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桑枝多糖与桑枝低聚糖的流变学特性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桑枝多糖及酶法制备的桑枝低聚糖流变学特性,采用流变仪,考察浓度、pH值、加热时间、放置时间、冻融等因素对两种糖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枝多糖和桑枝低聚糖溶液均为非牛顿流体,呈"剪切稀化"现象,浓度、pH值、冻融对二者表观黏度的影响较小,加热时间、放置时间对二者表观黏度的影响较大。桑枝多糖和桑枝低聚糖的非牛顿流体特性证明二者适用于管道加工运输并可用于酸性和碱性饮料。桑枝低聚糖抗冻融、抗降解性高于桑枝多糖,酶法制备的桑枝低聚糖的环境耐受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 桑枝 多糖 低聚糖 黏度 流变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色香蕉类型'美食蕉'品种果肉中淀粉与矿物质在后熟期的变化

食品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新选育的抗枯萎病特色香蕉栽培类型‘美食蕉’(Plantain)品种(‘美食蕉1号’、‘美食蕉2号’)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与鲜食香蕉栽培类型‘香牙蕉’(Cavendish)品种(‘中蕉8号’)在后熟期间果肉中淀粉质量分数和矿物质含量的变化,以期为美食蕉品种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比色卡和色差仪进行成熟度分析,通过抗性淀粉质量分数测定和光学显微镜观察进行淀粉物理性质的研究,此外,使用发射光谱仪测定果肉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催熟前‘美食蕉1号’和‘美食蕉2号’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占总淀粉质量分数比例均比‘中蕉8号’高26%左右,三者分别为74.99%、75.23%、48.64%;后熟过程中,三者的总淀粉和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均随着催熟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美食蕉1号’和‘美食蕉2号’的香蕉粉颗粒均呈长椭圆形,‘中蕉8号’的香蕉粉颗粒多呈不规则状,后熟期间3种香蕉粉的颗粒数目逐渐减少;催熟后,‘美食蕉1号’和‘美食蕉2号’的果肉硬度比‘中蕉8号’大,其果皮炭疽病斑的形成也较晚;‘中蕉8号’果肉中的K含量高于‘美食蕉1号’和‘美食蕉2号’,然而‘美食蕉’果肉在后熟期可较多地保留K元素。结论:‘美食蕉’在香蕉深加工和健康食品开发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香蕉 美食蕉 品种差异 抗性淀粉 矿物质 采后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继代增殖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展荔枝(Litchi chinensis)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研究,为荔枝再生体系技术的建立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以荔枝叶片为试验材料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要素(基因型、材料来源、培养基成分等)进行研究,并开展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增值试验.[结果]将萌发后2~4周的无菌叶片切成1 cm2大小并沿垂直于主叶脉方向切开2道伤口,正面朝下接种于培养基MS+2,4-D 1.5 mg/L+KT 2.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VP 500 mg/L+肌醇100 mg/L上,经2~3次继代后,三月红和御金球品种能诱导出状态较好、可用于后续试验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21.67% 和42.50%.在添加2,4-D 1.5 mg/L+NAA 2.0 mg/L的培养基上继代增殖率最高达364%,且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减半的继代培养基上交替培养生长效果最好.[结论]三月红和御金球品种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添加肌醇100 mg/L+2,4-D 1.5 mg/L+KT 2.0 mg/L的组合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发生,2,4-D 1.5 mg/L+NAA 2.0 mg/L组合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且愈伤组织在该组合减半并添加2.0 mg/L AgNO3的培养基上交替培养效果最好.

关键词: 荔枝 叶片胚性愈伤组织 诱导 继代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空预冷调控桑叶菜采后木质化的机理初探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真空预冷处理对桑叶菜在货架温度贮藏条件(20℃、70%RH)下木质化的调控作用及机理,本文通过对桑叶菜真空预冷后进行贮藏,分析其呼吸强度、色泽、维生素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漆酶(Laccase,LAC)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等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真空预冷可有效延缓桑叶菜黄化、减少维生素C的降解,降低呼吸速率,并且,贮藏6 d后,预冷组桑叶菜的木质素积累显著低于对照组(6.59 g/100 g vs 7.42 g/100 g)、POD和LAC活性显著低于对照(36.33 U/g vs46.93 U/g;131.60 U/g vs 146.40 U/g)、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积累分别比对照低34.98%和12.86%,因此可推断真空预冷可能通过延缓细胞膜损伤及抑制聚合酶活性等途径调控木质素生物合成来延缓桑叶菜的采后木质化。本研究结果不仅深化了桑叶菜采后品质劣变的科学认知,也为桑叶菜采后产业化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桑叶菜 真空预冷 木质化 调控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枫蓼提取物成分分析及其主要成分黄酮对肠平滑肌的药效学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枫蓼提取物中黄酮类作为止泻的药效物质基础,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分析方法,对枫蓼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利用BL-420S生物机能系统,以家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张力和频率为指标,观察提取物及单体成分对肠平滑肌收缩张力及收缩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枫蓼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共鉴定了44种化合物,黄酮类、多酚类是主要成分之一,且醇提物的峰面积积分高于水提物。离体肠平滑肌收缩药效学表明,与给药前比,给药后水提物、醇提物中剂量(0.25 g/mL)、高剂量(0.5 g/mL)使空肠自主收缩张力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水提物高剂量使空肠收缩频率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水提物和醇提物均可显著降低回肠收缩张力(P<0.05),各剂量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回肠收缩频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乙酰胆碱引起的肠平滑肌痉挛模型中,与给药前比,给药后各剂量水提物、醇提物均可使空肠平滑肌收缩张力极显著下降(P<0.01),醇提物对收缩频率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水提物使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显著下降(P<0.05),各剂量醇提物均可使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极显著下降(P<0.01),给药前后回肠收缩频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槲皮素、芦丁、槲皮苷等成分进行相应的药效学研究,槲皮素、芦丁、山柰酚、异鼠李素200,400μg,槲皮苷200μg、金丝桃苷400μg均可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空肠平滑肌痉挛,与给药前比,给药后收缩张力显著下降(P<0.05);槲皮苷400μg、金丝桃苷200μg对收缩张力无显著影响(P>0.05);槲皮素、山柰酚200,400μg均可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平滑肌痉挛,与给药前比,给药后收缩张力显著下降(P<0.05),芦丁、槲皮苷、金丝桃苷、异鼠李素200,400μg对收缩张力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对空肠和回肠的收缩频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枫蓼提取物具有抑制肠平滑肌过度收缩的作用,黄酮类是其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关键词: 枫蓼提取物 超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 黄酮 离体小肠 水提物 醇提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1

摘要:2018年8月3日,全国首次确诊非洲猪瘟,随后全国各地均出现疫情。非洲猪瘟严重影响了中国生猪养殖业的持续性发展,给中国生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阶段,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虽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暂时无法推广使用。猪场拥有一套相对科学、合理和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尤为重要。通过识别生猪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防止或阻断病原菌或病毒在生猪间的侵袭和传播,维持生猪养殖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综合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非洲猪瘟背景下的养猪现状,并从动物、人员、饲料、水环境和环境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猪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立对的重要性,以期为养猪产业在生物安全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猪场 生物安全 有机酸 酸化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鼻内肿瘤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1

摘要:为了解山羊鼻内肿瘤病毒(ENTV-2)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针对ENTV-2的env基因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与探针,通过RT-PCR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ENTV-2荧光RT-q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高、灵敏性强(5.61 copies/μL)、重复性好(CV为0.09%~1.20%).本研究建立的一步法荧光RT-qPCR方法为ENTV-2的临床检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山羊鼻内肿瘤病毒(ENTV-2) env基因 荧光PCR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碱、姜辣素、大蒜素以及精油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辣椒碱、姜辣素、大蒜素以及精油对817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750只2日龄817肉公雏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期40 d.Ⅰ组(基础饲粮)、Ⅱ组(2 mg/kg恩拉霉素)、Ⅲ组(75 mg/kg辣椒碱)、Ⅳ组(第1阶段37 mg/kg辣椒碱+50 mg/kg姜辣素+200 mg/kg大蒜素;第2阶段75 mg/kg辣椒碱+100 mg/kg姜辣素+400 mg/kg大蒜素)、Ⅴ组(200 mg/kg肉桂醛和香芹酚组成的混合精油).结果表明:①Ⅲ、Ⅳ组和Ⅴ组2~21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且Ⅴ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和Ⅳ组2~41日龄利润显著升高(P<0.05).②植物提取物的添加对胴体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③Ⅲ组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Ⅰ、Ⅱ组,IgM含量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Ⅲ、Ⅳ组和Ⅴ组GSSG含量显著低于Ⅰ、Ⅱ组,IgG含量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Ⅲ组和Ⅳ组Ig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且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综上,2~41日龄817肉鸡基础饲粮中单独添加辣椒碱或与姜辣素和大蒜素混合添加可提高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单独添加精油可提高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关键词: 辣椒碱 姜辣素 大蒜素 精油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 817肉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7.49±0.04) kg的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7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CON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无抗饲粮(含9%豆粕),发酵豆粕组(FSBM组)饲喂使用自制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等量替代对照组饲粮中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4 d。准确记录试验仔猪初始体重、终末体重、腹泻及采食情况。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样品做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肠道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营养物质转运载体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采集盲肠内容物,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V3+V4区)分析肠道菌群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添加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十二指肠的绒隐比(P <0.05);3)添加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钠依赖性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和空肠SGLT1、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 mRNA相对表达量(P<0.05),并显著上调回肠中小肽转运载体1(PepT1)、水通道蛋白1(AQP1) mRNA相对表达量(P<0.05);4)添加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有提高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的趋势,使梭菌目(Clostridiales)、梭菌纲(Clostridia)、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鼠杆菌科(Muribaculaceae)、翠杆菌属(Turicibacter)和黏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等得到富集。综上所述,利用自制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等量(9%)替代饲粮中豆粕,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形态和吸收功能,并有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的趋势。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豆粕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植物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热带农业科学 2021

摘要:药用植物是指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部分经过防治验证后成为中草药。罗非鱼链球菌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相较于抗生素和疫苗等防治方法,药食同源的药用植物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耐药性。研究表明,一些清热解毒、清热祛湿的中药如黄连、五倍子等的杀菌消毒功效非常强,还能提升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鱼类的健康成长,提升水产品的质量。本文总结了如生物碱类的中药抑制链球菌成分,以及如溪黄草、五倍子等8种常见抑制链球菌的中药,并总结和展望防治链球菌病中行之有效的中药复方技术、中药和抗生素复方技术,以及中草药和益生菌复方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罗非鱼 链球菌病 中草药配方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