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低温对绿盲蝽成虫耐寒性及主要耐寒物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CSCD
摘要:旨在明确低温下绿盲蝽的存活能力、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以及体内主要耐寒物质含量的变化,探究低温下绿盲蝽的耐寒能力以及生理响应。设置不同低温处理,测定绿盲蝽成虫的存活率;采用热电偶法,测定不同低温和时间组合下绿盲蝽成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利用生理生化测定法比较山梨醇、葡萄糖、海藻糖、果糖等生化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5、-10℃处理24 h及以上时间后,绿盲蝽成虫存活率均为0;0、5、15℃处理24 h及以上时间后,绿盲蝽成虫存活率均达96%以上。低温处理能够降低绿盲蝽成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以5℃处理24 h时下降幅度最大;但处理时间进一步延长至48 h和96 h后,不同低温均不能有效降低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低温下绿盲蝽成虫体内的耐寒物质含量发生变化:处理24 h后,果糖含量在15℃下增加;处理48 h后,在10~15℃的低温下,果糖、葡萄糖、海藻糖、山梨醇含量增加。研究结果为揭示绿盲蝽的耐寒机理及其预测预报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2022年湖北地区市售葡萄中农药残留特征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湖北地区市售葡萄中农药残留特征以及其膳食暴露风险,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 2022年湖北地区大型水果农贸市场和超市的 128份葡萄样品中的 46种农药残留进行分析,并采用英国兽药残留委员会兽药残留风险排序矩阵和食品安全指数法对检出的农药残留进行膳食暴露评估.结果表明,本次抽检的葡萄农药残留检出率为 78.1%,有 4个样品中的氯氟氰菊酯超标,超标率为 3.1%,共检出 20种农药,其中有 9种未登记农药.根据残留风险得分,检出的农药中有阿维菌素、三唑醇、甲基硫菌灵等 7种高风险农药,噻虫嗪、戊唑醇、啶虫脒、氯氰菊酯 4种中风险农药,烯酰吗啉、嘧菌酯、抑霉唑等 9种低风险农药.按照风险指数排序,中风险样品占 3.1%,低风险和极低风险样品占 96.9%.根据食品安全指数法的结果,20种检出农药的食品安全指数(IFS)值都低于 1,说明膳食暴露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总体来说,本次监测的湖北葡萄样品质量安全状况良好,农药残留引起的膳食暴露风险较低.


山羊ZBP1基因多态性及与产羔性能的关联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试验旨在分析山羊Z-DNA结合蛋白(Z-DNA binding protein 1,ZBP1)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内含子1和外显子7区域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与产羔性能之间的关联性,为高繁殖力山羊分子育种提供新的遗传标记。【方法】选取麻城黑山羊、黑头羊和波尔山羊作为研究样本,采集血样提取DNA,根据转录组数据所选SNP位点在山羊ZBP1基因序列中的位置信息设计引物,利用多重单碱基延伸SNP分型技术(SNaPshot)分析所选SNP位点的遗传多样性,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对ZBP1基因SNP位点与3个品种山羊的产羔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山羊ZBP1基因中存在12个潜在的SNPs位点,其中7个SNPs位点(g.9734 A>G、g.9772 T>C、g.352 C>T、g.955 C>T、g.1880 G>A、g.2566 T>C和g.7919 G>A)具有多态性,除g.9734 A>G在麻城黑山羊群体中仅有AA和GA 2种基因型外,其余6个SNPs位点在麻城黑山羊、波尔山羊和黑头羊群体中均表现为CC(AA)、CT(GA)和TT(GG)3种基因型。波尔山羊群体中g.9734 A>G、g.9772 T>C位点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麻城黑山羊群体中g.9734 G>A和g.7919 G>A位点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g.9772 T>C、g.352 C>T、g.955 C>T、g.1880 G>A和g.2566 T>C位点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黑头羊群体中g.9734 A>G、g.352 C>T和g.7919 G>A位点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卡方适应性检测结果表明,g.9734 A>G、g.9772 T>C和g.352 C>T位点在3个山羊群体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波尔山羊及麻城黑山羊群体中g.2566 T>C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9772 T>C位点与波尔山羊头胎产羔数显著关联(P<0.05),g.352 C>T和g.7919 G>A位点与波尔山羊总体产羔数均显著或极显著关联(P<0.05;P<0.01);g.352 C>T位点与黑头羊总体产羔数极显著关联(P<0.01);g.9772 T>C位点与麻城黑山羊头胎产羔数显著关联,g.9734 A>G和g.9772 T>C位点与麻城黑山羊总体产羔数均显著关联(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波尔山羊群体中g.352 C>T、g.2566 T>C、g.7919 G>A和g.9734 A>T位点之间处于强连锁平衡状态(D’>0.85,r~2=1);黑头羊群体中g.352 C>T和g.2566 T>C位点之间及g.2566 T>C、g.9734 A>T和g.9772 T>C位点之间处于强连锁平衡状态(D’>0.83,r~2=1);麻城黑山羊群体中g.352 C>T和g.9772 T>C位点之间处于强连锁平衡状态(D’>0.87,r~2=1)。【结论】本研究筛选出7个SNPs,在山羊群体中共存在5个完全连锁的SNPs,其中g.352 C>T、g.7919 G>A、g.9772 T>C和g.9734 A>G 4个SNPs位点可分别作为特定山羊品种育种过程中产羔性能的潜在候选遗传标记,为山羊产羔性能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生物炭复配天然矿物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秸秆还田后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变化和生物炭复配天然矿物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削减效果,将玉米秸秆生物炭(BⅠ)、烟草秸秆生物炭(BⅡ)与天然矿物(S)按不同比值组合成调理剂,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其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亚铁离子(Fe2+)、亚锰离子(Mn2+)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苗期—分蘖期,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RS处理(秸秆还田)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和Fe2+含量平均值分别比CK(秸秆不还田)提高1.18 cmol/kg、1.83 cmol/kg、194.22 mg/kg.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土壤还原性物质降低效果优于烟草秸秆生物炭.其中,S5BⅠ5(S∶BⅠ=5∶5)、S3BⅠ7(S∶BⅠ=3∶7)、S0BⅠ10(S∶BⅠ=0∶10)还原性物质总量和活性还原性物质含量平均值分别比RS降低0.13~0.20、0.23~0.60 cmol/kg;S3BⅠ7的Fe2+平均含量比RS处理降低110.41 mg/kg;除S3BⅡ7(S∶BⅡ=3∶7)外,玉米秸秆生物炭和烟草秸秆生物炭及其与天然矿物复配比RS处理水稻根系附近土壤溶液Fe2+含量降低幅度在29.78~54.60、8.58~33.57 μg/kg.不同复配调理剂处理土壤溶液平均pH值比RS处理提高了0.06~0.29.S3BⅠ7处理有效穗数和实粒质量比RS提高了4.0个/穴、12.4 g/穴.综上所述,秸秆还田会提高水稻生育前期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生物质炭与天然矿物复配可以有效降低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和Fe2+产生速率,改善土壤溶液酸碱度,最终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其中玉米秸秆生物炭改善效果优于烟草秸秆生物炭,并且玉米秸秆生物炭与天然矿物以7∶3复配具有最好的效果.


复配添加剂对模拟运输斑点叉尾鮰幼鱼生化指标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复配水溶性添加剂(牛磺酸、维生素C、维生素E、谷氨酰胺和谷氨酸钠)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幼鱼运输过程中水质、生化参数以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向运输水中分别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的复配水溶性添加剂(分别记为F-20%组、F-40%组、F-60%组、F-80%组、F-100%组),以不添加任何水溶性添加剂处理为对照组(Control),随后模拟实际运输过程14 h.考察模拟运输过程中(0、5、9、14 h)的水质(总氨氮、pH)、血清和肝脏生化参数及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运输14h后,复配水溶性添加剂处理组水体总氨氮、血清皮质醇(COR)浓度和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葡萄糖(GLU)含量除F-20%组外其他处理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F-100%组外,其他添加剂组的水体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输14h后,F-40%组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浓度实验组(P<0.05);鳃和皮肤结构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复配水溶性添加剂能够提高斑点叉尾鮰幼鱼有水运输过程中的抗应激能力,减少甚至免除换水操作,缩短运输时间且保持幼鱼的健康状态.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复配添加剂 模拟运输 水质 生化参数 组织结构


鳙鱼肽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通过离子凝胶法制备了负载鳙鱼肽的壳聚糖纳米颗粒。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粒径、多分散性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 PDI)和Zeta电位值为参照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包封前后多肽在模拟消化中的保留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鳙鱼肽壳聚糖纳米颗粒最佳制备条件为:壳聚糖分子质量为50 kDa,壳聚糖溶液pH值为4,壳聚糖溶液质量浓度为0.5 mg/mL,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为6∶1。最佳条件下包封率为79.6%,粒径为212 nm, PDI值为0.411,Zeta电位值为+30.8 mV。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产生了交联,鳙鱼肽被包封在了壳聚糖纳米颗粒中。与未包封的肽相比,鳙鱼肽壳聚糖纳米颗粒热稳定性提高,并且提高了多肽在模拟消化过程中的保留率。该研究可为鳙鱼肽在食药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兽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变异而来,可感染雏鸭,引起以鸭短喙侏儒综合征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2015年该病在我国鸭群中大暴发,严重影响鸭出栏率,给我国的养殖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建立一种鸭源NGP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用于鸭感染细小病毒的血清学检测和鸭免疫细小病毒疫苗后抗体水平监测,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了 NGPV YICH株的结构蛋白VP3的抗原表位,选择了抗原富集区域(aa250~525)进行原核表达,经蛋白纯化获得了可溶性的VP3截短蛋白VP3-tr.以VP3-tr为包被抗原,经过棋盘滴定方法优化各个反应条件,建立了 NGP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利用优化后的间接ELISA方法对30份GPV阴性鸭血清进行检测,确定阴阳性临界值为0.219.ELISA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良好,不与鸭坦布苏病毒、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鸭疫里默杆菌、大肠杆菌病原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6%,重复性良好.用该方法与Western blot检测方法分别对147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ELISA检测阳性率为85.0%,Western blot检测率为69.4%,两者符合率为84.4%.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鸭源NGP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鸭感染NGPV后的感染情况监测以及疫苗免疫评估提供了更简便可靠的方法.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临沧市普洱生茶香气成分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临沧市普洱生茶的香气品质,本研究系统分析了 16份临沧市普洱生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其主要香气成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 48个香气物质,平均含量大于2%的有 11个;其中芳樟醇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 24.68%.在香气种类上,醇类物质占香气总量的比例最高,平均含量为 46.55%;其次是醛类物质,平均含量为 26.81%;酮类、酯类和其他类物质占香气总量的比例相对较小.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表明:临沧市南、北部地区普洱生茶样品能够明显区分开,南部地区醇类、酯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而北部地区醛类、酮类以及其他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海拔高度可能是南、北部地区普洱生茶香气成分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基于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t for the projection,VIP)大于 1,筛选出 23个香气成分或种类作为区分临沧市南、北部地区普洱生茶香气的重要标志物,其中芳樟醇、异佛尔酮、酮类、醇类、醛类、β-环柠檬醛、α-环柠檬醛、2,2,6-三甲基环己酮、橙花醇、β-紫罗兰酮的VIP值相对较大,对临沧市南、北部地区普洱生茶分类贡献较大.该研究为准确了解临沧市普洱生茶香气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临沧市普洱生茶品质、产地判定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小麦白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植物保护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简便、快速和灵敏的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 BGT96224V316_LOCUS1725 基因(GenBank:VCU40465.1)为靶标序列,设计并筛选特异性引物,建立小麦白粉菌的LAMP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和应用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基于筛选出的1套特异性引物建立的LAMP方法能够从8种白粉菌属菌株和1种腐生菌中特异性地检测到小麦白粉菌;对小麦白粉菌DNA样品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300 fg/μL;对发病叶片的检测显示该LAMP方法能从人工接种的小麦叶片中准确检测出小麦白粉菌,检出时间为接种4 h及以上.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小麦白粉菌的LAMP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等特点,丰富了小麦白粉菌的检测体系.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灵敏度 特异性 快速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