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抗倒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核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对其抗倒性的影响,以黄淮稻区最新育成的28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按株高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不同株高类型水稻主要农艺性状、茎秆特征和倒伏指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8个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极显著基因型差异,株高、穗长、穗鲜重和籽粒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1.8%、12.2%、24.4%和9.9%;聚类后不同类群品种穗长、穗鲜重和籽粒产量均随株高增高而增加。所有参试品种倒3、倒4和倒5节位叶鞘长度、节间长度、节间鲜重和倒伏指数等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差异,变异系数介于8.8%~40.4%之间,且聚类后不同类群品种对应性状参数均随着株高的增高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水稻株高、穗长、穗鲜重及籽粒产量均与基部节间倒伏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相关度依次为株高>穗长>穗鲜重>籽粒产量。说明不同品种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其茎秆特征存在极显著基因型差异,而这种差异对倒伏指数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株高、穗长和穗鲜重影响较大,而产量影响较小。综上,水稻育种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株高、减小穗型,通过增加穗数和改善群体质量来实现丰产性和抗倒性的双提升。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水稻倒伏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为抗倒伏水稻育种和栽培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水稻 农艺性状 抗倒性 基因型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化学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叶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饮料作物,具有独特的香气、药用及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导致茶叶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相关文献,从茶叶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两个方面,对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主要化学因素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和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的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 农药残留 重金属 真菌毒素 分析方法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gO纳米颗粒对油菜子叶外植体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8 CSCD

摘要:MgO纳米颗粒(MgO NPs)是在药剂、污染修复、涂料及半导体等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无毒环保材料,以油菜(Brassica napusL.)品种‘宁油12’培养于MS培养基上4—5 d的子叶外植体为供体材料,在添加0—10.0 mmol∕L MgO NPs的油菜不定芽再生培养基(MS+4.5 mg∕L 6-BA)上培养21 d。结果表明:1.5 mmol∕L MgONPs处理的子叶外植体不定芽再生频率和单个外植体平均不定芽数均达最高值,分别为83.33%和19.33个,显著高于对照;0.5—1.5 mmol∕L MgO NPs处理显著提高了子叶不定根的再生频率;超过2.0 mmol∕L,对外植体有明显抑制效应;超过8.0 mmol∕L,外植体完全失去再生能力。但在4.0 mmol∕L时,从子叶不定根再生频率以及外植体质量上看,较2.0 mmol∕L时的活力有明显提高,可能存在纳米颗粒团聚效应降低了高浓度MgO NPs对外植体再生的抑制效应。以上结果表明:低浓度MgO NPs处理对油菜子叶外植体再生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超过2.0 mmol∕L表现出明显的毒害效应。低浓度MgO NPs亦可作为组培上值得尝试的价廉环保的添加剂。

关键词: MgO纳米颗粒(MgO NPs) 油菜子叶外植体 不定芽再生 无毒环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对mcr-1阳性大肠杆菌具有裂解作用的噬菌体生物学特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携带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大肠杆菌SQ-P-E32为宿主菌,分析其对应的裂解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利用双层平板法,从江苏宿迁某猪场污水中分离对该菌具有裂解性的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和基因组酶切分析对噬菌体进行鉴定并命名为v B-Eco P-32,同时测定了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酸碱和温度耐受性、杀菌效力和裂解谱。结果表明,该噬菌体为短尾噬菌体科,其噬菌斑呈透明的圆形,外周无晕环;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00;潜伏期约为5 min,爆发期为55 min,裂解量为32;可耐受温度范围为30~60℃;当pH值为5~10时其效价稳定;当MOI=100.00时,其对大肠杆菌SQ-P-E32的裂解效果最好;v B-Eco P-32裂解谱较广,对猪源大肠杆菌(包括mcr-1阳性菌株)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表明,噬菌体v B-Eco P-32在控制mcr-1阳性大肠杆菌感染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mcr-1阳性 大肠杆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洋葱CMS-T型育性分子标记的筛选与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便于鉴定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及育性相关基因型的分子标记,采用cob(s)、cob(n)、orfA501、Cpp1和orf725共5个与CMS相关分子标记,jnurf13、AcSKP1、DNF-566、RNS-357、OPT和PsaO共6个与育性Ms位点相关分子标记分别对洋葱CMS类型和育性基因型筛选与鉴定。在洋葱不育类型分子标记鉴定中,Cpp1标记不适合本材料CMS分类,cob(s)、cob(n)和orfA501 3个标记联合鉴定洋葱CMS-T类型,筛选出orf725标记适合区分不育株及其不育类型;在34份洋葱育性相关基因型鉴定中,DNF-566、RNS-357、OPT和PsaO4个标记鉴定结果与表型不一致,筛选出jnurf13和AcSKP1 2个分子标记能够鉴定洋葱保持系基因型msms、不育系基因型msms、育性恢复基因型MsMs及杂合子(Msms)。结果表明洋葱CMS-T材料由单核基因Ms位点控制,并且首次报道AcSKP1标记用于CMS-T材料验证,但AcSKP1标记采用混合PCR,鉴定成本相对较高。所以,orf725和jnurf13标记适合田间筛选洋葱不育株类型和育性相关基因型。

关键词: 洋葱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 分子标记 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绿苗辣椒生态型不育系的温敏性分析及杂交种子纯度鉴定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黄绿苗辣椒生态型不育系YBM-EAB12的温敏特性,为黄绿苗辣椒温敏特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辣椒材料YBM-A2、YBM-EAB12、YBM-A2×C和YBM-EAB12×C分别进行日温/夜温为20℃/15℃、25℃/20℃和30℃/25℃诱导后置于温室种植管理,观测各材料花粉的数量及萌发率,并进行各亲本育性和形态学鉴定及种子纯度鉴定。【结果】YBM-EAB12具有温敏特性,育性转化临界温度为22.5℃,在低温(日均温度低于22.5℃)条件下表现可育,可自交结实,日均温度越低其可育程度越高,在高温(日温/夜温为30℃/25℃)条件下表现完全不育。YBM-EAB12黄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YBM-EAB12×C F2代群体分离结果表明,胞质雄性不育与不育花器官特征紧密连锁,YBM-EAB12×C F1代育性由单一核显性基因恢复,不受低温影响。【结论】黄绿苗辣椒生态型不育系具有低温可育特性,利用其进行不育系繁种,可减少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的步骤及辣椒不育系三系制种步骤,简化繁制种子程序。

关键词: 辣椒 黄绿苗 胞质雄性不育(CMS) 温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玻璃态贮藏条件下玉米粉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玉米粉贮藏期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基于食品玻璃化贮藏理论,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测定干燥玉米粉中类胡萝卜素种类及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较了不同贮藏温度下玉米粉中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制玉米粉中检测出13种类胡萝卜素,包括9种全反式和4种顺式类胡萝卜素。经DSC测定,当干燥玉米粉水分活度aw=0.11时,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13℃。常温(25℃)贮藏120 d,玉米粉总反式类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约40%;玻璃态贮藏120 d,总反式类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20%左右;其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含量受贮藏温度影响显著,玻璃态贮藏条件下二者含量是常温条件下的1.4倍。常温贮藏时,干燥玉米粉色泽亮度L*值和色调角H值随贮藏时间增加显著减小;玻璃态贮藏时,随贮藏时间增加,亮度L*值显著增加,色调角H值显著减小但大于常温贮藏条件下玉米粉色调角H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仅玉米黄质和α-隐黄质含量与亮度L*值、色调角H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

关键词: 玉米粉 玻璃态贮藏 类胡萝卜素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物料接种蚯蚓对设施菠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农村有机固体废弃物产能过剩及设施菜地生产力下降的问题,本研究拟建立"有机物料还田+蚯蚓"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有机物料资源化利用,并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通过2个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蚯蚓(赤子爱胜蚓和威廉腔环毛蚓)和有机物料种类及施用方式对菠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牛粪的施用方式对菠菜产量和品质无显著影响,在施用腐熟牛粪条件下,接种赤子爱胜蚓和威廉腔环毛蚓分别提高菠菜产量32.78%~37.23%和18.70%~44.26%。而且,接种赤子爱胜蚓显著提高菠菜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同时降低了菠菜中Cu、Pb和Zn含量。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赤子爱胜蚓对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有机物料种类有关,综合效果最佳的处理是施用腐熟牛粪+食用菌渣+赤子爱胜蚓。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威廉腔环毛蚓 有机物料 菠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中补饲非常规饲料对育肥羊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在饲粮中补饲非常规饲料对山羊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28只体质量为(21.27±2.67)kg的波杂羊(波尔山羊×徐淮山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饲粮,以高精料A组(精料所占比例70%)为对照组,饲粮B组、C组和D组为试验组,在高精料A基础上补饲非常规饲料,其中B组精料所占比例50%,C组精料所占比例20%,D组精料所占比例0。精料由玉米、豆粕、麸皮和小麦为主要原料配制,非常规饲料来源于大豆皮、橘子皮、醋糟、喷浆玉米皮。试验羊单独饲喂,在60 d后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C组和D组的山羊屠宰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4组饲粮处理的山羊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2)C组山羊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B组和D组的山羊血液中尿素氮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4组饲粮处理山羊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4组饲粮处理的山羊宰后45 min、24 h的pH值及屠宰后12 h、24 h、48 h的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以及山羊肉的L*、a*、b*、弹性和内聚性差异不显著(P>0.05),A组羊肉的剪切力、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高于C组和D组;4)4组饲粮处理的山羊肉中水分、干物质差异不显著(P>0.05),A组山羊肉中粗灰分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C组山羊肉中有机物显著高于A组(P<0.05),4组饲粮处理山羊肉中粗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C组和D组的山羊肉中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说明,在本试验研究背景下,在高精料中补饲非常规饲料,可以提高山羊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并且对血液生化指标未产生不良影响,其中以精料所占比例20%(饲粮处理C)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关键词: 高精料 非常规饲料 屠宰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通滤波算法的水稻遥感影像适宜尺度筛选

中国农业气象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江苏地区水稻田块信息提取的适宜尺度,选取拔节期30m×30m空间分辨率HJ1A/CCD2影像和16m×16m空间分辨率GF1/WFV4近红外波段影像,采用高通滤波(HPF)算法构建4种空间尺度融合影像。利用定量指标评价和植被指数反演评价分析4种融合影像筛选适宜尺度,最后通过多类光谱指标构建决策树提取水稻面积与PROSAIL冠层光谱模型反演叶面积指数(LAI),验证融合影像适宜尺度相较原始影像尺度的优越性。结果表明:(1)综合定量指标评价和植被指数反演评价,20m×20m尺度和15m×15m尺度均可保证光谱继承性,反演水稻田块信息,而结合尺度优势,适宜尺度筛选为15m×15m;(2)与原始影像尺度相比,15m×15m尺度空间分辨率提高,同时水稻面积提取精度增大,面积精度93.33%,样方精度94.71%,标准误差0.25hm~2,且能理想反演LAI,精度达94.69%,标准误差0.893。结论表明,研究区水稻田块信息反演的适宜尺度为15m×15m。

关键词: 影像质量评价 水稻面积 样方精度 PROSAIL冠层光谱模型 LA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