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南省纤毛鹅观草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纤毛鹅观草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筛选作为饲草利用的优良种质,为纤毛鹅观草种质挖掘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优异资源和理论参考。【方法】以来自河南地区不同生态区域的15份野生纤毛鹅观草种质为材料,对其16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以各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为权重建立综合得分(D)评价数学模型,对纤毛鹅观草种质进行综合评价排序。【结果】16个表型性状在不同纤毛鹅观草种质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旗叶宽度的变异系数最大(21.88%),其次为种子产量(17.88%)和旗叶长度(17.81%),种子宽度的变异最小,仅为5.67%;7个营养相关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5.48%,其余9个繁殖相关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0.82%。种子产量与小穗宽度、芒长度和千粒重显著相关(P<0.05,下同),而干草产量与旗叶宽度、叶鞘长度、花序长度、小穗数、小穗宽度和种子长度显著正相关,与小穗长度和芒长度极显著正相关。15份纤毛鹅观草种质资源在欧式距离10处可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5份种质,主要性状特征是植株较高,穗秆和花序较长,旗叶长宽中等;第Ⅱ类群包括2份种质,主要特征是植株较矮,繁殖性状较为突出;第Ⅲ类群包括3份种质,主要特征是旗叶较大,第一节间较长,干草产量较高,但其种子较小,种子产量低;第Ⅳ类群包括5份种质,主要特征是植株矮小。旗叶宽度、叶鞘长度、芒长度、小穗数和小穗长度是引起纤毛鹅观草不同居群表型性状差异的主要因子。【结论】河南南阳的4个种质资源(编号为RC13、RC10、RC15、RC12)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这些种质株高更高,旗叶更宽,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相对更高,可用作纤毛鹅观草育种亲本材料或直接生产利用。


艾草β-石竹烯合成酶AaCPS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与表达分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对艾草Artemisia argyi β-石竹烯合成酶基因(β-caryophyllene synthase,AaCPS)进行全长克隆、亚细胞定位与表达模式分析,为艾草倍半萜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功能解析奠定基础.方法 基于艾草转录组数据筛选注释为CPS的基因,采用PCR方法克隆获得目的基因cDNA的全长,对其编码区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侵染烟草叶片的瞬时表达法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不同采收期(4月、5月、6月、7月)AaCPS基因表达模式,HS-SPME-GC-MS测定β-石竹烯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艾草中克隆得到的AaCPS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647 bp,编码54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63 667 Da,等电点为5.40,含Terpene_synth和Terpene_synth_C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AaCPS蛋白与同科植物黄花蒿CPS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SDS-PAGE结果证实在75 000-120 000 Da出现目的蛋白条带(包含28 132 Da的标签蛋白),说明所获基因能够成功表达出蛋白;亚细胞定位显示其编码蛋白位于细胞质中;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aCPS基因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7月达到最高.HS-SPME-GC-MS结果显示β-石竹烯含量从4月逐渐升高,在6月达到最高,与4-6月AaCPS基因表达量趋势总体一致.结论 通过对AaCPS基因的克隆与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艾草倍半萜物质生物合成途径的功能鉴定奠定基础.
关键词: 艾草 β-石竹烯合成酶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 亚细胞定位


史氏鲟鱼皮肽的提取、鉴定及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 2024 CSCD
摘要:【目的】确定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鱼皮肽最佳酶解条件,了解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探究史氏鲟鱼皮在ACE抑制活性肽段的开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参照国标方法测定鲟鱼皮基本组成成分;以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最适水解酶、加酶量、料液比、温度以及时间确定鲟鱼鱼皮肽最佳酶解条件;使用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设备分离纯化鲟鱼皮肽,并比较其ACE抑制率;随后对最优肽组分进行紫外光谱、分子质量范围、肽序列测定和生物学活性预测。【结果与结论】鲟鱼皮干基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组成。确定鲟鱼皮肽最佳酶解条件为使用碱性蛋白酶、酶添加量6 000 U/g,料液质量体积比1 g∶5 mL,温度60℃,酶解时间7 h。分离纯化后得到3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鲟鱼皮肽,分别为ASPs-1、ASPs-2和ASPs-3,其中最优肽组分ASPs-1的分子质量范围为172.13~2135.02u,共鉴定获得28条综合得分大于100的肽段,分子质量集中在807.45~1 952.96 u;其中GPGGPSGERGPPGPM、GPSGPGGPPGPR、SGPPGFPGSPGPKGE、GPPGKDGQPGHPGPIGPA、GPAGPRGPAGPA五条肽段预测具有ACE抑制功能,水溶性好,无生物学毒性,说明ASPs-1作为ACE抑制剂,有运用于生物体的潜力。
关键词: 鲟鱼皮肽 酶法提取 分离纯化 鉴定 ACE抑制 生物学活性


模拟流通温度变化对香菇贮藏期间风味物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常温、冷链、断链3种流通方式对新鲜香菇贮运前后风味物质的影响,本研究模拟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香菇的贮运过程,采用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spectrometry,GC-IMS)联用仪、电子舌、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氨基酸分析仪分析香菇挥发性成分及呈味物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电子鼻可以实现对不同模拟流通温度条件下香菇香气轮廓的快速区分;GC-IMS共检测出55?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醇类16种、醛类10种、萜烯类8?种、酮类6种、酯类4种和其他化合物11种;电子舌分析结果表明,贮运初期(CK组)、模拟常温运输(NTL组)、模拟冷链运输(CCL组)和模拟断链运输(BCL组)样品在酸味、苦味、涩味、鲜味、丰富性和咸味上存在差异,其中,CCL组具有酸味适中、鲜味突出的优点;NTL组、CCL组和BCL组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90.82、81.83、84.31?mg/g;5’-核苷酸总含量分别为122.99、107.42、118.27?μg/g。综上,CCL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呈味物质与CK组最为相似,说明恒定的低温条件能保证香菇贮运期间较好的风味品质;BCL组由于贮运期间经历了出库、入库和运输等环节的温度波动,在进入货架期前风味物质受到负面影响,其风味品质略低于CCL组。因此,在香菇的采后流通过程中应采用冷链运输方式,避免在贮运环节出现温度波动导致其风味品质劣变。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香菇冷链流通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菇 模拟流通方式 温度 挥发性风味物质 滋味物质


我国茶树新品种保护申请和授权现状
《种子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我国茶树新品种保护申请和授权现状,通过收集整理我国茶树新品种保护申请、授权信息,从不同申报渠道、不同地区、不同申报主体对茶树新品种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共76批次501件茶树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28批次172件品种权授权公告,授权率34.26%,172件茶树新品种权从申请至授权公告日历时0.53~7.36年,平均授权年限4.11年.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申报茶树新品种保护33件,授权30件,授权率90.90%,平均授权年限1.19年;从农业农村部申报茶树新品种保护469件,授权142件,授权率30.28%,平均授权年限4.73年.共有132家单位或个人提交茶树新品种保护申请,44家作为品种权人被授予茶树新品种权,科研院所是最大的申请和授权主体,申请和授权数量分别为374件、124件,分别占比74.50%、72.09%.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新品种保护申请和授权数量最多,分别为95件、55件,分别占比18.92%、31.98%,宁波黄金韵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28件,授权25件,授权率最高(89.29%).


贝莱斯芽孢杆菌EA19与多菌灵复配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EA19与化学药剂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平板菌落计数法、Horsfall法筛选最佳复配比例,并通过离体麦穗和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梯度的EA19发酵液喷雾粉和冻干粉对赤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22.53%~93.96%,EC50分布在5.794 4~10.916 4 cfu/mL。菌株EA19与25~100μg/mL多菌灵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与25~100μg/mL咪鲜胺和戊唑醇均不具有相容性。多菌灵与EA19喷雾粉和冻干粉按药液体积比6∶4、7∶3、8∶2复配时对禾谷镰孢菌和亚洲镰孢菌的联合毒力较大,各体积比下的最大毒性比率为1.15~1.36。EC50剂量的多菌灵与2种EA19菌粉按不同体积比复配后对室内离体麦穗赤霉病防效为47.91%~73.50%。田间试验中,EA19冻干粉与多菌灵联合施用,可使多菌灵在减量30%的情况下,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53.76%)、小麦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含量(0.50 mg/kg)、小麦理论产量(5 994.35 kg/hm2)与全量多菌灵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EA19与多菌灵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中具有协同效果,二者复配可减少多菌灵的用量。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贝莱斯芽孢杆菌 多菌灵 防治效果 复配


Enterobacter sp.菌株的耐锰特性及表征
《中国沙漠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富集培养的方法,从某铀矿周边的稻田土壤中筛选出了一株表现出较强耐锰能力的细菌菌株Enterobacter sp.,命名为NM3。经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的鉴定,确认该细菌归于Enterobacter属。为了研究NM3菌株吸附Mn2+的效率及相关吸附机理,运用了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多种仪器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对Mn2+的耐受性高达8 000 mg·L-1。在Mn2+浓度为4 000mg·L-1条件下经过60 h反应,去除率可达93.3%。参与这一吸附过程的主要官能团包括羟基、烷基和酰胺基团等。进一步检测NM3菌株的促生特性及其对青菜富集Mn2+的影响时发现,该菌株具备产生生长素IAA的能力,能够显著提升锰胁迫下青菜生物量34.13%~56.09%,并且使青菜中的Mn2+含量下降50.09%。


史氏鲟鱼精肽的制备、体外抗炎活性评价和结构表征
《食品科学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鱼精肽(sturgeon milt peptide,SMP)的抗炎潜力及其分子特性。首先对鲟鱼精蛋白进行提取、酶解、纯化得到SMP,评估了其对一氧化氮(NO)和牛血清白蛋白变性的抑制效果。然后利用现代波谱技术测定其分子质量、二级结构、晶体结构、质子峰分布和氨基酸序列等,并基于此预测氨基酸序列的抗炎活性。结果显示,在10 mg/mL质量浓度下,SMP对NO和牛血清蛋白变性的抑制率分别为45.33%和60.34%,显著高于鲟鱼精蛋白(P<0.05)。SMP中碱性和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分别占37.45%和36.77%,其中精氨酸占比最高(16.28%)。SMP分子质量集中于206~1 040 Da之间,主要呈现不规则的无定形结构,水溶液状态下暴露更多的疏水性基团。SMP中含有较多的短肽,包括MPY、YWH、YPY和VPPL等,这些肽序列具有抗炎特性。综上,SMP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是一种有前途的天然抗炎肽来源,具有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的潜力。


EFNA3和ITGA9基因多态性与公猪精液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精液品质性状是评估公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性状.本研究通过基因组分析,筛选出磷脂酰肌醇 3 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中影响公猪精液品质性状的候选基因肝配蛋白A3(Ephrin A3,EFNA3)和整合素α9(Integrin Alpha 9,ITGA9).进一步鉴定出EFNA3基因的g.94708472 G>A位点与总精子数、精子活力和精子畸形率性状显著相关;ITGA9基因的g.22284275 G>T位点与精子活力和精子畸形率性状显著相关,g.22437684 C>T位点与有效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精子畸形率性状显著相关.ITGA9基因的 2 个SNPs位点连锁不紧密.EFNA3基因g.94708472 G>A位点与ITGA9基因g.22284275 G>T和g.22437684 C>T位点存在互作关系.EFNA3基因g.94708472 G>A位点与ITGA9基因g.22284275 G>T和g.22437684 C>T位点与公猪精液品质性状显著关联,可作为公猪精液品质选育的潜在分子标记.
关键词: 精液品质 PI3K/AKT信号通路 EFNA3基因 ITGA9基因 SN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