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死亡谷芽胞杆菌NBIF-001防治番茄棒孢叶斑病研究

植物保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死亡谷芽胞杆菌NBIF-001菌株对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对峙结合显微观察确定其对多主棒孢的抑菌活性,并采用活体盆栽试验研究该菌株对番茄棒孢叶斑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平板对峙条件下NBIF-001对多主棒孢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发生扭曲、肿胀和变形;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BIF-001对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1.46%。NBIF-001和50%啶酰菌胺WG联用防治番茄棒孢叶斑病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施用50%啶酰菌胺WG,具有较明显的增效作用,化学杀菌剂50%啶酰菌胺WG对NBIF-001菌株生长无明显影响,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关键词: 死亡谷芽胞杆菌 棒孢叶斑病菌 生防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武汉市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压力测度与分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快速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剥夺及资源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是国内外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测度城市化过程中对资源环境压力及判别两者间的动态耦合类型对指导健康城市化具有积极意义。首先构建了包含16个子指标的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和9个子指标的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模型计算了城市化综合指数;用熵权法计算了资源环境压力指数。采用灰色系统方法计算了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和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标体系的关联度。采用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了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模型,对2004~2013年武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类型进行分析判别。结果表明:(1)武汉市的城市化综合指数逐年增高,尤其是2005~2007年城市化水平的增速较快。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数最大值出现在2006年为0.629,最小值出现在2013年为0.452;(2)关联度值在0.480~0.911之间,耦合度大部分都在中等和较强这两个范围中。烟尘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建成区面积、人均用电量、人均GDP和城镇人口规模均表现极强的耦合性(大于0.85)。各城市化子指标中,城镇人口比重与资源环境的关联度最大;在资源环境子指标中,烟尘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的耦合作用最强;(3)基于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的动态耦合模型反映了城市化-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动态反馈过程。从2004~2013年,武汉市经历了协调-冲突-协调-冲突4个阶段。结果显示,武汉市城市化-资源环境复合系统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进一步显现。

关键词: 武汉市 城市化 资源环境 约束 突变级数法 熵权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稻区稻瘟病菌致病型变异及基于MAS的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监测田间稻瘟病菌菌群致病型的组成是有效推行利用抗病品种抗瘟策略的必须环节。本研究采集2015年湖北省10个稻作区的穗颈瘟标本,以单基因鉴别品系对分离得到的菌群进行致病型的测定,并分区进行品种的抗瘟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稻作区菌群致病型的组成存在差异,品种对不同稻作区菌群的抗性明显不同,单基因品系中9个抗性基因在湖北稻区受侵染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致病型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穗雀麦饲喂湖北黑头羊的育肥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评价"江夏"扁穗雀麦在冬春季对黑头羊的饲喂效果,通过育肥试验和屠宰测定研究了2种不同饲喂方式下湖北黑头羊的日增质量、屠宰性能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饲喂优质牧草的黑头羊日增质量82.44 g,对照组仅为38.53 g,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在屠宰性能方面,试验组黑头羊胴体质量和屠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屠宰率高达58.26%,较对照增加12.45%,差异显著(P<0.05)。另外,饲喂扁穗雀麦每只黑头羊净收入81.8元,是饲喂花生秧的9.98倍,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扁穗雀麦 黑头羊 育肥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华油杂62不同生长期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甘蓝型油菜作为饲料使用的蛋白营养价值,以FAO/WHO提出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模式评价标准,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和必需氨基酸指数,评价华油杂62不同生长期植株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华油杂62越冬苗期蛋白质随生长期的延续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生长期油菜蛋白质氨基酸种类丰富。必需氨基酸中盛花期蛋氨酸+胱氨酸(3.36%)、苯丙氨酸+酪氨酸(10.11%)的含量和结荚初期的异亮氨酸(5.64%)、亮氨酸(9.45%)以及缬氨酸(6.73%)的含量占总氨基酸的比例高于其它生长期;盛花期和结荚初期的总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TEAA/TAA)(44.88%、44.36%)和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0.81、0.80)也高于其它生长期;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和必需氨基酸指数评价,油菜盛花期及盛花期后(结荚初期、结荚后期)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均优于其它生长期,盛花期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值最高达82。以肉牛、绵羊、山羊肉质中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为参考标准,不同生长期油菜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均大于0.95,且油菜盛花期及盛花期后(结荚初期、结荚后期)高于其它生长期,表明盛花期及盛花期后的植株可作为反刍动物的优质蛋白源。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比值 必需氨基酸指数 饲草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条件对巴东独活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巴东独活种子催芽技术,以巴东独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时长、萌发床基质、浸种方法和激素条件对巴东独活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时长、浸种方法和激素条件对独活种子萌发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佳光照时间为12h/d;适宜浸种条件为在含有30mg/L IAA与30mg/L NAA的20℃水溶液中浸种12h;3种萌发基质对种子萌发率无显著性影响。该研究对有效提高巴东独活种子的发芽率,从而降低育苗过程中独活种子使用量,降低育苗成本提供指导。

关键词: 巴东独活 种子 萌发率 环境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保留指数法测定龙井茶的香气成分

中国测试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分析龙井中的挥发性成分。以茶叶香气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为参照,考察HS-SPME的最佳萃取条件;同时优化色谱分离条件;利用优化的HS-SPME-GC/MS条件分析龙井茶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运用HS-SPME-GC/MS能有效测定龙井茶中的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中主要含有醇类(31.14%)、酯类(15.66%)、酮类(10.42%)、杂环类化合物(15.00%)等。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保留指数分析是一种快速有效分析龙井茶香气成分的方法,可提高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使定性结果更加可靠。该定性分析方法也为其他复杂样品中挥发性成分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保留指数法 龙井茶 香气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胡枝子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胡枝子属6种植物为材料,设定7个恒温和2个变温对其种子进行发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多花胡枝子种子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最广,除40℃发芽率较低(仅45.0%)外,其余处理均高达88.0%以上;达乌里胡枝子则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现象,在大于35℃的温度下发芽率高达90.0%。所有供试材料中,胡枝子种子受高温、低温影响最大且发芽开始时间较晚,对温度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除胡枝子外,其余物种发芽指数在小于35℃范围内呈增加趋势,但温度超过35℃时急剧下降;活力指数各材料均表现为恒温25℃或30℃下最高。综合各指标,多花胡枝子、美丽胡枝子和大叶胡枝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截叶胡枝子为30℃,而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在变温25/35℃下发芽最好。

关键词: 胡枝子属 温度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香蕉韧性饼干配方研究

粮食与油脂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低筋小麦面粉、花生粉、香蕉粉、黄油为主要原料,辅以蔗糖和小苏打,制备韧性饼干。以感观评价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花生香蕉韧性饼干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饼干最佳配方为花生粉40.00%、黄油20.00%、香蕉粉18.00%和小苏打0.70%(百分比为原料在低筋小麦面粉中的占比)。以该配方制得的饼干酥脆可口,香甜适宜,可进一步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花生 香蕉 韧性饼干 正交试验 配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硼肥与菜籽同播对油菜出苗、产量及硼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专用硼肥与油菜籽同播对油菜出苗、产量及硼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明确缺硼土壤油菜施用硼肥效果和确定硼肥适宜用量,为油菜籽与硼肥同播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以华油杂9号(H9)和华油杂62(H62)两个品种为例,在正常施硼条件下,油菜籽与硼肥同播不影响出苗,油菜出苗率均大于80%,与对照相比,H9不同施硼处理的出苗率提高了3.3~13.3个百分点,H62不同施硼处理的出苗率提高了1.7~15.3个百分点,适量硼肥(4.5~9.0kg·hm~(-2))有助于提高油菜出苗率。硼肥施用促进了油菜的生长,两个油菜品种均以硼砂(含B12%)用量为13.5kg·hm~(-2)的籽粒产量最高,通过方程拟合得出H9和H62最高产量下的硼肥用量分别为13.4kg·hm~(-2)和10.1kg·hm~(-2)。利用种肥同播方式施肥,能够明显提高硼肥表观利用率,H9的硼肥表观利用率均高于H62,说明H9对硼的利用更高,两个品种在硼肥用量为13.5kg·hm~(-2)时的硼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6.5%和23.1%。综合结果表明,专用硼肥与油菜籽同播对油菜生长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进行推广应用。在土壤严重缺乏硼条件下(有效硼含量<0.25mg·kg~(-1))的硼肥适宜推荐用量为10~13.5kg·hm~(-2)。

关键词: 油菜 硼肥 出苗率 产量 硼肥表观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