花菜无明显差异;3种处理方法均显著降低了大花萱草秋水仙碱含量,三者之间差异不明显;汽蒸处理后各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大花萱草、科萱一号秋水仙碱含量与黄花菜无显著差异,金娃娃含量偏高.结论 科萱一号可以直接作为食用品种,大花萱草经过汽蒸或焯水处理后具有食用价值,金娃娃食用中毒风险较高,不宜作为食用品种.

关键词: 萱草 品种 食用品质 汽蒸 焯水 去花药 秋水仙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白桑茶的制作工艺

现代农村科技 2020

摘要:蛋白桑叶营养价值与医学价值极高,为桑茶制作的极佳原料.本文介绍了蛋白桑绿茶、红茶的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以期为蛋白桑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蛋白桑 生产 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溶肥对樱桃番茄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水溶肥在樱桃番茄上的使用效果,以椭圆形红果满田2024、长圆形橘黄果满田2019和圆形红果满田2027樱桃番茄为试材,采用大小行高垄栽培的方法,以不施肥(CK0)和常规施肥(CK1)为对照,研究了水溶肥A(T1)和水溶肥B(T2)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下,3个樱桃番茄品种的植株茎粗和叶片SPAD值均最大;满田2019和满田2027的产量最高,分别较CK0增产19.8%和13.4%,较CK1增产12.8%和6.7%;满田2024、满田2019、满田2027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其他处理提高24.3%~40.1%、10.1%~22.7%和5.6%~11.0%,Vc含量分别较其他处理提高23.2%~33.8%、30.1%~40.8%和2.2%~17.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较其他处理提高10.0%~15.9%、4.8%~12.8%和4.3%~12.4%,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使用水溶肥B追肥在促进樱桃番茄植株生长,以及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效果上优于水溶肥A.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水溶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锥盘式花生种子脱壳装置研制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现有花生脱壳机脱净率低、种仁损伤率高及其对花生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锥盘式花生种子脱壳机构.以花育23花生为试验对象,利用EDEM软件对花生荚果进行脱壳模拟试验,通过仿真分析与脱壳装置样机试验获得了脱壳机构最优结构参数.为进一步提高脱壳质量,在上下锥盘表面粘贴橡胶刺皮,以锥盘式花生脱壳机构的下锥盘转速、橡胶凸起数目、最小脱壳间隙为试验因素,脱净率、损伤率为响应值,进行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以建立脱净率、损伤率与下锥盘转速、橡胶凸起数目及最小脱壳间隙的回归模型.通过提高脱净率、降低损伤率的双目标优化得到关键参数的最优组合为:下锥盘转速270 r/min,橡胶凸起数目5500个/m2,最小脱壳间隙11 mm.样机试验表明,粘贴橡胶刺皮的锥盘式脱壳装置样机的脱净率和损伤率均值分别为97.84%和3.27%;与滚筒式花生种子专用剥壳机相比,有橡胶刺皮的锥盘式脱壳装置的脱净率提高了2.03个百分点,损伤率降低了0.67个百分点.橡胶刺皮疲劳损伤试验表明,累计脱壳作业90 h后橡胶刺皮严重磨损,脱壳质量降低,应及时更换.研究结果可为花生种子脱壳机的研发及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试验 花生种子 锥盘式 脱壳机 EDE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北片冬麦区抗赤霉病基因Fhb1种质挖掘及溯源

华北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小麦真菌病害,而Fhb1是抗赤霉病的主效基因.为了筛选黄淮冬麦区携带Fhb1基因的种质材料,利用TaHRC-Kasp和His-InDel标记对来自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和安徽的共336份小麦材料进行检测,共筛选出2份来自河北省的材料(石家庄75和紫茎白)携带Fhb1基因.通过序列分析,其His基因序列与苏麦3号一致,为抗赤霉病类型.利用9 779个SNP位点对供试的336份材料进行PCA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石家庄75和紫茎白与江苏的材料亲缘关系较近.石家庄75是建国初期的育成品种,紫茎白是河北省的地方农家种,其携带Fhb1基因,说明最初Fhb1基因可能在国内一些地方品种中有所分布,但在现代育种进程中受到人工选择而消失.研究结果为黄淮冬麦区抗赤霉病小麦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信息及亲本材料.

关键词: 小麦 黄淮冬麦区 赤霉病 Fhb1基因 种质挖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H示差法测定黑小麦全麦粉花色苷及其体外抗氧化性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黑小麦全麦粉为原材料,根据pH示差法原理,通过分析影响因素最大吸收波长、缓冲液p H、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优化pH示差法测定黑小麦全麦粉花色苷含量。同时,测定黑小麦全麦粉花色苷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能力。结果表明:最大波长为531 nm,pH分别选为pH1.0和pH4.5,平衡温度为40℃。在pH1.0的酸度环境下,所需平衡时间为25 min,在pH4.5的酸度环境下,所需平衡时间为35 min,并得出,黑小麦全麦粉花色苷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且高于抗坏血酸。

关键词: 黑小麦 全麦粉 pH示差法 花色苷 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