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手性差异对水产养殖沉积物环境中农药氰戊菊酯降解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为研究养殖池塘底泥环境中农药氰戊菊酯(fenvalerate,简称FV)及其异构体(分别用FV1、FV2表示反式异构体,FV3和FV4表示顺式异构体)的消除动态规律,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培育的方式观察底泥样本中FV及其手性异构体在浓度水平和异构体差异上的消除变化规律。研究发现,FV在底泥环境中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不同暴露浓度条件下,FV及其手性异构体的降解半衰期均无显著性差异,FV在环境中的半衰期范围是19.47~38.73天。不同手性异构体在底泥环境中的半衰期存在差异,FV1的降解半衰期显著高于其他异构体,FV3显著高于FV2和FV4。FV在底泥环境中存在α-C位置异构的转化现象,当转化进行3周后,转化速率变慢,转化产物变化开始不断减少。研究认为,FV在底泥中的蓄积周期较长,应尽量避免FV在底泥环境中的直接残留和暴露。此外,为安全进行渔业生产和有效进行环境生态风险评价,在底泥FV残留的检测或去除研究中应区分其不同的手性异构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源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分型及致病力
《水产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调查鱼源气单胞菌毒力基因与其致病力的相关性,以2009—2018年从不同患病鱼分离的173株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毒力相关基因、测定溶血活性、腹腔注射感染异育银鲫等方法开展评价。通过管家基因gyrB分子鉴定结果显示,173株气单胞菌中维氏气单胞菌(119/173,68.9%)和嗜水气单胞菌(50/173,28.9%)是主要流行的菌株。10个毒力基因aer(162/173,93.64%)、act(131/173,75.72%)、ast(55/173,31.79%)、alt(58/173,33.53%)、lip(152/173,87.86%)、exu(154/173,89.02%)、fla(143/173,82.66%)、gcaT(148/173, 85.55%)、 eprCAI(41/173, 23.70%)和ahyB(51/173, 29.48%)普遍存在于173株气单胞菌中。依据检测到的毒力基因数量从多到少分布情况,这些菌株可分为7大类(Ⅰ~Ⅶ)53个毒力基因型。大部分嗜水气单胞菌检测到8~10个毒力基因,主要分布于Ⅰ、Ⅱ和Ⅲ类基因型;维氏气单胞菌的eprCAI、ahyB、 ast和alt等4个毒力基因检测率低,主要分布于Ⅳ、Ⅴ和Ⅵ类基因型。大部分气单胞菌(94.22%,163/173)具有溶血活性。代表性毒力基因型的38株维氏气单胞菌和20株嗜水气单胞菌腹腔注射异育银鲫攻毒结果显示,3.0×106 CFU/尾的剂量下,3株维氏气单胞菌使鲫死亡率达80%~100%,16株嗜水气单胞菌使鲫死亡率达90%~100%。研究表明,维氏气单胞菌是目前最主要流行的气单胞菌,但其检测到的毒力基因普遍少于嗜水气单胞菌,且对异育银鲫的致病力普遍弱于嗜水气单胞菌。本研究能够为气单胞菌败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鱼池清刷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分析
《渔业现代化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机器人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鱼池环境下的建图和定位效果,设计了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和传感器的机器人建图定位系统。首先对鱼池机器人建立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SLAM)系统模型,然后利用传感器提取环境特征,实现基于Gmapping算法的地图构建功能,采用自适应蒙特卡罗定位(AMCL)算法和选择方切角鱼池的基础试验组条件下,最后通过设置不同因素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鱼池清刷机器人定位性能。结果显示:在机器人移动速度0.1 m/s,平均定位距离误差为9.02 cm,平均定位角度误差为4.6°。研究表明,该鱼池清刷机器人能够在未知环境中构建精度较高的地图并且实现有效定位,具有良好的定位导航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罗非鱼产业供求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从供求的角度,对当前罗非鱼产业供求的情况、特点、存在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罗非鱼的供求发展呈现出供给高度集中,国内消费分散;产品以供给国际市场为主,对外依存度高;需求国多元化,贸易量受美国市场影响大等特点。中国罗非鱼需求变动幅度较大,尤其是美国市场未知性的影响,使得罗非鱼供给存在部分过剩的现象。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罗非鱼需求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这种下降会在新冠疫情影响后得到缓解,并继续增长。而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中国罗非鱼供给量增长将持续放缓,甚至减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脊椎动物2020年新增物种
《生物多样性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及时掌握中国脊椎动物新增物种情况,本文系统检索和整理了2020年发表的分类学文献,汇总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脊椎动物共新增109种,其中新物种100种,国家级新记录种9种。包括鱼类新种24种、两栖类新种41种和新记录4种、爬行类新种30种和新记录4种、鸟类新种1种、哺乳类新种4种和新记录1种。上述新增物种中有92种描述报道时应用了分子遗传学证据,占新增物种数量的84.4%。在新增脊椎动物物种中,两栖类集中于无尾目、爬行类全部属于有鳞目,分别有43种和34种,其累计占比超新增物种总数的70%。在云南、西藏、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发现新物种数量较多,均有10种及以上,累计占比超新增物种总数的60%。绝大部分物种为中国学者发表,绝大多数论文发表于英文期刊。总结数据提示今后需持续加强我国低等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重视运用分子系统学技术进行物种识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带拟鲹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带拟鲹(Pseudocaranx dentex)肌肉鲜嫩味美,是刺身、寿司等上等食材的来源。为全面认识黄带拟鲹的营养价值,该研究采用生化法对其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并评价其营养品质。结果显示,黄带拟鲹肌肉粗蛋白含量较高。在氨基酸水平,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0.67%,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5.37%,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标准;依据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蛋氨酸、缬氨酸分别是黄带拟鲹的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黄带拟鲹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3.73%,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为21.20%,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是n-6系列PUFA的1.95倍,说明黄带拟鲹可为人类提供优质的不饱和脂肪酸。黄带拟鲹肌肉中还含有人体组织结构和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元素,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经济鱼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段滚筒式罗非鱼高效低损去鳞工艺
《水产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滚筒去鳞是鱼类连续去鳞加工的有效方法之一,虽然国内已有去鳞设备应用于实际生产,但实际去鳞效果和损伤等方面还无法完全满足生产需求。为探究不同去鳞部件在滚筒式去鳞加工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因素,该研究选取钢板网、圆形孔网、角钢刀具和螺纹钢4种去鳞结构件,设计滚筒去鳞实验装置并开展工艺参数研究,测量不同条件下去鳞率并观察分析损伤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多段滚筒去鳞装置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去鳞时间和滚筒转速是影响钢板网和圆形孔网去鳞效果的主要参数,不同去鳞时间下的去鳞率差异显著,去鳞率随时间延长不断上升。在滚筒转速为35 r/min,去鳞时间接近4 min时,去鳞率可达95%;相同时间和转速下,各去鳞部件的去鳞效果依次为钢板网>角钢道具>圆形孔网>螺纹钢,对鱼体的损伤程度依次为螺纹钢<圆形孔网<角钢道具<钢板网;钢板网和圆形孔网组合式多段滚筒去鳞装置,在转速为35 r/min,去鳞时间为3 min时的最高去鳞率可达95%,且损伤率低。研究获得的适宜罗非鱼多段滚筒去鳞装置的工艺参数,可为罗非鱼滚筒去鳞设备的完善和优化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姜素对鱼源耐药性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为探究山姜素对耐药性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测定山姜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细菌形态、电导率、乳酸脱氢酶(LDH)、蛋白质代谢和DNA的影响,研究山姜素对耐药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机制。山姜素对5株鱼源耐药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8-256 μg/mL和512-1 024 μg/mL。与对照组相比,2MIC山姜素作用于嗜水气单胞菌CW株8 h、16 h后,菌体皱缩,细胞壁和细胞膜破损,细胞质丢失,内部空化;作用2 h后,菌悬液电导率、乳酸脱氢酶含量、DNA外渗量分别增长了3.97%、26.09%和10.50 μg/mL;作用2、4和8 h后,菌悬液核酸荧光强度和密度呈现随时间降低的趋势。山姜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机制为损伤菌体的细胞壁、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来抑制其生长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集成调控技术配比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前期研究表明"5%空心菜+10%填料+泼藻"水质调控集成模式值得推广,为进一步验证效果,以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为对象,研究不同空心菜种植配比其对池塘水质氮、磷净化效果。通过设置5%、8%和10%空心菜种植比例,测定TN、NH3-N、TP、CODMn、TSS、p H和DO等水质指标,并进行环境、效益评估。结果表明:空心菜种植对罗非鱼池塘水体中TN、NH3-N、TP、CODMn、TSS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空心菜种植对TN去除率在10%~15%之间,对TP去除率在20%~40%之间,5%空心菜种植组还对NH3-N、CODM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效益较好适合推广。
关键词: 池塘水质调控 原位修复集成 中草药 鱼菜配比 营养盐去除效果 成本核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神经网络在橄榄蛏蚌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淡水渔业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降低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规模化繁育过程中亲本性别鉴定的工作量,通过对壳长(SL)、壳高(SH)、壳宽(SW)、体质量(BW)4个性状221行数据采集并归一化处理,从原始数据中随机抽取90%的数据(199个样本)用于数据测试,并以此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橄榄蛏蚌进行性别预测。结果显示,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能够较好地模拟橄榄蛏蚌两种性别的数据,准确度为0.68,SH、SW、BW3个性状与性别的关系较弱,仅SL和性别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影响关系。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 性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