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大豆异黄酮对产蛋后期京粉1号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改善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和机体健康提供依据.试验选取健康、体重、产蛋率相近的360只55周龄京粉1号蛋鸡,随机分成2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10 mg/kg的大豆异黄酮,预试期为2周,试验期为8周.结果 显示:饲粮添加10 mg/kg大豆异黄酮对产蛋后期京粉1号蛋鸡的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提高鸡蛋的蛋壳厚度和强度(P<0.05),对产蛋后期京粉1号蛋鸡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谷草转氨酶、甘油三酯、胆固醇、总抗氧化物能力、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增加了血浆中的钙、磷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P

关键词: 蛋鸡;大豆异黄酮;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和氯虫苯甲酰胺在龙眼上的残留动态

农药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龙眼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和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于2018年进行了1年6地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和氯虫苯甲酰胺在龙眼上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研究了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和氯虫苯甲酰胺在龙眼上的残留行为。样品用乙腈提取,以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H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氯虫苯甲酰胺在龙眼全果和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103%和87%~9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8.7%和3.3%~6.3%;定量限均为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显示: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以有效成分60 mg/kg、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以有效成分50 mg/kg施用2次,间隔7~10 d,于末次施药后14 d取样测定,螺虫乙酯和氯虫苯甲酰胺在龙眼全果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30~1.14和0.06~0.29 mg/kg,在果肉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5和<0.01 mg/kg。研究结果可为指导这两种农药的田间安全合理使用及制定其在龙眼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螺虫乙酯 代谢物 氯虫苯甲酰胺 龙眼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异黄酮对体外氧化应激仔猪肠上皮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揭示大豆异黄酮对氧化应激条件下仔猪肠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在FeSO4/H2O2建立仔猪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处理48 h后,测定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免疫细胞因子分泌以及相关信号通路。试验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氧化对照组。结果表明:与氧化对照组相比,添加10~40μmol/L大豆异黄酮后显著提高了细胞增殖率(P<0.05),显著降低了细胞凋亡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氧化处理显著提高了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细胞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P <0.05);10~80μmol/L大豆异黄酮组细胞内TNF-α含量显著低于氧化对照组(P<0.05);此外,氧化处理提高了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含量和Jun N-末端蛋白激酶(JNK)活性。添加20μmol/L大豆异黄酮对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NF-κB蛋白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添加大豆异黄酮可提高体外氧化应激仔猪肠上皮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通过调控NF-κB和JNK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炎症反应。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仔猪肠上皮细胞 抗氧化 炎症反应 信号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稻'美香占2号'与'齐新占'籽粒和精米的代谢产物差异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不同食味品质的水稻籽粒加工成精米过程中,代谢物质,尤其是营养代谢物的种类和丰度的变化,可以为解析实际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如何影响水稻营养品质提供重要参考,也为培育食味和营养品质兼备的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国家食味品质金奖品种‘美香占2号’及衍生品种‘齐新占’的籽粒和精米为材料,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本研究通过鉴定获得23类602个代谢物。在两个品种籽粒中发现111个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其中88个代谢物显著富集在‘美香占2号’。在籽粒至精米过程中,发现‘美香占2号’和‘齐新占’分别有320和308个代谢物含量显著下降,同时分别有18和14个脂质等代谢物的含量显著上升。在两个品种的精米中发现81个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其中54个代谢物显著富集在‘美香占2号’中,主要是脂质和黄酮两类营养物质。结果表明,在籽粒至精米过程中,两个品种的代谢物(包括营养物质)数量和种类显著下降;脂质和黄酮可能是导致两个品种食味和营养品质差异的重要物质;‘美香占2号’具有与营养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数量多,含量高的特性,具备成为兼具优良食味和营养品质大米的潜力。

关键词: 优质稻 代谢组学 籽粒 精米 ‘美香占2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蝴蝶兰新品种'如玉'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丰花型蝴蝶兰‘如玉’是从‘小飞象’自交后代中筛选出来的新品种。平均单株花梗数2.6个,主枝花朵数8.8朵,单枝总花朵数15.1朵,花枝长30.0 cm,花径3.8 cm;花形圆整,花色浅紫红,花瓣具紫红色脉纹。

关键词: 蝴蝶兰 丰花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 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研究——基于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

广东社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基于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体育产业指标数据,结合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SNA),实证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并探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体育产业综合质量及关联总量差异显著,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空间非均衡性分布特征,城市间空间关联及空间溢出效应从核心城市向周边城市逐级递减;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呈现"双核心+次核心+边缘"格局,空间关联主要依赖港穗深澳4个城市的辐射和桥梁作用,未形成合理的梯度分布;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较低,尚未形成与"珠中江""广佛肇""深莞惠"都市圈相匹配的凝聚子群。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体育产业 协同发展 社会网络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基因组学在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突破传统育种的盲目性和低效率仍是花生育种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花生基因组学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四倍体野生种、栽培种及其二倍体祖先种基因组序列相继发表,大量SSR和SNP标记开发利用,花生遗传图谱标记密度不断增加,高通量表型鉴定和基因分型技术广泛应用,越来越多重要农艺性状相关QTL被挖掘定位,以全基因组选择为代表的大数据驱动的多组学育种技术崭露头角.丰富的花生基因组资源促进了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加快花生分子育种的发展,育种家已通过分子辅助技术成功选育了具有目标性状的花生种质.花生传统育种的关键在于表型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育种过程缺乏对基因型的充分鉴定和利用.而花生基因组资源、常规育种及分子育种的结合与并行发展必将推动基因组学在花生育种中的深入应用,使基因组学研究成果真正进入田间和市场,充分体现基因组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花生;基因组;表型;性状关联;分子育种;全基因组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相同营养条件下不同生长速度黄羽肉鸡肉品质的比较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在相同营养条件下,比较研究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生长速度(快速、中速和慢速)黄羽肉鸡胸肌和腿肌感官品质、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的异同。选用1日龄的快速型岭南黄鸡、中速型麻黄鸡和慢速型胡须鸡各60只(均为母鸡),随机分为9栏饲养,每种鸡3栏,每栏20只。在相同营养及饲养环境下饲养至上市日龄(岭南黄鸡63日龄、麻黄鸡77日龄和胡须鸡165日龄),每个品种随机挑选接近各自平均体重的14只鸡进行屠宰,测定肌肉感官品质、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1)在感官品质方面,慢速型肉鸡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最高,且胸肌肌纤维密度最高、肌纤维直径最小,显著优于快速型或中速型(P<0.05);慢速型肉鸡胸肌宰后24 h pH和45 min肉色红度(a*)值显著高于快速型和中速型(P<0.05),胸肌宰后45 min和24 h肉色黄度(b*)值显著低于快速型和中速型(P<0.05);同时,慢速型肉鸡腿肌宰后24 h pH显著高于快速型和中速型(P<0.05),腿肌宰后45 min和24 h肉色亮度(L*)值和b*值显著低于快速型或中速型(P<0.05)。2)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慢速型肉鸡胸肌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快速型和中速型(P<0.05),其中棕榈酸含量显著低于快速型和中速型(P <0.05);快速型肉鸡胸肌单不饱和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慢速型(P<0.05),其中油酸贡献最大,其含量显著高于中速型和慢速型(P<0.05);慢速型肉鸡胸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快速型和中速型(P<0.05),其中含量较为丰富的为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同样显著高于快速型和中速型(P<0.05)。快速型肉鸡腿肌棕榈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中速型或慢速型(P<0.05),其中油酸对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贡献最大,其含量显著高于中速型和慢速型(P<0.05);慢速型肉鸡腿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快速型和中速型(P<0.05),其中含量较为丰富的为亚油酸、α-亚麻酸、二十碳三烯酸和花生四稀酸,显著高于快速型或中速型(P<0.05)。总体上,中速型肉鸡胸肌和腿肌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值分别为11.06和8.46,更为接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合人体健康的数值(6~10)。3)在氨基酸含量方面,中速型肉鸡胸肌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快速型和慢速型(P<0.05),其中对鲜味氨基酸含量贡献最大的为谷氨酸和甘氨酸,其含量显著高于快速型和慢速型(P<0.05);必需氨基酸中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均为最高,显著高于快速型或慢速型(P<0.05)。虽然3种不同生长速度黄羽肉鸡腿肌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慢速型肉鸡腿肌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快速型(P<0.05);中速型肉鸡腿肌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快速型和慢速型(P<0.05)。综合上述结果,不同生长速度黄羽肉鸡在相同营养条件下达到出栏重时,以肌肉感官品质为参考,慢速型优于中速型,中速型优于快速型;以肌肉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为参考,中速型优于慢速型,慢速型优于快速型。

关键词: 生长速度 黄羽肉鸡 感官品质 脂肪酸组成 氨基酸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湛江市和哈尔滨市褐家鼠种群遗传结构及其年度变化特征

植物保护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年度变化特点,本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的褐家鼠指名亚种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褐家鼠东北亚种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及世界其他褐家鼠种群的D-loop序列分析这2个褐家鼠地理种群间D-loop序列的遗传分化情况及系统进化关系,重点分析2008—2015年褐家鼠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D-loop单倍型的年度频率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褐家鼠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共有32种不同的单倍型,其中有11种单倍型是2个种群共有的,有4种单倍型仅在湛江种群中出现,有17种单倍型仅在哈尔滨种群中出现。褐家鼠湛江种群D-loop区的核苷酸多态性为0.005,有27个变异位点,单倍型多态性为0.695,褐家鼠哈尔滨种群D-loop区的核苷酸多态性比湛江种群略高,为0.008,有35个变异位点,单倍型多态性为0.793。褐家鼠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没有经历过暴发性的扩增。褐家鼠湛江、哈尔滨和湖北3个地理种群的D-loop序列之间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之间的分化程度最高,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245。褐家鼠湛江种群和哈尔滨种群的单倍型数目和主单倍型频率都发生明显波动,推测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灭鼠剂的大量使用或其他灭鼠活动导致种群出现瓶颈或更替的现象。

关键词: 褐家鼠 D-loop区 单倍型 谱系地理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色香蕉类型'美食蕉'的减肥功能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利用天然产物对肥胖进行预防和干预,以特色香蕉新品种‘美食蕉’(Musa spp. Plantain ABB)为材料,以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模型为实验对象,设置3个剂量组[1.25、2.5、5.0 g/(kg·BW·d)]及奥利司他阳性对照组,研究美食蕉对肥胖大鼠体重、肝脏、血生化指标、肝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美食蕉干预6周后,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大鼠体重极显著低于肥胖对照组(P<0.01),分别降低13.77%、8.44%、11.82%。美食蕉低剂量组明显抑制肥胖大鼠体内脂肪的积累,脂肪系数较肥胖组下降21.11%。肝脏切片显示美食蕉能够减少肝脏脂肪蓄积和炎症。美食蕉干预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与肥胖组相比,干预效果最好的低剂量组分别下降43.85%、66.67%。在美食蕉的干预下,低剂量组的血糖显著低于肥胖组,下降19.31%。美食蕉干预显著降低肝功能指标中的谷草转氨酶的含量。综上所述,美食蕉具有良好的减轻体重效果,并有利于缓解脂肪肝、修复肝损伤和降低血糖、血脂。

关键词: 美食蕉 减肥功能 肝脏 体重 体脂 谷草转氨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