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作用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的多样性,分离鉴定内生固氮菌并筛选具有促生作用的菌株,为水稻生产中固氮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培养方法,从拔节期和抽穗期佳辐占根系中分离内生固氮菌,通过扩增16S rRNA方法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透明圈法进行溶磷解钾能力验证;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将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单独接种盆栽水稻幼苗,测定其对株高、根长、鲜质量的影响;将内生固氮菌混合菌液接种水稻品种佳辐占和台粳8号,于齐穗期测定倒1、倒2和倒3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结果]从拔节期和抽穗期水稻根系中分别分离出10和20株内生固氮菌,且两个时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群多样性存在差异,拔节期以克雷伯氏菌属为主,而抽穗期以假单胞菌属为主.筛选出7株具有溶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分别是J3、J10、J23、H27、H30、H33和H37.乙炔还原法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的内生固氮菌均具有弱固氮活性,其中H33和H40-2菌株固氮能力相对较强.将固氮菌回接水稻幼苗,H40-2和J3菌株对水稻株高、地上鲜质量、根长均有显著影响,可促进水稻生长.将固氮菌混合回接水稻根系,发现佳辐占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台粳8号显著提高.[结论]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H40-2和J3在水稻苗期具有明显促生作用,可作为功能性内生固氮菌开发利用.


3种除草剂对七星瓢虫的急性毒性与初级风险评估
《环境昆虫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估除草剂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毒性影响和初级风险,采用药膜法进行了3种除草剂的急性接触毒性测试,并评估其初级风险。结果表明:10%噁唑酰草胺乳油、10%噁嗪草酮悬浮剂和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对七星瓢虫的急性接触毒性分别为LR50>3.61×102 g a.i./ha, LR50>1.485×10~2 g a.i./ha, LR50>3.60×10~2 g a.i./ha。10%噁唑酰草胺乳油、10%噁嗪草酮悬浮剂和20%异噁唑草酮悬浮剂的相对安全系数<5,属于中等及以下风险农药,对七星瓢虫的农田内和农田外喷雾场景风险均可接受(危害商分别为HQin<0.997,HQin<2.000,HQin<1.000,HQin均<5;HQoff<0.020,HQoff<0.020,HQoff<0.020,HQoff均<5)。综上所述,上述3种除草剂在田间应用时对七星瓢虫安全。


翡翠景天黑腐病菌山扁豆生棒孢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热带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多肉植物翡翠景天黑腐病病原菌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分别测定温度、pH、光照条件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通过测定6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筛选出高效安全的杀菌剂。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翡翠景天黑腐病病原菌的毒力差异较大,其中氯氟醚菌唑的毒力最强,EC50为0.0129 mg/L;其次为咪鲜胺,EC50为0.0135 mg/L;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EC50分别为0.0273 mg/L和0.0296 mg/L;吡唑醚菌酯的毒力一般,EC50为0.0768 mg/L;多菌灵的毒力最弱,EC50为0.9353 mg/L。掌握山扁豆生棒孢的生物学特性和筛选出室内具有良好毒力效果的药剂,可为多肉植物翡翠景天的栽培及其黑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依据。


普通丝瓜幼苗响应低温弱光核心基因共表达网络的WGCNA鉴定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在低温弱光胁迫下基因共表达网络,引入权重基因共表达分析网络的方法(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出响应低温弱光的核心基因.以普通丝瓜低温弱光处理的15个转录组测序样本为基础,以低温弱光样本为处理性状,创建表型矩阵,聚类分成了 29个板块,其中有13个板块与低温弱光处理性状相关.对正向相关性最高的3个板块进行预测,得到108个转录因子,其中占比前3类的分别是ERF(18个)、MYB(10个)、NAC(10个).通过KEGG通路富集发现,3个板块分别涉及到过氧化物酶体、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光合作用以及 MAPK 信号通路等途径.根据 TOM 值(topological overlap matrix)、MM 值(module member-ship)和连通度(K.in)在板块中筛选出3个核心基因,并经蛋白质同源性分析鉴定为ATPβ、G6PDH、PER5;对3个核心基因的上、下游差异表达基因(DEG)分析发现在G6PDH下游基因中下调表达基因数量占比达到93.97%,G6PDH基因被低温弱光诱导上调表达后可能会抑制下游关联基因表达;3个核心基因的启动子中具有低温响应、茉莉酸甲酯响应、赤霉素响应以及光响应等元件;3个核心基因的共表达网络都预测到了 ERF转录因子.
关键词: WGCNA 普通丝瓜幼苗 低温弱光胁迫 转录组数据 加权共表达网络


不同摇青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品质差异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春闺品种加工闽北乌龙茶的工艺特点,本文采用感官审评、生化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QqQ-MS)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研究不同摇青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在感官品质、理化品质、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挥发性物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轻摇处理外形紧结,花香显,滋味鲜爽,感官品质总分90.6;重摇处理外形稍松,花香显,滋味浓醇,感官总分88.0。轻摇春闺各儿茶素组分均显著高于重摇(P<0.05),氨基酸含量总体高于重摇处理,氨基酸组分含量中谷氨酰胺及精氨酸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重摇处理后茶氨酸与谷氨酸含量降低较多。随着摇青程度的增加,橙花叔醇、香叶醇、己酸叶醇酯、苯甲醇、己酸己酯含量显著增加(P<0.05),吲哚、α-法呢烯、茉莉内酯、苯乙醇、二氢猕猴桃内酯及脱氢芳樟醇含量显著减少(P<0.05)。综上,春闺茶轻摇青处理,茶汤滋味鲜爽,收敛性强,香气高扬且花果香显,茶多酚、儿茶素及氨基酸含量高;重摇青处理,滋味浓醇回甘好,香气层次丰富花香显,黄酮含量高,儿茶素与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这可为闽北地区春闺乌龙茶加工定向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长链非编码RN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且不具备蛋白质编码能力的RNA.科研人员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在不同的植物中发现了大量的lncRNA.研究表明,lncRNA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调节子,参与了广泛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形成、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以及逆境胁迫应答等.lncRNA可作为信号分子、诱饵分子、引导分子和支架分子调控基因的表达来实现其功能.该文综述了植物lncRNA的产生、分类和作用机制,讨论了植物lncRNA在调控个体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中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植物lncRNA提供了参考依据.


Lnc46198半番鸭胚胎期特异性表达及对鸭胚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TCONS_00246198(简称lnc46198)在半番鸭胚胎期发育过程中的特异性表达及对鸭胚成纤维细胞(Duck embryo fibroblasts, DEF)增殖或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采用RT-qPCR分析lnc46198在10、15、20和25 d不同胚龄半番鸭性腺及半番鸭12.5 d胚龄大脑、心脏、肝脏、肺脏、肌肉、性腺和肾脏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全基因合成法构建鸭胚成纤维细胞lnc46198-pcDNA3.1过表达载体,利用流式细胞术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Annexin V-FITC/PI流式和RT-qPCR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lnc46198在半番鸭各种组织和不同胚龄性腺中均表达,其在半番鸭12.5 d胚龄性腺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且性腺中相对表达量随着胚龄增加逐渐升高,提示lnc46198可能在半番鸭性腺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2)鸭胚成纤维细胞lnc46198过表达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过表达lnc46198可抑制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3)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是pcDNA3.1组的7.30倍(P<0.01),表明过表达lnc46198可促进鸭胚成纤维细胞凋亡。综上,lnc46198在不同胚龄半番鸭性腺中动态表达,在半番鸭12.5胚龄性腺中特异表达,可抑制鸭胚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促进鸭胚成纤维细胞凋亡,本研究揭示了lnc46198的特异性表达及在鸭细胞增殖或凋亡中的功能,可为半番鸭性腺发育差异机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 半番鸭 lnc46198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特异性表达


体外产气法评价缓释尿素替代山羊饲粮中苜蓿蛋白的可行性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价缓释尿素替代山羊饲粮中苜蓿蛋白的可行性,为开发利用缓释尿素作为反刍动物蛋白质饲料提供基础数据.以4只肉羊作为瘤胃液供体羊,应用ANKOM RFS产气测量系统进行体外产气,体外发酵底物分别为含48%苜蓿不含缓释尿素的饲粮(对照组)、含24%苜蓿和0.5%缓释尿素的饲粮(试验1组)、不含苜蓿含1.0%缓释尿素的饲粮(试验2组),持续发酵72 h后终止发酵,测定指标包括产气量、发酵参数、纤维素酶活性、体外干物质降解率、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甲烷产量.结果显示:1)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24 h累积产气量(GP 24)、48 h累积产气量(GP 48)、72 h累积产气量(GP 72)、慢速降解部分产气量(b)、潜在产气量(a+b)、可消化有机物含量、代谢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的快速降解部分产气量(a)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2组(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的产气速率(c)数值依次降低,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2)对照组、试验2组、试验1组pH依次降低且互相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数值差异极小;试验1组的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3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纤维素酶活性、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的乙酸/丙酸依次降低且互相之间差异显著(P<0.05);3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丁酸浓度与甲烷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体外发酵条件下,适宜水平的缓释尿素可替代苜蓿蛋白,有利于瘤胃体外发酵.在本试验条件下,以0.5%的缓释尿素替代50%的苜蓿蛋白(饲粮中苜蓿占比由48%降至24%)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