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灰树花子实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食用菌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子实体进行乙醇提取,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柱层析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及质谱鉴定,这12个化合物分别为葡萄糖、正二十八烷、麦角甾醇、1-十七醇、脑苷脂B、尿嘧啶、烟酸、琥珀酸、烟酰胺、腺苷、甘露醇和尿苷。这些化合物均是首次从灰树花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灰树花 子实体 化学成分 核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粉碎程度对杏鲍菇下脚料粗多糖理化性质和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杏鲍菇下脚料为材料,比较了碎块、细粉和超细粉末三种粉碎程度对杏鲍菇粗多糖提取及其理化性质和刺激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粉和超细粉末体积平均粒径分别为83.548μm和17.553μm,其中超细粉末均匀性好。与碎块相比,两种处理都可以显著提高杏鲍菇粗多糖的得率,其得率分别是碎块的3.04倍和4.14倍,粗多糖中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也明显提高。HPSEC-MALLS-VS-RI联用分析多糖分子量分布结果显示,三种处理所得粗多糖均主要含有3个组分,其中组分1和组分2分子量都在100万道尔顿以上,为高分子量组分,粉碎处理可以使粗多糖中高分子量组分所占比例增加,且粉碎后各组分的分子量大于碎块相应组分的分子量。单糖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粉碎程度所得多糖的单糖种类相同,但单糖组成摩尔比差异较大,葡萄糖所占摩尔比随粉碎程度增加明显增大。三种粉碎程度所得粗多糖均具有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但总体上超细粉碎方式所得多糖的活性最高。

关键词: 杏鲍菇下脚料 超细粉末 β-葡聚糖 单糖组成 分子量 激活巨噬细胞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期饲喂二甲酸钾对断奶仔猪生长及其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探讨二甲酸钾(KDF)对断奶仔猪生长轴和肝脏糖异生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28日龄的断奶仔猪18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1%的二甲酸钾,试验期2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二甲酸钾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对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糖(BG)等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对下丘脑中生长抑素(SS)、生长激素受体(GHR)、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和垂体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生长激素(GH)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但试验组显著下调垂体中GHR的表达(P<0.05),显著上调下丘脑中IGF-1R、肝脏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1R、磷酸稀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1)和果糖-1,6-二磷酸酶(FBP1)mRNA的表达(P<0.05)。

关键词: 二甲酸钾 生长性能 断奶仔猪 生长轴 肝脏糖异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锦绣’桃果实25℃贮藏的硬度与色泽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果树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桃果实25℃贮藏的主要贮藏品质变化。【方法】2012年与2013年供试‘锦绣’黄桃树体分别施用常规化肥及15、20与30袋控缓释肥,研究2个年度4种施肥处理桃果实25℃贮藏0 d、4 d和8 d的采后变化。【结果】供试果实25℃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呈下降趋势,果皮与果肉的A*值呈上升趋势,果皮与果肉的L*值、B*值和Chroma(C*)值的变化较小。4种施肥处理果实的采收品质和25℃耐贮性没有明显区别。【结论】‘锦绣’黄桃25℃贮藏过程中,果皮和果肉的A*值与果肉硬度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25℃贮藏 硬度 色泽 相关分析 袋控缓释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质固相分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同时检测鸡蛋中15种真菌毒素生物标志物

分析化学 201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基质固相分散(Matrix solid phase dispersion,MSPD)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MS)分析,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建立了鸡蛋中呕吐毒素、黄曲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等15种真菌毒素生物标志物的同时定量分析的方法。样品与吸附剂C18颗粒直接混合装柱,并用20 m L 1 mmol/L甲酸铵的乙腈/甲醇(1∶1,V/V)溶液洗脱、吹干,萃取液经复溶、过滤后即可进行检测,整个分析过程无需复杂的净化、离心等步骤。本方法在0.2~100 n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31,检出限在0.05~2.0μg/kg之间,定量限在0.2~4.0μg/kg之间,样品的提取回收率为61%~90%。

关键词: 基质固相分散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鸡蛋 真菌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粉虱侵害对黄瓜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白粉虱侵害对黄瓜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粉虱侵害使黄瓜净光合速率、Fv/Fm明显降低,并且侵害程度越重,降低越明显;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也随着侵害的加重而降低越明显;白粉虱侵害明显增加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并且侵害越重,增加越明显。说明白粉虱侵害时,黄瓜受到了明显的胁迫,胁迫植株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增加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等来适应外界胁迫。

关键词: 白粉虱 气体交换参数 抗氧化酶活性 丙二醛 脯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伏马毒素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伏马毒素(Fumonisins)是谷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毒素,可降低生产性能、损伤免疫系统、干扰鞘酯代谢,对人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通过概述伏马毒素的分子结构、物理特性,分析污染状况及居民膳食暴露情况,着重对其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组织器官毒性和细胞毒性,以及对人类的潜在危害进行综述,以期为伏马毒素毒性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伏马毒素 食品污染 毒性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草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杂草种子是除草剂筛选的重要靶标,但其休眠性对靶标的周年培育和批量供应带来了困难。通过综述国内外关于杂草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杂草种子休眠原因及其解除技术、植物激素对杂草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影响、贮藏方法对杂草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调控作用等,旨在找到简易有效的解除杂草种子休眠的途径。

关键词: 杂草 休眠种子 种子萌发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源于大麦F_1小孢子氮胁迫培养自交一代的耐低氮性评价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快速改良大麦耐低氮性状的育种方法,以2份耐低氮亲本配制(正反交)杂交组合,游离其F1代小孢子进行氮胁迫培养,获得85个加倍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系。取其种子播种于正常供氮和降氮的土壤中,以亲本作对照,观察群体的形态特征表现,以此对耐低氮性进行初步的评价。同时,对耐低氮性明显超亲的基因重组体进行氮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以探讨其与有关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通过氮胁迫相关的形态特征鉴定,正反交DH系低氮胁迫响应的相对值优于亲本;(2)筛选到10份明显优于双亲的DH系,对其进行相关酶活力测定,发现在低氮胁迫下,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力相对值与成熟期单株产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可以初步作为成熟期氮素营养检测的生化指标。依据研究结果可以认为,运用杂交结合F1小孢子氮胁迫培养方法,能够产生耐低氮性优于双亲的DH系。

关键词: 大麦 小孢子 耐低氮 形态特征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植物激素对刺芹侧耳和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摇瓶培养的方法,以菌丝生物量和菌丝DNA含量为指标,检查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二氯苯氧乙酸(2,4-D)、玉米素(Zeatin)、萘乙酸(NAA)添加到PDB基质中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株XH)和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G1和F29)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设置浓度范围内,适当浓度的GA和2,4-D对三种菌丝生长有正向和负向的明显刺激作用,NAA对三种菌丝的生长有负向强烈刺激作用,Zeatin对菌丝生长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刺芹侧耳 金针菇 植物激素 菌丝生物量 菌丝DNA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