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伪狂犬病毒荧光重组酶介导核酸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 2024 CSCD
摘要:【目的】基于荧光重组酶介导核酸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 RAA)技术,建立一种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 PRV)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PRV gE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优化扩增体系,建立PRV荧光重组酶介导核酸扩增检测方法,检验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应用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在43℃恒温反应23 min即可完成PRV核酸扩增,最低检出限为111 copies·μL-1;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diarrheavirus,PEDV)、猪轮状病毒(Porcinerotavirus,Po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TGE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 PCV2)、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显示,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40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PRV阳性率为15%(6/40),检测结果与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简便快速、高效准确的PRV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为PRV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荧光重组酶介导核酸扩增 检测方法


芦笋抗茎枯病快速鉴定方法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24 CSCD
摘要:【目的】建立芦笋抗茎枯病快速鉴定方法,为芦笋抗病育种及抗病品种的筛选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采用毒素浸种法、毒素浸根法、分生孢子悬浮液浸种法、分生孢子悬浮液灌根法和田间自然诱发法测定7个芦笋品种对芦笋茎枯病的抗病性。【结果】芦笋茎枯病菌毒素浸种24 h对格兰德、佳芦1号、早佳1号、丰岛1号、华淼、TC和UC157F2的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3.62%、4.29%、13.98%、4.26%、2.19%、4.95%和15.00%,可将7个供试品种划分为感病和中抗2个类型,UC157F2和早佳1号为感病品种,其他品种表现为中抗。毒素原液浸根处理对格兰德、佳芦1号、早佳1号、丰岛1号、华淼、TC和UC157F2的根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0.94%、73.72%、82.29%、71.77%、65.86%、69.39%和82.35%,可将供试的7个芦笋品种划分为感病、中感和中抗3个类型,UC157F2、早佳1号和格兰德为感病品种,佳芦1号和丰岛1号为中感品种,TC和华淼为中抗品种。芦笋茎枯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浸种对供试芦笋种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其中1.0×10~5个孢子·mL-1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浸种处理对格兰德、佳芦1号、早佳1号、丰岛1号、华淼、TC和UC157F2的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43.88%、40.97%、41.67%、32.87%、29.59%、28.52%和61.23%,可将7个供试品种分为感病、中感和中抗3个类型,UC157F2为感病品种,格兰德、早佳1号和佳芦1号为中感品种,丰岛1号、华淼和TC为中抗品种。分生孢子悬浮液灌根后所有供试品种的发病率均在80%以上,不能有效区分供试品种的抗病性。田间自然诱发法可将7个供试品种划分为感病、中感和中抗3个类型,UC157F2为感病品种,早佳1号、格兰德和佳芦1号为中感品种,丰岛1号、华淼和TC为中抗品种。【结论】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浸种法对芦笋品种的抗茎枯病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诱发法鉴定结果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可以与田间自然诱发法相结合快速准确鉴定芦笋种质资源对茎枯病的抗性水平。


秸秆还田联合稻田养萍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秸秆还田在提高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在水稻生长初期,秸秆的掺入可能会导致微生物的氮固定,从而抑制水稻的生长和对氮素的吸收.具有高效固氮能力的红萍可以作为优质绿肥放养于稻田,能提供氮素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可以缓解秸秆还田造成的氮缺乏.为明确秸秆还田联合稻田养萍对水稻谷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谷物品质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了 5 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用化肥(F)、常规施用化肥+秸秆还田(FS)、常规施用化肥+稻田养萍(FA)、常规施用化肥+秸秆还田+稻田养萍(FSA)].结果表明:FS处理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率、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及镁、铁和锌含量均与F处理差异不显著,钙含量显著低于F处理(P<0.05);FA处理糙米率、精米率、蛋白质含量、镁和铁含量与F处理差异不显著,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垩白粒率、垩白度显著高于F处理(P<0.05),直链淀粉含量、钙含量和锌含量显著低于F处理(P<0.05);FSA处理蛋白质、钙、镁、铁和锌含量与F处理差异不显著,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垩白粒率、垩白度显著高于F处理(P<0.05),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和精米率显著低于F处理(P<0.05).综上所述,秸秆还田联合套养红萍共作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且未降低稻米的营养品质,是一项有潜力的南方稻田耕作措施.


水稻耐酸性综合评价及耐酸种质筛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水稻耐酸特性,建立耐酸水稻品种综合评价筛选体系。【方法】设置盆栽试验,对96个水稻品种进行对照处理与酸处理,在苗期测定株高、总根长、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总鲜重、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根冠比、根系总表面积和总根体积10项性状指标,然后利用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分析、描述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建立水稻耐酸评价模型,筛选耐酸水稻品种,并在田间酸性土壤条件下进行验证。【结果】在酸处理下不同水稻品种的株高、总根长和地上部鲜重等性状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且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2%~66%;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0个单项指标转换成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综合指标代表了原始指标88.8%的信息量。随后,将不同水稻品种的耐酸性综合评价值(D值)进行聚类分析,把96个水稻品种划分为极耐酸型、耐酸型、中间型和敏感型4个类群。利用不同品种水稻的D值构建了最优回归方程,并建立了耐酸水稻品种筛选体系。此外,在田间酸性土壤条件下,耐酸水稻品种的株高、结实率及千粒重均显著高于酸敏感品种,耐酸水稻品种的平均产量是酸敏感水稻品种的3.5倍。【结论】水稻总鲜重、总根长、总根体积、株高和根系干重可作为筛选耐酸水稻品种的指标。


蜜柚花期蓟马为害特征、种群动态及寄主选择性
《福建农业学报 》 2024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福建蜜柚花期蓟马的为害特征、种类组成、种群时空动态及寄主选择性,为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漳州市平和县传统蜜柚果园为调查地点,以红肉蜜柚、白肉蜜柚和葡萄柚等蜜柚果树为对象,采集蜜柚花上的蓟马及被为害幼果,利用形态学特征对蓟马进行鉴定,记录不同采样时间、海拔高度、蜜柚品种的蓟马种类及数量,检测幼果营养品质。【结果】蜜柚花期蓟马为害导致果蒂周围形成环状疤痕,而且影响幼果果皮及果肉的营养成分,果皮的水分和干基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灰分和总糖含量显著升高,而果肉仅有干基蛋白质显著降低。蜜柚花期蓟马属混合种群,由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杜鹃蓟马(Thrips anderwsi)等组成,其优势种为黄胸蓟马,占比为70.8%~92.0%。蜜柚花期蓟马种群数量随时间及海拔高度而改变,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群数量达高峰区,为20头·株-1以上,且高海拔种植园蜜柚蓟马发生数量显著高于中低海拔种植园。蜜柚花期蓟马对不同品种蜜柚的嗜好选择存在显著差异,传统品种红肉蜜柚、白肉蜜柚上蓟马发生数量显著高于葡萄柚等新引进品种。【结论】蜜柚花期蓟马不仅影响柚子的外观品质,也影响其内在营养品质。花期蓟马群落中优势种为黄胸蓟马,需重点防控,在针对性防控措施制定时应考虑开花时期、海拔高度及蜜柚品种对蓟马种群数量的影响。


新型番鸭细小病毒荧光RPA恒温检测方法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 2024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新型番鸭细小病毒(New-genotype muscovy duck parvovirus, N-MDPV)荧光RPA恒温检测方法,为基层提供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手段。【方法】以N-MDPV的VP3基因保守片段为靶点,使用EXO荧光探针特定结合VP3基因保守片段,设计特异的RPA扩增引物并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从而建立一种荧光RPA恒温检测N-MDPV的方法,确定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时间和温度,分析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性;对收集的病料进行核酸检测,并与传统PCR和病毒分离鉴定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荧光RPA恒温检测方法最佳反应温度为39℃,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灵敏性高,最低核酸检测限度可达10 fg·μL-1;对新型番鸭细小病毒核酸进行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对鸭腺病毒3型(Duck adenovirus type 3, DAdV-3)、禽腺病毒4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 FAdV-4)、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 DuCV)、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 DPV)、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 DTMUV)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 NDRV)的核酸均未有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利用本研究建立的RPA快检方法、传统PCR方法以及病毒分离鉴定方法对收集的38份鸭组织病料核酸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分别为36.8%(14/38)、36.8%(14/38)和31.6%(12/38);RPA检测后呈阳性的样品经PCR方法检测与病毒分离鉴定方法检测均呈现阳性,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缺乏相应检测设备的基层进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大规模临床样本检测,为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手段。
关键词: 新型番鸭细小病毒 RPA恒温检测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优质大果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中白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白是从早钟6号×贵妃杂交群体中选育的优质大果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偏强,树冠圆头形,中心干较明显,枝梢较强壮.平均单果质量60.1 g,大小整齐;果实倒卵圆形,果基钝圆少数尖峭,果顶钝圆微凹;果皮橙黄色,厚度中等偏薄,锈斑少,果点密度中等,果点中等大;萼片平展,萼孔闭合;果肉黄白色,平均厚度10.9 mm,肉质细嫩、化渣、汁多;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3.4%,味鲜、风味浓郁,品质优;平均可食率71.2%,平均种子4.6粒·果-1;在福建福州地区,果实4月中下旬成熟.高接换种后第2年可少量开花,第3年枝梢抽穗率50%左右,第4年株产22.8 kg,折合666.7 m2产709.7 kg,早结、丰产、稳产.中白是一个优质、大果、丰产稳产、抗性较强的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适宜在福建、四川、重庆、云南等枇杷产区应用.


应用微效恢复基因与播期互作效应分析水稻CMS的育性敏感性
《科学通报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烟后制种指烟叶收获后的农田进行杂交水稻制种或不育系繁殖,是南方制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耕作制度新模式.本试验在烟后制种期,研究分析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微效恢复基因与播期互作对不育性稳定性的影响,为不育系繁殖提纯、遗传选育和烟后制种提供理论参考与实际应用依据.选择5个不同微效恢复基因数量的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野香A、京福1A、301A,设置4个播期和2个试点,在播期、地点及其互作下,以嵌合颖花率和黑染花粉率为花粉育性指标进行解析比较,应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 model, AMMI模型)分析,探究不育系花粉育性的动态趋势. CMS的育性回复除受主效基因控制外,微效基因也产生累加作用.龙特浦A属于微效恢复基因数量较多类型,对播期和试点变化反应较为敏感;野香A、京福1A、301A归类为微效恢复基因数量中间类型,对播期等因素有一定程度的反应;珍汕97A为微效恢复基因数量较少类型,对播期等因素反应敏感度低.对播期敏感度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龙特浦A、301A、京福1A、野香A、珍汕97A.根据CMS不育性的敏感性效应,在生产上进行烟后制种和繁殖时,播期适当提前对于种子纯化效果较好,在不育系遗传选育和原种提纯时,选择微效恢复基因高效表达的时期进行,有利于及早剔除不合格单株,加快获得不育性稳定的群体.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花粉育性 微效恢复基因


水稻乙醇酸/甘油酸转运体OsPLGG1对光呼吸支路强化功能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24 CSCD
摘要:【目的】在已构建GOC(乙醇酸氧化酶OsGLO、草酸氧化酶OsOXO和过氧化物酶OsCAT)光呼吸支路的工程水稻中,敲除乙醇酸转运体编码基因OsPLGG1a或OsPLGG1b,以优化光呼吸支路的改造,提高水稻光合效率。【方法】以GOC工程水稻为背景材料,通过CRISPR-Cas9技术分别敲除OsPLGG1a或OsPLGG1b基因,通过抗性筛选和测序鉴定osplgg1a-GOC和osplgg1b-GOC纯合敲除株系,并测定光合速率。【结果】获得敲除OsPLGG1a或OsPLGG1b的GOC代谢支路的纯合株系(osplgg1a-GOC和osplgg1b-GOC)。osplgg1a-GOC植株与ZH11背景中OsPLGG1a敲除突变体表型相似,均表现出黄化矮小生长抑制的表型;osplgg1b-GOC植株相比GOC水稻的净光合速率提高,说明OsPLGG1b突变有利于叶绿体中滞留乙醇酸,增加GOC支路的代谢通量,进一步提高叶绿体中的CO2浓度。【结论】相对于GOC水稻,osplgg1b-GOC部分株系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加,暗示敲除OsPLGG1b可用于光呼吸代谢支路的优化。
关键词: 乙醇酸/甘油酸转运体 水稻 光呼吸 GOC代谢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