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237 AB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转育过程中,采用多亲本复合回交方法,可在任何世代加入优良亲本,可在呈1不育∶3可育分离的任何世代中进行成对兄妹交筛选新的两型系,可操作性强。同时可使选育的新不育系具有多个优良亲本的性状、长势强、耐湿抗病、配合力好等优点。组配的组合杂种优势明显,抗病性较强。育成品种的平均产量为168.09 kg/667m2,平均比对照增产8.09%,产油量平均为70.6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54%。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复合回交:转育 应用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铁载体PGPR菌筛选及其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进的CAS定性、定量方法,从16株PGPR菌株中初步筛选出具有抗病原真菌作用的菌株,再利用平板对峙法将筛选出的5株PGPR菌与3种病原真菌进行拮抗试验。结果表明,LHS11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80%以上;其次是191对黄瓜枯萎病菌,抑菌率为74%,LHS11、191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效果相近,抑菌率分别为64%和65%。191和LHS11是抑菌效果较好的生防PGPR菌株,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产铁载体菌 CAS检测 拮抗作用 病原真菌 PGPR菌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杀灵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制种除杂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GMS)两系制种,人工拔除50%的可育株,不但制种产量低,而且成本高;利用化杀灵WP3使GMS中的可育株雄性败育(化杀除杂),促使其杂交结实,保证了种子纯度,提高制种单产,降低制种成本,其纯度可达95%以上,两种除杂方式所产的杂种优势无明显差异。从而使GMS两系制种由"人工除杂"向"化杀除杂"转变,实现GMS制种产量高、成本低。

关键词: 化杀灵 油菜 隐性核不育 制种 除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耐寒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406的特征特性及其生产技术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杂稻组合Ⅱ优406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耐寒恢复系G406与不育系Ⅱ-32 A配组育成的,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耐寒杂交水稻新组合。1产量Ⅱ优406于2006年参加贵州省中稻晚熟组的预备试验,4个试点平均产量621.1 kg/667 m2,比对照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预混料提高奶牛繁殖力及预防产后疾病的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贵阳省贵州市的奶牛小区选择1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3%预混料提高奶牛繁殖力及预防产后疾病的试验研究。试验按相似配对原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头奶牛。其中,奶牛的精料配方一样,对照组添加该奶牛小区习用预混料3%,试验组根据不同泌乳阶段,分别添加项目组设计的干奶期、泌乳期预混料3%。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3%奶牛预混料可缩短奶牛产后初次发情时间,显著降低产后瘫痪、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P<0.05),极显著提高配种受胎率(P<0.01)和降低胎衣不下、肢蹄病的发病率(P<0.01)。

关键词: 预混料 奶牛 繁殖性能 产后疾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桑与桑树栽培种远缘杂交育性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华桑与桑树栽培种进行远缘杂交,结果显示,因远缘杂交类型和组合不同,其受孕率、结实率和可育性上有较大的差异。华桑×桑树栽培种的杂交受孕率38.72%~54.98%,平均受孕率为46.35%;杂交结实率37.86%~52.16%,平均结实率44.95%;杂交可育性10.70%~22.80%,平均可育性16.24%。桑树栽培种×华桑的杂交受孕率28.85%~45.16%,平均受孕率37.05%;杂交结实率25.31%~41.09%,平均结实率33.16%;杂交可育性5.34%~14.15%,平均可育性10.21%。华桑×桑树栽培种的平均杂交受孕率、杂交结实率和杂交可育性比栽培种×华桑分别提高9.30、11.79、6.03个百分点。

关键词: 华桑 桑树栽培种 远缘杂交 杂交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猪戊型肝炎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兽医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贵州省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抗体阳性的6个猪场新鲜猪粪便样品216份,提取RNA,通过RT-nPCR扩增HEV ORF2基因,对阳性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采用MEGA5.05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生树,并经流行病学分析,调查了贵州省猪群的HE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结果显示,HEV主要感染1月龄以上的未成年猪群;粪样采集的6个猪场均不同程度(5.88%~56.52%)地检出HEV RNA阳性,总体阳性率为22.69%(49/216),场群阳性率为100%(6/6);不同类型猪场(养殖户型和养殖场型)HEV RNA阳性率(分别为41.10%和13.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养殖户之间及养殖场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这2种类型猪场的粪便HEV RNA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测序36个PCR阳性分离株(占73.5%),序列一致性为91.1%~100%,与HEV禽型及Ⅰ、Ⅱ、Ⅲ、Ⅳ型的一致性分别为52.4%~55.4%、75.2%~77.9%、73.6%~75.9%、72.7%~79.1%、83.2%~95.6%,系统发生分析显示与Ⅳ型在同一分支上,属于基因Ⅳ型。结果表明,贵州省猪群普遍存在HEVⅣ型感染。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流行病学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穗位叶宽与茎粗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乳熟期对玉米单交种‘黔单16’的株高、穗位高、茎粗、穗位叶长与宽进行基于单株的调查时发现:相对于其他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穗位叶宽与茎粗之间有更为一致的变化趋势,且这种一致性在不同小区间表现稳定。为了验证二者之间一致的变化趋势是否在不同玉米材料上普遍存在,以及明确二者相互关系的性质特点,于是对正在进行试验的其他5个玉米单交种、2个玉米开放授粉群体的以上农艺性状进行了基于单株的同样考察。结果表明:所有材料的穗位叶宽与茎粗都在0.001水平上达到了直线正相关,而其他农艺性状之间的直线相关系数则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同时,单交种的相关系数大于群体,如果用穗位叶宽与茎粗的比值来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特点,则不同材料的这一比值具有极显著差异。考察结果一致说明:玉米乳熟期穗位叶宽与茎粗之间存在发育上的高度一致性;如果以穗位叶宽与茎粗的比值来描述二者的关系特点,则这一值因遗传背景不同而有极显著差异;二者之间发育上的直线相关性及同一遗传背景下的比值不因密度等环境不同而发生改变。

关键词: 玉米 单交种 群体 穗位叶宽 茎粗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马铃薯加工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食品与机械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贵州省马铃薯加工产业的基础设施、组成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梳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以期能为构建贵州省马铃薯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加工产业 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辐照和EMS处理对火龙果成活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激光生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火龙果枝条,结果表明,枝条的成活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白肉火龙果枝条的适宜辐照范围为5446.6~6060.1Rad,红肉火龙果枝条的适宦辐照范围为4444.1~4981.7Rad,粉红火龙果枝条的适宜辐照范围为5069.1~5601.0Rad;辐照处理抑制了火龙果幼苗的生长,且辐照剂量越大,对火龙果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采用不同浓度的EMS溶液处理火龙果嫩芽,结果发现,芽的成活率随EMS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小,适宜EMS诱变的浓度范围为0.34~0.41mol/L;随EMS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火龙果幼苗的高生长也明显受到抑制。

关键词: 火龙果 ~(60)Coγ射线 半致死剂量 EMS处理 半致死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