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鲍姆氏层孔菌子实体中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抑制肿瘤的研究
《菌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鲍姆氏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麦角甾‐7,22‐二烯‐3β‐醇十五烷酸酯(1),星鱼甾醇(2),灵芝醇B(3),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三醇(4),灵芝酸DM(5)和Inoscavin A(6)。化合物1、2、3、4、5为首次从Phellinus baumii子实体中获得。对化合物进一步作了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2、4、5、6对肿瘤细胞K562的增殖有不用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63.5、10.3、70.6、35.9和3.5μg/m L。化合物5对肿瘤细胞Hep G2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IC50值为50.3μg/m L。


基于文献统计的农业领域生物炭研究现状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Web of Knowledge、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对文献数量、类别、国家、研究趋势及高被引论文国别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统计数据表明,自2006年开始,有关生物炭的文献数量呈显著增加,2014年发表的生物炭英文文献数量分别为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文献数量的6.2倍、3.7倍、2.4倍和1.5倍;发表文献总数前3位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每篇文献平均引用次数前3位的分别为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基于文献分析结果,从生物炭生产行业标准、生物炭基肥的研究、生物炭土壤改良长期效应和生物炭副产物的利用几个方面对生物炭在农业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明确了农业领域生物炭的研究趋势,展望了其研究前景,为科研与决策者提供参考。


超微粉碎对桑黄子实体粗多糖理化性质和刺激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桑黄子实体为材料,比较了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桑黄子实体多糖提取及其理化性质和刺激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粉碎方式,超微粉碎可以显著提高桑黄子实体多糖的得率,分级醇沉所得各组分中β-葡聚糖含量明显提高。HPSEC-MALLS-RI联用分析桑黄多糖分子量分布结果显示,超微粉碎所得各组分分子量较大,且分布范围较宽。两种方法处理所得的6个组分均具有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NO的活性,其中30%乙醇沉淀组分(CW30和FP30)活性最好,超微粉碎后50%和70%乙醇沉淀组分(CW50和CW70)活性低于普通粉碎后所得的相应组分(FP50和FP70)。


草菇cat1基因序列分析及其低温胁迫下定量表达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草菇过氧化氢酶cat1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草菇低温自溶的相关机制。本研究首先对草菇过氧化氢酶cat1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并以低温敏感型菌株V23与耐低温型菌株VH3为实验材料,比较了低温胁迫下过氧化氢酶cat1基因在草菇不同菌株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草菇cat1基因的c DNA序列包含2274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由75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对该基因蛋白质翻译产物Cat1进行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草菇与灰盖鬼伞、褐腐菌、双孢蘑菇、粉孢革菌、毛韧革菌等亲缘关系都很近,草菇的Cat1较为保守,且序列中存在着一个过氧化氢酶功能域;低温胁迫下草菇不同菌株的cat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整个低温处理期间,V23和VH3菌丝中的cat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相同低温处理时间下,VH3的cat1基因相对表达量始终高于V23。研究表明,草菇cat1基因的相对高表达可能与其耐低温能力有关,这将为解决草菇保鲜过程中的低温自溶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草菇 低温 过氧化氢酶cat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生物信息学


淹水胁迫对不结球白菜根系生长与呼吸酶活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双套盆法,以不结球白菜‘新矮青’和‘新夏青2号’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1、3、5、恢复7d后)和不同程度淹水处理(根淹、半淹)后不结球白菜根系生长及呼吸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与对照相比,淹水胁迫下,不结球白菜幼苗根系鲜重、根系长度、根系活力显著下降,且半淹处理的下降幅度大于根淹处理。(2)淹水胁迫下,乳酸脱氢酶(LDH)、乙醇脱氢酶(ADH)活性较对照显著升高,而苹果脱氢酶(MDH)、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降低,且半淹处理的降幅大于根淹,淹水5d后与淹水1d后有显著性差异。(3)淹水胁迫下,‘新矮青’乳酸发酵途径弱于‘新夏青2号’,乙醇发酵则相反,导致后者根系中乳酸积累多于前者,细胞质酸化较严重,降低了对淹水胁迫的耐性。研究表明,不结球白菜幼苗期受到淹水胁迫时,其有氧呼吸明显受阻,无氧呼吸代谢被促进,而且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及淹水深度的加深,根系呼吸代谢受到的抑制程度越严重,最终导致根系生长受到抑制。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淹水胁迫 根系生长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利用抗生素抗性筛选技术和基因组重排技术选育刺糖多孢菌提高多杀菌素产量
《上海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刺糖多孢菌(5accharopolyspora spinosa)ATCC49460为出发菌株,通过抗生素抗性筛选技木和基因组重排技术,提高次生代谢产物多杀菌素的产量。结果表明:通过抗生素抗性筛选技术获得的链霉素抗性菌株(Str-70)多杀菌素产量提高3.3倍,庆大霉素抗性菌株(Gen-139)多杀菌素产量提高2.9倍。将以上两种菌株再次作为出发菌株进行四轮基因组重排,获得的同时具有两种抗性的菌株(SG4-34)多杀菌素产量提高6倍。


麦稻田水竹叶发生特点及其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麦稻田水竹叶发生特点及其化学防除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田中的水竹叶种子3月上中旬开始萌发,4月中旬出苗达到高峰,5月中下旬麦子收割后匍匐茎留于田间,并随耕翻进入稻田开始无性繁殖;水稻种植3周后水竹叶进入生长旺期,并产生大量的一二级分枝,7月下旬和9月上中旬分别出现2个发生高峰;水竹叶9月上旬始花,下旬结实,10月上旬种子成熟,并自然开裂脱落田间,完成其整个生活史,全生育期约210 d。水竹叶的防除应坚持麦田防除压基数为主、稻田补除为辅的原则。(1)麦子生长期、水竹叶萌发前以喷雾法或毒土法使用苄嘧磺隆wP进行土壤处理,水竹叶出苗后2—4叶期以喷雾法使用氯氟吡氧乙酸EC或2甲·灭草松AS进行茎叶处理,(2)粳稻生长期、水竹叶2—3分枝期,以喷雾法使用氯氟吡氧乙酸EC或2甲4氯钠AS进行茎叶处理。上述药剂不仅除草效果好,药效表现快,而且对小麦和粳稻生长安全。


杏鲍菇脆片的杀青及干燥工艺优化
《核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得到高品质、低能耗的杏鲍菇脆片加工工艺,研究了低温低盐杀青、蒸汽杀青、低温低盐-蒸汽杀青3种不同杀青工艺对杏鲍菇脆片表面颜色变化、POD残留活性及硬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研究转换含水率、加热板温度、热风干燥温度、热风干燥总时间对杏鲍菇脆片真空冷冻-热风联合干燥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脆片的最佳生产工艺为4℃下低温低盐杀青60min、蒸汽杀青1 min,并经冷冻干燥(加热板温度35℃)至含水率45%后60℃下热风干燥(干燥总时间840min)。该研究为杏鲍菇脆片休闲食品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杏鲍菇 脆片 杀青 真空冷冻干燥 热风干燥 响应面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