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象山港典型生境沉积物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与结构多样性

生态学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高通量测序和qPCR技术对象山港4种典型生境(牡蛎养殖区OA、海带养殖区SA、自然岛礁区NR、人工鱼礁区AR)和对照区CK的沉积物反硝化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进行了测定分析,并探讨了反硝化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物nirK型反硝化细菌丰度在5种生境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沉积物nirS型反硝化细菌丰度排序为AR

关键词: nirK nirS 高能量测序 定量PCR 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湖裸鲤不同繁殖群体繁殖特性的比较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青海湖的洱海、大湖、黑马河口、泉吉河口、沙柳河口和布哈河口6处采样点,共采集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繁殖群体样本295尾,对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显示,除泉吉河口的性比(♀∶♂)<1(即0.82∶1)外,其余5个繁殖群体雌性个体数量均大于雄性(♀∶♂>1);6个繁殖群体的所有样本中,雌性的生物学最小型大于雄性.其中,雌性群体(布哈河口)的生物学最小型的年龄、全长和体重分别为5龄、157 mm和42.5 g,雄性(沙柳河口)为4龄、124 mm和24.5 g;6个繁殖群体的雌性性成熟系数(GSI)显著高于雄性(P<0.05),沙柳河口雌性GSI(19.67±1.36)%显著高于洱海(10.28±1.36)%和大湖(13.35±1.24)%(P<0.05),而不同繁殖群体雄性GSI间差异不显著(P>0.05);黑马河口平均绝对繁殖力Ft[(3338.18±324.25)粒]和相对繁殖力Fr [(21.88±2.10)粒/g]分别与沙柳河口的Ft [(10699.40±613.91)粒]和Fr[(82.68±4.63)粒/g]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的繁殖特性在不同群体之间已出现分化趋势或已经分化.本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青海湖裸鲤的种群结构以及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管理措施提供基础数据,特别是增殖放流策略的优化.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繁殖群体 性比 生物学最小型 性成熟系数 繁殖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改性方法对琼胶理化性质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采用羧甲基化、过氧化氢氧化和羟丙基化3种方法对琼胶进行改性,通过比较表征改性前后琼胶的溶解性能、色泽、凝胶透明度、凝胶质构特性、IR分子结构和热稳定性,探究不同改性方法对琼胶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羧甲基化和羟丙基化后琼胶的溶解温度、凝胶温度、凝胶再溶温度和凝胶强度显著降低(P<0.05),琼胶凝胶软弹性和持水性增强;氧化改性显著提高了琼胶凝胶强度(P<0.05),由984 g·cm-2提高至1 463 g·cm-2;氧化改性和羟丙基化改性显著提高了琼胶的白度(P<0.05),而羧甲基化改性显著降低了琼胶白度(P<0.05);3种改性方法均显著提高了琼胶凝胶的透明度(P<0.05);羧甲基化改性降低了琼胶的热稳定性,氧化和羟丙基化改性提高了琼胶的热稳定性。由此证明3种改性方法可不同程度地改变琼胶的理化性质。

关键词: 琼胶 羧甲基化 氧化 羟丙基化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照强度对紫海胆浮游幼体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紫海胆(Anthocidaris20crassispina)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槽实验方法,模拟分析了自然光周期条件下光照强度对紫海胆浮游幼体生长、存活以及体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紫海胆苗种的规模化繁育提供必要的生物学参数。研究发现,在实验设计的光照强度梯度(0、500、1000、2000、3000lx)内,光照强度对紫海胆浮游幼体的体长、躯干部骨针长度和口后腕骨针长度的影响趋势一致,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为50020lx>020lx>100020lx>200020lx>300020lx。在50020lx条件下,紫海胆浮游幼体的体长、躯干部骨针长度和口后腕骨针长度都达到最高,且显著优于其他实验组(P<0.05),此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最强;在200020lx条件下,紫海胆的胃蛋白酶活性最强;在300020lx条件下,紫海胆浮游幼体发育到11d已全部死亡。研究表明,在500lx光照强度下,紫海胆浮游幼体可保持最佳的生长速度、消化酶活性以及存活率,50020lx为紫海胆浮游幼体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强度。

关键词: 紫海胆 光照强度 生长速度 消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红罗非鱼低温体色变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展红罗非鱼(Oreochromis spp.)低温体色变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为红罗非鱼低温变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Illumina HiSeqTM 4000测序平台,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RAD-Seq)对低温处理后体色发生变异和不发生变异的红罗非鱼进行基因组测序,应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算法进行GWAS分析,并利用BLAST程序对每个SNP位点在罗非鱼基因组中的位置进行在线定位,确定其周围的功能基因。【结果】应用RAD-Seq和GWAS技术,共筛选获得24个与红罗非鱼低温处理后体色发生变异显著相关的SNPs位点(P<5.15E-08),在基于24个SNPs位点附近共找到19个已知的功能基因,且这些基因主要与细胞转录、代谢和免疫等功能相关。【结论】基于RAD-Seq和GWAS分析共筛选出24个与红罗非鱼低温体色变异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并注释到19个功能已知且均与信号转导、生物合成及免疫相关的基因,可作为后续开展红罗非鱼体色相关分子辅助育种研究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红罗非鱼 体色变异 简化基因组测序(RAD-Seq)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藜芦醇生物学活性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是一种多酚类防御素,广泛存在于葡萄、虎杖及蓝莓等多种植物之中。RES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细菌、免疫调节等生物学活性而被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应用于水产行业中。本文综述了RES的理化性质、生物利用率、生物学活性及其调节机制,并总结了RES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RES对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免疫健康及脂肪代谢调节均有良好地促进作用;此外,RES还可有效防控细菌病原体对水产动物的侵染。但基于目前的研究, RES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相关机制尚未充分清楚,针对不同水产动物的适宜剂量也缺乏基础性研究,应尽快开展深入研究以期为进一步促进RES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生物学活性 水产动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汕尾市引发灾害性海浪的热带气旋特征研究

海洋与湖沼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海浪灾害是威胁近海民众生命安全最为突出的海洋灾害,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整体上升的趋势。基于31 a (1986—2016年)汕尾市观测站的热带气旋影响期间白天的海浪数据,本文定义并提取了31次灾害性海浪(1/10大波波高≥4 m)事件。在灾害性海浪发生时,热带气旋主要位于观测站点的西侧(115.57°E以西)。31次灾害性海浪事件集中发生于6—9月;其中,虽然6月份影响研究海域的热带气旋数量相对较少,但引发灾害性海浪的概率约是7—9月份的两倍。有26个热带气旋生成于121°E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且移动路径相对较集中:途经吕宋海峡(16°—22°N)的热带气旋总数为25个,其中22个热带气旋途经16°—20°N之间,是最为重要的通道。途经此处的热带气旋在汕尾海域引发灾害性海浪的估算概率约为25%—50%。本研究可为汕尾市灾害性海浪的预警报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 灾害性海浪 热带气旋 1/10大波波高 汕尾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珊瑚礁海域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是南海珊瑚礁鱼类的代表种。文章以2018—2019年南沙群岛海域和中、西沙群岛海域采集的蜂巢石斑鱼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年龄和生长、体长和体质量、性比和性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等生物学特征,旨在深入了解该鱼的生长规律和种群特征。结果表明,南沙群岛海域蜂巢石斑鱼优势体长组为80~160 mm,体长和体质量关系异速生长因子(b)为2.783 5,平均肥满度为2.24,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生长参数中渐近体长(L)为183 mm,生长系数(k)为0.260,起始生长年龄(t0)为-1.268;中、西沙群岛海域蜂巢石斑鱼的优势体长组为110~160 mm,体长和体质量关系b为2.592 5,平均肥满度为2.02,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生长参数中L为260 mm,k为0.128,t0为-2.494。南沙、中、西沙群岛海域共计61个蜂巢石斑鱼耳石样本年龄介于1~6龄,优势年龄组为1~2龄。两海域性腺成熟度均以Ⅱ期为主,摄食等级均以1级为主。与中、西沙群岛海域相比,南沙群岛海域的蜂巢石斑鱼群体表现出体型较小、生长速度快等特征。

关键词: 蜂巢石斑鱼 珊瑚礁鱼类 生物学特征 南沙群岛 中、西沙群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反演浅海声速剖面研究

应用声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浅海声速剖面反演问题,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结合声线搜索的最快本征声线匹配反演,实现浅海负跃层条件下的声速剖面估计。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对声速剖面的多参数不确定性降维,依据声场计算模型获取的最快特征声线传播时延与观测声传播时长进行匹配,采用小生境遗传优化算法,获取最优经验正交函数估计,实现声速剖面反演。按上述方法反演处理浅海声传播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针能够有效反演浅海声速剖面,并且显著优于传统遗传算法反演结果。

关键词: 声层析 声速剖面反演 小生境遗传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ytb基因的东印度洋鸢乌贼系统发育关系和种群遗传结构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东印度洋北部、赤道、南部3个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群体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分析了东印度洋鸢乌贼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表明,东印度洋鸢乌贼整体具有高单倍型多样性(h=0.939)和高核苷酸多样性(π=0.015)。3个鸢乌贼群体间的Fst值为0.661,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很高,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现象,可分为以东印度洋北部群体为主的谱系1(东印度洋北部谱系)和主要由东印度洋赤道与南部群体组成的谱系2(东印度洋南部谱系),且谱系2经历过群体扩张。东印度洋巨大的南北水文差异可能是鸢乌贼产生南北谱系分化的原因,在东印度洋鸢乌贼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面应考虑南北谱系的差异和特点。

关键词: 鸢乌贼 Cytb基因 系统发育关系 种群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