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体内、外卵母细胞对猪体细胞克隆胚胎发育潜力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猪体内、外成熟卵母细胞对核移植重组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试验通过激素促排获得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和收集废弃卵巢获取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分别构建核移植重组胚,比较其卵裂率、囊胚率及胚胎移植受孕情况。结果显示,PGC+PMSG+HCG组的平均排卵数(27.8枚/头)显著高于PGC+HCG(12.5枚/头)、PMSG+HCG(13.7枚/头)及自然发情组(11.5枚/头)(P<0.05),体内收集到的卵母细胞,可用于构建核移植重组胚的可用卵率均达到90%以上,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通过激素处理可获得更多的可用卵母细胞,而且卵母细胞的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以体内和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作为核移植受体构建的克隆胚胎,二者的胚胎融合率(80.31%和79.29%)和卵裂率(90.40%和86.51%)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来自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克隆的胚胎发育至囊胚期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将体内、外成熟卵母细胞构建的核移植重组胚分别移植代孕母猪,头平均移植30或60枚时,体内成熟卵母构建的克隆胚胎移植出生仔猪10头,而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构建的克隆胚胎均未着床受孕,表明通过激素促排获得的卵母细胞质量更好,能显著提高克隆胚胎的囊胚率,减少胚胎移植数量,提高代孕母猪的怀孕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用量与施用方法对土壤养分与小麦生长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求小麦氮肥最佳用量与合理施用方法。【方法】本文开展了减少氮肥用量与不同施用方法对土壤养分及小麦生长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减施一定量的氮肥,在小麦苗期土壤0~2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并不显著减少,对小麦苗期土壤的有效磷与速效钾影响不明显;减施一定量的氮肥对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减施一定量的氮肥对小麦生长氮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减少了小麦籽粒与秸杆的氮含量,对磷、钾的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从经济与环境的角度综合考虑,减施20%氮肥是可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红茶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
《茶叶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感官审评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并结合关键香气成分的气味活度值(Odour activity value,OAV)和主成分分析法,对32个典型湖北红茶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湖北红茶的香气以甜香为主,部分样品有花果香、糖香、高火香;分析鉴定出93种香气成分,醇类和醛类是主要的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共性成分有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和己醛等;10个OAV相对较高的组分,主要是芳樟醇、β-大马烯酮、β-紫罗酮、癸醛、香叶醇、顺-4-庚烯醛、反-2-壬烯醛、己醛、1-辛烯-3-醇和反,反-2,4-壬二烯醛,对湖北红茶香气特征贡献较大;从19个共性成分中提取了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6.477%;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1-辛烯-3-醇、β-大马烯酮、β-紫罗酮、反-香叶基丙酮、苯乙醛、癸醛、己醛、反-橙花叔醇、2-乙基呋喃和柠檬烯等香气成分共同形成了湖北红茶甜香、糖香等风味特征。
关键词: 湖北红茶 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味活度值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鸵鸟BAFF蛋白的表达及其对B淋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非洲鸵鸟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蛋白对B淋巴细胞的作用,本研究根据前期克隆获得的非洲鸵鸟BAFF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阳性重组表达质粒p ET-Os BAFF。将获得的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western blot验证并利用MTT法检测其对于法氏囊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显示非洲鸵鸟BAFF重组融合蛋白纯度高,非洲鸵鸟法氏囊B淋巴细胞生长情况与重组蛋白BAFF的浓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其具有促进法氏囊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本研究为探讨非洲鸵鸟BAFF作为B淋巴细胞生长促进剂和免疫增强剂等潜在用途提供了实验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茎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粮食与油脂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花生茎叶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研究协同工艺的提取效果,及花生茎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花生茎叶多糖的最优碱提工艺为NaOH浓度0.75 mol/L、液料比12.00(mL/g)、反应3.00 h,碱提后继续以50 kGy剂量辐照、350 MPa超高压处理,花生茎叶多糖提取率可达6.08%±0.27%,显著高于单一碱提法花生茎叶多糖提取率(P<0.05)。在花生茎叶多糖添加量为0.50mg/mL时,对羟基(O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1.88%±5.12%,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82.75%±0.54%,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乌骨羊羔羊白肌病病例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羔羊白肌病又称肌肉营养不良症,是由饲料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缺乏或不足而引起的疾病,以骨骼肌﹑心肌和肝脏组织病变﹑坏死为特征。乌骨羊体内的乌骨主要是由黑色素形成,硒元素又是合成黑色素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由于我国大面积国土缺硒,加上养殖户日常生产管理不善,不在饲料中添加硒,极易引发白肌病。笔者对咸宁市某乌骨羊场病羊通过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血硒检测确诊为乌骨羊羔羊白肌病,并对预防、治疗和发病原因进行了讨论。在缺硒地区养殖场一定要注重硒元素在饲料中的添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技术需求
《中国蔬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高山蔬菜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播种面积已达280万hm2,形成了中部长江流域高山蔬菜,北部坝上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冷凉蔬菜,西部云贵、青藏高原夏秋蔬菜三大格局。本文在分析各地高山蔬菜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技术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态豆粕酶解发酵物对生长育肥猪的营养价值评定
《中国兽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木瓜蛋白酶和酵母菌在液态状态下对豆粕进行酶解发酵,研究豆粕酶解发酵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并通过猪消化试验对其进行了营养价值评定。结果显示:豆粕酶解发酵24h后,粗蛋白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水溶性蛋白和小肽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SDS-PAGE凝胶电泳图显示豆粕的大分子蛋白大部分已经被降解到了相对分子质量35 000以下;高分子蛋白质、中分子蛋白质的含量显著下降而低分子蛋白质的含量提高2.64倍(P<0.05);天冬氨酸、脯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含量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有了显著的提高(P<0.05),精氨酸含量降低18.87%(P<0.05);猪消化试验表明豆粕液态酶解发酵物的粗蛋白、苏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和酪氨酸的粪表观消化率和豆粕相比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豆粕经液态酶解发酵后蛋白质品质得到改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