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光源对4种蔬菜幼苗叶绿素荧光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蔬菜 》 2020
摘要:为了解不同光源或光源组合对茄子、辣椒、番茄、黄瓜幼苗叶绿素荧光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在4种基本光源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光源处理下不同蔬菜植株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红蓝光源不利于4种蔬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的形成,茄子、辣椒、番茄和黄瓜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分别在2白4红2黄、3白3红2黄、8黄或8红、8白光源下最高;茄子和番茄幼苗叶片在红蓝光源下,辣椒和黄瓜在3白3红2黄光源下,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都最大;茄子和辣椒幼苗在红蓝光源下所受非生物胁迫最小,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而番茄和黄瓜分别在3白3红2黄和8白光源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红蓝光源可明显增加4种蔬菜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对幼苗的形态建成有积极的影响.在冬春季蔬菜育苗生产中,可根据不同光源优势为不同种类蔬菜组配光源,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
关键词: 光源 叶绿素荧光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蔬菜 幼苗叶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点委夜蛾非典型嗅觉受体AlepOrco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昆虫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非典型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 co-receptor, Orco)与典型嗅觉受体共同形成离子通道,在昆虫嗅觉识别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克隆和表达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Orco基因,明确其分子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二点委夜蛾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将二点委夜蛾雌雄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建立本地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二点委夜蛾Orco同源基因AlepOrco;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二点委夜蛾AlepOrco基因全长,并在pGEX-6P-1/BL21(DE3)系统中进行了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RF)的原核表达,制备多克隆抗体,用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利用q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二点委夜蛾雌雄成虫不同组织(喙、触角、去除触角和喙的头、胸、腹、足和翅)中的表达谱.[结果]获得了二点委夜蛾AlepOrco的cDNA(GenBank登录号:MN583125)全长序列,开放阅读框长1 422 bp,编码473个氨基酸,序列中有7个跨膜结构区,预测等电点为8.59,分子量为53.40 kD.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AlepOrco能够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高效表达.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二点委夜蛾AlepOrco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其能够特异识别成虫触角中AlepOrco蛋白.qPCR结果表明,AlepOrco在二点委夜蛾雌雄成虫不同组织间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都是在触角中的相对表达量最大,在翅中的表达量最小.[结论]克隆并原核表达了二点委夜蛾非典型嗅觉受体基因AlepOrco,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识别二点委夜蛾成虫触角中的AlepOrco.结果为深入了解二点委夜蛾AlepOrco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非典型嗅觉受体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组织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茬高度对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 干物质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秸秆全量还田、贴茬免耕直播条件下,探索宜粒收夏玉米机播的最佳冬小麦留茬高度,提高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和籽粒产量,为提高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机械化质量及实现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宜粒收玉米新品种新单68(对照品种郑单958)为研究对象,设3个麦茬高度处理(0、10和30 cm),研究麦茬高度对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冠层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0~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随麦茬高度增加而增加,10 cm处理5和15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比0 cm处理高7.87%和15.26%,30 cm处理5和15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比0 cm高16.60%和19.60%.随麦茬高度增加,夏玉米出苗率、株高整齐度和叶片SPAD值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增加,茎粗变细,花前叶面积指数增加.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6叶期和9叶期随麦茬高度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随生育期推进麦茬高度处理间差异变小.10 cm处理降低了干物质在茎、叶和鞘中积累量和分配率,提高了籽粒积累量与分配率、开花期干物质转运率和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随麦茬高度增加,公顷穗数降低,穗粒数和百粒重增加,产量先升高后降低,表现为10 cm处理产量最高,0和30 cm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郑单958相比,新单68的株高、穗位高、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和产量均增加,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较高但成熟期落黄早;开花期干物质转运率和籽粒分配率新单68低于郑单958.[结论]10 cm麦茬高度有利于保持较高土壤含水量,提高玉米出苗率和株高整齐度,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优化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特性,进而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
关键词: 夏玉米 麦茬高度 出苗率 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肥减施对露地蔬菜农田氮磷淋溶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过量氮磷肥施用导致菜田氮磷淋溶严重,对水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威胁.本研究在河南蔬菜种植区选取典型露地菜田,采用田间渗漏池法,研究洋葱、甘蓝菜田氮磷肥减施后氮磷淋溶及蔬菜产量变化.试验设置常规施肥(NP),常规氮磷肥减量20%(JNP1),常规氮磷肥减量40%(JNP2).结果表明:通过氮磷肥减施,JNP1和JNP2处理淋溶液总氮、可溶性总氮、硝态氮浓度比常规平均降低12.9%、18.2%和20.5%.JNP1处理总氮、可溶性总氮和硝态氮淋溶量分别比常规处理降低5.3%、11.9%和10.3%.JNP2处理总氮、可溶性总氮和硝态氮淋溶量比常规处理分别显著降低33.6%、36.2%和32.6%(P <0.05).所有处理硝态氮平均淋溶量占总氮淋溶量60.1%,占可溶性总氮淋溶量的79.0%.两个蔬菜季氮积累量236.0~256.1 kg hm-2,磷积累量25.3~29.9 kg hm-2.氮磷肥减施后,蔬菜的产量略有降低,不同处理差异并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生物菌剂对烤烟叶片生理特征 及钾、氯含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生物菌剂在烤烟上的施用效果,选取烤烟品种秦烟96和豫烟6号为材料,设计了对照(T1)、生物菌剂A(T2)、生物菌剂B(T3)、生物菌剂C(T4)、生物菌剂D(T5)和生物菌剂E(T6)6个处理,于2016年在河南省洛阳市(旱作烟区)和驻马店市(雨养烟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菌剂对烤烟叶片生理特征及钾、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剂处理与对照相比烤烟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了0.38%~1.43%,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0.3~7.36μmol·g-1.除雨养烟区T5处理外,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菌剂处理烤烟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高2.1~26.2μmol·min-1·g-1,0.6~40 U·g-1和546~2531 U·g-1.中部叶养分分析表明,施用生物菌剂处理在移栽后45 d(除雨养烟区T4处理外)全钾含量提高了0.42%~1.32%,移栽后60 d提高了0.03%~1.00%.从经济性状看,与对照相比,雨养烟区T3处理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增加14708元·hm-2和23.1%,旱作烟区T2处理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增加7849元·hm-2和13.7%.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雨养烟区T3处理和旱作烟区T2处理烟叶钾含量平均分别提高0.40%和0.57%,施用生物菌剂处理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世界昆虫分布格局的聚类分析及地理区划
《科技导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制定世界昆虫地理区划方案,按地形、气候等生态条件将世界陆地划分为67个基础地理单元,汇总世界31目1208科104344属昆虫在各地理单元的分布,用新提出的相似性通用公式和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聚类实验:在相似性水平为0.300时,67个基础地理单元聚成20个小单元群;在0.200时,聚成7个大单元群.实验结果符合统计学、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的要求.依此结果制定了7界20亚界的世界首个昆虫的地理区划方案,并分析了各界、各亚界的昆虫区系特征,提出了昆虫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分布格局的同质性及建立世界生物地理区划方案的可能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肺炎支原体强毒株HNMhy1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养猪 》 2020
摘要:猪肺炎支原体菌株HNMhy1分离自发生典型呼吸困难、肺脏发生实变的保育猪,在PPLO液体培养基中增殖滴度高,达109 CFU/mL以上.HNMhy1株具有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对保育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能够引起保育猪发生典型的喘气病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用猪肺炎支原体菌株HNMhy1制备的疫苗安全,对猪的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可以作为疫苗备用菌株,为猪支原体肺炎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