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8921条记录
磁性侧流层析技术在食品污染物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分析测试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磁性侧流层析技术(MLFA)是一种将磁性纳米材料与侧流层析检测平台相结合的快速分析技术.在保留了传统侧流层析技术操作简单、快速实时、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引入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实现了复杂基质中目标物的选择性分离和富集,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该文重点关注了近五年来MLFA技术在食品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磁性纳米材料的主要种类及MLFA的主要检测原理,并对食源性病原菌和真菌毒素、兽药等小分子有害物质的检测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了MLFA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磁性侧流层析技术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技术 磁性纳米材料 免疫层析法 食源性病原菌 真菌毒素 兽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养殖模式及流通方式的大黄鱼品质评价和等级判定

食品科学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通过跟踪筏式网箱、通框网箱、深水网箱、深海围网4种不同养殖模式和冰鲜、冷冻2种典型流通方式下的养殖大黄鱼品质参数(形体指标、弹性、粗脂肪质量分数、体表b*值(黄蓝度)、感官评分及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结合现有标准T/CROAKER001-2018《高品质养殖大黄鱼评定规则》,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和等级判定.结果表明:深海围网养殖大黄鱼的各项指标具有更高的优级品率,接近野生大黄鱼;流通过程中,冰台(ice platform,IP)组、解冻冰台(thawing ice platform,TIP)组和冻藏(freezing storage,FS)组品质逐渐劣变,其中TIP组劣变速度最快,贮藏至第2天,其鲜度已达不到优级品标准,b*值在14h时降至25;FS组冻藏至30d时判定为优级品,至180d时弹性、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及感官评分等接近不可接受终点.综合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深海围网养殖大黄鱼的优级品率为62.5%,IP和TIP组分别贮藏至第3、2天时,不能被判定为优级品,FS组冻藏30d后不能被判定为优级品,本研究可为养殖大黄鱼在原料养殖和贮藏期间的品质调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黄鱼 养殖模式 流通 品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gNO3真空浸渍制备杀菌银缓释椰壳活性炭研究

功能材料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椰壳活性炭在真空条件下浸渍硝酸银(AgNO3),制备具有杀菌作用的银缓释椰壳活性炭(Ag/AC).以大肠埃希杆菌(E.coli)为实验菌种考察Ag/AC的抑菌杀菌作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仪分别对Ag/AC表面形态、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离子在AC表面被还原成粒径为200~800 nm的单质银;随着AgNO3浸渍浓度的增加,银担载量上升、粒径增大,Ag/AC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平均孔径减小,杀菌性能与抗银流失性能提高.当AgNO3溶液浸渍浓度为8.0 g·L-1时,载银量最大(0.44%),杀菌性能最佳(99.26%);在水中振荡15 d,银流失率为30%,对比相同条件下常压浸渍得到Ag/AC银流失率为94.23%,真空浸渍制备的载银椰壳活性炭在保持高杀菌率的同时实现了银缓释.

关键词: 载银活性炭 真空浸渍法 杀菌 银缓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渤海鱼类DNA条形码信息平台构建及应用

水产学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在采集黄渤海鱼类生物凭证标本及相应DNA条形码的基础上,结合GenBank序列,采用BLAST分析进行数据校正分析、构建系统树检验和Barcoding Gap校验防错等方法核验所采用条形码的可靠性,通过统一提交数据的规范格式,实现物种、凭证标本和DNA条形码的相互关联,构建了黄、渤海鱼类DNA条形码信息平台(http://www.fishdna.com.cn/).该平台数据信息由物种文献数据库、标本数据库和DNA条形码数据库组成,涵盖300余种鱼类的基本生物学信息和DNA条形码资源.平台能提供快捷直观的互联网查询,通过DNA条形码实现未知鱼类样本的物种查询和鉴定.本研究首次构建针对黄、渤海地区的重要鱼类生物的DNA条形码信息平台,访问该网站平台能认知未知鱼类样本,促进国内各海域、各地区乃至国外数据共享和合作交流,为我国北方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分类鉴定、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濒危海洋鱼类的保护和经济鱼类物种甄别提供重要数据资源.

关键词: 鱼类 数据平台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鳞鲃氨基酸沉积率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蛋白质是水生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为鱼体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当饲料达到氨基酸平衡时,鱼体对饲料中的氨基酸充分利用,能够提高鱼体的氨基酸沉积和节约蛋白质资源.试验旨在探究饲料蛋白水平(30.24%~48.12%)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幼鱼(初重(11.07±2.42)g)氨基酸组成、沉积率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试验设定7个处理组,每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蛋白水平为30.24%(G1),33.22%(G2),36.23%(G3),39.33%(G4),42.15%(G5),45.33%(G6),48.12%(G7)的饲料,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鱼体的增重量、干物质含量和饲料效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42.15%时达到最大值.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的含量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5.33%时含量最高.各处理组之间鱼体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G2组达到最高值.G2组全鱼的10种必需氨基酸沉积率和氨基酸总量沉积率最大,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各指标均呈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P<0.05).在7个蛋白水平处理组中,蛋氨酸的沉积率均为最高,这表明蛋氨酸在大鳞鲃幼鱼生长发育中需求量较大.[结论]根据立方曲线回归模型,得出满足大鳞鲃生长的最低蛋白水平为33.33%,饲料蛋白水平在33.33%~47.20%时,鱼体对饲料中氨基酸的利用率较好.饲料蛋白水平超过47.20%,不仅降低大鳞鲃的生长性能,也使饲料蛋白质浪费.

关键词: 大鳞鲃 蛋白质 氨基酸 沉积率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沿海省份蓝碳现状与能力评估

资源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中国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6万km,同时拥有红树林、盐沼、海草床3类蓝碳生态系统,且海水养殖产量常年位居世界首位,蓝碳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蓝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广义蓝碳定义,尝试从自然生态系统和海水养殖系统两方面构建中国沿海省份蓝碳核算体系,基于相关统计数据、遥感数据、核算参数数据,对中国沿海省份蓝碳进行核算,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并利用Super-SBM模型进一步对中国海水养殖碳汇渔业效率进行评估.研究表明:①中国蓝碳生态系统面积呈波动增长,1997-2019年红树林固碳量为0.033~0.078 Tg C/a,盐沼固碳量为0.234~0.646 Tg C/a,海草床固碳量为0.012~0.018 Tg C/a;②沿海九省2003-2020年的海水养殖年固碳总量为0.87~1.36TgC/a,省际空间差异显著,并在各时段表现出不同的增长特征;③沿海九省年蓝碳总量及结构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就蓝碳能力而言,山东和福建蓝碳能力最高;就蓝碳结构而言,江苏的蓝碳构成比例较为均衡;④土地利用变化、蓝碳生态系统与海水养殖的不协调发展、气候变化等是影响蓝碳能力的重要因素,沿海九省2003-2020年的碳汇渔业效率值反映出海水养殖经济指标投入与生态环境产出存在一定失调,这也会遏制蓝碳的挖掘和利用.最后本文就蓝碳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蓝碳生态系统 海水养殖 渔业碳汇 蓝碳能力评估 Super-SBM模型 中国沿海省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营养和风味对比分析

轻工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野生许氏平鲉肌肉的水分和灰分含量均显著较高(P<0.05),粗蛋白含量略高,而粗脂肪含量显著较低(P<0.05);在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中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其次是天冬氨酸,组氨酸的含量最低,且野生许氏平鲉肌肉氨基酸总量(83.20 g/100 g)显著高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77.30 g/100 g);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的ΣEAA/ΣAA和ΣEAA/ΣNEAA均符合FAO/WHO的优质蛋白标准,二者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3.87和91.30,即野生许氏平鲉肌肉的蛋白营养价值高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均检测到15种脂肪酸,野生许氏平鲉肌肉中的EPA和DHA总含量显著高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P<0.05),二者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69.81%和71.98%;许氏平鲉肌肉中共定性出2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酮类、醛类、酯类、醇类及杂环化合物,养殖许氏平鲉肌肉中丁醛、丙醛和2-丁酮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野生许氏平鲉肌肉,二者呈现出不同的风味特征.

关键词: 野生许氏平鲉 养殖许氏平鲉 经济鱼类 营养成分 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脊尾白虾水通道蛋白基因4和11在碱度胁迫过程中的作用

渔业科学进展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通道蛋白(aquaporin)是一种细胞膜上特异性转运水分子及其他中性代谢分子的膜蛋白家族,对生物的细胞内外渗透压稳定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 了解水通道蛋白在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应对碱度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脊尾白虾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EcAQP4)与水通道蛋白11(aquaporin 11,EcAQP11)基因cDNA全长,EcAQP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621bp,编码20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1.673 kDa,理论等电点为8.30,为疏水性蛋白,具有5个跨膜结构域;EcAQP1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83 bp,编码26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8.490kDa,理论等电点为5.40,为疏水性蛋白,具有4个跨膜结构域.序列比对结果显示,EcAQP4基因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同源性最高,为94.63%;EcAQP11与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同源性最高,为81.47%.为验证水通道蛋白的功能,利用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沉默EcAQP4和EcAQP11基因,结果显示,碳酸盐碱度胁迫后,注射干扰后的脊尾白虾死亡率显著升高,EcAQP4干扰组72 h死亡率达到45%,EcAQP11干扰组72 h死亡率达到5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发现,EcAQP4干扰组在碳酸盐碱度胁迫24、48与72 h时的血液渗透压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2 h时渗透压显著升高(P<0.05);EcAQP11干扰组血液渗透压在3个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水通道蛋白在脊尾白虾应对碱度胁迫过程中起到了调节渗透压、维持体内外离子平衡的作用.

关键词: 脊尾白虾 水通道蛋白 基因克隆 渗透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平台光学测量设备跟踪性能检测技术

光子学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实现在地基条件下对动平台光学测量设备跟踪性能的检测与鉴定,提出了一种六自由度检测靶标及检测方法。采用旋量指数积法以全局的方式建立了检测靶标连续无奇异性的运动学模型,只需建立检测靶标首尾两个坐标系,提高运算效率,实时高精度模拟动平台与典型机动目标的融合运动轨迹。综合考虑检测靶标与光学测量设备的性能指标,计算并分析得到某船载光学测量设备方位与俯仰轴跟踪随机误差分别为23.88″和23.86″。将模拟光学目标安装于机械臂末端构建了六自由度检测系统,制定合理可行的检测方法,进行船载光学测量设备跟踪性能的检测与鉴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方位与俯仰轴角速度不同的情况下,船载动平台光学测量设备跟踪随机误差与理论分析基本保持一致,验证了该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实现了在地基条件下对动平台光学测量设备跟踪性能的检测。

关键词: 检测靶标 跟踪性能 轨迹规划算法 六自由度机械臂 光学测量设备 动平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对大鳞副泥鳅胚胎及卵黄囊期仔鱼生长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胚胎及仔鱼对盐度的适应性,将发育至原肠期的胚胎分别放置于盐度为0、2、4、6,8、10的水体中培育,统计胚胎的孵化时间、孵化率以及仔鱼的畸形率、成活率、特定生长率及卵黄囊吸收率,并测定初孵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结果显示:1)盐度为2~4时,胚胎孵化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孵化率在盐度为4时最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初孵仔鱼的畸形率随盐度升高而逐渐增加;3日龄(Days after hatching,dah)仔鱼成活率则随盐度升高逐渐降低;3)初孵仔鱼全长随盐度升高先下降后上升,而3 dah仔鱼的则随盐度升高而下降,其特定生长率和卵黄囊吸收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4)随盐度升高,SAI先升后降,盐度为4时达最大.综上,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及仔鱼生长的适宜盐度为0~4.

关键词: 大鳞副泥鳅 盐度 胚胎发育 仔鱼 不投饵存活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