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晚熟耐贮藏梨新品种‘玉酥梨’
《园艺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酥梨’是以‘砀山酥梨’为母本,‘猪嘴梨’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熟、耐贮藏梨新品种。果实长卵圆形,果皮黄白色,果面光洁具蜡质;平均单果质量348g,果肉白色,肉质细、松脆,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3%,极耐贮藏,栽培适应性强。山西晋中地区9月下旬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气体成分对“黑宝石”李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宝石"李为试材,研究不同气体成分对果实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宝石"李的适宜气调贮藏条件为:O2体积分数≥2%,CO2体积分数≤5%。在此气体指标及0~1℃条件下,"黑宝石"李可贮藏3个月以上,出库时好果率在85%以上,腐烂率低于10%,果肉色泽、风味正常。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不断下降,果肉相对电导率不断升高,高氧和低二氧化碳处理加快了这些果实品质的变化,不同气体指标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新品种——关公枣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关公枣是在山西运城发现的地方枣品种类型。该品种综合性状优异,9月上旬进入成熟期,平均单果质量10.1 g,果形扁圆柱形或圆柱形;果面平整,有光泽,果皮薄,色泽紫红色;果肉酥脆、多汁、味甜,含糖量32.2%。鲜枣可食率96.1%,制干率可达58%。早果,极丰产,果实品质优良,较抗裂果,枣股经济寿命长,易管理。该品种市场前景好,具有推广价值,年均温9.5℃以上的地区均可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JTR411选育与应用
《种子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玉米新自交系JTR 411的选育经过和配合力表现,综述了其特征特性、繁殖制种及高产栽培要点等,以期为玉米的育种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中β-伴大豆球蛋白提纯方法的优化
《植物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β-伴大豆球蛋白(7S)是大豆种子储藏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大豆蛋白质的营养品质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如何提高该蛋白的纯度一直是影响其表征鉴定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在Liu等报道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关键提取环节的条件优化,使β-伴大豆球蛋白的纯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一是在11S球蛋白去除之前提高所加还原剂SBS的浓度,分析SBS浓度提高对β-伴大豆球蛋白提取纯度的影响,将SBS的最适浓度确定为0.03 mmol·L-1;二是在β-伴大豆球蛋白析出之前,通过加水析出/离心法去除一次混杂的11S球蛋白。这两个环节的条件优化最终使得β-伴大豆球蛋白的提取纯度达到98%。本研究结果对大豆蛋白质遗传育种研究中β-伴大豆球蛋白的表征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外植体的组织培养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核桃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方法。[方法]以"金薄香"1号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试管繁殖。[结果]腋芽萌生最佳培养基:DKW+BA1.5mg/L;分化及继代最佳培养基:DKW+BA0.4mg/L+IBA0.01mg/L;生根最佳培养基:1/2DKW+IBA1.0mg/L,不过生根率只有23.3%,效果不太理想;二步生根法效果不错,生根率可达到36.7%。[结论]该研究筛选获得适宜"金薄香"1号核桃快繁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建立核桃快繁体系、扩大核桃苗繁育规模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主要栽培品种多酚含量的测定与品质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包括植物多酚在内的樱桃果实品质评价标准体系,进而为品种选育和栽培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定量分析研究山西省栽培的樱桃品种‘那翁’、‘红灯’、‘佐藤锦’、‘大紫’、‘龙冠’、‘红玛瑙’、‘8-2’、‘6-19’果实的总酚、原花色素、绿原酸、总糖、总酸含量与果实形态指标对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多酚类物质总量与种类对樱桃果实的风味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植物多酚类物质总量与种类可以作为衡量樱桃果实风味品质的主要指标。通过对试验测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计算,提出樱桃果实风味品质分级的数量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褐土长期定位施肥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与累积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17年大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在自然降水、一年一作春玉米种植制度下,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时,0~300 cm褐土剖面硝态氮分布与累积的特点及农田氮素平衡。结果表明,适量的氮磷肥及合理的有机无机肥配比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土壤氮素基本平衡;过低量的氮磷肥配施,土壤氮素处于亏缺状态;过高量的氮磷肥配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料配比,土壤氮素盈余显著增加。不同用量的长期单施化肥处理,施氮量超过120 kg/hm2后,硝态氮在土壤中有明显累积,硝态氮峰值出现在100~180 cm土层之间,且随施入氮素量的增加硝态氮峰值升高,以硝态氮形式残留在土壤剖面中的氮量占总施氮量的10.93%~44.24%。过高量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处理,深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大幅增加,淋失风险大大增强;有机无机肥配比适宜(N 120 kg/hm2,P 37.5 kg/hm2,M 22 500 kg/hm2,深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显著下降,淋失风险低;单施高量有机肥同样会导致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适量的氮磷肥用量及合理的有机-无机肥配比是提高作物产量、减少NO-3-N在土壤剖面中累积和淋失的有效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南部日光节能温室土壤化学特征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山西南部碳酸盐褐土日光节能温室土壤肥力变化特征和指导菜农科学地进行日光节能温室养分资源管理,系统地研究了栽培0~10年日光节能温室土壤的pH、EC值、OM、全N、有效P、硝态N、速效K、交换性Ca和交换性Mg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栽培年限与土壤EC值、OM、全N、有效P、硝态N、交换性Mg呈显著正相关,其中OM、全N的相关系数最高,速效K增加相关系数最低;随栽培年限增加,土壤pH和交换性Ca下降,栽培年限与二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4和-0.281。对土壤化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栽培年限增加引起的土壤养分元素变化不协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