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氮水平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不同施氮水平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玉米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农田土壤氮素科学管理和现代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共设置6个施氮水平,分别为N0(0 kg/hm2)、N8(120 kg/hm2)、N12(180 kg/hm2)、N16(240 kg/hm2)、N20(300 kg/hm2)、N24(360 kg/hm2),分析在玉米田播前和收获后不同土层下各施氮水平对土壤全氮、颗粒有机氮、轻组有机氮和重组有机氮含量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层加深同一施氮水平下,土壤全氮、颗粒有机氮、轻组有机氮和重组有机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同一土层下播前土壤全氮含量随施氮水平升高呈上升趋势;收获后N16、N20和N24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N0、N8和N12处理。播前0~10 cm, 10~20 cm, 20~40 cm土层N16处理土壤颗粒有机氮含量均最高,分别为0.14,0.13,0.09 g/kg;收获后10~20 cm, 20~40 cm, 40~60 cm土层最高,分别为0.19,0.10,0.09 g/kg。N16处理土壤轻组有机氮含量增加量最高,为37.27%;N24处理土壤重组有机氮含量增加量最高,为7.35%,其次是N16处理,为6.84%。N16处理玉米生物产量最高,为31 443.50 kg/hm2;玉米经济产量最高,为18 526.47 kg/hm2;氮素利用效率指标随着氮肥施用水平升高而降低,N16处理下氮收获指数最高,为79.20%。综上,240 kg/hm2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较适宜的氮肥施用水平,在该水平下土壤氮素管理和作物产量较佳。
关键词: 施氮水平 全氮 颗粒有机氮 轻组有机氮 重组有机氮 玉米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家畜多胎性状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国畜禽种业 》 2025
摘要:家畜繁殖性状是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经济性状之一,从遗传学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多胎性状在其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多胎性状作为一种复杂的限性性状,受到微效多基因及环境的共同作用,然而当前对其遗传机制解析尚不完全.随着现代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先进技术在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和生物学背景解析领域中广泛应用,为多胎性状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机遇.因此,该文在介绍了猪、羊、牛等家畜的多胎性状及遗传力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围绕家畜多胎性状相关候选基因、全基因组关联位点和数量性状位点开展的最新研究及进展.其中,详细阐述了影响不同品种家畜多胎性状的10个候选基因,并综述了借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手段所鉴定出的与家畜多胎性状密切相关的关联位点以及数量性状基因座区域,涉及生殖激素合成与分泌、卵泡发育、排卵调控、胚胎着床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旨在对家畜多胎性状的遗传基础和调控机制有更全面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良家畜多胎性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家畜 多胎性状 遗传力 候选基因 GWAS QTL


内蒙古自治区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中国食用菌 》 2025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与消费升级,我国食用菌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内蒙古自治区食用菌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数据收集及走访调查等方式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食用菌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栽培品种、主推技术不断更新,产品品质、产业效益明显提高,食用菌区域品牌建设逐步完善,科技队伍日趋壮大;但也存在产业规模小而散、优良品种选育有待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产品深加工能力有待提高、生产原材料供给不足、技术支撑和研发力度不够等问题。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大科研投入、推动集约化发展、提升品牌意识等方面发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内蒙古自治区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形态学性状和SSR标记的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146份辣椒(Capsicumspp.)种质资源的形态学性状,同时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形态学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22%–267.58%与14.35%–72.51%,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4–1.91与1.58–2.02,说明辣椒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利用SSR标记从22对引物中检测出10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4.636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1.191–5.311, 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45–2.056,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53–0.795, 146份辣椒种质资源平均遗传距离为0.429。基于表型和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分别将辣椒种质资源分为6类和7类,但2种聚类结果相关性较弱(r=0.396 7)。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辣椒种质遗传结构分为2组,不同组之间界限明显。研究阐明了146份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为后续种质鉴定及新品种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日粮营养水平调控反刍动物钙代谢研究进展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5
摘要:钙(Ca)是动物体内许多基本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包括骨矿化、血液凝固、神经元传递、肌肉收缩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等。Ca2+稳态是通过胃肠道吸收、肾脏重吸收和骨动员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来维持的。动物机体的Ca2+稳态与日粮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素的摄入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主要综述了日粮营养水平对反刍动物钙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在反刍动物钙代谢的功能性研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视角。


红豆草缩合单宁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降解条件优化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25
摘要:[目的]分离、筛选具有降解红豆草缩合单宁能力的乳酸菌,并优化其降解条件。[方法]将采自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草牧业园区实验田的红豆草自然发酵后,分离、筛选符合条件的乳酸菌;通过细菌培养基初筛和单宁降解率复筛,选择能较好降解红豆草缩合单宁的乳酸菌,并利用16S rDNA序列测定法对其进行鉴定。进一步通过探究不同接种量、培养时间及培养温度对该菌株红豆草缩合单宁降解率的影响,选择最优降解条件。[结果]红豆草发酵结束后筛选出33株符合条件的乳酸菌,经初筛及复筛后得到1株对红豆草缩合单宁有较好降解能力的乳酸菌YHD2-6,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YHD2-6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培养时间96 h、培养温度37℃,此条件下红豆草缩合单宁的降解率可达到76.73%。[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的1株植物乳杆菌,对红豆草缩合单宁降解能力较强,不仅有助于提高含单宁饲料的营养价值,还在精细化学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甜菜单胚种种子发育过程生理特性动态变化
《种子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菜单胚种NT39106为材料,在授粉5、15、20、25、30 d测定种子粒径、千粒重、含水率、发芽率、淀粉、可溶性蛋白、赤霉素、生长素等指标,探索甜菜种子生长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甜菜单胚种NT39106在授粉后随着种子成熟,千粒重、含水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粒径逐渐变大,授粉25 d千粒重及粒径趋于稳定(2.82 g、5.08 cm),含水率快速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增速变缓并趋于稳定,授粉25 d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高(52.67%,61.33%),此时种子内含物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也较高,种子趋于成熟。研究表明,甜菜单胚种NT39106在授粉25~30 d趋于成熟,宜在授粉25 d后左右收获。


藜麦种质资源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分析
《种子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藜麦的食用营养价值,对11份藜麦种质资源进行籽粒氨基酸含量检测,分析不同材料间氨基酸组成,比较各材料间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11份材料籽粒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1.86~80.52 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9%~41%,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值在63%~70%之间,接近于FAO/WHO理想蛋白质标准;藜麦籽粒含9种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4%~66%,药用价值高;总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低,蛋氨酸+胱氨酸含量低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标准,为第一限制氨基酸;甜藜-原和苦藜-原的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其他资源材料,结合丰产性和商品品质,可作为药食同源优质藜麦在呼和浩特及周边开发,也可作为育种试验的骨干材料加以利用。
关键词: 藜麦 氨基酸 FAO/WHO理想蛋白标准 蛋白质营养价值


杀虫剂对向日葵田花蓟马的毒力及防效评价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向日葵是内蒙古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向日葵籽粒锈斑发生严重,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是引发向日葵籽粒锈斑的关键因素,目前化学防治是花蓟马的主要防治方法。为明确不同杀虫剂对花蓟马的毒力,筛选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本论文在室内测定了不同杀虫剂对花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并在田间试验主要杀虫剂对向日葵田花蓟马的防效及对向日葵籽粒锈斑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花蓟马若虫和成虫均表现出较好的毒力,多杀菌素的LC50值为0.320 mg·L-1(若虫)和0.397 mg·L-1(成虫),乙基多杀菌素的LC50值为0.300 mg·L-1(若虫)和0.313 mg·L-1(成虫)。向日葵露黄期分别在向日葵和荞麦上喷施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和高效氯氟氰菊酯3种药剂,均对花蓟马产生较好的防效,籽粒锈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喷施乙基多杀菌素后籽粒锈斑率最低,在荞麦上喷施为25.68%,在向日葵上喷施为17.22%。综上所述,在生产中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可以有效防治花蓟马,降低向日葵籽粒锈斑率,提高农民收入。


植物多糖对羊生长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
《饲料研究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评估植物多糖对羊生长性能的影响。检索200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植物多糖对羊生长性能影响的相关文章。筛选出2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章,重点研究植物多糖对羊生长性能相关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饲粮中添加植物多糖能够显著提升羊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饲喂时长和植物多糖添加量均显著影响羊的ADG和F/G (P<0.05);当植物多糖添加量≤1g/kg时,可以显著提高羊的ADFI (P<0.05),而当植物多糖添加量超过1 g/kg时,对羊的ADFI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植物多糖对羊的生长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