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光照亏缺对橡胶-作物农林复合系统中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农林复合系统中光照亏缺对不同间作作物生产力的影响,以橡胶-豆薯和橡胶-花生农林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测定光照强度、作物生物量、光合生理等指标,研究光照亏缺对不同喜光间作作物生产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系统中间作区域的光照强度日变化呈单峰型,间作区域平均光照强度为裸地对照的51.3%~59.0%.间作作物的产量显著低于相应单作处理(P<0.05);间作豆薯产量可达22.9 t*hm-2,为单作处理的85.3%;而间作花生产量仅为单作处理的39.2%.光照亏缺环境对间作豆薯和花生不同位置叶片的RuBisCO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叶绿素(特别是叶绿素b)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P<0.05),其光合能力亦低于相应单作处理.复合系统中间作豆薯叶面积高于单作豆薯,而间作花生叶面积则较单作花生显著降低59.1%~88.4%(P<0.05).综上所述,豆薯比花生更适合在橡胶-作物农林复合系统中进行间作,间作豆薯应该是通过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来捕获光能并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从而维持相对较高的生产力.
关键词: 农林复合模式 橡胶林 间作作物 光照亏缺 生物量 光竞争 光合生理 叶面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黄瓜病毒病种类鉴定及其发生分布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在海南省三亚、乐东、东方、儋州、澄迈、海口、万宁和五指山共8个市县,采集疑似病毒病的叶片样本302份,采用小RNA深度测序和RT-PCR检测发现,黄瓜样品中存在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MYS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共5种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2.79%、31.46%、23.18%、9.61%和2.65%.病毒的复合侵染率为11.28%,有8种复合侵染类型,以其中2种病毒复合侵染为主.明确了海南岛黄瓜病毒病主要种类及发生分布情况.
关键词: 海南岛 黄瓜病毒病 小RNA深度测序 病原鉴定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樱桃番茄Cf9基因调控元件预测及同源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种子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Cf9基因的表达调控元件和同源基因进化关系,从樱桃番茄品种京番红星中克隆了Cf9上游序列,利用PlantCARE启动子预测工具对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500 bp序列进行顺式调控元件分析。结果表明,Cf9启动子不仅含有TATA-box和CAAT-box等核心元件,而且含有光响应元件、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水杨酸响应元件等。Cf9基因可能受光、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等诱导表达。Cf9同源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当同源指数为0.65时,番茄、马铃薯、辣椒、烟草中含有Cf9同源基因,同源基因既包括旁系同源基因,也包括直系同源基因,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说明番茄与马铃薯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辣椒、烟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脂肽类抗生素基因引物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脂肽类抗生素(cycliclipopeptides,CLPs)是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类天然农用抗生素,在芽孢杆菌生物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测定了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暹罗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4种共20株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等病原真菌的拮抗能力.设计了包括Bacillomycin、Fengycins、Iturins、Surfactin等CLPs相关合成基因的引物,对供试20株芽孢杆菌及7份土壤样品进行PCR扩增,筛选出可用于对芽孢杆菌和土壤监测的CLPs引物.结果表明:共有16株芽孢杆菌表现出拮抗病原真菌的能力,显微观察到这些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的脂肽类粗提物能够破坏Foc4的生物膜系统及细胞壁,使菌丝膨胀畸形;获得12对可有效扩增芽孢杆菌CLPs 基因的引物对(BamD-F/R,BamA-F/R,FenA-F/R,FenB-F/R,61FenA-F/R,61FenB-F/R,ItuA-F/R,ItuB-F/R,ItuC-F/R,ItuD-F/R,SrfAA-F/R,SrfAB-F/R),供试芽孢杆菌中具有拮抗能力的芽孢杆菌均能扩增到ItuC基因,拮抗芽孢杆菌抑制病原菌的能力与脂肽类抗生素基因的多样性与丰富度存在正向联系;通过对土壤总DNA进行扩增,发现所设计的4对引物均能有效监测土壤环境中的芽孢杆菌的CLPs基因,这一方法可以作为常规涂板计数与高通量测序方法的重要补充.为进一步进行田间监测指导施用芽孢杆菌控制植物土传病害提供理论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近地光谱特征的玉米田间杂草识别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化学防治是我国农田杂草防治使用较广泛的方法之一,化学除草剂的过量喷洒以及粗略的施用方式已成为农药泛滥、质量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目前,精准施药技术成为杂草去除的重要手段,杂草识别又是精准施药的关键技术.利用ASD FieldSpec 4便携式地物光谱仪,采集玉米、马齿苋、野苋菜及香附植株冠层在350~2 500 nm波段内的光谱信息,经过数据预处理,运用逐步判别模型,筛选出了954、1 324、1 869、734 nm 4个特征波段.将特征波段带入贝叶斯判别函数模型,分别对玉米田间杂草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贝叶斯判别函数模型正确识别率达85.8%;对玉米的识别精度达90.0%.特征波段选取中剔除了波长749 nm选入了734 nm波长变量,在"红边"680~780 nm区域的反射率对玉米田间杂草识别较为重要.试验结果进一步论证了基于贝叶斯判别模型方法的可靠性,且证明了高光谱在杂草的识别方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研究结果为田间杂草识别及光谱传感器提供了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氯化钙对低温胁迫下胡椒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胡椒主栽品种‘热引1号’胡椒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浓度氯化钙(7、14、21、28mmol/L)处理,以去离子水为对照,低温胁迫4 d(10℃/5℃,12 h/12 h),恢复培养6 d(28℃/20℃,12 h/12 h),观察表型并测定各处理的光合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性物质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7 mmol/L氯化钙处理胡椒可以改善寒害表型,随氯化钙浓度升高寒害表型逐渐加重;外施7 mmol/L氯化钙能够显著改善胡椒的净光合速率,随氯化钙浓度升高,净光合速率越来越低,氯化钙浓度过高时(达到28 mmol/L)净光合速率低于CK;与CK相比,外施7 mmol/L氯化钙能够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随处理浓度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越来越低,丙二醛含量越来越高。本研究结果为胡椒生产上抗寒技术指导和抗寒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壁碳纳米管滤过型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香蕉中氟唑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残留
《分析科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香蕉中氟唑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2种杀菌剂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香蕉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多壁碳纳米管滤过型净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氟唑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的质量浓度在0.005~0.2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定量限均为5μg/kg.2种杀菌剂在香蕉中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74.7%~102%范围,相对标准偏差在0.1%~8.2%之间.与N-丙基乙二胺、十八烷基键合硅胶、石墨化炭黑等吸附剂相比,多壁碳纳米管滤过型净化柱具有更好的净化性能.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度高、净化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香蕉中氟唑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氟唑菌酰胺 吡唑醚菌酯 多壁碳纳米管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智果实干燥前后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中国调味品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比较益智干燥前后挥发油的成分差异,阐明益智产地干燥过程中的质量变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益智鲜果和干果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益智鲜果和干果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31%和1.27%,从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64种和55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51种,22种成分相对含量增加,29种成分相对含量减少,鲜果中有13种成分在其干品中未检出,而在鲜果挥发油中未检出的4种成分却在干果挥发油中被检测出.研究表明,益智干燥前后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均发生明显变化,需对益智产地干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并优化干燥工艺,稳定药材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蔬菜根结线虫发生种类与分布
《植物保护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4年-2018年,对海南省蔬菜根结线虫病害进行了田间随机采样调查和病原种类分子鉴定.结果 显示,蔬菜根结线虫病在海南18市县均有发生,且大部分旱田连作地块病株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对采集的295份根结线虫样本种类进行了分子鉴定,共鉴定出象耳豆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3种病原种.其中,象耳豆根结线虫单一检出率达到62.37%,南方根结线虫单一检出率为23.39%,爪哇根结线虫的检出率仅为5.76%,象耳豆根结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复合侵染检出率为8.47%.除五指山市样本以外,海南其余17市县样本均检测到象耳豆根结线虫侵染为害.本研究显示象耳豆根结线虫为海南省蔬菜上的优势病原根结线虫种类,该结果对指导品种布局、制定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