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8921条记录
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淡水渔业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于2018年5月(低水位期)和10月(高水位期)对御临河、澎溪河、大宁河和香溪河回水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99种,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各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种类数排序为澎溪河>大宁河>御临河>香溪河。5月各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群落以蓝藻及绿藻为优势类群,水华蓝藻、微囊藻为这些水域的共同优势种;10月以硅藻和绿藻为优势类群,硅藻门小环藻为这些水域的共同优势种。5月各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丰度显著高于10月,均以澎溪河回水区丰度最高,御临河回水区丰度最低。不同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5月和10月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5月各支流间差异不显著,10月各支流间差异显著。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对三峡库区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丰度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5月,pH和高锰酸盐指数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10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磷酸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支流 回水区 浮游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带晾晒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新鲜海带在晾晒情况下海带总多糖、甘露醇和褐藻胶含量的变化,掌握其晾晒干燥特性并建立可准确预测干燥进程的干燥模型,以湿基含水率、干燥速率、干燥时间为指标,海带湿基含水率达到18%以下作为干燥终点,分析山东荣成海域海带在光照度大于30000 Lx且相对湿度小于70%情况下晾晒,湿基含水率以及海带总多糖、甘露醇和褐藻胶含量的变化,并用6个干燥数学模型拟合建立海带晾晒干燥模型.结果显示:海带根部厚度不同,但初始含水率接近,均在88%~92%之间.晾晒过程主要分为调整阶段、快速降水阶段和慢速降水阶段,干燥速率经历加速和降速两个阶段.不同的新鲜海带,其初始总多糖、甘露醇、褐藻胶含量有差异,经长时间晾晒后,总多糖含量下降最大,褐藻胶次之,甘露醇变化最小.使用6个常见的干燥数学模型拟合分析,Page模型R2的均值为0.990,均方根误差RMSE的均值为0.0224,最能准确描述海带晾晒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情况.选择建模外的一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得出MR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95(P<0.05),两者显著相关,表明该模型可以相对较好地描述新鲜海带在自然晾晒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本研究成果可为后期与热泵的联合干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新鲜海带;晾晒干燥;功能活性物质;干燥模型;水产品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生物源DPP-Ⅳ抑制肽的制备和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血糖水平慢性增高的代谢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长期的高血糖症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西他列汀、利格列汀等存在毒副作用较大等问题,开发高效、安全的天然降血糖活性物质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肽是一类通过抑制DPP-Ⅳ活性从而达到降血糖作用的生物活性肽。天然食物来源的DPP-Ⅳ抑制肽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等优点,可应用于降血糖功能性食品。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制备DPP-Ⅳ抑制肽的重要来源。对国内外海洋生物蛋白源DPP-Ⅳ抑制肽的来源、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功能活性评价进行综述,并对下一步研发应用提出建议,旨在为开发DPP-Ⅳ抑制肽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 DPP-Ⅳ抑制肽 制备 分离纯化 构效 活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重网格的电火花枪阵震源波场正演模拟

海洋地质前沿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电火花震源的超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在我国的海洋区域调查以及工程地球物理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际勘探时,电火花震源间隔通常为厘米级,为电火花枪阵波场的数值模拟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常规变网格有限差分算法的基础上,在电火花枪阵波场的数值模拟中提出了多重网格策略,实现了基于多重网格算法的电火花枪阵波场高精度三维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实验表明,相比于常规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基于多重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算法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效率,降低内存消耗,同时还可有效地压制常规变网格算法中的虚假反射现象,实现电火花枪阵震源波场的高精度数值模拟。

关键词: 超高分辨率 电火花枪阵 多重网格 正演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bpD基因对溶藻弧菌毒力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几丁质结合蛋白(Chitin-binding protein D,CbpD)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毒力和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构建溶藻弧菌ZJ-T的cbpD基因缺失突变株ZJ-T-ΔcbpD,比较突变株与野生株对斑马鱼(Daniorerio)的毒性,以及毒力相关生理过程,包括生长能力、运动性、胞外蛋白酶分泌活性、溶血活性、抗生素敏感性、生物膜形成、过氧化氢(H2O2)和铜离子(Cu2+)抗性以及铁离子(Fe3+)吸收能力的差异.研究发现,cbpD缺失后,溶藻弧菌对斑马鱼的毒力显著减弱,且细菌游动能力、涌动能力和胞外蛋白酶活性均降低,突变株对Cu2+的抗性提高;cbpD的突变不影响溶藻弧菌在富营养培养基中的生长、生物膜的形成、溶血活性、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性、对H2O2的抗性和Fe3+的获取能力.结果表明,cbpD可能通过正调控溶藻弧菌的运动能力和胞外蛋白酶分泌活性,而促进溶藻弧菌的毒力.

关键词: 溶藻弧菌 cbpD基因 基因敲除 毒力调控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流前大麻哈鱼幼鱼头肾和脾脏的组织学观察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了解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免疫器官的特点,探索大麻哈鱼放流苗种培育过程中鱼体免疫应答机理,采用解剖学和常规组织学方法对放流前大麻哈鱼幼鱼的头肾、脾脏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头肾位于食道背面、胸腔内咽退缩肌上方,表层覆盖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被膜;头肾实质含有退化的肾小管处于泌尿与免疫混合功能期,实质内部充满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细胞和黑色素巨噬细胞,具有明显的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脾脏位于胃组织下方,肠道中部背面,表面光滑呈红褐色;外层有被膜包裹,实质由排列模糊的红髓和白髓组成,中央静脉和动脉血管丰富,红髓内分布着由大量血细胞聚集形成的血窦,而白髓由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填充;黑色素巨噬细胞在脾脏实质内散乱分布且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明显.放流前大麻哈鱼幼鱼头肾和脾脏具有较强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

关键词: 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免疫器官 头肾 脾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u对云龙石斑鱼幼鱼的生理生态毒性

海洋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Cu对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pinephelus lanceolatus♂)幼鱼的生态毒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作者分析了Cu2+对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CS)、组织损伤、酶活力、金属硫蛋白-2(MT-2)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置对照组以及0.1、0.2、0.4、0.8、1.2、2 mg/L等6个Cu2+实验组进行为期5 d的毒理实验.结果显示:Cu2+对云龙石斑鱼幼鱼的CS为0.0162 mg/L;Cu暴露诱发实验鱼的肝脏组织血窦扩张;鳃组织出现动脉瘤以及顶部棒状等现象;与对照组相比,随Cu2+浓度升高,肝脏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先上升后下降;随Cu处理浓度升高,肝脏、鳃组织MT-2基因表达水平均逐渐上升;而脑组织中MT-2表达水平先上升后下降,但低浓度组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高浓度的Cu会造成云龙石斑鱼幼鱼的组织损伤、免疫酶活力降低等一系列不利影响,结果为云龙石斑鱼养殖生产过程中利用铜制剂防控病害的适宜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pinephelus lanceolatus♂) 安全质量浓度 生理应答 组织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锯鱼(Amphiprion)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和成鱼不同组织中内参基因的筛选及应用

海洋与湖沼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锯鱼(Amphiprion)亦称为海葵鱼,又称为小丑鱼,是一类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水观赏鱼。目前国内在双锯鱼的胚胎发育、人工饲养以及形态学观察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有效成果,但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其基因表达的研究较少。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双锯鱼胚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成鱼组织的内参基因,分析酪氨酸酶(TYR)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和白条双锯鱼(A.frenatus)为材料,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对18SrRNA、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Ef-1α(转录延伸因子基因)和β-actin(β-肌动蛋白基因)这4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通过geNorm和Norm Finder软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估,最后以合适的内参基因作为参考,研究TY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双锯鱼胚胎的不同发育阶段,18S和β-actin的表达量相对于其他基因较为稳定;在双锯鱼的不同组织中,稳定性依次为18S>β-actin>Ef-1α>GAPDH。以18S作为内参基因时分析发现TYR基因的表达在双锯鱼胚胎发育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体节期表达量最高;在双锯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眼、尾和红皮中表达量最高。

关键词: 双锯鱼 内参基因 TYR基因 qPCR geNorm Norm Finde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江口万山群岛海域春季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中国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万山群岛海域是我国传统渔场之一,但目前对于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缺乏深入了解,特别是岩礁性渔业资源数据非常缺乏。本研究于2021年春季在该海域开展了底拖网和三重刺网作业调查,对渔业资源群落组成、优势种及数量分布、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共鉴定出渔业生物220种(三重刺网187种,底拖网52种),隶属于15目72科137属,其中,鱼类和甲壳类分别为176种和38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80.0%和17.3%;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析表明(IRI≥1000为优势种),三重刺网调查优势种为云斑海猪鱼(Halichoeres nigrescens)和黄斑蓝子鱼(Siganuscanaliculatus),而底拖网调查优势种为竹筴鱼(Trachurusjaponicus)、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和赤鼻棱鳀(Thryssakammalensis);三重刺网与底拖网作业渔获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2.50和1.35, 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分别为5.85和2.52, Pei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0.77和0.54;渔业资源群落特征与水温和硅酸盐浓度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总体而言,万山群岛三重刺网调查发现的渔业资源种类数和多样性要明显高于底拖网,两种调查方式的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差异也较大,万山群岛岩礁性渔业资源丰富,但经济价值较高的岩礁性渔业资源量较少。

关键词: 三重刺网 底拖网 渔业资源 群落结构 岩礁鱼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信号分子AI-2对副溶血性弧菌四环素耐药基因接合转移的影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探讨信号分子AI-2对海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四环素耐药基因接合转移的影响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经AI-2处理和未经AI-2处理的副溶血性弧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接合反应体系,通过菌落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AI-2对副溶血性弧菌四环素耐药基因接合频率的影响,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不同浓度AI-2对接合转移调控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 副溶血性弧菌Vp2015094和Vp2016058的四环素耐药基因可以通过接合作用转移至大肠埃希氏菌K12中,15、30μmol/L浓度AI-2能显著提高Vp2015094的接合频率(P<0.05),6、15、30μmol/L浓度AI-2能极显著提高Vp2016058的接合频率(P<0.01),30μmol/L浓度AI-2能显著提高Vp2015094的接合转移调控相关基因traF的转录水平以及Vp2016058的接合调控相关基因traF、trbB的转录水平(P<0.05).结论 AI-2能增强副溶血性弧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接合转移,表明AI-2能促进细菌耐药基因的扩散,为建立基于群体感应的细菌耐药性控制技术奠定基础.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信号分子AI-2;四环素耐药基因;接合转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