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草菇泰国1号菌株交配型A因子分子遗传学及生物信息学解析

食用菌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简并PCR引物获得mip基因保守片段后,通过长片段PCR技术从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泰国1号孢子单核体中扩增获得了A1、A2交配型位点的DNA序列,结果表明:每个交配型位点均含2个交配型基因(HD1和HD2),其中A1位点的交配型基因为HD1-A1-TG和HD2-A1-TG,长度分别为1341bp和1450bp,各编码446和429个氨基酸残基;A2位点的交配型基因为HD1-A2-TG和HD2-A2-TG,长度分别为1442bp和1501bp,各编码463和443个氨基酸残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泰国1号及另外两株草菇代表性菌株V23和屏优的交配型基因编码的HD蛋白序列,结果表明:HD蛋白均含有同源异形结构域。根据系统进化树可以看出,泰国1号与V23、屏优菌株A位点HD1和HD2基因序列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之间亲缘关系复杂,可能具有不同的起源。

关键词: 草菇 A交配型基因 同源异形结构域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水稻“赣绿1号”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取食、产卵行为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转cry1Ab/Ac基因水稻"赣绿1号"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研究"赣绿1号"对褐飞虱的抗性;利用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研究"赣绿1号"对褐飞虱取食、产卵行为的影响;用"赣绿1号"连续饲养褐飞虱5代,研究对褐飞虱生长发育(若虫发育历期、成虫体重)和繁殖(孵化子代若虫数量)的影响。【结果】"赣绿1号"与非转基因亲本对褐飞虱均表现为中抗;褐飞虱于"赣绿1号"上取食、产卵选择与非转基因亲本均无显著差异;除取食"赣绿1号"第2代褐飞虱第3龄龄期显著短于取食非转基因亲本水稻的褐飞虱外,第2代和第5代若虫各龄龄期均无显著差异,褐飞虱雌雄成虫体重和孵化若虫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对照水稻相比,转Bt基因水稻"赣绿1号"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的苗期抗性、取食、产卵行为及生长发育等无明显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转Bt基因水稻 褐飞虱 取食行为 产卵行为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鸭舌草田间发生消长规律及生态学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田间调查鸭舌草发生消长规律,室内研究温度、土壤含水量、水层和土层深度对鸭舌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和移栽稻田鸭舌草出苗最高峰分别在播种后17 d和移栽后10 d,即在田间开始保水后10 d;鸭舌草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最低土壤含水量为90%;水层有利于鸭舌草出苗和生长;只有土壤表层鸭舌草种子才能萌发出苗。

关键词: 稻田 杂草 鸭舌草 发生消长规律 生态学特性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棉酚的含量

上海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鸡蛋中游离棉酚和总棉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游离棉酚采用L-抗坏血酸丙酮溶液提取,总棉酚经草酸丁酮水溶液水解后测定。采用Waters XBridge~(TM)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v/v: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该方法在0.1-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添加回收率在89.6%—91.7%,相对标准偏差为1.10%—4.06%(n=6),检出限为0.2 mg/kg,定量限为0.5 mg/kg。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鸡蛋中棉酚的检测。

关键词: 鸡蛋 棉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肿病对不结球白菜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物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结球白菜主栽品种‘新夏青2号’和‘新矮青’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内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感染根肿病对不结球白菜植株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物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未感病植株(0级)相比,感染根肿病(3级)植株株高、柄长、叶面积及地上部鲜重和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根冠比随着感病等级的增大而提高,使幼苗植株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且‘新夏青2号’比‘新矮青’所受抑制程度更强。(2)感病后植株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以及叶片、根系中的脯氨酸等渗调物质的含量均比未感病植株显著降低,而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升高,且除游离氨基酸以外‘新夏青2号’感病植株其他渗调物质的升降幅度均大于‘新矮青’。(3)感病植株叶片中硝酸根离子(NO3-)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比未感病(0级)植株降低,直接影响植株的氮素吸收利用能力。(4)植株感病后,叶片和根系中4种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的活性均不同程度降低,且SOD、POD和CAT活性在根系中的降幅大于叶片,而‘新矮青’的感病3级植株根系和叶片中各酶活性的降幅均低于‘新夏青2号’(除叶片中CAT酶活性外)。研究表明,不结球白菜受到根肿病侵染后,各类生理生化物质含量和活性氧代谢均受到影响,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大,使不结球白菜的光合利用能力、吸收能力、渗透调节能力及抗氧化能力均受到抑制,最终影响植株的整个生长过程;品种‘新矮青’对根肿病的抗性高于‘新夏青2号’;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可以作为不结球白菜早期筛选抗根肿病的生理指标。

关键词: 根肿病 不结球白菜 生理生化物质 活性氧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及植株中胺唑草酮及其代谢物

分析化学 201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玉米及玉米植株中胺唑草酮及其两个代谢物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石墨化炭黑(GCB)和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测定。在1~1000μg/L的浓度范围内,3种目标化合物的响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3个添加水平下,玉米籽粒及植株中胺唑草酮及其代谢物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5%~1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11.0%。方法定量限(LOQ)为5μg/kg。采用本方法监测15例市售玉米样品,样品中目标物均低于方法检出限。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完全满足国外胺唑草酮相关现行法规的限量要求。

关键词: 胺唑草酮 代谢物 玉米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蛋鸡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热应激条件下,对产蛋高峰期的海兰蛋鸡分别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0 mg/kg、0.3 mg/kg、0.5mg/kg、0.7 mg/kg硒的日粮。在试验0 d、1 d、7 d、14 d、21 d时,测定各组鸡的血清自由基、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第7天热应激组血清中超氧阴离子(OH)降低为(97.33±1.48)U/L,热应激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蛋鸡血清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日粮添加硒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热应激条件下蛋鸡血清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第1天日粮添加0.7 mg/kg硒组T-SOD活性升高为(83.78±0.96)U/mL、GSH-Px活性升高为(489.26±9.97)U/mL。热应激对蛋鸡造成一定的氧化应激,降低其抗氧化能力,但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硒可提高蛋鸡机体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蛋鸡 热应激 自由基 抗氧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2毒素对BALB/c小鼠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小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T-2毒素对BALB/c小鼠粪便pH、水分以及肠道营养物质、矿物元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小肠形态结构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20±2)g的BALB/c小鼠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4组分别为0(对照组)、0.4、1.0和2.5mg·kg-1·BW T-2毒素剂量组,连续灌胃28d。结果表明,1.0mg·kg-1·BW组小鼠粪便p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4 mg·kg-1·BW组(P<0.05),2.5 mg·kg-1·BW组则显著高于前3组(P<0.05或P<0.01)。粗蛋白、灰分、粗纤维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随T-2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处理组之间统计学差异均显著(P<0.05或P<0.01)。其次,与对照组相比,0.4mg·kg-1·BW组矿物元素Ca、Fe、Mg、Na和P的消化率显著降低(P<0.01);1.0和2.5mg·kg-1·BW组Ca、Zn、Mg、K、Mn和P的消化率低于对照组和0.4mg·kg-1·BW组(P<0.05或P<0.01),2.5 mg·kg-1·BW组显著低于1.0 mg·kg-1·BW组(P<0.01)。此外,1.0mg·kg-1·BW组氨基酸Asp、Thr、Ser、Glu、Gly、Val、Ile、His、Ala、Leu、Phe、Lys、Arg和Pro的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或0.4mg·kg-1·BW组(P<0.05或P<0.01);2.5mg·kg-1·BW组所有氨基酸指标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同时,T-2的剂量超过1.0mg·kg-1·BW时,小鼠肠道形态结构发生严重损伤,黏膜脱落、绒毛数量减少,与对照组和0.4mg·kg-1·BW组相比,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均出现绒毛数量减少、长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比值降低,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或P<0.01)。由此可知,T-2毒素处理使肠道黏膜损伤,肠道pH升高,营养物质、矿物元素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降低,且这种损伤和降低呈剂量效应关系。

关键词: T-2毒素 表观消化率 营养物质 矿物元素 氨基酸 肠道 形态结构 BALB/c小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制粒工艺对饲料脂溶性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重点监测了不同调质温度下环模制粒和挤压膨化制粒过程中,不同加工环节饲料维生素A、D3、E活性的变化,评估调质温度和制粒工艺对饲料中脂溶性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采集混合后、调质后、制粒后和打包处的饲料样品,检测样品中的水分和维生素A、D3、E的含量。结果表明,调质温度和制粒工艺对饲料中脂溶性维生素活性有较大影响,饲料中维生素A、D3、E活性损失主要集中在调质和制粒阶段,随调质温度升高而增加,且挤压膨化制粒较环模制粒对饲料中维生素A、D3、E的破坏作用更大。

关键词: 饲料 维生素 损失率 环模制粒 挤压膨化 制粒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品种航天诱变后代性状分析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搭载实践8号育种卫星的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种子及其后代连续多年种植选择,对其SP3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诱变效应分析,对SP4产量和农艺性状等进行鉴定与结果分析。结果表明,6个搭载品种的植株性状、生育期和抗逆性在SP1与对照相比均没有明显变化。对SP2进行田间观测,发现有多个主花序、主茎萎缩和小花瓣等变异株。对SP3室内考种和品质测试,发现了矮杆、大粒等有利变异株,还有一些芥酸、硫苷和含油率发生改变的变异群体。对SP4田间产量鉴定,得到了1份高产材料TK407,产量为3 048.35 kg·hm-2,产量构成三要素合理,分别为单株有效角果数365角、每角粒数23.43粒、千粒重4.61g。研究表明,航天诱变后代能产生变异植株,通过育种目标性状多代选择,能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航天诱变 农艺性状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