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通气量对灵芝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合成灵芝三萜的影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5 L搅拌式发酵罐研究灵芝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合成灵芝三萜的扩大培养条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的通气量对灵芝菌丝体生长、比生长速率、灵芝三萜合成、比合成速率、还原糖消耗、还原糖比消耗速率、铵根离子消耗以及铵根离子比消耗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气量能够显著影响菌丝体的生长以及灵芝三萜的合成,当通气量为8 L/min时,菌丝体合成灵芝三萜得率和生产强度最高,分别为0.204 g/L和0.00131 g/(L·h),最大菌丝体得率达到8.77 g/L。发酵过程中菌丝体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0704 1/h,灵芝三萜最大比合成速率为0.0256 1/h,还原糖和铵根离子最大比消耗速率分别为0.562 1/h和0.0171 1/h。


“沪农灵芝1号”品种子实体多糖分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提醇沉法获得"沪农灵芝1号"子实体中的灵芝多糖,并对其结构特征和含量进行分析。高效凝胶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示差折光检测仪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多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28×106,均方根半径为150.1 nm,多分散系数(Mw/Mn)为1.14,在水溶液中呈棒状结构。单糖组成及甲基化分析结合酶解试验结果表明,该多糖为β-1,3/1,6-葡聚糖。经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段木栽培所得灵芝子实体中,该多糖质量分数为0.52 mg/g,显著高于袋料栽培所得子实体中相应组分的含量。


多年生藤本豆总黄酮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核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脱脂多年生藤本豆粉为原料,采用50%乙醇浸提法提取多年生藤本豆总黄酮,研究树脂纯化多年生藤本豆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其抑菌活性。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通过考察AB-8、HPD100 2种大孔树脂及聚酰胺树脂对多年生藤本豆总黄酮的吸附解吸性能,筛选出适合多年生藤本豆总黄酮分离纯化的树脂为聚酰胺;结合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试验,得出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多年生藤本豆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浓度0.31 mg·m L-1、p H值5、流速1.5 BV·h-1,此条件下吸附量为34.01mg·m L-1,解吸时宜选用70%乙醇溶液。多年生藤本豆总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同浓度下藤本豆总黄酮粗提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高于纯化物;浓度低于30 mg·m L-1时,藤本豆总黄酮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高于纯化物;高于30 mg·m L-1时则相反。研究结果为多年生藤本豆总黄酮活性成分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果树高温逆境应答反应的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高温逆境下果树的应答反应,具体表现在:高温逆境伤害果树叶片组织结构;影响果树的光合效率、细胞膜功能、抗氧化系统平衡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变化;激素、信号物质和磷酸化信号通路也会应答高温逆境;与高温逆境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在高温逆境下应答表达。此外,高温逆境与光胁迫、盐胁迫、氧化胁迫和干旱胁迫也存在密切关系。


多胺缓解硝酸钙对小白菜幼苗生长抑制的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营养液栽培,以小白菜寒笑为试验材料,研究硝酸钙胁迫下,施用不同浓度多胺(Put、Spd、Spm)对小白菜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80 mmol/L的Ca(NO3)2胁迫处理10 d,小白菜幼苗的株高、叶片数、干质量、鲜质量、叶面积、根长、根体积、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能力显著降低,喷施外源多胺可以缓解硝酸钙胁迫对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抑制。在喷施1.0~15.0 mmol/L腐胺(Put)、0.1~1.5 mmol/L亚精胺(Spd)和0.1~1.0 mmol/L精胺(Spm)的情况下,缓解效果先升高后降低,其中5.0 mmol/L Put、0.5 mmol/L Spd和0.3mmol/L Spm缓解效果最明显。


奶牛场沼液生态净化效果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前处理+综合生态处理"的工艺对奶牛场沼液进行净化处理,前处理试验设置4种混凝剂添加量(0 g/L、10 g/L、20 g/L、和40 g/L)和2种曝气强度(2 L/min和5 L/min),综合生态处理试验设置2种EM菌剂添加量(1%和2%)和4种水生植物布置(水鳖、水花生、空心菜和3种植物混合)。结果表明:经过96 h前处理和28 d综合生态处理后,沼液中COD、总氮(TN)、NH_4~+-N、总磷(TP)质量浓度最低分别为156 mg/L、1.24 mg/L、1.04 mg/L和0.32 mg/L。综合考虑净化效果与成本,前处理中混凝剂添加20 g几、曝气5 L/min,综合生态处理选择"空心菜+1%EM菌剂"为最优组合。


灵芝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合成灵芝三萜动力学研究
《食用菌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合成灵芝三萜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检测发酵过程的菌丝体量、基质浓度和产物浓度,进行最优参数估计和非线性拟合。得到菌丝体生长、产物灵芝三萜生成和底物总糖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和模型参数。对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曲线进行分析,发酵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能较好地拟合,所建立的液态深层发酵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反应灵芝菌丝体发酵过程。


31~43周龄新杨绿壳蛋鸡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饲粮赖氨酸水平对商品代绿壳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得出31~43周龄商品代绿壳蛋鸡饲粮赖氨酸的适宜需要量。试验选用540只体重相近的30周龄新杨商品代绿壳蛋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分别饲喂赖氨酸水平为0.60%、0.65%、0.70%、0.75%、0.80%和0.85%的饲粮,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0.60%和0.85%赖氨酸水平组的产蛋率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0.75%赖氨酸水平组料蛋比显著低于0.60%和0.85%赖氨酸水平组(P<0.05)。2)0.75%赖氨酸水平组哈夫单位显著高于0.60%和0.65%赖氨酸水平组(P<0.05);蛋壳强度在0.75%赖氨酸水平组最大,显著高于0.85%赖氨酸水平组(P<0.05)。3)0.75%赖氨酸水平组沉积氮和氮的存留率显著高于0.60%赖氨酸水平组(P<0.05)。4)0.70%赖氨酸水平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低于0.60%赖氨酸水平组(P<0.05);0.75%赖氨酸水平组血清总蛋白、钙含量显著高于0.60%赖氨酸水平组(P<0.05);0.80%赖氨酸水平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要显著低于0.60%和0.65%赖氨酸水平组(P<0.05)。5)二次曲线分析表明,以产蛋率、料蛋比、哈夫单位和氮的存留率为评价指标,绿壳蛋鸡产蛋期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72%、0.72%、0.76%和0.76%。结果提示,饲粮中适宜的赖氨酸水平能够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蛋品质,提高氮的利用率。新杨商品代绿壳蛋鸡产蛋期(31~43周龄)饲粮中赖氨酸适宜水平为0.72%~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