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猪链球菌MnmE蛋白功能的初步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析猪链球菌中MnmE蛋白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同源重组技术获得了mnmE基因缺失菌株,采用活菌计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荧光定量PCR等技术,鉴定MnmE蛋白在猪链球菌中的主要功能。结果显示,与野生菌株(SC19)相比,mnmE基因缺失菌株(△mnmE)在酸性条件pH 4.5下的存活能力显著下降;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共检测到23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其中△mnmE缺失菌株中有17种氨基酸具有显著差异(P<0.05,倍数差异>1.2),尤其是精氨酸上调4.8倍,丝氨酸上调2.9倍。荧光定量PCR发现△mnmE缺失菌株中与环境适应性相关的精氨酸分解代谢基因ArcA下调表达显著,丝氨酸合成酶SerB上调表达显著。初步鉴定了MnmE蛋白与猪链球菌对酸性环境适应性相关,MnmE蛋白缺失后,精氨酸分解代谢基因下调表达导致精氨酸在菌体里积累,不能被分解成CO2、ATP、NH3,使得细菌代谢紊乱、适应性减弱。

关键词: 猪链球菌 MnmE蛋白 靶向代谢组学 精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分析与评价

果树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湖北省温州蜜柑果实的化渣性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州蜜柑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感官评价、质构仪检测对温州蜜柑化渣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解析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与剪切力、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化渣度得分与可滴定酸(TA)含量、剪切力、穿刺力呈显著负相关,而剪切力与穿刺力呈显著正相关;木质素含量与果皮厚度和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固酸比(SAR)呈显著负相关;果胶含量与横径、TA、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包括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穿刺力、木质素含量和果胶含量4个指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感官综合评价的预测模型:Y(化渣度得分)=5.875+0.108*X(TSS)-0.007*X(穿刺力)-0.007*X(木质素含量)+0.044*X(果胶含量).模型综合口感预测得分与综合口感实际得分基本一致.[结论]基于回归分析建立的综合得分预测模型可实现温州蜜柑果实感官品质的综合评价,质构特征指标和理化成分指标作为客观方法可以较好地弥补感官分析的主观性缺陷,可应用于湖北省温州蜜柑的化渣性评价.

关键词: 温州蜜柑 品质分析 化渣性 相关性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次报道藤仓镰刀菌危害柑橘

植物病理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大球盖菇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栽培大球盖菇及其菌种用量与基料配方对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开展了2年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了5个处理,即冬闲田对照处理CK,4个栽培大球盖菇处理:T1(3000 kg·hm-2菌种量+100%稻草基料)、T2(3000 kg·hm-2菌种量+75%稻草配25%玉米芯基料)、T3(4500 kg·hm-2菌种量+100%稻草基料)、T4(4500 kg·hm-2菌种量+75%稻草配25%玉米芯基料)。结果表明:连续2年栽培大球盖菇的耕层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MBC、MBN、MBP)含量均逐年明显增加,且受菌种用量和基料配方的影响。在第2年,与CK处理相比,各试验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磷分别显著增加32.92%~42.44%、52.96%~77.35%、53.99%~75.09%、88.00%~184.62%、19.12%~38.24%、9.82%~29.46%(P<0.05),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84.18%~129.28%、166.60%~260.01%(P<0.05)。2年间各试验处理较CK处理的MBC∶MBN显著降低,MBC∶MBP和MBN∶MBP有所增加。冗余分析(RDA)显示,全氮在2021年(F=5.9,P=0.004)和2022年(F=7.4,P=0.002)分别解释了31.1%和36.3%的土壤微生物量变化,是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比的最主要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与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栽培大球盖菇,不仅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还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其中以菌种量3000 kg·hm-2、基料75%稻草+25%玉米芯的栽培方式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推广“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模式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水稻-大球盖菇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秸秆利用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坦布苏病毒非结构蛋白亚细胞定位及其在IFN-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非结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β-干扰素(IFN-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DTMUV的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AGGS-HA,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分别转染至HEK-293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非结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研究DTMUV的非结构蛋白对鸭源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试验成功构建DTMUV的7个非结构蛋白带HA标签的真核表达质粒.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真核表达非结构蛋白均正常表达,NS1、NS2A、NS2B、NS3、NS4A、NS4B 和 NS5 蛋白分子质量大小分别为 38、25、14.4、68、13.9、28 和 100 ku.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7个非结构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形态不一,主要定位在细胞浆中.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NS2B和NS4B蛋白后,鸭源IFN-β启动子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DTMUV的7个非结构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非结构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浆中,其中NS2B和NS4B蛋白具有颉颃IFN-β活性的功能.试验结果为DTMUV的免疫逃逸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深入探究DTMUV在宿主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试验材料.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非结构蛋白 亚细胞定位 IFN-β信号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和增香肥对优质香稻产量、品质和香味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播期[常规播期(S1)和推迟播期(S2)]和增香肥[不施增香肥(常规施肥,F1)和施增香肥(F2)]对湖北省主要香稻品种[野香优油丝(V1)、19香(V2)、华夏香丝(V3)]产量、品质和香味的影响,为优质香稻保优增香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推迟播期后,始穗期推迟至8月中下旬,可以避免或减轻高温热害,香稻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有所改善,同时总体上显著增加糙米中香气物质2-AP含量,增加幅度为12.14%~162.84%;施增香肥也可改善香稻加工品质,但略微影响外观品质,同时也能增加糙米中香气物质2-AP含量,增加幅度为6.19%~40.60%;日最高气温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显著负相关,总降雨量与产量和糙米中香气物质2-AP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日最高气温≥35℃天数与糙米中香气物质2-AP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推迟播期和施用增香肥均有利于改善香稻加工品质,增加香味,但增香肥还需根据香稻品种特性及播期进行合理配施,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香稻 播期 增香肥 产量 香味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肠埃希氏菌疫苗生产用菌种种子批的建立与鉴定

动物医学进展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制仔猪大肠杆菌病三价(K88+K99+987P)灭活疫苗,以大肠埃希氏菌生产菌种C83549(k88)第2代和C83644(k99)、C83710(987p)第3代基础种子作为原始种子,建立了用于仔猪大肠杆菌病疫苗生产的大肠埃希氏菌基础种子批,分别对种子批的F1、F5、F10、F13代进行了全面鉴定。结果表明,各代种子的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均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特征,抗原结构分别为C83549(O149∶K88)、C83644(O68∶K99)和C83710 (O9∶987P);各代次菌株的菌毛抗原RIHA单位≥800,菌种免疫原性鉴定合格;各菌株经口服途径灌服1.5×1010CFU/头,可引起仔猪100%发病。因此,3个菌株均可用作仔猪大肠杆菌病三价(K88+K99+987P)灭活疫苗生产的菌种。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种子批 建立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矿粉添加量对餐厨废弃物堆肥腐殖酸演化的影响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磷矿粉添加量对餐厨废弃物堆肥腐殖酸演化的影响,一共设置了4个处理,整个堆肥周期持续30 d。结果表明:(1)添加10%(质量分数,下同)、15%的磷矿粉可促进堆肥的腐殖化。(2)添加10%的磷矿粉有利于胡敏酸(HA)中复杂组分(C3、C4)的形成。(3)磷矿粉添加有利于促进高温双岐菌(Thermobifida)、芽孢杆菌(Bacillus)、慢生芽胞杆菌(Lentibacillus)和薄壁芽孢杆菌(Gracilibacillus)的生长,抑制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的生长,因此有利于腐殖酸的形成。

关键词: 堆肥 磷矿粉 餐厨废弃物 腐殖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产状态下佛手山药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佛手山药是湖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田种植佛手山药有多种生产方式。为了探讨不同生产状态下佛手山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取样分析。以湖北省武穴市佛手山药主产区佛手山药的土壤样品为研究材料,样品取自于4种不同的自然生产状态(1、施2%阿维菌素连作1年地;2、施2%阿维菌素连作2年地;3、未施2%阿维菌素非连作地;4、未施2%阿维菌素连作2年地)。采取5点取样法分别采集5~10 cm、10~20 cm、20~30 cm深度土壤层土壤,每深度土壤层重复取样3次,并提取土壤基因组DNA;采用细菌16S RNA和真菌ITS技术进行高质量测序。序列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2539748条真菌ITS有效序列和1964285条细菌16S有效序列。门分类水平上确认了12个真菌分类单元和50个细菌分类单元,属水平共鉴定到193个真菌物种和1023个细菌物种,显示佛手山药根际土壤在不同生产状态下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性相比真菌群落更为明显,连作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可能超过了施药处理,土壤深度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佛手山药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特征提示在不同自然生长状态和不同生长深度的土壤中,真菌和细菌群落在门和属水平均呈现多样性,佛手山药大田连作种植易增加根部病害发生的风险。

关键词: 佛手山药 自然生产状态 细菌16S RNA 真菌ITS技术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大实蝇Bmin Minus OBP1和Bmin Plus OBP1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其配体结合特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柑橘大实蝇Minus-C OBP(BminMinusOBP1)和Plus-C OBP(BminPlusOBP1)的分子特征及其异源表达蛋白的配体结合特性,为揭示非Classic OBP在柑橘大实蝇嗅觉识别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实验室前期构建的柑橘大实蝇转录组数据,分析、鉴定和克隆BminMinusOBP1和BminPlusOBP1;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RT-qPCR技术分别对BminMinusOBP1和BminPlusOBP1的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BminMinusOBP1和pET32a/BminPlusOBP1,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入原核细胞BL21(DE3)中进行异源表达;以1-NPN为荧光探针通过竞争结合实验检测细菌表达的BminMinusOBP1和BminPlusOBP1蛋白对12种寄主植物挥发物组分的结合能力。【结果】序列分析表明,BminMinusOBP1开放阅读框全长426 bp,编码141个氨基酸残基,在其氨基端有一段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其成熟蛋白预测分子量为14.39 kDa,等电点为4.86。序列中存在Minus-C OBP典型特征,即4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BminPlusOBP1开放阅读框为765 bp,编码254个氨基酸残基,其氨基端的18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序列。其成熟蛋白预测分子量为27.29 kDa,等电点为5.75。序列中包含Plus-C OBP特有的保守半胱氨酸残基和脯氨酸残基。组织表达模式结果显示,BminMinusOBP1和BminPlusOBP1在主要嗅觉器官触角中的表达量并不高,而在去除触角的头部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显示,BminMinusOBP1和BminPlusOBP1均表现出较宽的配体结合谱。BminMinusOBP1可以结合供试12种气味中的8种,分别为丁香酚甲醚、芳樟醇、乙偶姻、α-蒎烯、水杨酸甲酯、苯甲醛、1-辛醇和柠檬醛,Ki值介于9.02—22.13μmol·L-1;BminPlusOBP1可结合供试的全部12种气味配体,Ki值介于7.40—16.74μmol·L-1。【结论】BminMinusOBP1对芳樟醇、乙偶姻、柠檬醛等7种寄主植物挥发物组分表现出中、高强度的亲和力;BminPlusOBP1对丁香酚甲醚、覆盆子酮、苯乙酸甲酯等12种寄主植物挥发物组分表现出中、高强度的亲和力。这些信息可为全面了解柑橘大实蝇气味结合蛋白家族各成员的功能特征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气味结合蛋白 原核表达 寄主挥发物 嗅觉识别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