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膨化油菜籽专用复合酶制剂的筛选及应用
《饲料工业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脂肪酶、纤维素酶、蛋白酶三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别设计为100、300、500 g/t三水平,按照"胃蛋白酶-胰酶两步酶"体外消化法,以蛋白质消化率、粗脂肪消化率、粗纤维消化率为检测指标,筛选出膨化菜籽适宜的复合酶制剂,并结合肉鸡饲养试验和蛋鸭饲养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纤维素酶能有效地提高膨化菜籽的营养价值(P<0.01),膨化油菜籽适宜的复合酶制剂组合为300 g/t纤维素酶(18 000 U/g)、300 g/t脂肪酶(6 000 U/g)、500 g/t蛋白酶(7 000 U/g);(2)肉鸡、蛋鸭饲喂含有复合酶制剂的膨化菜籽日粮,生产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P<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学术期刊科学道德的失范现状与重塑思路
《理论月刊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道德问题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道德水准从来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学术期刊科学道德是个人私德与社会公德的交织,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标杆之一。针对国内部分学术期刊科学道德失范的现状,初步归纳了学术期刊科学道德失范的若干现状表现及严重后果,并从人性弱点、利益驱动、制度缺失、法制不健全、道德意识薄弱等角度分析了学术期刊出现科学道德失范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初步提出了重塑学术期刊科学道德的相关思路,这就是坚持教育引导、提高自身修养、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督约束,为全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做出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总量控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通过畜禽产排污系数以及2011年湖北省的统计数据,估算出湖北省2011年畜禽养殖业畜禽粪便总量及COD、氮、磷的产生量,分析了污染物对环境污染的情况,并对湖北省畜禽养殖的环境容量和污染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2011年湖北省畜禽的粪便总量为8 479.8万t,主要分布在襄阳市、黄冈市、孝感市。全省粪便耕地负荷为16.2 t/hm~2/a,警报值为0.54,分级级数为II,对环境构成污染的威胁为"稍有"。全省氮、磷的耕地负荷分别为157.9 kg/hm~2/a、24.5 kg/hm~2/a,其中,鄂州市、黄冈市均超过欧盟限量标准(氮170 kg/hm~2/a、磷35 kg/hm~2/a)。2011年湖北省的实际养殖总量分别为7 868.5万头猪当量(N)、9 725.3万头猪当量(P),都超过畜禽50%环境容量(为4 599.4万头猪当量(N),7 161.1万头猪当量(P)。除了荆州市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实际养殖数量都超过50%环境容量,这些地区应该严格控制畜禽的养殖数量并同时做好污染物消减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真空冷冻干燥香菇脆片感官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漂烫超声浸渍、漂烫真空浸渍、漂烫调味液煮、熏蒸超声浸渍、纤维素酶解5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香菇,再用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将其制成即食脆片,对香菇脆片感官品质特性(包括水分含量、色泽、质构)以及微观结构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其他4种预处理方法相比,经过纤维素酶解处理后的香菇制备成冻干脆片水分含量为3.59%、?E为107.35±2.16、硬度为718.20 g、脆度为0.92 mm、感官评分为8.1±0.2,其感官品质最佳,纤维素酶处理有助于香菇脆片形成疏松多孔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体外诱导禽巴氏杆菌环丙沙星耐药株及耐药机制的初步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在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药物培养后,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对CIP的药物敏感性变化及其耐药机制,试验采用体外递增药物浓度的方法诱导出禽源Pm标准株C48-1对CIP的耐药菌株,并对CIP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变化及耐药稳定性、生化特性、生长曲线和基因组位点突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的CIP耐药菌株的MIC由0.25μg/mL上升至16μg/mL;与亲本株比较,生化特性与生长曲线无显著差异,但诱导株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gyr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发生了Thr99→Ala的变化,该位点突变首次发现,gyrB、parC、parE耐药基因均未发生变化。说明逐步递增药物浓度可以诱导禽源Pm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并导致靶基因发生突变。
关键词: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 体外诱导 环丙沙星 耐药决定区 位点突变 耐药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薯花青素微胶囊工艺的研究
《食品工业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紫色甘薯为原料,通过紫薯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制粉等技术制备高纯度花青素粉末,利用微胶囊化技术制备紫薯花青素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对影响紫薯花青素微胶囊包埋率及产率的因素如壁材的选择、壁材比、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和喷雾干燥进料速度等进行优化,研究表明,紫薯花青素微胶囊化产品的最佳工艺条件:以β-环糊精+阿拉伯胶为壁材,壁材β-环糊精与阿拉伯胶比例为5︰3,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为190℃,喷雾干燥进料速度为40 mL/min,此条件下紫薯花青素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1.8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引种高氨基酸茶树品种的绿茶适制性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湖北茶区引种的3个高氨基酸茶树品种黄金茶1号、安吉白茶和中黄1号的绿茶适制性,以湖北茶区主栽品种鄂茶1号为对照,分析了这3个引进品种所制绿茶的主要滋味成分、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3个引进品种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和酚氨比均显著低于鄂茶1号,氨基酸总量及18种氨基酸组分(除亮氨酸、苯丙氨酸外)均高于鄂茶1号;黄金茶1号、安吉白茶和中黄1号依次检测出香气成分37、35和36种,各香气类别、组分及所占比例与鄂茶1号有明显差异;感官审评结果显示,3个引进品种所制绿茶中,安吉白茶品质最优,黄金茶1号次之,而中黄1号与鄂茶1号品质相近。3个品种引种到湖北后,所制绿茶具有苦涩味低、嫩香浓郁、滋味鲜醇淡爽等优良品质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用于提高基因打靶效率的双荧光筛选策略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同源重组介导的基因打靶技术因其准确性高、引入的突变可以预测,已经成为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工具。但是在真核生物体内,天然同源重组的概率极低,对后续的筛选和鉴别造成很大困扰。因此,建立一个广谱性的高效筛选策略极为重要。研究基于"双荧光"的可视化筛选,通过提高筛选效率,从而建立了一种显著提高同源重组打靶效率的新策略。该策略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新霉素基因为正筛选标记,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为负筛选标记。经过G418筛选后,挑取仅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抗性克隆,用于跨界PCR检测。研究尝试运用上述新策略,借助CRISPR/Cas9技术,对猪肌抑素基因进行同源重组介导的基因打靶。在选取的T1和T2两个靶位点处,"双荧光"策略筛选的细胞阳性率分别达到80.5%和86.7%,筛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研究建立的"双荧光"可视化筛选策略具有高效性和广谱性,在动物基因编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基因打靶 CRISPR/Cas9 同源重组 肌抑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细胞PCR体系的建立及其在CRISPR/Cas9靶点活性检测中的应用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单细胞PCR是以单个细胞所含的DNA或RNA为模板进行扩增,因此其模板的制备是影响整个反应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利用三种不同蛋白酶K细胞裂解液(SDS细胞裂解液、NP-40细胞裂解液、Tween-20细胞裂解液)分别对体外培养成熟的单个猪卵母细胞进行裂解,并直接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NP-40细胞裂解液制备的模板质量最好,其扩增效率为95%;其次为Tween-20细胞裂解液,其扩增效率为65%;SDS细胞裂解液产物中未检测到阳性条带。结合显微注射技术对sgRNA靶点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利用单细胞PCR结合显微注射的方法,在受精卵内对CRISPR/Cas9靶点活性进行检测确实可行,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关键词: 基因修饰动物 单细胞PCR 细胞裂解液 靶点活性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EST-SSR标记的湖北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EST-SSR标记对76份湖北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60对引物76份资源共检测到等位基因207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3.45个;共检测到472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7.87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02~0.84,平均0.44,表明SSR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以及湖北省茶树种质资源多态性属于中度偏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