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朱槿新品种'出水芙蓉'

园艺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朱槿‘出水芙蓉’是从‘Columbine’为母本、‘Versicolor’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来的新品种。植株紧凑,叶色深绿,花量较大,花形周正,单瓣轮状,花瓣粉红色。适应性强,可用于露地栽培造景或者作为商品盆花。

关键词: 朱槿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释氮肥对橡胶幼苗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不同缓释氮肥在橡胶幼苗上的施用试验,以期为在橡胶树缓释氮肥研制及应用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橡胶苗为试验材料,选择4种缓释氮肥进行肥效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缓释氮肥在对橡胶苗各部位生物量和养分累积吸收量的影响。【结果】与施用尿素相比,除DMPP-尿素外,缓释氮肥可以显著增加橡胶苗根茎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各处理的总生物量为肥料棒(146.64 g)>腐植酸-脲醛(142.36 g)>包膜尿素(124.14 g)>DMPP-尿素(91.90 g)>尿素(80.21 g)>不施肥(30.50 g),腐植酸-脲醛与肥料棒处理的总生物量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肥料棒处理橡胶苗各部位氮素累积总量和钾素累积总量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其次为腐植酸-脲醛处理,而包膜尿素、腐植酸-脲醛及肥料棒处理间橡胶苗各部位磷素累积总量差异不显著。【结论】腐植酸-脲醛及肥料棒在橡胶苗上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缓释氮肥 橡胶苗 生物量 养分积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提取方法对牛油果油理化特性、抗氧化性能及脂肪酸组成的对比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牛油果油理化特性、抗氧化性能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对比乙醇浸提法、正己烷浸提法、热榨法、冷榨法、水代法5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牛油果油.参考国家标准对其理化特性、抗氧化性能等进行检测,采用GC-MS对其脂肪酸组成及相对百分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水代法所得牛油果油感官品质、酸价、碘价、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皂化值和不皂化物优于其他4种方法,其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与不皂化物含量与其他4种方法的差异显著.乙醇法所得牛油果油中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最大,且与其他4种方法的差异性显著;5种方法所的牛油果油中共检出8种脂肪酸,且主要由油酸、棕榈酸、亚油酸和棕榈油酸4种组成,水代法所得牛油果油中脂肪酸种类最少,但是其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总和最大,且棕榈酸、棕榈油酸含量与其他4种方法的差异性显著.[结论]5种提取方法中水代法所得牛油果油的品质最佳.

关键词: 牛油果 提取方法 理化特性 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acillus subtilis Czk1挥发性化合物对橡胶树红根病菌的抑制作用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橡胶灵芝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引起的红根病是橡胶树生产上毁灭性病害之一.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橡胶灵芝菌的抑制作用,以橡胶灵芝菌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检测Czk1所产12种挥发性化合物纯品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挥发性活性组分进行毒力测定;检测挥发性混合组分对橡胶灵芝菌细胞的形态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12种挥发性化合物纯品对橡胶灵芝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抑菌率在15.20%~100%之间,其中,苯甲醛对橡胶灵芝菌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达到100%.9种化合物纯品对病菌的毒力测定中,苯甲醛、3,5-二甲氧基苯乙酮、2,6-二叔丁基对甲酚EC50分别为20.30、30.62、40.96 μg·mL-1.该三种混合组分浓度为25 μg· mL-1,其对橡胶灵芝菌的抑制率为67.00%.经三种混合活性组分处理后的病菌菌丝缠绕成一团,细胞壁变薄,部分膜结构不完整.混合活性组分影响病菌细胞通透性.Czk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具良好的抑菌活性是由这些挥发性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挥发性物质应用前景巨大,可作为化学农药替代品防治橡胶树红根病.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挥发性物质 橡胶灵芝菌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海南可可豆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海南可可豆中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提取得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探讨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温度间的显著性影响和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可可原花青素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7%、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88min、提取温度76℃.此工艺条件下,可可原花青素提取得率为6.21%.此结果为海南可可豆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可可 原花青素 提取得率 响应面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咖啡新品种热研3号选育

种子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研3号咖啡是从中粒种咖啡实生树群体优选高产单株育成的无性系.该品种1983-1993年开展区域试验,4个试验点平均干豆产量为188.3、96.31、163.24、134.33 kg·(667 m2)-1,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在2010-2014年的生产性试验中,2个点干豆平均产量为177.3、174.3 kg·(667 m2)-1,分别比对照增产35.2%和36.5%;该品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早熟、咖啡因含量低等特点.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海拔800 m以下地区种植.2016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编号为:琼认咖啡2015001.

关键词: 咖啡 热研3号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神秘果叶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神秘果资源,优化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了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结果表明,提取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V/m)、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60 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神秘果叶粗多糖提取率为(4.93±0.22)%;3个因素对神秘果叶粗多糖提取率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同时发现神秘果叶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神秘果 叶片 多糖 抗氧化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铝胁迫造成橡胶苗死亡的机制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铝毒是酸性土壤中抑制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因子,但其对橡胶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甚少.本研究设置50、100、200 mmol/L 3种Al3+处理浓度,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铝胁迫下橡胶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根系导水率、H2O2和O2?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叶片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根系导水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H2O2和O2?含量则逐渐增加,且浓度越高对各个指标的影响越显著.铝毒害可造成根系活性氧(H2O2和O2?)的累积,进而造成根系活力和导水率下降,叶片SPAD值和相对含水量下降,最终导致橡胶幼苗死亡.

关键词: 铝毒 橡胶苗 SPAD值 根系活力 根系导水率 活性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阳能自控多方式诱虫灯对槟榔害虫的诱捕效果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对太阳能自控多方式诱虫灯诱捕槟榔害虫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过240 d,诱虫灯共诱捕害虫255 924头,共计8个目、26科、46种昆虫,其中鳞翅目害虫达到64.33%;诱虫灯诱虫数量、重量在8-11月增加,12-2月减少,3月后再增加,其诱虫数量变化与当地虫害发生规律相一致,且益虫仅占总虫量的0.80%;灯控区槟榔受虫害等级比非灯控区少1~3个等级,虫害发生等级控制在++以内.灯控区坐果率在开花结果初期、收获期明显高于非灯控区,明显降低落果率,单株产量达到10.96 kg,比非灯控区提高36.61%.因此,该型诱虫灯在槟榔园使用具有诱虫谱广,诱杀作用强的特点,可大幅减少虫害发生,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

关键词: 诱虫灯 槟榔害虫 诱捕效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梨种苗繁育研究进展

中国南方果树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油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市场前景广阔,种苗需求量大.本综述从种子繁育、压条繁育、扦插繁育、嫁接繁育和组培繁育5个方面介绍了当前油梨种苗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油梨大规模育苗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梨 种苗繁育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