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基于CNKI的胡麻(亚麻)品种相关中文文献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CNKI,对1979年以来胡麻(亚麻)品种相关中文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以了解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对利用"专业检索"方式检索到的相关中文文献通过逐条研读,以及运用Excel软件的分类汇总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索到的93篇有效文献来源于33种中文期刊,其中甘肃出版的3种期刊载文量占25.81%;相关文献总量的39.79%出自甘肃的作者;在发表文献较多(5篇及以上)的10位学者中,甘肃有6位。文献的引用频次和下载频次与文献内容有关,研究综述、遗传研究、种质评价类文献的平均引用频次和平均下载频次均较高。在文献涉及的39个胡麻(亚麻)品种(系)中,甘肃省选育的占46.15%,其次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黑龙江省。

关键词: 胡麻 亚麻 品种 文献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区补灌及施氮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补灌及施氮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方式下,玉米各生育期全株、秸秆干物质积累均呈现出"S"型曲线变化规律。玉米全株干物质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相同P、K肥条件下,增施N肥可增加玉米秸秆干物质量;补灌(50mm)条件下,相同施肥处理玉米产量和N肥农学效率分别比无灌溉增加4%~21%、1.8%~20%;补灌条件下,N、P2O5和K2O的用量分别为225、120、60kg/hm2时(W1N4处理),玉米产量最高,可达到10 971kg/hm2,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玉米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条件下,平衡施肥和补灌可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 补灌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染色体消除法诱导啤酒大麦单倍体技术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完善染色体消除法诱导啤酒大麦单倍体的技术体系,以7个啤酒大麦F1代材料为母本,分别以1个二倍体和1个四倍体的球茎大麦为父本进行杂交诱导。结果表明,二倍体球茎大麦的单倍体诱导率平均为28.13%,四倍体球茎大麦的单倍体诱导率为0。研究了试验期间的环境日最高温度、不同授粉时间和授粉后激素处理对授粉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试验期间环境日最高温度低于22℃、啤酒大麦去雄后2d进行授粉、授粉后第1~3d每天用Dicamb∶2,4-D∶GA3=1∶2∶75(质量比,各激素浓度分别为1、2、75mg·L-1)的混合激素喷授粉小花1次,可获得最高的杂交结实率。同时,分析了不同年际间授粉结实率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和不同倍性的球茎大麦对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

关键词: 染色体消除法 啤酒大麦 单倍体诱导率 结实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条件下TS质量分数对沼气发酵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冬、春、秋季节沼气池利用率低下的问题,研究低温条件下原料TS质量分数对沼气发酵的影响作用,以期增加沼气发酵原料的利用效率,提高沼气池利用率。以自制2.5 L厌氧反应器,新鲜牛粪为底物,设计了4%、6%、8%、10%、12%、14%6个装料TS质量分数的沼气发酵试验。结果表明,TS质量分数为6%的装料质液配比适合在冬、春、秋季节进行沼气的启动发酵;温度下降的季节里应适当给沼气池补料,提高沼气池的TS质量分数,以增加总产气量。

关键词: 沼气发酵 TS质量分数 低温 可再生能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抗旱性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是影响大豆产量提高和种植区域扩大的重要限制因素。主要介绍了与大豆抗旱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机制、形态与发育指标、基因定位及克隆、抗旱性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大豆抗旱性研究、品种选育及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 抗旱性 生理生化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的半夏凝集素基因(Pinellia Ternate Agglutinin Gene,pta)对小麦的遗传转化及鉴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肃主要推广春小麦品种陇春22幼胚为转基因受体材料,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体系。以预培养4天的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C58c1农杆菌菌株为供体,将含有半夏凝集素基因的重组质粒pBIpta转入了小麦,经G418 25 mg/L抗性筛选、PCR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共获得转基因植株3株,外源基因的插入拷贝数分别为2、1、3。同时对转基因小麦的T1代植株进行了PCR检测和抗虫性分析,表明半夏凝集素基因在转基因植株的后代中得到了遗传并有一定的抗蚜虫作用。

关键词: 半夏凝集素基因 陇春22(Triticum aestivum L.) 农杆菌介导法 Real-time PCR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份美国冬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从美国引进的20个冬小麦品种的遗传差异及其遗传丰富度,提高其作为小麦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选择了具有多态性的24对SSR标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48条引物在20个冬小麦品种中检测到153条差异带,每对引物多态性位点2~13个,平均6.37个,可以清楚地将供试品种分开;20个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2~0.84,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2,供试品种的遗传基础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相似系数最高的是1R2与1R24,为0.84。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8处将20个品种聚为四类。

关键词: 冬小麦 遗传多样性 SSR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旱塬区覆盖方式对早酥梨光合特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黄土高原旱塬区梨园的土壤耕作模式。以8a生早酥梨为试材,研究陇东黄土高原旱塬区地面覆盖对早酥梨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草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在11:00最高,达到峰值;各处理Pn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地面覆盖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覆草显著高于覆膜;覆草能显著提高Gs和Ci,其Ci极显著高于CK(P<0.01),显著高于覆膜(P<0.05),处理间Gs和Ci变化趋势均与Pn一致;覆草后LCP显著降低,而LSP显著提高,表明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覆草的Pn-max显著高于CK(高14.83%);覆草的CO2补偿点显著低于覆膜和CK。可见,旱塬区覆草可以显著提高早酥梨叶片光合作用,有利于干物质形成,增强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

关键词: 覆盖 早酥梨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顶羽菊提取物对蚜虫和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研究

草地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顶羽菊(Acroptilon repens(L.)DC.)的杀虫杀螨生物活性研究,国内外迄今未见文献报道。探明顶羽菊提取物的杀虫杀螨活性,可为利用该植物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杀螨剂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浸叶(穗)浸虫法和玻片浸渍法研究了顶羽菊提取物对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L.)等9种蚜虫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的杀虫杀螨活性。结果表明:顶羽菊乙酸乙酯粗提物之石油醚萃取段对萝卜蚜(Lipaphiserysimi Kaltenbach)、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和禾谷缢管蚜(R.padi L.)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在3.21g.L-1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15%,94.17%和90.74%;对朱砂叶螨也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在0.96g·L-1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可达94.81%;对甘蓝蚜、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豆蚜(A.craccivora Koch)、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和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 Walker)无触杀活性。

关键词: 顶羽菊 提取物 蚜虫 朱砂叶螨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钾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高寒阴湿区黑麻土上,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增施钾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薯率,同时,增施适量的钾肥可以显著增加农民收入。建议该区在氮、磷肥配合施用的基础上施K2O 60kg/hm2。

关键词: 马铃薯 钾肥 产量 品质 黑麻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