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饲粮能量水平对42~90日龄嘉积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42~90日龄嘉积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并确定该时期的能量需要量。试验选取健康试验鸭600只,随机分为5组,饲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1.30、11.61、11.92、12.24和12.55 MJ/kg,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公母各占1/2)。对比不同能量组嘉积鸭的生长性能,并使用直线折线模型拟合料重比的能量需要量方程,计算出嘉积鸭最适能量需要量。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水平极显著影响嘉积鸭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1),12.24 MJ/kg组料重比最低,显著低于11.30 MJ/kg组(P<0.05)。2)饲粮能量水平极显著影响母鸭体重、体斜长和龙骨长(P <0.01),但对公鸭体尺体重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12.24 MJ/kg组母鸭体重及龙骨长显著高于11.30、11.61、11.92 MJ/kg组(P<0.05)。3)饲粮能量水平升高有增加母鸭皮脂率的趋势,其中12.24 MJ/kg组显著高于其他4组(P <0.05),但饲粮能量水平对公鸭屠宰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母鸭12.24 MJ/kg组肌胃指数显著低于11. 30、 11. 61、 11. 92 MJ/kg组(P <0. 05), 12. 24 MJ/kg组公鸭显著低于11.30 MJ/kg组(P<0.05)。5)通过拟合嘉积鸭能量需要量方程,计算获得其最佳料重比的能量需要量为12.05 MJ/kg。综上所述,12.24 MJ/kg饲粮能量水平能够降低42~90日龄嘉积鸭料重比、提高体重体尺以及皮脂率、降低肌胃指数,是较为适宜的饲粮能量水平;42~90日龄嘉积鸭最适的能量需要量为12.05 MJ/kg。
关键词: 嘉积鸭 饲粮能量水平 42~90日龄 生长性能 能量需要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皮渣多酚的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芒果皮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粗多酚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参数;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粗多酚,筛选多酚含量最高的组分,并通过HPD10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进一步,采用LC-Q-TOF-MS法对纯化组分初步定性并比较了不同溶剂萃取相和纯化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法对芒果皮渣多酚的提取效果较好,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浸提时间1.5 h、浸提温度60℃、超声功率250 W、液料比30:1 mL/g,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9.68%;乙酸乙酯相所得多酚含量最高,达到254.41 mg/g;从树脂纯化组分中共鉴定出17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黄酮醇、酚酸和鞣质等,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191×10-3 mg/m L、0.081 mg/mL、0.43 mg/mL和0.63mg/m L。表明乙酸乙酯相中的纯化组分是深入挖掘芒果皮渣抗氧化功效的物质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度对食用木薯粉理化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食用木薯粉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细度食用木薯粉理化品质、加工特性、消化和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细度食用木薯粉的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达显著差异,其中80目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而溶胀度、可溶性分别与细度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从热分解特性看,不同细度食用木薯粉DSC曲线具有两个峰值温度,而80目食用木薯粉焓变最大,达到-882.88 kJ/kg,热稳定性差.进一步研究其消化特性发现,食用木薯粉细度越大,其快速消化淀粉(RDS)含量越高,但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则相反.相关分析表明,粗蛋白含量分别与RDS、SDS呈极显著负相关(-0.74071)和正相关(0.86628).细度不仅显著影响木薯粉的稳定性,还决定木薯粉的消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沙群岛4种木材的解剖学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西沙群岛4种植物[水芫花(Pemphis acidula)、海人树(Suriana maritima)、海岸桐(Guettarda speciosa)和银毛树(Tournefortia argentea)]的木材解剖学特征,为其木材识别、系统分类及植物保育等方面研究提供依据。采用数码显微的方法,对4种植物树皮、木材宏观及微观构造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水芫花、海人树、海岸桐树皮呈褐色,管孔分布类型为散孔材;银毛树树皮呈银白色,管孔分布类型为散孔材至半环孔材。水芫花和海人树的木材质地较重硬,髓部较小;海岸桐和银毛树的木材质地较轻软,髓部较大。4种植物木材导管分子长度均较短,不超过800μm。水芫花、海人树和海岸桐管孔组合以径列复管孔为主,银毛树则以管孔团为主。银毛树的轴向薄壁组织最为发达,并具有小型导管。水芫花木射线同形单列为主;海人树和海岸桐的木射线为异型II型,2列至4列为主,常同一射线内出现2~3次多列部分;银毛树以同形多列为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G胁迫下85份引进柱花草种子的萌发特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柱花草的抗旱性强弱,构建柱花草资源抗旱评价体系,以85份引进柱花草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0(CK)、10%和20%质量浓度的PEG-6000渗透液胁迫下萌发期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相对胚轴长、萌发抗旱指数共5项指标,分析不同干旱胁迫对柱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柱花草抗旱性能.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EG对柱花草种子的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高浓度PEG降低了柱花草种子的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阻碍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种间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抗旱型材料为头状柱花草CIAT2250、大头柱花草CIAT 2113和CIAT 1942、蔓性柱花草CIAT 10182,不耐旱材料有墨西哥柱花草CIAT 1590、卡尔奇柱花草CIAT 1616和CIAT 1624.本研究结果为引进柱花草资源抗旱性评价、抗旱品种选育及其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切接法对油梨苗根系形态特征和各部位营养元素含量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杜克7"(Duke7)为砧木,"哈斯"(Hass)为接穗,研究采用切接法对油梨种苗嫁接后,根系形态以及各部位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油梨苗整体生长性状分析,嫁接苗长势相对较缓慢,其株高与茎粗比实生苗分别降低了8.4%和4.8%,然而嫁接苗的根冠比高于实生苗,增加10.6%.从油梨苗根系形态特征指标,嫁接苗根系的总根长、总根投影面积、总根表面积、根系直径、总根尖数及交叉数等生长指标均明显高于实生苗,分别比实生苗增加15.7%、21.0%、8.7%、85.6%、21.1%、23.7%.油梨苗各部位营养元素含量的分布表明,嫁接苗各主要器官对N、P、K的吸收能力增强,对Cu、Zn、Fe的吸收减少,Ca、Mg、Mn元素在嫁接苗和实生苗易于吸收和转运.说明切接法在油梨种苗生产上是一种适合的繁育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着色的转录组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辣椒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着色的基因表达差异,探究参与或调控辣椒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基因或转录因子.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对辣椒果实青果期(G)、转色期(B1,果实表面30%左右变色)、转色期(B2,果实表面50%左右变色)和成熟期(R)的辣椒果实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G-vs-B1、B1-vs-B2和B2-vs-R上调和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别为924个和2 188个;DEGs经GO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生物调控、应激反应、信号、代谢过程和生长等的生物过程;DEGs经KEGG富集分析主要富集在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淀粉、蔗糖代谢等信号通路,DEGs共注释到3 079个转录因子,包括AP2、MYB、MADS和ERF等类型,转录因子AP2在调控植物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方面已得到证实,但在辣椒果实着色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研究.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辣椒果实着色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解析调控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提供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沥滤法制备低蛋白天然橡胶的性能表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蛋白天然橡胶主要通过去除水溶性蛋白质来制备,且酶处理天然胶乳加离心法是脱除天然橡胶中水溶性蛋白质的主要方法。文章先采用碱性蛋白酶处理天然胶乳,然后用多次沥滤配合绉片去除水溶性蛋白质的方法制备低蛋白天然橡胶,并对沥滤法得到的低蛋白天然橡胶(L-LPNR)与离心法低蛋白天然橡胶(C-LPNR)进行性能对比,探究不同制备方法对低蛋白天然橡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由于沥滤法减小了离心力的作用,保留了天然橡胶分子链中的部分蛋白质水解产物。而蛋白质水解产物具备加速硫化和促进交联的作用,能使L-LPNR的硫化速度较快、交联密度较高;较高的交联密度限制了橡胶分子链间的滑移,相同的测试条件下L-LPNR的内生热比C-LPNR的大约低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芒果品种对蓟马的抗虫性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芒果品种对蓟马的抗性及其机理,为芒果抗性品种选育及蓟马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农业农村部儋州芒果种质圃内的40个芒果品种为材料,采用盘拍法调查不同芒果品种嫩梢上的蓟马虫口密度,以虫量比值法鉴定40个芒果品种对蓟马的抗虫性;观测40个芒果品种的嫩叶颜色、嫩梢密度和嫩梢生长期等性状,分析其对蓟马为害的影响.[结果]40个参试芒果品种中有高抗品种5个、抗虫品种5个、中抗品种8个、感虫品种13个和高感品种9个,各抗性品种的单梢虫量比值分别为0.04~0.10、0.13~0.17、0.22~0.36、0.52~1.47和1.79~4.20,占比分别为12.5%、12.5%、20.0%、32.5%和22.5%.不同嫩叶颜色芒果品种的平均虫口数量排序为锌黄色>铜褐色>古粉红色>黄绿色>紫红色,嫩叶为锌黄色芒果品种的虫口数量最大(10.7头/梢),显著高于其他4种颜色的芒果品种(P<0.05),铜褐色、古粉红色、黄绿色和紫红色的芒果品种之间虫口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芒果单株嫩梢密度与蓟马虫口密度呈正相关(r=0.044),但未达显著水平;不同嫩梢生长期芒果品种的平均虫口密度排序为初期>中期>末期,但3个不同生长时期的芒果嫩梢虫口密度差异不显著.[结论]Jan-78、缅甸3号、红晕芒、河口本地芒和肯特为高抗品种,具有较好的抗蓟马育种潜力,可为今后开展芒果抗蓟马育种提供重要材料.芒果品种的抗虫性与其嫩叶颜色密切相关,锌黄色的嫩叶是芒果蓟马趋于为害的重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