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预处理和干燥方式下养心菜粉色泽、功能成分和抗氧化性水平的比较
《现代食品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养心菜的加工适用性,拓展其利用途径,采用未预处理(Untreated,UT)、沸水漂烫(Boiling Water Blanching,BWB)、沸水+护色漂烫(COLOR Protection+Water Blanching,CPB)、蒸汽漂烫(Steam Blanching,SB)与冻融(Freeze-Thawing,FT)五种预处理方式处理后,分别进行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热泵干燥(Heat Pump Drying,HP),得到UT HP、UT HA、BWB HP、BWB HA、CPB HP、CPB HA、SB HP、SB HA、FT HP及FT HA 10种养心菜粉,比较不同预处理方式和干燥方式下养心菜色泽、功能成分及抗氧化能力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UT HP没食子酸和山萘酚含量最高,但色泽差、叶绿素含量较低,干燥时间长;CPB HP的干燥时间短,Vc含量最高,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水平,但没食子酸含量较低;SB HP总酚、总黄酮、槲皮素含量最高,其他品质指标介于中间;FT HP养心菜具有最好的色泽、最高的叶绿素、游离氨基酸含量,但总酚、总黄酮、槲皮素、山萘酚以及抗氧化水平低.从主成分分析来看,BWB HP、CPB HP、SB HP和BWB HA、CPB HA、SB HA的养心菜品质分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UT HP、FT HP、UT HA、UT HA和其有明显差异.该文综合比较了养心菜不同预处理及干燥方法的优劣,在养心菜下游的功能性食品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


隐性白羽鸡新品系选育及其配套利用
《湖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个体选择与家系选择方法,以生长性能和产蛋性状为主选指标,对隐性白羽鸡基础群进行选育,建立了隐性白羽鸡新品系,再利用隐性白羽鸡新品系作为母本进行二系配套,并测定其性能。结果表明,通过4个世代的选育,隐性白羽鸡新品系初生重降低2.9 g,公鸡15周龄体重降低486.0 g,43周龄体重降低562.9 g;母鸡15周龄体重降低334.6 g,43周龄体重降低404.5 g,开产日龄提前了5.2 d,43周产蛋数提高6.7个。以隐性白羽鸡新品系作为母本的二系配套J×W组的屠宰性能和体尺指标均优于Y×W组。隐性白羽鸡新品系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产蛋性能和体重均得到较大改善,杂交配套效果良好。


不同水稻品种和施锌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水稻品种对锌肥的响应效果以及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方法】分别于2019和2020年进行田间试验。具体如下:2019年开展第1个田间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对施用锌肥的响应效果。选取了虾稻一号、虾稻二号、润香玉和隆两优3463等4个水稻品种,设置不施锌(CK)和施锌(+Zn)两个处理,以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对施用锌肥响应效果的差异。2020年开展第2个田间试验,旨在探究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在2019年试验基础上,选择虾稻一号和隆两优3463两个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继续开展后续研究,设置不施锌(S0F0)、土壤施锌15 kg·hm-2(S1F0)、土壤施锌30 kg·hm-2(S2F0)、开花期叶面喷施0.5%ZnSO4(S0F1)、土壤施锌15 kg·hm-2+开花期喷施0.5%ZnSO4(S1F1)、土壤施锌30 kg·hm-2+开花期喷施0.5%ZnSO4(S2F1)6个处理,以探究不同施锌方式对两种水稻产量及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差异。【结果】试验1中,不同品种水稻对施用锌肥的响应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施锌后,虾稻一号、虾稻二号、润香玉和隆两优3463等4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分别增加4.4%、11.6%、7.9%和4.8%,其增产效果主要表现为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的提高。与CK相比,4个水稻品种施锌处理的有效穗数分别平均增加了19.8%、3.9%、9.9%和24.0%,结实率分别平均增加了5.4%、9.7%、6.7%和4.0%。此外,4个水稻品种施锌处理的糙米植酸与锌摩尔比分别平均降低了24.3%、30.9%、21.3%和37.2%,精米植酸与锌摩尔比分别平均降低了29.5%、32.4%、33.9%和35.3%。试验2中,不同施锌方式对虾稻一号和隆两优3463产量和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施锌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叶面喷锌,且在土壤施锌的基础上配合叶面喷锌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与S0F0相比,S0F1、S1F0、S1F1、S2F0和S2F1处理的虾稻一号产量分别提高了12.1%、14.1%、17.2%、22.2%和29.3%,隆两优3463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0%、10.1%、15.2%、28.3%和31.3%。不同施锌方式对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效果有所不同,且两个水稻品种的籽粒锌有效性存在显著差异。叶面喷施对籽粒的锌强化效果明显优于土壤施用,隆两优3463籽粒锌的生物有效性高于虾稻一号。【结论】筛选高产富锌的水稻品种(隆两优3463),并采用合理的锌肥施用方式(土施30 kg·hm-2+开花期叶面喷施0.5%ZnSO4),可实现水稻增产和稻米锌营养强化的目的,助力水稻增收提质。
关键词: 水稻品种 锌肥 施用方式 产量 籽粒锌有效性 锌营养强化


运前密度和温度驯化对斑点叉尾鮰幼鱼模拟运输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了不同运前驯化方式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幼鱼运输过程中水质、生化参数及组织结构的影响,为其健康运输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控制密度(鱼水质量比分别为1∶2、1∶3、1∶4)和温度(14、19、24℃)两个条件对其先后进行运前密集驯化和温度驯化,随后模拟运输18 h,并考察模拟运输过程中(第0、第2、第6、第18小时)和运后恢复24 h的水质(氨氮、pH)、生化参数[葡萄糖(Glu)、皮质醇(Cor)、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组织结构变化(皮肤、肠道)。结果显示,运前驯化密度1∶4、温度19℃处理组的氨氮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pH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Glu、Cor、LDH、CAT、SOD和MDA优于其他实验组,并且皮肤和肠道结构损伤程度最低。研究表明,运前驯化密度1∶4、温度19℃能够有效提高斑点叉尾鮰幼鱼在有水运输过程中的抗应激能力。


菜子饼肥等氮替代化肥雪茄烟叶产质量及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变化
《湖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施用不同比例的有机肥氮对雪茄烟叶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方式,以雪茄烟叶品种CX80为材料、菜子饼肥为有机肥氮源,按有机肥氮、化肥氮不同配施比例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K(0∶100%)、T1(10%∶90%)、T2(20%∶80%)、T3(30%∶70%),研究各处理对植烟土壤pH和养分含量、雪茄烟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肥氮替代比例的增加,呈现出土壤速效钾、碱解氮、有效硼含量逐步下降,有效钼持续增加,pH、有机质含量、交换性钙含量、交换性镁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先上升后下降;与CK相比,T2株高、叶数分别增加12.02%和3.09%,T3中部最大叶面积增加7.69%,T2、T3烟叶产量显著增加(P<0.05),烟叶均价分别提高7.64%、7.57%;随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晾制后烟叶烟碱、总糖、总氮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糖碱比和钾氯比上升;感官评吸呈波动增加趋势,其中T3最高,其次是T1、T2。


早熟枇杷新品种‘荆楚1号’
《园艺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荆楚1号’枇杷是以武汉本地实生白肉枇杷优株为母本,‘大五星’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选育获得的早熟黄肉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单果质量36.5 g;果皮黄色,中厚,易剥离;果肉黄白色,细腻、化渣,柔软多汁,甜酸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可滴定酸0.33%,可食率72.1%。早熟,在武汉地区,5月中旬成熟。丰产性好,盛果期产量9 500 kg·hm~(-2)。适宜在湖北省枇杷栽培区种植。


蕲艾褐足角胸肖叶甲大田防控药剂的筛选
《湖北植保 》 2024
摘要:本文开展了8种药剂对蕲艾重要害虫褐足角胸肖叶甲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农药25 g/L溴氰菊酯EC、1.8%阿维菌素EC和10%溴氰虫酰胺SC对蕲艾褐足角胸肖叶甲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的防效分别达到81.37%、70.60%和62.01%,药后7 d的防效分别达到90.72%、88.29%和86.29%,除10%溴氰虫酰胺SC速效性稍差外,均表现出了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以作为蕲艾褐足角胸肖叶甲的防控药剂。生物农药6%鱼藤酮ME和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G033A WP药后7 d防效分别为67.40%和62.40%,表现出持久性,建议可以在田间褐足角胸肖叶甲发生早期或程度较轻时选用。


土壤熏蒸剂棉隆联合太阳能消毒防治草莓土传病害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植物保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太阳能消毒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由于其经常受到气候差异的影响导致效果不稳定,通常与其他措施结合以加强防治效果。种植前采用土壤熏蒸是土传病害的有效预防策略,本研究通过监测土壤温度、理化性质、土传病原菌、草莓植株长势、产量和分析经济效益,评价了不同浓度的土壤熏蒸剂棉隆和太阳能消毒联合处理对草莓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种植前棉隆熏蒸和太阳能消毒处理不仅能很好地控制土传病害,其对镰刀菌属、疫霉属的抑制率分别为64.41%~84.75%、51.59%~86.94%,而且显著提高了草莓的产量,增产率为79.9%~99.4%;联合处理的成本较单独太阳能消毒处理仅增加约3.29%~13.17%,但净收入增长率高达49.77%~66.28%。因此,在草莓土传病害管理中,土壤熏蒸与太阳能消毒处理相结合,可以降低作物感染土传病害的风险,保证作物稳定高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